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大连
  • 出版时间: 2008-09-19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567条结果
  •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中间环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前提条件。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基本依据,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控规产生的时间不长,各地在规划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多控规的编制成果内容与实施脱节或者控规在实施过程中被随意更改。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控规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地分析在当前控规编制层面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一实际的案例分析,以期研究出一套适应今后规划管理需要的控规编制的改进方法。
  • 摘要:本文在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特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取聚居区形成机制为切入点,将流动人口聚居区划分为自发聚居、简易安置、机制安置3 个大类,并依据聚居区城市区位、形成机制、居民构成、投资方式等又分为7 个亚类(自发聚居分为就业型聚居和居住型聚居2 个亚类,简易安置分为福利型安置、配套型安置、引导型安置3 个亚类,集中安置分为工业园区集中安置区与村集体建设的集中安置区2 个亚类)。在对相关典型的聚居区特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资源整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 摘要:社区型城市住区是一种以网络化结构为基础的住区模式。它是为解决由封闭住区的规模大型化所带来的各种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而提出的,其指导思想是从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住区建设。社区型城市住区的构建要以实现生活时空地域化为基本前提,住区周边应由城市主干道围合,其人口规模应为30000~50000 人,用地规模应为64~100 公顷。社区型城市住区在空间结构上,应采用“大开放、小封闭”的空间组织方式,住区中心应具有建筑为“底”绿地为“图”的图底关系;在交通组织上,住区的道路系统应能延续城市的道路网络,补充城市支路,并具有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在功能布局上,办公空间应围绕住区公园采用园区式的布置方式,商业空间应根据级别不同采用线型和集中式布置两种方式,公共设施中服务本住区的管理机构的应设于住区中心,可与其他住区共享的公共设施则应在住区边界处,靠近城市主要道路、公交站点设置。
  •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成规模开发的大型住区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并在我国城市及郊区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大型住区而言,它不再仅仅是物质空间形态方面的简单布局,而应该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因此应该首先用城市发展的眼光,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城市宏观层面上去把握大型住区的规划建设。文章基于此宏观主线,首先对研究对象的概念做了相关界定,并对目前我国大型住区建设做了综合的评价,然后通过对一些大型住区案例的分析,从功能用地整合、道路系统衔接、景观环境融合等方面探讨了大型住区与城市区域的一体化设计,并从各个层面上提出其整体营造方面的具体规划建议,以发挥大型住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 摘要: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在生态城市中,城市绿地应为多少为宜,本文以QuickBird(快鸟)0.61米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数据为基础,利用ERDASIMAGE、Ecognition 等遥感处理、分类软件,对快鸟卫星数据的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假彩色RGB:341 波段组合),充分发挥快鸟卫星数据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的优势。利用其多光谱波段的光谱特性,对城市绿地信息进行提取;利用其全色波段的高空间分辨率特性(0.61米),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城市绿地进行分类,测算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项指标,为全面掌握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以及构建人居城市提供决策参考。
  • 摘要:在中国,GIS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新颖; 然而,它并不普遍。GIS 在城市更新项目的应用就更加缺乏相关资料,尽管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决策工具,特别是在作出选址和土地开发数量决定的时候。如将所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综合在一个可以由GIS 分析的数据矩阵,分析结果将会是地块选址、开发面积,财政可行性和开发优先权的依据。但更重要的是,它将可以评估哪些地块是完全不需要拆迁,而在这些地方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社会成本比较底的修复项目。由GIS 执行的分析结果不仅可提供空间发展的参数,并同时也可限定发展的期限,因为它将设定每个项目开发的优先权,因而每年合理的分配支持整个城市更新过程的资金。
  • 摘要:效率与公平是城市规划的一对永恒话题。本文首先界定了城市规划中效率与公平的范畴,并论证了当前城市规划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率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论文指出城市规划中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重要基础之一,公平的缺失最终也会影响效率,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实质是和谐发展,并提出了规划工作者应树立的效率与公平观。
  • 摘要:中国特色的城市理论对传统哲学的借鉴不应从历史的片断中汲取,而应站在整体学术的角度,立足中国的自身体系进行研究。本文从传统文献分类入手,依据传统文献分类不但是图书分类,更是学术分类的观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分析传统学术体系的基础上梳理出传统城市建设体系,并根据当前中国特色城市理论的问题,提出传统城市建设体系对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理论的借鉴。
  • 摘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赔偿和农民权利的维护,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划分的主要论点:涨价归公论、涨价归私论和二元主体论,提出国家和农村集体应共享农地发展权。农村集体土地自发流转就是农民争取农地发展权益的表现形式。其中,将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划归农村集体,而“农村预留地”模式是在征地城市化中按比例返还征地农村建设用地,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村对土地发展权的再分配。厦门“金包银”工程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政府统一规划和运作,即使将农地发展权划归农民,但仅仅依靠农民个体的运作,同样难以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也无法遏制“城中村”现象的蔓延。
  • 摘要:现代社会中,许多城市文化遗产都被改造为时尚消费的场所,消费主义正悄然改变着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式。本文基于消费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针对由上海新天地引发的全国城市文化遗产克隆热潮,通过消费主义演变阶段与消费文化本身,传媒在消费的作用,以及保护规划对遗产克隆的引领等方面的解读,认为引发遗产克隆热潮的原因,既有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因素,又有传媒的怂恿,但是关键诱导因素来自于规划精英们的引领,制造了文化的“同一化”,即遗产文化已经成为某种物化的产物,而不是作为遗产本身文化应有的精神性、独立性而存在。据此,文章进一步揭示了遗产克隆背后更深层的危机,即来自于文化与保护规划理念的危机。由此出现遗产克隆热潮的心魔在于:缺乏历史的心境。所以,医治心魔的良药在于培育历史的心境,这是解决遗产文化认知、文化的传承、遗产的合理利用等等问题的基石,而历史的心境在于遗产保护应尽量接近于真实而客观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尊重“城市过程”与“遗产本身及其经历”。
  • 摘要:通过对江陵历史城市建设与洪灾影响互动机制的探讨,得以了解江陵在宋代以后频繁遭遇洪水威胁,不仅与水文地质状况的总体变化趋势有关,更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江陵的城墙建筑对于城市防洪规划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系统减灾的目的。通过改变和约束某些人类活动,可以显著减少洪灾损失。
  • 摘要:城中村是在我国特有国情下,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并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度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城中村现象,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集中反映了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城中村问题也因此成为各地城市政府急需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成为许多专家和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社会课题。本文综述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城中村的有关研究状况,阐述城中村改造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该研究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 摘要:随着企业的外迁,旧工业区改造成为城市现阶段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深圳宝安区政府希望通过试点旧工业区改造规划,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由于未合法用地和功能置换的政策壁垒、编制体系中改造规划的定位模糊、规划控制要素缺乏实施路径,旧工业区改造面临着三大困境。本文建议以事实产权政策推动未合法用地确权和功能置换改造、将改造规划定位为法定图则的补丁程序、将策略分区作为控制要素的实施路径,探索出路。最后,本文从土地权属信息收集、改造意愿空间化、合理划分改造地块以及建立控制体系等四方面,对旧工业区改造规划编制提出相应的创新与建议。
  • 摘要:本文对城市居住区停车矛盾突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除了供需两方面的原因外,还存在城市机动化政策导向错误、对家庭小汽车认识模糊,以及规划技术标准过低,不适应市场化运作需求等问题。文章借鉴国内外城市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解决经验,提出了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解决对策。
  • 摘要:高速铁路是一种高效的交通方式,对带动车站地区城市发展、振兴地方经济具有催化作用,车站地区的开发建设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高铁车站的催化作用并非自然产生,而是内在与外在的各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法国里尔市的高速铁路车站地区综合开发项目——欧洲里尔为例,分析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里尔市顺应时代要求,对各种优势条件进行整合,借助高速铁路车站成功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实践经验。其中着重表述法国规划管理地方分权、市镇联合体对该项目运行的作用,以及里尔在法国典型规划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的行之有效的开发模式。最后在区域交通与车站设置、政府在公用事业中的职能以及城市规划管理权限划分等问题上,分析法国经验对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借鉴意义。
  • 摘要: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缩短了城市间的交通距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改变了城市间的空间结构。在城市内部,高铁站周边地区成为城市发展中极具活力的地区。目前我国京沪和沪杭高铁项目部分沿线城市的高铁站建设已经启动,高速铁路将给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文章通过介绍法国、德国、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高铁站规划和建设实例,分析了高速铁路对城市及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城市高铁站周边地区的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我国城市高速铁路站和周边地区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 摘要:深圳、上海、烟台作为东部沿海城市,虽然城市规模等级不同,但三城市都根据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逐步形成适应各自城市发展要求的规划决策与审批机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结合上述三个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创新实践进行分析比较,总结三城市经验,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规划委员会制度及规划决策与审批机制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城市规划委员会、规划决策与审批机制完善有所启示。
  • 摘要:针对当前村民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比较普遍的现象,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本文首先提出目前农村出现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整合行政管理力量。笔者根据现行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及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的规定,提出建立行政执法情报中心的主张,并从法律、实践上进行了论证,最后提出具体设想。
  • 摘要:基于目前控规指标确定时经济分析不足或者在经济分析时套话空话太多,缺乏定量分析的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比较简单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来估算土地开发经济效益,从而为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指标的科学性提供服务。
  • 摘要:近年来,遥感等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内容也逐步扩展。本报告通过采用遥感技术对20个城市开展的规划动态监测工作积累的成果,对遥感技术和城市规划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成熟模式,并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阐述城市规划管理、编制等方面存在的较多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式,力图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应用成果,一方面发现通过遥感数据与规划数据的对比分析,不仅能够高屋建瓴的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而且能够全面了解城市建设情况,这些可以为规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发现部分基于规划的分析数据反应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预测难与科学性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规划实施中的难题,亟待解决。
  • 摘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行政体制赋予城市规划部门的权域是空间开发调控权。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其政策功能就是调控空间开发活动中的利益,建构包括国家规划政策指引、区域性规划政策和地方城市规划政策的政策体系。本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城市规划政策工具和政策平台的创新。
  •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城市功能区,与传统空间类型具有很大差别。本文在当前城市规划注重生态、呼唤人性化设计的背景下,总结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验,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引入,为其设计实践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从组团式节制有序的空间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及开发效益出发确定合理的规模;高密度与混合开发以减少能耗;公交导向与“窄路密网”的绿色交通模式;提供激发创意的环境氛围;建筑空间与环境的生态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生态策略。以此生态规划策略为指导,对天津滨海高新区规划的功能结构、开发策略、空间形态等进行研究探讨,以落实生态理念,实现新城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
  • 摘要:生态文明下的城市规划需要被赋予新的文化支撑,生态文化作为多元、开放和更具包容性的文化形态,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引导着城市的健康成长,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建设成功实例的经验研究,发现生态文化既受到原有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本身也包含了无形的制度和精神层面的要素和有形的物质层面的要素。因此,本文从城市规划的导向性角度研究制定生态文化发展策略的主要因素,即既要注重城市原有自然和历史资源的发掘,又要从有形载体和无形要素两个方面入手,建设系统化的生态文化策略,以推动生态文化的延伸与发扬,最终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个性的形成。本文最后将结合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探讨生态文化策略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为生态文化的价值发挥提供具体实现的思路。
  •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之理论依据主要源自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把城市生态学原理落实到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理念是要透过不同的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平衡、及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使我们未来城市之居民有所选择。可持续城市发展着重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发展元素。可持续发展及有关指标在应用到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有需要考虑其适合及可操作性。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从具体层次如控制性规划编制、地块发展用地条件、规划许可管理到制定个别地块社区的城市设计方案等,都需要从中观及微观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把宏观规划指标进一步发展实施。
  • 摘要:地震之后灾区恢复重建是一个新的机遇,其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则更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2008 年6 月4 日国务院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就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之一。论文从区域生态层面研究地震灾害对城乡生态的影响、震后恢复重建的生态学问题以及城乡规划问题,进而提出基于城市生态学理念的灾后恢复重建的城乡规划的生态学原则和初步方案,包括适应性规划思路、选址、规划布局、建设过程和生态移民等具体生态化措施,以实现灾区恢复重建后的区域生态安全、生态健康与生态和谐。
  • 摘要: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给城市带来诸多的城市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景观均质化和文脉缺失等等。城市规划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认为要创造美的城市空间环境,需要将生态美学的思想引入城市规划。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生态美学的产生、超越及对城市规划的借鉴,并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审美标准,认为城市的生态美应具有和谐、整体、延续、有机和动态等5 个基本特征。同时考虑城市又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不仅应从表层的形式,也要从深层的内容及文化氛围营建等各个层面着手创造城市的生态美意境。
  •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与空间的急剧扩张,城市生态环境与用地矛盾日益加剧,生态敏感区不断遭到侵蚀,理论上的绝对保护与现实中开发建设活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管理部门急需在管理和政策层面寻求文本依据与管理体系来解决现实中的相关问题。传统的规划编制方法无法回答生态敏感区的诸多特殊问题,而目前国家尚无法定的规划编制依据与技术规范,因此探索相应的规划编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迫切性。本文通过对牛首山—云台山生态廊道规划的编制实践,尝试总结针对城市生态敏感区的规划编制方法:以积极的生态保护为理念,以林学、水文、地理、生态等专业为科学支撑,以GIS 等生态分析为技术手段,确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控制线,在制定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控制与引导,将生态保护贯彻到规划的各个环节,形成生态全程指导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 摘要:2006 年5 月,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组织编制了《<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大纲》,为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规划的实施保证水源地持续、稳定、安全供水,同时探讨了保护区经济发展与水源地保护的协调问题。水源地保护规划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本次规划将水源地保护规划和水源地保护区覆盖的三个乡镇的城镇总体规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编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协调水源地保护和保护区城镇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方面,在统筹城乡发展、保护公众利益方面,在保护方法上采取以流域为单位进行水源地保护,在GIS 技术应用于水源地保护规划等方面作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保护是基本前提,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保护,本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 摘要:基于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当代城市规划学科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节能省地内容的研究,提出了针对安徽实际的城市规划节能省地的技术路径和编制对策,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有效促进节约型城市的建设。
  • 摘要:目前,针对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个城市或者单个省份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研究,而对省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横向”差异性研究很少。基于这样的情况,论文改进了前人协调发展系数计算过程,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和研究了江苏省13 个地级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整体水平偏低,空间差异明显,且其分类基本与苏南、苏中、苏北的区位一致。论文最后根据各市的协调发展分类及其城市经济和人居环境发展的特点,给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 摘要:本文通过对控规交通基础设施指标的梳理,总结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指标研究中存在原则不够清晰、定量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进而分析了国内外交通需求管理理论(下文简称TDM)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运用TDM理论深入研究相关指标提供有益参考;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适用于本研究的TDM策略并初步建立基于TDM的控规交通约束程序框架;然后以北京市2006年控规第17号片区1702街区为例,定量确定了控规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指标体系,提高了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形成了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的定量化协调机制,较好地弥补了以往交通基础设施指标的不足。
  • 摘要:《城乡规划法》《物权法》等法律的出台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控规中原有的问题愈加突出。本文试图从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分化来认识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为控规内容的完善提出新的思路;并适应行政体制改革与法律的要求,建立责权明确的控规编制与管理制度。
  • 摘要:中心区用地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可以预示中心区未来的发展状况。本文从新街口中心区本体分析入手,通过对中心区在建项目的调查,分析其强度、分布、性质和中心区用地存量,以达到深入分析和预测南京中心区未来发展状况的目的。
  • 摘要:从三个不同方面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传统城市形态学三大学派以及当代诸多流派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来深入剖析。
  • 摘要:城市跨河发展主要分为“沿江—跨江—拥江”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和面临问题不尽相同。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仍处于沿江或跨江的初级阶段,城市跨河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兹待改善。本文根据中外各典型城市的总结,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河流宽度与跨河通道对比关系、通道密度、两岸人口比例关系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为判别城市当前的发展状态提供参考条件和依据。
  • 摘要:本文首先指明人们有必要就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近期建设规划作出的调整予以思考,继而探讨了近期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中新增加内容的关系,辩证地分析了它们在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下的适应性和可实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施目的的一些操作方法和措施。
  • 摘要: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补充,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出发,直接或间接对专项规划的编制提出了要求。文章对当前大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审批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协调应在城市政府层面解决,并建议通过地方规划立法、规范专项规划编制过程、协调相关技术内容等三个层次加强总体规划对专项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
  • 摘要:四区划定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四区的定义和管制要求存在很大争论。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相关术语、城市规划编制项目和城市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辨析现有对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的定义和管制要求,并认为现有四区定义的争论焦点在于对四区空间管制主导思想的差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内四区管理的实践,本文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四区空间管制的主导思想,并从规划管理角度提出四区的定义和管制要求,为城市规划术语修订提供借鉴。
  • 摘要:宜居,是城市最基本的存在和发展前提。宜居城市是一个动态、综合的概念,宜居城市除了具有物质性构成之外,更有人文性、社会性构成,宜居城市最终要落实到以人为本的建设主题上,实现“康居”、“安居”、“易居”的目标。
  • 摘要:本文总结了现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关评价指标的特点和不足,在针对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总体规划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分为规划目标、城市规模、城市布局三类,受城市总体规划影响较大的环境要素主要是水环境、生态环境和资源三类。以此为依据以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以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的环境合理性为目标,构建了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并考虑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代表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22 项具体评价指标,分为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两类,初步形成了可选的具体指标集,较好地覆盖了城市总体规划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并以福建省长汀县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进行了指标集可行性的验证,得出了评价结论。
  • 摘要:《巢湖市城市规划区空间利用规划》是安徽省建设厅推进城市规划编制改革的试点之一。本文以巢湖市城市规划区空间利用规划为例,从规划编制的过程、关注的主要问题、成果入手,对城市规划区空间利用规划这一探索型规划的编制作用、技术路线、重点进行初步探索研究。
  • 摘要:国家高新区与所在行政区实行统一管理,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园区带区”。“园区带镇”是高新区发挥政策扩散和示范效应的一种尝试,这种做法解决了高新区产业发展空间不足和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在《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如何编制高新区“园区带街”、“园区带镇”总体规划,是关系到高新区以及所带乡镇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拟从南京高新区统筹帮扶浦口区盘城镇的实际,分析高新区总体规划的目的、理念及策略,实现高新区与区域的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对“数字总规”目标下的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工作目标、技术路线、工作创新、实践应用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数字化”理念对本次总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并对本次调查结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后续工作提出建议。
  • 摘要:以空间句法分析作为技术路线,通过对西安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网络拓扑结构的拓扑核和空间智能度的变化特征分析,总结历史上西安城市网络拓扑结构的演变规律。并在对西安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网络拓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优化建议,旨在初步建立一种基于空间句法技术的网络拓扑分析方法在城市规划评价中的应用平台。
  • 摘要:在台湾地区历经“九二一”大地震后重建学校,倡导新校园运动,将开放教育及教育改革理念,重新在校园规划实现,使得“九二一”重建学校呈现另一种面貌,引领台湾地区校园建筑向另一种校园建筑发展。台湾地区从保护地球开始到最近的节能减碳运动,持续发展永续校园运动,从再生能源的运用到水资源再利用及生态工法等,兴起一股永续风潮。本文试图从台湾地区灾后校园重建及永续校园运动的经验与趋势,并从生物学中生命的组织与生命的现象,定义有机因子的概念,建构一种有机生态校园的规划模式,共分为三个有机因子,七种有机生态校园的规划形态,期盼作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校园的参考。
  • 摘要:“景中村”是处于风景名胜区内部或边缘的居民点,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东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为例,从理论研究和现状调研出发,通过阐述“景中村”在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关于风景名胜区“景中村”调控策略的基本观点,并就人口控制、居民的安置、就业等方面进行讨论。
  • 摘要:目前,城市居民是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研究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差异,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的方法,对广州居民市场抽样调查所得的978 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广州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特征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在性别、职业、年龄和个人收入等四个方面均表现出较明显的乡村旅游需求特征差异性,但程度各有不同。
  • 摘要:从旅游和旅游区的内涵以及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出发,在回顾我国旅游规划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引入旅游规划的理念,论述了历史城镇的特征和发展旅游的关系,阐述了构建旅游规划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及旅游规划的系统观。
  •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已进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配合衔接,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利用详实的北京地铁出行调查数据,首先从总体对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步行和公交在前后端都为最主要的衔接方式;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依据轨道站点所处区位特点和站点乘降量规模对站点聚类分类,研究了步行、公交、出租车、小汽车、自行车等不同衔接方式在不同类型站点的分布特点,以及现状衔接组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区位、土地利用、轨道交通建设近远期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其对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特点的影响;从提高衔接运营效率,增强地铁吸引力出发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组织规划要点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不同类型轨道站点规划设计和站点周围交通组织提供支持。
  • 摘要: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互动关系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达性作为联系两者的纽带,其作用不容忽视。通常的可达性研究所考虑的是客观的时间、距离限度或者是单纯的出行费用,而忽略了采取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者,其时间价值具有差异性。本文引入了行为时间价值的概念,对可达性模型进行了修正,基于2004 年以及2005 年北京市出行调查数据,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建立了可达性实际计算模型,研究了六种不同交通方式选择下的可达性,并在GIS 平台上进行了展示,通过结果分析,得到了真实可信的结论,对北京市交通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现了一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潮,但许多城市在进行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时,都遇到资金紧张及运营成本高等难题。国际经验表明,轨道交通的联合开发是一种有效途径。我国一些大城市也开始进行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探索,但却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相关经验的总结提炼,探索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进行联合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 摘要:本文结合天津市城市空间布局及未来客运分布特征,提出了符合天津市发展需要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以枢纽锚固线网的方法,提出了针对长距离出行的独立的市域快线系统和针对短距离出行的城区地铁系统,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出行特征、城市发展模式,采用相应的市域线路与市区线路的衔接方式。
  • 摘要: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13 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指出各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区域角度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大资源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强城市之间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 摘要:为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外部发展资源,城市营销逐渐成为全球化环境中城市竞争战略的重要工具,而移植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营销型城市发展模式在我国却遭遇水土不服的窘境。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期,分权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发展冲动和营销性特征,使得我国营销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轨迹发生了明显的异化,从而出现了城市营销企业化的倾向。本文基于这一判断,从营销型和内生型两种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中,总结提炼出内生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并从理论上构建了营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和总结生态补偿理论,以《济南南部山区(东片区)保护与发展规划》中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基础,探讨生态补偿在济南南部山区(东片区)中的应用,具体阐述生态补偿在济南南部山区(东片区)的重要意义,提出支持其发展的运作模式及保障机制。
  • 摘要:本文通过对理想城市模式和变迁以及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的分析,发现理想城市的发展经过蓝图阶段和指标阶段而进入生态城市阶段,但城市规划的主要手段却仍然只有应对蓝图理想的空间控制和应对指标理想的数字控制,因此提出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必须结合生态学原理。随后对生态学中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回顾,并通过对生态学派和城市学派认识差别的分析,指出当前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无法与生态城市建设充分结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特征性和应用性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结构和特征,各子系统的内涵、特点以及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进行简要的介绍,最后应用该结构模型对我国的一些城市现象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要点。
  • 摘要: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组成和空间联系,它们构成某种战略性的格局——安全格局,对维护景观过程的健康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敏感地区“水乡同里”的景观生态规划为例,以“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为指导,明确景区中自然生态、文化沉淀等各类景观“要素”,进行景观安全格局的判别和设计,并优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间保护和发展规划,构建人地协调的生存发展空间,更好地促进同里古镇与自然景区健康、和谐地发展。
  • 摘要:山地城市竖向轮廓是山地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从山地城市竖向轮廓特色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重庆渝中半岛城市竖向轮廓特色塑造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在协调、整合房地产开发与景观生态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重庆渝中半岛城市竖向轮廓风貌特色。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群的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发展新的空间单元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态。但城市群生态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范性的规划内容框架。鉴于此,本文在对城市群生态规划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城市群生态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群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并进一步从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融合的视角出发,立足于城市群生态规划的可操作性,提出聚焦于区域发展生态过程调控和空间格局优化的城市群生态规划框架,以期利用生态学理论对传统城市规划的价值标准、功能设置以及规划过程进行修正,将生态规划的成果导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
  •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的生态社区为例,通过比较和统计分析,对深圳现存的生态社区进行了分类,划分为“研发型”、“开发商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三类,分类进行住区市场评估,得出深圳发展生态社区产业化的“瓶颈”在于开发商主导型的生态社区发展滞后的结论,发展体制的缺陷是生态社区难以推广的矛盾所在。基于这些结论,提出更新策略,协调政府、开发商、市民和研发机构四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冲破体制的束缚是实现生态住区产业化的必然途径。
  • 摘要:随着大珠三角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如何构建宜居的区域生态环境应引起重视。本文研究了大珠三角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宜居性障碍,并相应提出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较高标准,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需要。本文以益阳市会龙山生态公园为研究范例,以生态修复为基本思路,通过景观格局恢复、优化功能格局、焊接文化生态、协调植物群落、强化社会调控等方法和措施,探讨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意在为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 摘要:论文以秦皇岛西部滨海地带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其生态敏感性影响因子(地形、地貌、植被等),并根据不同因子中不同要素对生态敏感度的重要性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等级值(高敏感、较高敏感、中敏感、较低敏感、低敏感),运用GIS 技术分别进行单因子敏感性分析和多因子叠置分析,得到研究区综合生态敏感性分区,以此为基础,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发展的预防性策略,进一步将研究区分为适宜发展区、引导发展区以及控制发展区,分别提出保护和利用策略,进而按照“总体分散,局部集中”规划布局思路,对研究区进行具体功能布局规划,以实现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 摘要:从历史主义的视角阐述了紧凑城市理论提出的背景、定义及相关争论。并借鉴荷兰的案例,认为紧凑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政策,应当以一种渐进的方式来实现。最后从城市开发、产业发展、社会可接受性、社会公平等社会和经济因素探讨我国背景下紧凑城市应该关注的问题。
  • 摘要:城市规划用地单元是基于城市规划行业分类标准获得的,也是城市用地规划布局的基础。对于该类用地单元,其基于用地性质的分类方式,能反映出城市用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而对城市规划用地单元的空间演变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内社会经济构成要素的兴盛和衰败过程,从而更深入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及格局的演变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规划地块单元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城市规划地块单元之间的空间关系及基于空间关系上的主要空间演变方式,主要包括用地单元单体多种空间演变形式,及同类和不同类用地单元之间的几种主要空间演变方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城市空间演变的主体用地,最后阐述了城市规划地块单元的生长演变与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关系。
  • 摘要:文章从对点、线、面几何学含义的探讨开始,将点、线、面的概念引入城市空间形态中,将城市空间划分为“点”空间、“线”空间与“面”空间。对三类空间的划分,在我国目前没有现成的理论借鉴,因此探索性地提出四种划分方法——按照空间形式划分、按照空间尺度划分、按照空间活动划分以及按照空间心理效果划分。虽然在不同功能性质的城市环境中,“点”、“线”、“面”空间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空间形态、空间活动、空间影响力等方面,三类空间分别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特征:“点”空间主要特征为冲突(中心)、吸引(辐射);“线”空间主要特征为流动(节奏)、连通(承载);“面”空间主要特征为区域(边界)、规模(效益)。最后,文章对点、线、面城市空间的关系与作用进行了总结。
  • 摘要:“宜居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人类城市理想第三境界的升华。本文结合大珠江三角洲“宜居城乡”建设实践,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城镇密集地区宜居城乡概念内涵及空间发展策略作出研究,提出“宜居城乡”如何通过区域城乡分工和区域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协调和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区域间要素的自由快捷流动,促进城乡区域整体人居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策略及协调机制。
  • 摘要:近几年,一些区域中心城市正在将空间发展重点从外围新城转移到中心城区。本文分析了这种空间转移趋势的动因,并结合国内经济社会特征和国外经验,对新时期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重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只强调中心城区发展的空间战略的时机还不成熟,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还必须依赖于外围新城的充分发展,因此,内外兼顾、互有重点的空间发展策略才是区域中心城市目前的选择。
  •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的本质和其内涵的研究,力求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揭示城市内部发展、演化、衰亡的规律和范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明了城市的本质是由于其内部的人的复杂性所引起和形成的;其次,对于城市复杂性的内涵、特征等要素进行了论述,力求得出城市复杂性的核心观点;再次,通过对城市复杂性的演化机制进行研究,从自组织、动态演化、方面说明了城市系统复杂性范式的动力所在。
  •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在城市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出现在大城市周边的一个特殊区域,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和最富有变化的地区,也是我国城乡规划的薄弱地带。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探讨天津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天津建城600年以来中心城区边缘区的演变历程,采用“康维斯断裂点”分析法界定了现阶段天津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大致范围,进而揭示出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形成原因和空间发展趋势。
  • 摘要:文章对区域空间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及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断裂点模型”对于城镇空间影响范围的界定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改进断裂点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对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与步骤,并以陆丰市为例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基本可以完成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工作,将有助于改变我国现阶段城镇体系规划以定性分析、主观推断为主的局面。
  • 摘要:从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角度为出发点,通过对珠江河口变迁过程、趋势分析,认为位于珠江河口的广州南沙区要高度重视河口这一特殊、敏感的地理区位,趋利避害,进行正确的定位和空间布局。
  • 摘要:我国城乡建设发展迅速,迫切要求加强对城乡空间利用的动态监测和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实现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探讨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乡规划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提出了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系统应用技术框架,重点讨论了核心关键技术和动态监测流程。本文提出的技术应用于国务院直接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及部分省级监测城市的动态监测,实践证明,该技术有助于保障城乡规划重点控制指标的实施,提高了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 摘要:城际轨道在我国的规划建设为区域社会经济和沿线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从区域层面为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模式探索,特别是对轨道站点周边的城市开发和交通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基于城际轨道的特点、功能定位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从站点地区的交通设施配置、设施规模计算、设施布局及交通组织等角度对城际轨道站点地区的交通规划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 摘要:目前大城市的机动化水平迅速提高,对住宅配建停车位的需求猛增,然而配建指标不能被动适应私家车无节制的增长,静态交通供给必须与动态交通组织相协调,以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本文通过近两年住宅项目的抽样统计与案例模拟,对停车配建指标的合理性及造价进行分析,并对其给内外部交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容积率和户型双管齐下控制配建指标的方法和城市分区控制策略,同时对地下车库开发强度、车库疏散效率以及地块产生交通量等指标提出了指导意见,旨在创造人居环境、交通组织、停车效率、工程造价等多方面综合效益较高的停车配建方案。
  • 摘要:本文阐述了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及文化复兴在国外兴起的历程,剖析了我国目前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文化缺失的现状,并以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南门地区旧城更新为例,探讨文化复兴策略在旧城更新中的应用。
  • 摘要:本文引用营销学的“利基”理念,从文化遗产的产品性角度,分析了深圳大鹏所城所具有的产品优势,提出了所城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结合环境,通过合理定位来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的观点,并相应地探讨了所城保护更新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为大鹏所城的保护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摘要:历史城市是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是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研究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找出其中一些有效方法和某些规律,对于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以徽州文化区的绩溪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要素与人文结合的特点,乡村与城镇在选址、发展中的内在联系,绩溪县城的景观特征,提出生态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 摘要:本文对烟袋斜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所应用的适度干预改造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第二手资料分析、调查问卷、访谈、观察、前后对比、统计分析等方法,理清了实施中规划设计者、政府、公众三方的角色和作用,总结了方案实施后政府、居民、商业经营者、消费者和规划设计人员等各方的认识,进而形成笔者对规划方案的整体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思考。
  •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区域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在全球竞争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强化区域协调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文章将有关区域协调合作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基于功能的区域协调合作研究和基于制度的区域协调合作研究,基于功能的区域协调合作研究有助于更科学地发现空间秩序。在实践中,区域合作很大程度上受到制度的影响。京津冀地区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在人口分布、区域交通、门户功能、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功能整合需求,而空间功能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规划制度的制约。本文对现行政治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建议:落实纵向规划主体的责任事权以重构“区域政府”,通过组建多元化区域协调组织搭建横向协调合作的制度平台,提出同编同审制度促进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协商沟通,将区域规划转译为法律或区域政策以保障规划的实施。
  • 摘要:简要回顾了北京解放后的规划建设历程,分析了北京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发现在改革开放后,北京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应高速度、大规模城市开发的发展道路,并初步孕育形成了一种大城市地区的规划建设新模式。这种模式以立体快速道路网络为主要支撑、以高度集中的高强度、高密度开发为典型特征,既具有鲜明的汽车时代色彩,也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点。它主要是在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的实际,通过综合集成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而迥异的时代背景、独特的发展道路与特殊的国情条件则是促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因素。通过与莫斯科、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洛杉矶、新加坡与中国香港等国内外主要大城市地区的比较,表明北京模式具有许多与它们不同的规划建设特征,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由发展中国家创造出来、充满生机活力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大城市地区规划建设新模式,同时也是混合多元模式又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代表。在对北京模式的创新价值与意义进行评价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网络与新城建设是其今后进一步修正、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 摘要:中部6省分别拥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和太原城市圈等六大城市群,城市群的整合发展在推动中部崛起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主导作用。在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现实基础与综合实力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部崛起的城市群整合发展的总体意向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整合发展的总体框架为: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增长板块,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北、南牵引增长版块,沿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构筑两条南北、东西向城市群发展核心轴带,六大城市群并力互推,形成纵贯中部地区的“倒Y”字形发展格局。
  •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沿革,对广州、武汉、深圳、南京以及长沙等规划信息化建设处于相对领先的城市的规划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分析,结合规划实施及监督管理的专业需求,对规划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扩展三维仿真和遥感的应用以及加强基于GIS 的规划支持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摘要:城镇体系规划是通过合理布局区域内城镇体系,从而达到区域整体效益的最大。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进展与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形势下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引入空间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同时针对城镇体系规划,构建了以GIS 为核心,RS 及GPS 为辅助、VR 为成果展现的应用模式框架,并总结了城镇体系规划中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技术流程,指出在规划数据准备阶段以RS 和GPS 为主要手段搜集数据,在规划编制阶段以GIS 为主要分析和预测技术,而在规划方案优化和实施阶段应以 VR 作为展示途径,加强规划者与决策者及公众的交流,便于反馈优化。该技术流程的提出,旨在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分析和决策支持,以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 摘要:客家围是客家文化的载体,也是客家文化的体现,是对古代中原汉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的客家围为例,研究如何继承和发扬客家围的传统建筑技术和思想文化。深圳市龙岗区大万世居客家围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客家原住民社区活动场所、客家传统文化的旅游展示基地。在对其保护规划中,考虑到恢复围屋历史的居住功能以及进行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改造,可能引致文物本体的破坏,因此规划不要求恢复围屋的历史居住功能。但规划认为围屋作为原住民社区活动场所的历史功能应该尽量予以保留,并适当结合室外开敞空间布置社区活动场地,维持世居作为客家原住民精神寄托的重要地位。同时,规划认为可以利用围屋内外的室内室外空间表演、展示客家民俗风情、安排客家民俗体验活动,开展客家文化旅游活动。在规划中将体现客家先民智慧的沙墩陂水利工程一并纳入旅游展示活动。
  • 摘要:八达岭长城和明十三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旅游观光、民族教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在中华民族历史和世界建筑、文化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意义。由于多年来在开发利用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对“遗产”保护不到位,使其整体环境受到诸多破坏,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所以,对“遗产”加以全方位保护就显得极其重要。为此,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为切入点,实现“遗产”整体保护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明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通过规划,达到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可持续性和科学利用的目标。其二,调整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以利整体保护;在充分认识“遗产”历史价值、文化背景、整体环境的空间关系与相关自然要素的基础上,划定核心景区和“遗产”保护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核心景区的保护对策。其三,通过产业规划,解决“遗产地”居民生产、生活出路问题,实现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进行。其四,提出实施建议,为政府“遗产”保护决策提供规划依据。
  • 摘要:本文从文献统计角度入手,选取相关领域13 种期刊,综述了自1985 年至2007 年23 年来我国世界遗产地的研究状况,研究内容上划分了遗产本体、遗产开发、遗产保护、遗产保护与发展、遗产话语五大主题,涉及遗产价值及评价、遗产旅游开发、遗产保护理念、保护技术、经营管理、设计规划、遗产监测、遗产学科教育等各方向。时间上按文献数量及比例走势划分为四阶段:基础研究阶段、探索阶段、优化阶段、拓展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从遗产研究的总势中得出,遗产地的保护,尤其遗产地保护理念、经营管理、遗产地监测、遗产学科教育是今后遗产研究的重点,并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 摘要:人类对水的利用自古有之,但现代人类却将自身发展建立在污染水环境之上。万金渠与环城河组成的水系是一处与安阳古城发展紧密联系,却鲜为人知的复合水利系统,其建设、发展和演绎过程反映了古人对水的理性利用。本文在万金渠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其蕴涵的文化遗产特质,提出水系的景观生态规划是将延续历史文脉与建设宜居城市结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
  • 摘要:城市规划如何引导城市空间在快速发展条件有序增长,使城市能够在快速发展中抓住各种发展机会,真正发挥规划对城市空间的积极引导作用,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文章从南通快速发展阶段的判断入手,分析南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和对用地需求增长的动力机制,认为长三角区域发展是南通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对用地的需求主要是产业空间;通过案例分析,借鉴苏州和深圳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从分析区域格局变化的角度入手,分析南通在区域格局变化中的地位以及区域发展对南通的要求;提出为顺应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趋势,通过构建都市区应对快速发展对城市空间增长的需求;最后文章分析了南通构建都市区的可能性、必要性并划定都市区范围,并从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分析南通都市区的扩建结构。
  • 摘要:简要介绍了生态文明时期,我国城市化浪潮的背景下,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简要总结了中西方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经验与问题。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提出了在将文化作为一种城市的资本视角下,遵循五种原则,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指标体系、历史文脉、公共文化设施、教育机构、文化活动、文化产业、保障性政策等七个主要方面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与模式。
  • 摘要: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创造城市安全的可防控空间的综合手段,应该充分发挥犯罪防控效应。功能分区规划要科学划分功能区,合理配置建设用地,制订适当的建筑规划标准,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建筑组合设计在进行建筑单体组合设计和建筑群体组合设计时,要为防控犯罪提供有利条件。建筑单体设计时,要按照住宅建筑、公共设施建筑、高层建筑与智能化建筑的不同情况与需要分别对待。对外交通规划设计与对内交通规划设计都要在保障交通功能的基础上消除可能存在的犯罪盲区。
  • 摘要:《重庆市主城区突发公共事件防灾避难场所规划》自2007 年3 月开始编制,历时9 个月,于2007 年 12 月顺利完成。该规划是一个没有既定编制标准的创新性规划。规划编制人员对重庆市具有避难条件的开敞空间进行了大量的现状调研工作,参照国内外避难场所规划的相关经验,建立了适合重庆自身情况的避难场所规划标准体系,并依照标准对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市、区两级避难场所进行合理的布局。在确定场所布局的基础上,对避难救援通道进行了规划,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避难场所,进行了配套设施布局示意。本文正是在规划全面完成之后,对整个工作成果的总结、归纳和反思。文章从工作思路、成果概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三方面对该规划进行了解析,以期待为同类规划的编制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针对四川大地震的惨重损失及伤亡,本论文将讨论说明多震的美国加州洛杉矶在城市抗震减灾与灾区重建的经验,作为中国受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参考。洛杉矶地震带纵横分布,区内因多次地震的发生,政府对于救灾重建的工作已累积了相当多的实战经验,也建立了相对较完善的抗震减灾及灾区重建的制度。本文探讨的方法主要以1994 年洛杉矶北岭地震为研究案例,在地震发生前后及迄今14 年的时间主轴上,回顾当时灾情及洛杉矶市抗震减灾规划与灾区重建的机制及运作。本文研讨的重点是:从制度面有系统地整理分析洛杉矶市在抗震减灾及灾区重建所制定的相关法令规范;从实施面重点阐述社区重建局在北岭震后灾区重建工作的运作执行。通过重建的实施手段,包括公私合作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等,来恢复不仅能“安居”且能“乐业”的社区。位于地震带的城市,震灾难免重复发生,灾区建筑与公共设施的结构耐震力与该区经济结构的耐震力同等重要。本文在结论中将提出可持续城市开发在抗震减灾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讨论在灾区重建过程中,打造实质及经济上均可持续社区的重要及策略。建议,中国可参考借鉴洛杉矶的经验,以加强抗震减灾及重建功能,并建立一套完整可行及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 摘要: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居住区,提高其抗震及综合防灾能力,是促进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住区公共开放空间既是灾害发生初期居民自救互救,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空间条件,同时也是灾害发生后一段时间内为灾民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生活救助的“生命线”,是城市抗震减灾应急疏散、避难和救援的空间依托。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蓬勃发展,但是从当代城市抗震减灾规划要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居住区详细规划层面上的抗震减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应的规划法规控制还比较薄弱,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对如何加强我国城市住区的公共空间抗震减灾能力应进行两个方面的重点研究:一是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分析城市住区公共空间抗震减灾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二是从规划控制的角度探索如何通过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和严格法规控制提升居住区抗震减灾能力。
  • 摘要:对防灾规划实践问题的汇总分析显示,只有从全过程的角度才能使问题有效解决,从而推动防灾规划的发展。全过程的城市防灾规划包括了:信息收集、规划设计、成果发布以及检验反馈四个阶段。在全过程角度下,灾害基础研究超前性不足以及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的缺失是造成种种实践问题的本源。建立独立的防灾综合指挥机构、完善的数据公布机制、防灾规划思路从灾后的援助转向灾前准备、编制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及探索规划成果的评估机制是全过程维度下防灾规划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 摘要:本文在对城市公共安全体系规划的有关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为例探讨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编制要点。提出现代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编制重点应突出“三个原则”、注重“一个协调”、强化“三个保障”和构建“五大体系”。即突出前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注重区域协调,强化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社会保障,构建管理体系、信息技术体系、应急救援体系、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
  • 摘要:城市综合防灾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的综合防灾体系是城市整体安全的基石。本文介绍了综合防灾的概念及我国防灾规划的现状,并指出综合防灾规划的必要性;通过借鉴日本、美国以及我国台湾的先进经验,结合深圳市城市综合防灾专题研究,对城市综合防灾的综合保障体系规划进行了探讨,提出避难场所、生命线系统及救灾物资保障系统规划的新思路。
  • 摘要:解决开发区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是建设和谐城市的必然需求。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解决开发区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应该贯彻“分类考虑,按需配给”的原则。本文借助对常州市开发区典型企业的外来流动人口职工调研,探索性地分析了经济、城市、家庭、个人这四大类因素对开发区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的影响,并参考选取相关影响因素对调研样本进行聚类分析,验证了社会分层是开发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差异的深层原因,随后对分层后的样本的住房需求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藉此为开发区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解决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相关参考建议。
  • 摘要:区域一体化是辽中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而货运作为区域资源互补、经济分工协作的先导,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影响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基于辽中城市群现状交通资源,规划应注重对区域发展目标与货运需求的思考,并积极结合货运体系趋势,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体系整合区域货运交通资源。整合的实质是通过包括物流体系、基础设施与管理模式在内的系统化方法提升区域货运体系的整体性,保障并促进辽中城市群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摘要:本文首先对最近日本的国土规划的制度改革和审议中的国土形成规划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简单介绍,然后从日本国土规划的实践,总结了四条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