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大连
  • 出版时间: 2008-09-19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567条结果
  • 摘要:山地城市空间拓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将城市周边山体不断纳入城市建成区。山体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丰富市民休闲娱乐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珠海市在城市空间拓展中城市与山体的关系以及山体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以珠海市香洲片区为例,从山体保护与利用的范围划定、山体界面保护、山体景观视廊保护、山体资源利用和临山建筑控制5个方面,提出在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的山体保护与利用策略。
  • 摘要:对有着广泛联系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评价,是环境问题研究的固有逻辑。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强调了对涉及城市发展长期保障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内容,为落实城市综合环境提升目标,需要运用系统的城市规划技术予以引导实施。本文结合武汉总体环境功能划区研究实践,介绍了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结论,以期对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通过回顾地下空间发展的历史,对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人防、交通设施、旧城有机更新和新城建设)转变、开发重点(人防工事、结建工程、平时利用工程)转变、权属问题(立法解读、立法建议)和规划完善(总规层面、分区规划层面和控规层面)等相关内容进行探索总结,探讨更好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方法与思路。
  • 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大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发展互相不适应的问题,影响着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同时,不少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快速干道系统已经进入大规模的快速建设阶段,许多城市也即将步入该阶段,利用快速交通的发展来疏解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并促进其空间结构优化是一个重要契机。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总结,提出其存在的以圈层式空间外延方式为主、中心城区密度过高等诸多问题。然后对城市快速交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快速干道为主的快速交通是适合当前大城市发展阶段的主导交通方式的观点。最后重点提出在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型过程中,通过快速交通来优化和重构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实现途径。论文希望能为实现快速交通网络与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有效协调,形成有利于城市发展的互动作用关系提供参考。
  • 摘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感知到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一旦形成一种印象后,这种印象就和其他印象一起被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式,从而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心理学的视野出发,探讨了心理知觉与旅游决策的关系及其对旅游决策的影响,并展望了研究结论对旅游规划的启示。
  • 摘要:以在紧约束条件下探索“效益深圳”发展模式为大背景,深圳在现行《深标》颁布实施仅仅三年后展开了新一轮的修订工作。本文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修订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在务实创新的原则下,立足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建设用地开发控制、土地使用相容性、城市更新、公共设施配套等内容,采取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修订思路。
  • 摘要: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发展,各个城市再发展的竞争速度令人惊叹,然而由于只重经济利益的超负荷开发、各自为政的模仿重复建设及草率的旧区土地置换,城市个性已趋模糊化。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指出:“在城市发展史中科学技术始终是重要的推动力,但是人文因素则一直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而且城市发展所关注的重点经历了从经济到社会再到以人为本的过程,亦凸显了人文思维在城市再发展中的特征与重要性。因此,应确实把握新世纪城市发展的人文思维,作为推进城市再发展的核心动力,使面对蜕变世纪的城市得以调整其再发展对策,除复苏与提升城市机能外,更具备全球竞争的适应能力。本文以台湾高雄市为例,分流传人文、储存人文及创新人文三阶段提出具理论性的人文动态螺旋式实践架构与对策,据以执行后加以检讨反馈再精炼,“高雄新人文”的实践与落实,其再价值化行动是新的人文思维。在城市再发展中的意义是系列性整体价值的呈现;在实践对策上,利用城市人文软实力系统性的组串,凸显城市经济环境变迁的对策选择,其表征是为地区化的人文主流空间价值认同,同时也是南台湾“城市再发展的人文思维”新典范,更是高雄与全球接轨创新人文策略的写照。
  • 摘要:为保护性再利用选择合适的模式,对城市工业遗产的成功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选择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笔者搜集了国内外大量工业遗产复兴的成功案例,并对其再利用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与遗产本身的价值、规模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关系。这对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模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中国城市正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中的旧城区在功能、空间、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亟待更新与改造。然而,现在的很多旧城改造不讲求方法,流于简单的大拆大建,不利于城市整体品质的提升。本文认为城市局部地块的改造应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局部地区的微循环,达到延续城市文脉,整合城市格局的目的。文中针对常州市毛纺厂及周边地块规划方案设计,介绍了该项目的前期分析策划和后期规划设计,体现了在旧城改造中构筑城市格局,提升地块价值,传承城市文脉的思路。
  • 摘要:北京旧城外围(二环、三环之间)的广大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城市早期的支柱产业及基础设施,并且分布着一些很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保单位。在当今城市产业升级换代,城区产业退二进三以及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浪潮中,需要重新考虑这些地区的定位,慎重地进行更新改造。研究借助“可持续发展”和“有机更新”等相关理论,从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方面对北京天宁寺、第二热电厂所在地区加以分析,试图为该地区未来的发展寻找一条合理可行的道路,并对现行的规划和管理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 摘要:港口规划属于交通工程咨询规划,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独立,不为城市规划行业所涉足。港口详细规划的出现及探索,使得港口规划的封闭性正在被打破,城市规划得以介入其中。连云港港口详细规划即是一例。本文以连云港详细规划为例,分析了城市规划在港口规划中的作用,指出城市规划与工程咨询规划的结合,应为有益的尝试。
  •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量的遗址面临着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并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 摘要: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和城市滨水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在大众生活、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发显著,而人们的行为则逐渐成为对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最真实的反应。人们的活动是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它构成了滨水开放空间的人文特征和价值基础。而生活中,设计者对空间的经营无一不是为了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因此,若要在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建设中真正实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那么对滨水开放空间中人的行为类型及其特征的研究成为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即通过对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以武汉汉口江滩为例)进行详细的现场观察和调研,着重探讨了人们在既定环境中的行为类型、行为模式和行为特征;最后提出基于行为的滨水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力求在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设计中实现具有现实意义的“以人为本”的目标。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层次城市设计的特征分析,明确了中观层次城市设计的实践特点与实践意义,提出了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实践中宜确立“战略把握-空间设计-行动安排”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框架,并进一步对其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 摘要:中国城市户外广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遍地开花,由于缺乏科学合理地规划,杂乱无章的户外广告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一大公害。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给城市市容、环境、景观带来的相关问题,以哈尔滨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管理为实例,通过对影响城市户外广告规划设计的空间资源、环境和景观等因素的研究思考,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城市户外广告规划设计原则和在户外广告设置分区上探索与完善的设想,以及通过实践,在规划管理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进一步强调城乡统筹,突出生态文明,为新时期的城市发展与规划指明了方向,也对城乡规划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更高眼光谋划城乡发展新思路。本文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广州和遵义,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拓宽城乡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城乡规划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摘要:城市的扩张使得早期建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逐渐被围合在城市中心区内,而随着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消耗殆尽、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些工业区势必通过升级改造来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以应对中心城区的发展需求。深圳市福田区的工业区就面临这样的改造压力,本文从福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剖析工业区在建筑质量、开发强度、用地效益、配套设施、规划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业区产权、区位、交通、改造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在严格控制工业区改为商业居住的前提下,提出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过渡期内,中心城区工业区应选择以保留工业为主、条件成熟的工业区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路,着重从产业升级和空间改造两方面加以引导,并针对工业区复杂的产权关系,提出分类改造策略。
  • 摘要:不同于法定图则、控规以及以往“旧改”规划,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作为促进、协调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综合平台,应兼具社会组织改良与物质环境综合改造、多方主体利益协调、村城环境融合以及法定控制与操作实施等多重属性。本文在总结改造专项规划的地位、作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深圳市坭岗村改造为例,探讨如何统筹协调政府、业主和改造主体三者之间利益关系,既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又严格控制城中村改造可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 摘要:总体规划技术方法可以划分为“纯技术”方法与“社会技术”方法。“纯技术”方法包括工程性技术方法、数理性技术方法和数字技术方法,其中前者因为工程性内容的减少而减少,后两者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而呈增加的趋势;“社会技术”方法有增无减,新《办法》“总则”中关于公共政策的内容有意要将整个城市规划的编制定调在一个广泛采用“社会技术”方法的氛围中。“纯技术”方法的绝对主导地位必须要被取代,但不能被完全抛弃。要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需要一种饱含价值理性与“纯技术”方法背道而驰的“社会技术”方法。新《办法》的变化正是在此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新《办法》“总则”中关于公共政策的内容有意要将整个城市规划的编制定调在一个广泛采用“社会技术”方法的氛围中。城市规划编制需要“社会技术”方法,也需要“纯技术”方法,但“纯技术”方法归根结底是一种辅助手段。“社会技术”方法与“纯技术”方法间的关系要由平行的主导与被主导向垂直的囊括与被囊括转变,最终建立一个总体规划编制“社会技术”方法体系。要把价值观念根植于技术方法当中,将具体技术处理寓于带有“情感”的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定当中。“纯技术”方法应致力于提供规划师与政府、公众等多方参与的技术平台。
  • 摘要:“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怪胎”之一,处理起来十分棘手。本文以广州珠江新城 H3-1 号地块的“城中村”改造为例,探讨了大城市“城中村”的就地改造问题。甲子村复建房项目地理位置很优越,却有别于珠江新城里的其他房地产开发工程,规划设计要面对的是土地被国家征用的村民。这个项目在广州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划设计针对该项目两大前提条件,协调两者关系,抓住关键,解决问题,突出了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七大特色:(1)“粗粮细作”,经济适用;(2)强调“均好性”,体现公平;(3)景观共享,实现整体效益;(4)弹性设计,灵活使用;(5)以商养村,持续发展;(6)配套齐全,融入城市社会;(7)加强沟通,公众参与。昔日的“城中村”被改造成为“社区公寓”,建成功能布局合理、各类人群和谐共处的文明社区。
  • 摘要:本文对步行的可达性进行细化研究,通过对人体尺寸分析和实地考察,确定了适合我国城市规划的步频、步幅、步行平均速度、步行合理可达距离等一系列基础数据。揭示在城市道路环境下步行合理可达范围并非以往习惯采用的“500 米为半径圆形”,而是与“500 米为半径圆形”相去甚远、与道路分布状态密切相关的多菱形复合体,存在跟随路网分布变化而相应变化的规律,否定了以往对步行合理可达范围一成不变的误解。同时明确定义了地铁站合理服务范围,亦揭示“地铁的车站服务范围是多个单起始点步行可达范围的叠加”,“车站服务范围不是一成不变”,“地铁站在建成后,依然可以根据周边条件或自身设施的增减发生较大的变化”的规律,为地铁站在建成后,车站合理服务范围的能动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在对工业遗产现有内涵界定和既定评定标准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梳理杭州市区工业遗产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构建杭州工业遗产评估与认定标准体系,提出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框架,以及分级、分类的保护措施与要求。
  • 摘要:随着快速城镇化时代的到来,历史城镇的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历史城镇保护问题的现实背景为着眼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证了历史城镇风貌保护问题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历史城镇保护问题,必须注意到当前的现实背景,以发展为前提条件和目标,树立正确的历史城镇保护观。
  • 摘要:本文从生态适应性的视角,以商丘古城城镇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分析为例,通过对黄泛区平原城镇特有的“城摞城”、“水上城”、“城湖”等文化现象的成因分析,揭示出城镇空间的发展演变既是对自然环境变迁的适应,也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观念的适应,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 摘要:创建宜居城市是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综述国内外宜居城市理论产生过程、评价标准与方法以及部分规划实践。当前宜居城市建设强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人才教育以及城市综合防灾等,可分为主、客观两种评价方法。认为未来宜居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注重公众参与,强调生态学融合,寻求高效,良性运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等。
  • 摘要:本文对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根据近年来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以及出台的一些公交政策,来分析实施前后客运量、出行分担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证明,从2000 年至2006 年,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增长60 公里)和公共汽电车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建设公共交通承担的绝对客运量也有很大提高,但对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总量来说,公共交通所分担的比例仅提高了4%。而且该分担比例的转移是以自行车分担比例大幅下降为代价的(下降了10%),同时,小汽车出行比例增长了9%。这组数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仅依靠公共交通的建设来增加公共交通承担客运总量的比例,效果不明显。但是, 2007年公共交通发生的巨大变化,公共交通承担出行比例增长了4%,小汽车出行比例仅提高了1%。除公共交通建设如地铁5 号线开通以外,交通政策(票价、票制调整)对公交客运量和分担比例的影响都是显著的。通过SP 调查方法选取一定样本量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类人群、六项指标进行分层研究,得出每项指标对公共交通选择权重值,说明它们对各项改善公共交通政策的敏感性,最终给出居民对公交服务水平相关的哪类因素更加敏感,出台相应的措施将更加有效。
  • 摘要: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引导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我国现行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分别体现在土地政策、城市规划政策、汽车产业政策、节能和环保政策、城市公共交通政策、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城市交通科技政策等几个方面。论文根据城市交通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分别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出行需求、交通结构、交通运行和交通科技四个层面对相关的城市交通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这些政策与城市交通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今后政策调整及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考建议,以期对我国今后的城市交通政策制定和城市交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 摘要:《物权法》和《城乡规划法》的相继实施对我国城中村治理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分析城中村产生法律背景和城中村治理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物权法》对我国城乡规划和城中村治理的原则性、规范化要求以及《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对城中村治理的影响,并对如何发挥城中村的积极作用,理清城中村治理中的法律关系提出了相应建议。
  •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和城乡建设的基底,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从土地的自然禀赋和社会属性出发,将土地质量与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地质量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土地的适宜度,作为实施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用以指导城乡开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建模分析与空间分析技术在土地适宜性评价方面的应用已经不断成熟,并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可取性。研究以南京市金陵监狱地区为例,以GIS 分析技术为手段,选取影响该地区土地开发和城乡建设的高程、坡度、坡向、洪水、地质、水域、植被七个因子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将该地区划分为规划调控区、引导开发区和严格保护区,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开发策略,对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 摘要:通过借鉴香港等城市规划管理经验,深圳于1998 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依托法定图则的规划管理制度。当城市处于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时,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提升将主要通过城市更新加以实现。然而,脱胎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则编制技术手段并不完善,以图则为依据实施的规划管理将面临新的难题。城市更新又牵涉政策、产业、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城市空间关系入手,以深圳市几个城市更新项目为蓝本,在重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的过程中,将三维模拟、仿真技术运用于规划管理各环节,实现城市更新背景下空间规划管理的导控目标,完善以图则控制为核心的规划管理。
  •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工作可以对城乡建设空间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为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核、监督以及修改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工作中基于多期遥感影像变化信息提取工作仍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判读,工作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引入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结合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对影像差值法、主成分变换、数据融合以及纹理差分等变化检测算法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城乡建设变化信息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人工判别提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提高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的工作效率。
  •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背景,简述在多源数据辅助下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组织方案、技术方法与工作流程;依据2000 年和2003 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广州市建设用地和其他基本土地利用类型的技术路线;最后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两期遥感影像解译成果、2005 年国土口径土地利用调查成果,分析2000 年以来广州市十个市辖区建设用地的增长与分布情况,并从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建设分布等方面探讨上一轮总体规划的政策导向作用,为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供支持。
  • 摘要:复杂的地形地貌制约了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和定线。为了发挥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一些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较成功的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实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编制山地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和山地城市提供高效方便的运输系统的研究思路进行研讨。
  • 摘要:本文首先就地震灾害对交通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将城市震后交通系统运行划分为两个阶段:震后应急阶段和震后修复阶段,并根据地震环境下不同恢复阶段的社会经济活动及交通系统特性,对传统交通预测四阶段法——出行产生、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的宏观模型进行修正,讨论了不同模型参数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参数的调整原则及方法,进而以修正四阶段法为基础进行震后交通需求预测。该方法简便易行,预测结果可对城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 摘要:大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面对传统生态廊道用地规划难以实施的现实,本文以“绿色南京”雨花板桥片的规划实践为例,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价值规律的规划策略,并引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廊道用地的规划控制方案,以期在技术方法上为同类规划提供实证案例。
  • 摘要:明确“生态”和“生态城市”的哲学内涵,明确“生态城市”的基本特性和建设原则。指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实践中,选址、指标体系、产业选择、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格局优化、绿色交通、生态社区、历史文化保护、水资源和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等十个方面能够体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
  • 摘要: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可促进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山地工业园区因较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规划中存在诸如开发成本高、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等特点,本文针对山地工业园区规划的特点,提出了道路交通、地块开发、生态保护、建设时序四大方面的控制方法创新,以增强山地工业园区规划的灵活性和可实施性,为其他规划提供参考。
  • 摘要:港口与腹地城市之间存在着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区是港口发展的动力依托。在区域格局下,新的港城关系要求港口和腹地之间具有高度的协同性、整合度和一化。本文针对目前港口与城市建设的热点,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武汉新港为例,在宏观区域背景下探索一种适合港口—腹地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便对港城之间的快速发展提供鉴意义。
  • 摘要:照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工业园区是一项全新的建设实践和顺利实现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经途径。本文以云南省祥云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具体规划建设原则和目标,并以此为指导从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等方面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工业经济是深圳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而现在大量松散式开发、运营使得工业用地效益低下、产业竞争力不足,尤其体现在工业重地宝安区。在推进宝安区工业区向工业园区整合的过程中,本文以宝安区实际发展水平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的有益经验,提出构建一种系统的、紧密协作的、互惠互利的工业用地开发、运营和管理机制,推动宝安区工业用地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宝安区产业的升级。
  • 摘要:基于环境与能源的压力,城市规划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因而面对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领域的问题,必须探索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本文在总结现有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紧缩、交通模式、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几个方面,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当关注的几个方面。
  • 摘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对绿心环形城市的源流、发展和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绿心环形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结构类型,其规划思想可以追溯到“田园城市”思想和有机疏散理论,并在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发展演变中逐渐清晰。国内的城市如乐山、台州、绍兴、威海、济宁等也进行了绿心环形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实践,在具体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中验证了绿心环形城市蕴涵的重要价值。
  • 摘要:城镇群成为国家竞争力主体的同时,也成为国家生态格局构建的关键地区。本文就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城镇群为例,就生态建设与恢复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生态格局规划理念和细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用生态设计原理来构建区域生态系统,达到保护、恢复的目的提供参考。
  • 摘要: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城市内部和城市外部——区域生态系统两个方面进行。只有从区域生态背景的研究入手,才能认清城市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并从区域生态系统角度得出解决方法与对策。本文通过对长春市所处区域生态要素的归纳和环境特点的分析,提出当前长春市所面临的主要区域性生态问题:城市西北部土地沙化、盐碱化问题,东南部大黑山山脉生态保护问题,城市水源地环境保护问题等。通过构建长春市区域生态格局,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提出西部防线前移,加大纵深;东部营林护水,保证双赢的生态战略,对长春市生态建设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 摘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中,充分利用现状水资源,深入探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和模式,并具体落实到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中,发掘其作为塑造城市景观与特色重要元素的巨大潜力。
  • 摘要:本文从生态规划针对城市规划的角度,说明城市生态规划的社会需求、目标定位、问题难点,城市生态规划的科学体系的创新点及组织与管理;通过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和应用的案例与实证分析,解析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的不同法定规划中应用的分析方法、编制技术、指标体系等编制方法和关键技术。
  • 摘要: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和检索,了解近年来“生态文明”受关注度剧增,学术理论界对该话题的关注也随之有显著增加,但是,关于“城市生态文明”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直接讨论还不多。同时,已经有许多城市在积极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实践,包括直接提出生态文明城市目标、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和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三种类型。随后,对生态文明和城市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和观点进行较全面的梳理,对相关研究的演进历史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述评。据之概括“生态文明”的内涵,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类型,指向人类与自然交互的文化传承和文明成果,而不是一个阶段或者技术性内容,其理念和价值观导向在目前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进而辨析“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通过比较城市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界定,认可对英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献思考中的观点,强调城市生态文明的文明层面内涵,避免理解“城市生态文明”的技术化倾向、终极目标倾向、绝对优劣倾向、高阶化发展倾向。同时还简要辨析了“生态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等相关概念。
  • 摘要:分析归纳实证哲学的意义、认知机理和范式;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对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律的认知过程;分析中国城市的生成发展过程中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同作用的机理,认为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均是实证精神与人文精神共轭作用的过程,主要表现在:树立以公众利益为根本的价值观、既注重经验的作用,又重视理性思维、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人文精神的弘扬等方面;在中国城市规划范式转变的过程中,应注重从城市发展蓝图向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的转变、从经验与理念决策的规划向以科学成果为依据的规划的转变、由城市研究、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实施的分离,向“三位一体”运行转变、规划者自身从设计者向公共利益代言人、从技术专家向社会中介人的转变;应以实证的精神来研究人类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分析解剖今天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去构建新的城市理论和城市规划的技术标准。
  •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文化的力量正取代单纯的物质生产和技术进步而日益占据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并成为组织城市空间的一种手段。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的理论,通过对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过程的观察,并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上海的城市空间与全球趋势一致,日益被文化生产的形象塑造、空间再现与地方营销所左右,由传统上注重遗产静态保护、城市大规模更新、建设大型旗舰文化设施,转向文化和经济的结合。文化产业、商业服务和房地产开发的混合;以此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提升城市竞争力。文化对城市空间的组织加剧了城市空间重构,通过空间功能置换、特色空间营造促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向中心复兴、绅士化和主题公园化转化;并造成城市文化空间过度商业化,空间单一,社会空间分异增大等问题。
  • 摘要: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增长,但城市的快速增长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生活质量,进而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将生活质量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则能缓和或降低城市扩张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城市规划中应增加城市生活质量的主题内容。本文从对生活质量的理解出发,通过分析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把生活质量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的现实意义两方面为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支撑本文观点。
  • 摘要: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形成了一股城市评价活动的热潮,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和争议。其中,除了评价做法和方法应用上的问题,在对评价本身的追求、意义上也存在一些疑问和偏颇,如追求客观和唯一,混淆认知和评价,忽视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和价值多元;追求精确,忽视数据、方法局限和评价的定性意义;追求科学化,却对科学化存在误解;追求实用和立竿见影,忽视评价的意义和局限等。本文尝试对这些追求和倾向进行探讨和反思,理清认识,也为城市评价活动的正确开展和应用奠定基础。
  • 摘要:以武汉市城郊结合地区发展现势分析为基础,剖析转型期特大城市城郊结合地区规划面临的挑战,回顾并分析了传统分区规划对该类区域规划的不适应性。以武汉市新城组群分区规划的工作实践为例,从工作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规划主要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武汉市在大尺度城郊结合地区分区规划中的变革思路。
  • 摘要:香港新市镇是20 世纪70 年代在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的大背景下,为缓解中心区过度集聚的压力而将人口、就业和资本向区域外围有机扩散的产物,在规划实施的前期,它在缓解城区用地与人口压力、提供工商业发展空间、完善城镇体系及保护环境等方面对中心城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迈入新世纪,面对新的形势,香港政府对其适时进行了集约用地及新发展区域新市镇并肩发展的政策调整。本文通过阐述香港新市镇的建设背景、发展历程及规划原则,分析了其在规划建设初期香港城市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对新的政策调整进行剖析,以期反映出香港新市镇的建设经验及问题,为国内的新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整体规划、远景规划、概念规划作为我国城市总体层面的规划研究与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通过资料整理与分析,文章以整体规划、远景规划、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实践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各自的产生背景,从侧重内容、规划方法、观念转变、主要特点等方面阐述了三者的异同,提出了城市总体层面上的规划研究应逐步由研究到制度、从目标到行动、从竞争到竞合、从发散到回归,进而提升城乡区域的和谐发展。
  • 摘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镇被确定不同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分工,区域中各城镇的发展存在天然和人为的不平衡性、不均匀性。通过实例分析城镇体系规划在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明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特别是为重点城镇发展付出牺牲的城镇发展要求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分享整个区域的发展成果是城镇体系中各城镇共同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平衡区域内各城镇的利益分配和全城镇体系总体发展成果的共享,提高各城镇参与、实施城镇体系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科学性、法律约束力、行政约束力,是有效实施城镇体系规划的保证。
  • 摘要:战略规划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自然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我国东、中部城市相继完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后,专家学者就其的编制内容、编制程序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对我国规划体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就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特别是编制模式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做一点探讨。
  •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导致能源消耗加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问题进一步加剧。如何解决城市人口问题,合理界定城市人口容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综述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们在关注地域性、时间性、生活生产水平、自然资源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同时,更多地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人口容量进行定义,在此引入了生态足迹的概念。从城市生态容量的角度出发,通过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计算比较,来分析城市人口容量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实例,基于区域生态可持续原则,通过对现状各种用地类型赋予不同的生态权重,来计算出能够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可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结构(一个动态过程),并提出通过生态基底重建实现这一动态指标。文章最后从概念、形态、行为、时效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生态城市的建设,并对传统的城市规划中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方法进行了反思,认为建设一个生态城市,必须要以该区域的生态承载力为基础,科学确定城市的规模。
  • 摘要: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一直是规划领域的难题,也是制约规划科学有效指导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原因。本文以节约型社会为研究视角,选取县市域总体规划作为“两规”衔接的平台,从协调衔接原则、统一基础资料、对接规划管理及编制部门以及具体编制内容的协调等方面,系统开展对海盐县“两规”衔接的实证研究,其经验与结论可以推广至长三角类似平原地区。
  • 摘要:空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之一。但由于过去学术界对社会空间的忽视和对劳动分工的强调,导致人类是以“条条”为主来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管理世界的,受此影响,有关空间的政策也被条条化、部门化了。20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与空间的关系引起了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思考和研究,强化公共政策的空间研究和构建城市空间政策体系将是21 世纪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从人类社会条条化和块块化的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了不同层次政策的空间性,阐述了构建城市空间政策体系的重要性,最后从横向、纵向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了以城市规划为主导的城市空间政策体系。
  • 摘要:本文以1992~2005 年武汉土地开发案例数据为研究平台,对武汉城市空间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解读武汉空间发展的整体形态以及发展过程,得出武汉的城市空间发展是一种内聚式的发展形态,是依托中心城区展边缘—轴线生长过程,为武汉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引导与控制提供依据。
  • 摘要:面对当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居民生存发展的双重危机,本文结合构筑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解析为切入点,通过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剖析了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的发展困境及其问题的根源。并指出其主要源于两个弱势群体的矛盾、“虚假城市化”的误区和经济转型的茫然等方面。基于此,进一步就人居和谐的问题进行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再思考,探讨“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价值以及生态优先、经济优先或是社会优先的原则依据,提出通过建立有补偿的保护利用体制和实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从而促进风景名胜区的人居和谐。
  • 摘要:首先提出“非均衡的空间分布”和“不平衡的需求供给关系”是转型期城市公共绿地的两大主要问题特征,接着提出快速城市化、社会阶层化以及生态意识的觉醒是影响当前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动力机制。随后从两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一方面提出“居民需求导向的近期规划策略”,划出最需要改善公共绿地质量的区域,采用“增加布点”和“改善路网”相结合的方法制定行动计划;另一方面,采取政策分区的方法制定因地制宜的中远期规划策略,通过对城市现状空间结构的疏理,划定“核心老城区”、“都市发展区”和“新城拓展区”,针对各个地区提出不同的规划目标,使规划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 摘要:本文通过明晰休闲、游憩、旅游的关系及内涵,简述当前旅游与休闲发展的态势,着重分析探讨了城郊休闲旅游业发展内涵、形式、必要性及实施措施。
  • 摘要:南京在400 多年的都城史中,建造了大量古典园林,其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调查研究了六朝和明清这两个历史时期南京古典园林的分布情况、艺术特色等,研究表明:在南京城北的玄武湖周围、钟山以南,沿内秦淮河、清溪,城南的雨花台,西南的凤凰台,是历代园林建设的主要地点,这些园林的特征是顺应自然山水,其空间布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于现代南京风景园林建设及古都风貌保护具有启示及借鉴意义。
  • 摘要: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市的背景下,分析城市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耗状况,指出城市交通节能降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在,找出节能的重点和方向;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影响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理,为进一步提出节能降耗技术政策提供依据;基于北京的实际数据,定量测算了交通结构对系统能源消耗的影响,得出小汽车对系统能耗的边际效应较大的结论;研究我国现行的节能政策体系在城市交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技术实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五个方面的节能降耗战略原则;最后,提出了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科技、技术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城市交通节能降耗政策,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引导城市交通系统向低能耗、高效率转变,实现国家“节能减排”基本战略在城市交通领域的落实和推进。
  • 摘要:为寻求一种科学、合理且量化的航空枢纽与城市内部交通衔接性综合评价方法,有必要通过构建航空枢纽与城市内部交通衔接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 法对衔接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某市客运交通换乘衔接现状进行实例评价与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对衔接系统的规划、衔接、交通组织等方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 摘要: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区旅游交通现状和现存问题,对国外一些旅游大城市的观光巴士特点及相关参数进行了总结。在北京市区旅游交通行为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游者对观光巴士的使用态度,并对设置后新的交通方式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建议北京市区设置观光巴士,不仅可以缓解旅游季节城市局部交通拥堵问题,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为出游者服务,提升旅游价值。
  •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是整个线网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布局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未来城市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形成。本文对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方法进行了细致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及交通区位分析的线网布局方法。并以哈尔滨为实例,应用此方法,同时结合近期哈尔滨高速铁路车站的选址规划,对哈尔滨轨道交通线网进行了布局调整,得到较为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方案。
  •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时代的要求,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生态伦理学倡导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外在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如信仰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实践价值等;同时自然还具有生存的权利、自主的权利和追求生态安全的权利,并先于人类而存在,应受到人类的尊重。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把道德延伸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使得人类逐渐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人类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生态伦理学一样,都是对生态危机现实的反映,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的结果,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都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寻找一种生态伦理基础和伦理支撑。
  • 摘要:本文以国内率先完成并得以实践的《江苏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为例,重点分析区域污水处理的理念、方法、布局、措施、效果等核心问题。规划贯彻人水和谐理念,控制水污染,保护长江水系生态环境;贯彻区域统筹理念,协调上下游排污口、取水口、轮渡口、码头等岸线关系,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布局;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降低污水排放量,加强尾水、污泥资源化利用。规划淡化行政区划,科学划分污水处理片区;按节水要求控制用水指标,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规模;采取相对集中为主、分散为辅模式,集约发展污水处理设施;厂网并举、管网先行,提高污水处理设施效率;尾水深度处理、污泥集中处置,减少污水处理二次污染。规划完善考核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管理;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推进”方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依靠科技进步,改进污水、污泥处置方法。文章突出表现区域污水处理的创新、安全、系统和实用性,供有关城镇污水处理规划建设管理者参考。
  • 摘要:从生态空间的概念思辨出发,通过对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的思潮发展进行回顾,归纳出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和开发的主要方法和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为进一步的城乡规划实践提供依据。
  • 摘要:我国处在一个大拆大建的时代,旧城更新是这个时代中的热点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规划师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拯救”城市的任务,可目前的很多规划不但没有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破坏了城市自身系统的完整性,引发了新的城市问题。本文站在生态文明的角度,借助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一种更加“生态”的城市更新方法。
  • 摘要:本文结合《深圳东部滨海地区破损生态景观资源修复研究》项目,对城市化地区的自然保育和生态修复的原则、技术指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强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将城市化地区的生态景观资源,纳入一套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而有序的管理体系,以切实保护都市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城市河流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流的原有功能正逐渐弱化,绝大多数河流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城市滨河特色丧失。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发展与生态已成为两大突出主题,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对于有着“百湖之市”之称的武汉,针对河流及其沿岸地区的生态修复、景观建设、公共空间营造,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武汉市巡司河生态景廊规划为例,以景观生态学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巡司河纳污、土地利用及开发、建筑质量、用地自然度、景观资源及潜力等现状问题,探析了城市河流及其沿岸地区整治的方法及其实践运用,进而归纳出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河流及其沿岸地区的五条整治策略:(1)治补结合,整体提升区域的水质环境;(2)环境优先,确保生态维持的物质基础;(3)取意自然,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4)强化意向,构建特色鲜明的内河景观;(5)以人为本,建立侧重游憩的交通径道。
  • 摘要:城市风貌特色的缺失是当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正确认识构成城市风貌特色的要素系统,以此为出发点打造城市的风貌特色是今后的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风貌由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山、水和林地等,而社会因素通过城市人工因素,如地域特色建筑、传统风貌区、工业遗产建筑等发挥作用。文章以重庆主城区为例论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注重挖掘城市的自然因素,利用和突出城市的山水特征,同时加强对城市人工因素的控制,强化城市特点,使城市最终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 摘要:战略环境评价(SEA)是对政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应用于负有公共责任的决策中。实践证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环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有效地保证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更好地促进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 摘要:本文通过三种景观生态指标紧凑度K、碎形向度D 及岸线长度L 的运用,来测度不同情境下城市生态空间的绩效,这是一种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化的景观生态分析方法,以此来量化一个局部的城市与区域生态空间的形式变化。
  • 摘要:随着生态城市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审视和分析国内外在生态城市实践上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德国埃朗根,巴西库里蒂巴和中国的珠海、威海四个城市作为实例,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及其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将中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进行对比,指出我国生态城市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尚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我国生态城市的继续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矿山开采曾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已成为政府及民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恢复关闭矿山的生态景观环境和合理利用关闭采石场用地成为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重庆市四山地区关闭采石场再利用规划》为例,分析废弃采石场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山地关闭采石场土地再利用的模式与恢复治理措施。
  • 摘要:本文主要从区域竞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以东莞市社会经济转型与升级为核心,分别从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四个方面探索了东莞生态园的定位及目标,重点对生态修复、水系整治、空间特色、产业创新、区域统筹共五个核心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面向实施的一系列行动计划,以期对珠三角生态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以往对城市空间增长的研究多基于二维平面空间,学术上也有许多相关论述,但以我国现有的生态及社会经济条件,城市中的三维空间扩展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在大中城市,已经开始关注三维空间扩展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城市二维和三维空间是城市空间构成的两个不可分割部分,因此,不要把城市二维与三维空间扩展割裂开来研究,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充分运用这种联系。在此,本论文通过对多维空间增长表现形式、内含、本质及作用描述。和对二维、三维空间增长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多维空间增长模式探讨,给出多维城市空间增长研究基本思路。在此,多维城市空间增长是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全面表述,扩展了城市空间增长的研究领域,也为城市规划管理及土地开发控制提供支持。
  •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的环境下,需要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处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对宁波老城历史资源的梳理,提出建立宁波老城历史文化空间网络体系的方法,从而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依据,为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提供构思来源,使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 摘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原理、“斑块—廊道—基质”分析模式和景观生态规划原理进行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分析。本项研究将城市用地作为源,通过阻力面的建立来研究其空间扩展过程,通过对城市周围生态条件的综合评价确定城市生态开敞空间,通过绿色生态廊道的建设来完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初步提出建构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分析的新方法。文章通过南昌市的实证研究证明这一理论框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 摘要:人类面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无法回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悖论。文章从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维度来审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阐释了城市空间文化的绵延性、空间展开的多样性及其超时空性。
  •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站站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例的分析,阐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综合交通枢纽中的必要性,针对不同站点类型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开发强度、开发深度和地下空间开发与内部交通的换乘方式,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和发展趋势,为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人口相关数据及分布特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于城市建设,长春市于2007 年7 月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开展了以街道社区、镇(乡)村为单元的人口相关数据的调查与统计工作。本文在此次人口统计及数据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各研究单元界限,借助于GIS 技术,重点分析了长春市中心城区近十年来人口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对人口密度、人口重心等人口指标的定量分析,得出一些判断,如中心城区人口变迁是影响长春市人口变迁的决定性因素,长春市依然是一个单中心城市,其核心区已度过饱和期,人口逐渐向外疏散等等。同时,从人口分析的侧面也揭示出城市发展的一些趋势及特征,为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有效参考。
  • 摘要:本文从空间哲学的高度,对生态社会学方法的城市空间研究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思想演化和视角转换进行了综合梳理,通过比较生态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方法城市空间研究的差异,以及对生态社会学自身发展路径的分析,提出了生态社会学的三大学术贡献,即为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提供了基础的分析框架,为二战以后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确立了结构主义的基本范式,指引了一条新型人类生态价值观支撑下的城市社会空间实践路径。本文认为,20世纪以来,生态社会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社会经济背景,在生态社会学理论的引导下,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志趣发生了质的飞跃。深刻领悟生态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力量,把握精髓和脉络,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价值建构研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从哲学的认识论入手,提出了“形态梯度”概念及其认知规律,以此为基点分析了城市形态梯度的不同类型,并结合当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实际情况,一一进行分析辩证,指出了我国近二十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些错误理念和做法,提出了今后以“和谐规划”为理念核心的探索和创新方向。
  • 摘要:当前,健康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对健康城市基本问题的认识远不及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本文仅对健康城市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初步讨论,试图准确把握其要点,目的是能够引起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为建构健康城市做必要的准备。
  • 摘要:针对建筑耗能的严峻形势,在小区建筑节能规划中引入高新遥感技术,有效缩小工作量,并配合实地验证,提供客观基础数据,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节能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地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 摘要:基于目前国情、城市轨道交通及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状况和出行特点,笔者认为促进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接驳是实现各交通方式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效益,并以上海为例,通过对三个典型站点地区的抽样调查,进一步分析了轨道与自行车接驳的现状、乘客的出行特征、行为意向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 摘要:本文以南京下关、浦口地区的老街区为例,从物质形态和社会结构两方面分析老街区发展演化过程,重点研究老街区总体格局和居住建筑的演进以及居住人群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总结老街区的不同衰退类型并提出更新理念,最后对老街区更新模式作出初步探索。
  • 摘要:城市更新作为激发城市活力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的主要途径已经受到规划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现有的规划编制体系缺乏对城市更新的系统关注。根据规划实践,本文提出新规划形式——“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并分析了其对弥补规划体系缺陷、实现规划公共政策效应、实施动态规划管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积极作用;梳理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的内在联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作出判断;最后,提出了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几点建议。
  • 摘要:古村落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村庄类型,本文首先对古村落的概念、保护方法进行反思,并指出现时古村落保护所面临的挑战;然后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以区域内古村落群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是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协调的最佳途径,认为实现多利益主体各自目标是协调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动力,并分析、总结具体实施组织模式和操作方式;最后以苏州东山、西山镇古村落为例,在总结古村落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体现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协调的整体构思和规划方法,并构建了具有村落特色的保护体系。
  • 摘要:眼下,中国的一些城市建设追求“个高”(高层建筑)、“体胖”(城市规模),割断城市文脉,缺乏城市特色。殊不知,风貌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名城、民俗精华、传统工艺等文化遗产印刻着前人对历史文化的创造和记忆,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彰显个性、打造特色的源泉。笔者在文中阐述了“特色危机”产生的时代背景,明确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当下最迫切的是唤醒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觉悟。
  • 摘要:传统的宜居城市研究一般以单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随着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在城镇密集地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宜居环境研究有必要拓展到区域。本文以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作为研究对象,鉴于该地区城乡差异拉大、日益紧密的城镇联系、多元的文化特征,研究现阶段实现宜居城镇群的目标——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建设策略。主要创新点在于将宜居城市研究拓展到区域视角,从居住、生态环境、文化休闲、联系等方面研究了宜居城镇群的建设思路,针对四个方面的宜居性障碍因素和未来的要求,提出了七大行动计划:阳光海岸计划、轨道公交计划、生态优先计划、绿荫计划、生活合作计划、居住融合计划、畅通计划。
  • 摘要: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如何实现经济腾飞,笔者认为武汉城市圈经济崛起的关键并不在于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而在于城市圈的“自动”,构建“接轨武汉,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共识。本文采取综合比较法、数据分析法以及类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武汉城市圈进行解读,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对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经验进行类比分析,思考武汉城市圈发展之路:彻底改变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一条环境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武汉城市圈集约化发展的策略:一是构建基于EI(生态基础设施结构)的生态安全景观格局;二是形成雁阵型产业发展结构;三是共建集约化发展的区域一体化体系。
  • 摘要:文章以佛山南海为例,分析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非农化现象出现的起因背景,非农化的特征、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而综合分析思考,积极引导,提出对非农化现象的一些趋势展望和措施对策,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 摘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国广大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问题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对象。由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大,因此城镇化模式也不一样。西藏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广人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针对青藏高原特点,寻求了七大城镇化战略,包括中心战略、定居战略、示范战略、教育战略、侵入战略、土地入股战略和差异化造血机制项目带动战略,并通过八大政策性配套保障城镇化道路顺利实施。
  • 摘要:本文在奥运期间场馆周边行人交通特点与行人交通设施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场馆周边的行人设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场馆周边的交通设施进行测试,以确定场馆周边要采取的行人交通措施。由于采用的是未来的交通需求,本文选取了交通仿真的方法,以行人设施测试需要准备的数据为基础,得到了行人设施测试流程,避免了在以往研究中不能得出全部区域或局部区域及行人交织或冲突区域服务水平的缺点,最后给出了实例验证,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