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大连
  • 出版时间: 2008-09-19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567条结果
  • 摘要:本文首先阐明了当前进行城市移民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然后在对城市移民进行重新定义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城市移民在杭州都市区出现的历史演变进程,并对其特征表现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继而阐述了城市移民对杭州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四条关于协调城市移民与杭州都市区发展的对策。
  •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带动新城(区)发展的动力源的类型与作用特点。同时,以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为例,分析动力源的作用基础,根据各类动力源对研究区的适用性,将动力源划分为先天适用、改善适用、受限适用和择机适用四类,并对各类适用的动力源提出应用建议,以期为类似区域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
  • 摘要:位于沿海省份福建省内陆山区的南平市发展面临被边缘化的不利局面,城镇体系发展方面更是存在不少困惑,急需在战略高度上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规划。本文在分析研究城市发展各项决定因素后,在优化空间结构、充分利用交通条件、积聚城市发展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开拓通道,多极推动,整合资源,集聚发展”的沿海地区欠发达城镇体系化发展路径的思路,提出构建“双心、双轴、多核、网络化”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 摘要:2006年“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巨大影响,使得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形象和整体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新的机遇与挑战也使得京津冀地区内一省两市(直辖市)之间原有的区域关系面临重塑:天津城市地位的提升使得都市圈的“双核”结构更加明显,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之间的区域分工和角色定位更加明确,城市与城市的对话日渐增多,旧有的区域竞争与平衡关系将逐步被打破并重构。针对此议题,文章通过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探讨了都市圈中10个城市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和潜在合作意向,以及国家新政策对区域产生的影响,归纳了城市地区从区域竞争到区域合作的最新发展动向,并就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合作与整体协调发展提出未来展望。
  • 摘要: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将重点围绕公共政策职能展开。新一轮规划修编的重点将突出资源环境评价、适应发展转型的城市化战略的制定、城镇功能体系重构和发展指引、空间管制的落实、以部门协调为核心的空间资源分配等方面。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上,重点是信息标准化制定和省域空间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建立省域城乡规划信息系统,着眼于省级政府事权,促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上升为调控省域资源分配的综合性空间规划。
  • 摘要:节能行动介入城乡规划体系的时机已日趋成熟,以城乡规划为平台开展节能行动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归纳现有节能规划模式的共性特征,确定规划主导的节能行动模式的构建方式,并且从规划体系层次、一般规划内容和指标体系角度将城乡规划与节能行动作了简单的耦合比照,综合形成了模式构成的结构性内容。
  • 摘要:水资源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确定水资源开发的最大容量,进行阈限分析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本研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阈限分析方法,选取灌溉率、产水系数、水资源开发程度、供需水模数、人均供水量和生态用水率7 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素,以青岛市为例进行具体计算与分析。评判结果表明,青岛市水资源开发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处于初始阶段,但偏向过渡阶段演化。该研究为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利用指明了方向。
  • 摘要:以观澜为例,对深圳特区外土地利用的现状模式、成因和转型的必然性作了研究,然后对如何转型和转型后的空间结构作了简要的说明,希望通过本研究,充分认识深圳当前土地利用模式转型的迫切性。
  • 摘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快速扩张使土地利用呈现粗放的特点,耕地被大量占用甚至荒置,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土地利用必须探索集约化、可持续的创新模式。2004 年7 月开始实施的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通过置换农民宅基地,在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实现了提高农民财产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增加建设用地、升级农业结构的多赢格局,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创新案例。
  • 摘要:随着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崇启大桥、崇海大桥的建设及其计划于2010 年竣工通车,崇明三岛即将步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在此背景下,对崇明三岛近年来在城镇化、工业化、出行便捷化和发展生态化等四方面的发展规划和建设实践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风险管理中半定量的风险分析和识别方法,识别出崇明三岛今后进行大规模开发中主要的十大风险因素列表。在此基础上,对得出的生态风险、环境污染风险、土地利用风险等十大风险因素对相关的开发活动本身以及崇明三岛可持续发展各主要方面的可预期后果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减轻的应对策略。通过本研究,能够在崇明三岛大规模开发活动展开之前先行提出积极的建议,便于各级政府对崇明三岛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即将展开的开发项目进行调控,以保证各项开发活动不损害既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崇明的总体发展目标。
  • 摘要: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骨架,除具有交通功能外,在组织城市的景观方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街道是组织城市空间的框架。以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的改造为例,从街道的几个特点入手,分析总结了街道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作用。
  • 摘要: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文化的逐步丧失以及文化的趋同性正在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文章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建设城市文化体系规划的目标思路,着重介绍了西安在城市文化传承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强调文化体系的系统性是体现文化特色、突出城市个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 摘要:近年来,珠海中心城区的景观风貌在快速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中受到了很大冲击,城市山体的保护与利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整体优化、景观连续性、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与景观多重价值等原则,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重点从山体生态保育、“两线三区”控制、山体开发功能定位、山体景观风貌营造、绿地生态格局与生态廊道建设、防灾政策保障等几个方面对珠海市中心城区的山体进行保护利用与开发方面的研究,希望对更好地保护珠海整体山水空间格局起到指导作用,并对其他城市的同类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 摘要: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适宜人居,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理念和恰当的方法来保障,其中包括: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高耗能、低产出、非循环的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削减污染物排放,实现城市生态良性循环;拓展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视野,质量与数量并重,实现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树立绿色环保、绿色生产消费等生态意识,加强生态城市与生态文化教育,形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以及人的生态行为规范建设等。
  •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城乡规划法》的颁行,乡村规划,以及城乡规划的统筹与衔接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当前的多数乡村规划还未脱离以往蓝图式城市规划的窠臼,不适合农村的现实情况。因此,急需探索一套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方法,指导各层次规划实践,这需要对农村社区及其空间载体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笔者近年在小城镇和村庄规划中的实际经验,以生态学和社区发展的视角,将空间规划与社区研究相结合,尝试建立新的技术逻辑,以村庄、村庄群落、片区三个层次作为农村社区研究的空间尺度,分别指出每个空间尺度对应的规划层次,以及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及主要的工作方法,并结合实际项目加以说明。
  • 摘要:在后奥运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建国100 周年远景预测等一系列背景和需求下,开发了基于元胞自动机(CA)和多个体系统(MAS)的北京城市发展模型(BUDEM),现阶段完成了BUDEM 第一阶段的工作,即基于CA 进行北京城市空间形态的模拟。文中对基于CA 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的国际国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在城市空间增长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模拟CA 的概念模型,并给出基于Logistic 回归和MonoLoop 方法获取MCE 形式的状态转换规则权重系数的突破,以及对通过多种方法获得的模型所需数据进行介绍。将模型应用于规划实践:(1)利用BUDEM 模型对北京历史不同阶段的城市空间增长的驱动力进行识别,对各个阶段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2)给出了实现制定的空间形态,即2020 年北京规划空间布局方案,所需要的空间保障政策;(3)作为城市空间政策模拟的平台,对2049 年北京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模拟。
  • 摘要: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可视为快速城市化和转型期双重背景下中国城市快速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新问题。当前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面临着数量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三大困境,而导致保护困境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规划层面的原因。城市发展转型引发的冲击和现行土地制度营造的利益驱动是制度层面的主要原因,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发展型城市政体。就规划层面而言,规划编制技术的落后和规划管理的真空是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以1992~2005 年武汉土地出让案例数据分析为基础,归纳武汉城市土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思考如何从城市规划目标的引导性入手,为城市土地供应调控的完善提供一种技术性改进思路。解读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对土地配置的规划目标,从土地供应的规模、空间分布、时序安排角度提出武汉城市土地供应调控的策略。
  • 摘要:论述了哈尔滨工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哈尔滨工业用地进行SWOT 分析,探讨适合哈尔滨的工业用地布局模式和适用范围,提出哈尔滨工业用地布局重点发展都市工业用地、旧工业用地和生态工业用地布局,重点发展经济复兴型、生态改造型、保护利用型三种类型的模式,并从中心区、城区、郊区三个方面提出哈尔滨城市工业用地布局发展方向,使课题具有操作性和可读性。
  •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为维持GDP 的高速增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城市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成为当前城市规划者们探讨和研究的核心。本文以长沙市黎托片(武广客运站场周边地区)为例,通过借鉴国内外节地模式的探索,从武广客运站场的复合立体开发、地形、和谐社会宜居城市、村民安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五个方面为切入点,探讨了城市交通枢纽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确切内涵及其深远影响,明确了城市发展的过程始终是人类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具体反映,倡导全民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经济活动,即土地交易的结果。过渡经济形势下中国城市土使用涉及的因素浩瀚而复杂,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角度,应培育支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运作的制度,作出符合发展规律的政策调整,为此必须从全景上把握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法在获社会秩序、公共政策、资源配置决策等复杂研究对象的全貌方面见长,可以成为理解导致土地配置实际效果的度因素及其互动关系的有用工具。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制度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思路,它来源于Seabrooke and Kent 关于房地产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将有关规则和制度安排划分到制度层面、管治层面和操层面三个层面,并研究不同层面因素之间的互动。
  • 摘要:本文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屡遭调整这一现象入手,引出土地发展权这一概念,继而从法规、编制和规划实施三个层面对我国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土地发展权的缺位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文章最后以控规中的核心要素容积率为例,阐述了我国在借鉴土地发展权转移制度时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 摘要:在趋同化的城市发展背景下,以城市特色建设推动特色城市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对地域文化、生态资源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然后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逐项实施特色建设工作,同时结合管理工作自身的职能,从多个环节予以规划控制和引导,从而为寻求城市的特色发展作出了初步探索。
  • 摘要:人工湿地净化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正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视觉景观优异、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深圳关外的龙岗、宝安两区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原有的客家村落逐渐被外来的低收入务工人员所租住,形成本地村民与外来租客“混居”的状况。尽管本地村民与外来租客在居住空间上是邻近的,而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上是分异(乃至隔离)的。本论文选取龙岗区的新西村为例,重点分析外来租客聚居的老屋村的空间特征,探讨老屋村内的外来租客与老屋村之外的本地村民在行为空间上的分异程度。并试图通过制度、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对此提出初步的解释。
  • 摘要:在我国农村地区,仍存在未经大规模扰动的少数民族聚落。在历史文化、艺术和规划层面,这些聚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聚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技术手段的“冲击”。另一方面,面对广泛农村地区的新农村规划,既有可能引导聚落有机地改善物质水平并延续其价值,也有可能因认识不到聚落内在规律而造成大范围的建设破坏。本文通过对四川阿坝地区藏族聚落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聚落系统的概念,以及通过系统元素分析认知聚落和开展新农村规划的途径。即基于把握聚落系统的关键元素,制定保护性导则来规范新农村规划的措施,以保护聚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为确保上述规划途径有效,必须坚持以当地居民主导规划,坚持规划措施符合实际情况。本文通过阿坝县脚末寨的新农村规划案例,系统介绍了元素分析和导则规划的过程。
  •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遗产相关政策法规与工业遗产特点的研究,选取评价因子,建立工业遗产保护的系统理论与评价体系,并以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评价,确定武汉市重点保护和建议保护的工业遗产名录,为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本文反思了规划管理视角下城市设计实践面临的现实困境及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城市设计面向规划管理的内涵,进而提出了应加强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衔接的思路:一是城市设计编制着重对应规划管理的核心工作,二是完善组织编制机制、行政管理内部流程,建立健全城市设计管理制度的设计。最后介绍了成都近年来基于以上思路所作的实践探索。
  • 摘要:芝加哥河在自然化和生态恢复过程中,重视本地植物的运用,采用创新的技术方法恢复和加强河岸的自然特性,通过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来恢复芝加哥河的生物多样性。本文介绍有关芝加哥河河岸自然生态处理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希望通过了解、学习、借鉴这些理念和方法,能够将其功能化、本土化,使之有效地运用于我国的城市河流自然化和生态恢复设计中。
  • 摘要:夜景照明总体规划是城市设计领域的一类专项规划,本文针对当前夜景照明总体规划实效性方面存在不足这一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与项目实践,探讨了强化夜景照明总体规划实效性的5个原则,丰富了既有的技术框架。
  • 摘要:以嘉兴市为例,通过保护、创造和发展城市优美的物质空间形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内涵,强化城市特色和个性,进而改进城市生活质量,并运用城市设计原理,探讨城市总体风貌设计的方法。规划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研究嘉兴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演变历程,这是城市总体风貌设计的规划依据。在充分认识城市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依托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总结嘉兴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基本规律。
  • 摘要:特大湖川型风景区内沿江沿湖往往分布较多的旅游城镇,这些依水而建的旅游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风景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深入探讨了旅游城镇发展和风景区保护的关系,具体分析湖川型风景区的整体景观特征,提出了滨水旅游城镇与湖川型风景区和谐发展的关于城镇建设、景观控制、产业引导、旅游资源、旅游职能等五大方面的规划策略。并以“两江一湖”风景区为例,对其沿江沿湖旅游城镇的发展控制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绿地系统应具有丰富的类型、均衡的布局、复合而稳定的层次结构,充分满足市民户外游憩、健身、交流的需要。城市绿地系统的设计在保证城市规模扩张对建设用地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利用暂未开发和弹性置换用地,努力提高建成区绿化质量;用补缺拾遗和去盈填空的手法合理调整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Huff 模型广泛应用于商业地理学中的服务区分割,商业设施定位,以及商业网点的规划和设计。本论文运用GIS 方法和Huff 模型,从供需角度出发,以分析、评估洛阳现状绿地系统为基础,提出优化设计措施和方案。依绿地的位置、大小、形状等要素判定其供应能力,结合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城市内部道路交通网络系统,计算绿地和居民点之间的吸引力数值,深入研究绿地系统的通达性、空间分布与其服务供应能力与居民需求的关系。依据分析结果,对洛阳城市绿地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运用Huff 模型检验优化实施的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洛阳城市绿地系统的通达性、供应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研究表明GIS 技术和Huff 模型对规划实践中城市绿地系统的分析、优化非常有效。
  • 摘要:通过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特征的调查和与国外国家公园分类的对比研究,明确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类的目的、意义、原则和途径,在考虑到分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突出我国风景名胜区承载中华文明发生、发展历史信息集中的特点,编制风景名胜区分类的技术标准,为实行风景名胜区的分类管理奠定基础。
  • 摘要:宜居城市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生活方式,因而也集中体现了人类文化和物质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的发展建设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城市化进程、文化水平、生活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影响因素解析入手,以杭州为例,结合市民的主观感受调查与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补,更好地指导宜居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 摘要:新的城乡规划法出台后,城市规划的传统领域从城镇空间扩大到城乡空间。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城乡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缺少规划控制,空间资源的利用相对低效,迫切需要通过城乡规划的编制,统筹城乡发展。笔者认为,县(区)由于在空间尺度、行政管理方面的特点使其成为编制城乡规划的最佳地理单元。文章探索了县(区)域城乡规划编制方法,认为应当从城乡统筹的原则出发,改变原有的城镇规划方法和内容,进行全域规划。文章同时提出,城乡空间体系、城乡居民点与功能体系、城乡交通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与市政设施体系组成的四大体系是县(区)域城乡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并结合重庆市北碚区城乡分区规划的案例进行了具体说明。最后,笔者也认为城乡规划目前在法律效用、技术方法、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 摘要:随着城市研究角度逐渐由宏观转入微观,城市居民的行为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引起城市研究学者的重视。居民在适应城市现状的同时也通过日常生活对城市内部的各种因素进行着选择,进而会影响城市下一步的发展。城市居民对通勤工具的选择及其通勤距离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状况,由于狭长地形的影响,兰州市民的通勤线路以东西向为主,主要特点为组团内随机分布,组团间东西指向性较强,跨区通勤人员较少且主要指向市中心。建立一套以东西向快捷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成为未来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头等大事。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就业人口通勤行为的调查,并结合兰州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兰州市民的通勤方式及距离特征,得出兰州市民通勤活动的空间规律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
  • 摘要:本文以昆山市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快速机动化背景下城市停车行为的特点,探讨了影响这些停车行为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提出规划的主要对策,用调控的规划理念和方法来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 摘要:通过整合交通资源,开展多式联运,建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缓解交通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整合各种交通方式发展优势的角度,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对如何构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多式联运发展进行探索。文章分析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提出区域对外交通、城际运输通道和高效节能的交通发展模式是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的战略选择;借鉴世界上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成功案例,认为组合港、快速铁路、重载铁路、高度集成的交通走廊、多样化和简约化的多式联运是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构建手段;并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构建策略。
  • 摘要:为了在当前严峻的交通形势下缓解城市大型项目施工建设对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城市交通形势的基础上,论证了实施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的重要性,并结合项目实例对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对象、设计原则、技术线路、主要工作内容及其实施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编制办法,为各城市开展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摘要:大型商业综合体不仅仅承载单一的商品交易功能,还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办公、娱乐、休闲、健身场所,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复合商业业态,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车流,构建完善的交通体系对其功能的实现尤为重要。本文提出的交通设计思路是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特性分析入手,在项目策划阶段,应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从多种角度分析各利益主体的交通需求,进而提出交通体系构建策略;在详细规划阶段,做好交通和建筑物的协调设计,使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交通体系完善且合理;最后提出相应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手段。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与站点周边土地使用及乘客的出行特征之间的关系,发现尽管总体上轨道交通周边的土地使用体现出混合、高强度开发的特点,但在空间上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轨道交通同土地使用间的关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同时,轨道交通与在其周边地区乘客出行活动的联系也并不明显。
  • 摘要: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战略中,加快建设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是进一步增强长三角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城际快速轨道车站也成为轨道交通沿线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区域交通现状与规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进行城际快轨车站地区规划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 摘要:业中心的发展实质上是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办公等持续集聚的过程,并通过相关层面的演变折射出商业中心空间形态的动态特征。本文在大量实证资料的支持下,以南京市湖南路商业中心为实际案例,拟从空间格局、功能结构、商业业态、开发强度等方面入手,对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以揭示类似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形态演变所具有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 摘要:本文通过信息时代商业街区这一全新概念的引入,探讨了面对网络时代的冲击,商业街区空间建设的对策,提出了“对现有商业街区内的贮存功能空间、展示功能空间、生态空间、人性空间作出相应调整”的观点。
  • 摘要:针对目前“紫线”划定工作中存在的“紫线”划定对象标准缺乏统一性和“紫线”划定工作内容缺乏完整性两方面问题,以珠海市“紫线”规划为例,从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着手,系统地阐述了“紫线”划定工作的程序和方法:首先,从星罗棋布的现状资源中对具有文化价值的街区和建筑进行定性的分类识别;其次,通过构建分级评估体系,对具有保护价值的街区和建筑进行定量的分级评估,确定“紫线”划定的多等级名录;然后,对确定等级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紫线划定;最后,从空间管治保护模式和利用开发保护模式的方法着手,提出“紫线”的管制要求和保护开发利用指引。将文物保护与城市的社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城市发展促进文物保护,以文物魅力带动城市发展,实现紫线划定工作的真正意义。
  • 摘要:历史建筑(群)保护的科学决策需要对其社会经济价值有较准确的判断和评估,但由于其公共物品特性使得常规的价值评估方法难以实施。CVM通过陈述偏好的方式评估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价值,是国际上历史遗迹价值量化评估研究领域的主流方法。对上海外滩历史建筑群保护的价值评估应用CVM 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保护外滩历史建筑群的人均最大支付意愿(WTP)为239.15 元/年,2003 年至2007 年间外滩历史建筑群保护的使用价值总额约为215 亿元/年~260 亿元/年。调查还发现,与其他国家同类CVM 调查所不同的是,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价值支付主体的社会认知存在明显分歧。
  • 摘要:建筑文物是自身形态及其地域人文环境的关联体,由于对保护概念认识不足,保护实践中常常忽略了历史建筑的人文保护。本文探讨了建筑文物人文视角的整体保护观,并以木兰陂保护工程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整体保护观在建筑文物保护中的可行性。
  • 摘要:面对快速变化的城乡环境,大量的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正遭受日益加重的多重威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矛盾重重。正是由于城市急剧扩张、建筑高度聚集给文化遗产带来的种种危害,文章欲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范条例的再解读,寻求相关理论上的策略,结合南京明城墙中央门西段的案例研究,提出在这个处于城市高密度、快速发展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些灵活措施,以及本案例中的技术路线的介绍,针对该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限制与挑战,提出应当因地制宜地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以期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打破“同心圆式”保护线的桎梏,设立遗产展示的窗口区等规划建议。
  • 摘要:达勒姆、约克和巴斯是英国历史悠久的三座古城。三座城市地理条件有所不同,城市形态也各具特色。这些城市经过历史的演变与积淀,街道格局并未发生巨大变化,保留了各时期的建筑。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与市民生活的需求,改造与保护协同进行着。本文以达勒姆、约克和巴斯三座古城为例,通过文献阅读与实地考察,对城市历史、形态与保护方式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三座城市在保护城市格局、建筑风格与市民生活上各有侧重,得失并存。我国也拥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但目前在保护上尚有很多不足。东西方的建筑风格与城市格局虽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城市保护方面却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借鉴。达勒姆、约克和巴斯在古城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 摘要:面对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反思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规划方法。首先从城市定位出发,指出调整城市发展方式的意义,然后提出顺应山水格局、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建设新区、整体保护旧城,织补历史网络、延续历史格局,整合历史资源、组织文化路径,汲取传统文化、创新建筑设计的规划对策,最后对历史文化保护引领下中国城市复兴之路进行了相应展望。
  • 摘要:本文从当前历史特色建筑保护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出发,对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历史特色建筑发展战略”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蓟县案例展开分析,对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内涵发掘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对于保持城市特色的重要性,以及对历史街区美学价值的研究,引出关于历史街区改造的美学解读的话题,并基于此对哈尔滨老道外街区改造的美学根源进行了挖掘,对哈尔滨老道外街区改造的美学对策进行了探讨。
  •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最复杂、最富于动态性的区域。位于此区位的大遗址,受城市迅速扩张、人口急剧膨胀的影响,不断遭受侵蚀与破坏,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本文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大遗址特点及与城市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大遗址的整体保护策略,指出应从更宏观的城市层面来解决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并对大遗址保护对城市产生的积极意义进行了探讨。
  • 摘要:在新建居住社区建立起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的居住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新的标准和体系,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通过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与当地城市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层级配套,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以合肥市滨湖新区为例,居住社区公共配套设施按街道级、社居级两级配套,将功能和服务方式类似的公共设施集中组合设置,选址位于服务区域的中心,交通条件有利的地点,控制中心用地,为便于建设和管理,明确了产权属辖区政府。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居住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和体系。
  • 摘要:体育中心既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形象标志,本文利用不同时期的地图数据资料把体育中心在广州的四次变迁与广州的城市扩张历程联系起来,进行地理信息技术方法处理和数学模型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体育中心布局与广州城市扩张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其空间布局演变的过程和特点,并分析影响体育中心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以期为体育中心的相关规划和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 摘要:本文是在系统梳理、评价公共设施规划相关规定、规范以及公共设施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未来我国200 座左右的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提高这些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同时,针对我国大城市总体规划中公共设施规划四个方面的技术难点作了解析。首先,通过北京、宜昌两市案例来说明公共设施的分级的常规方法。其次,通过行政办公用地和商业金融用地来研究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分级量化。再次,明确说明公共设施规划与专项规划关系的作用。最后,建议不同的城市重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与地方实际情况的差异,并选择相应的方法来面对。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国家层次的强制性标准规范应逐渐转变为具有指导性的技术指引,引导地方城乡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制定。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城市休闲空间在人们的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人的心理及休闲需求是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人的休闲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它跟许多元素是相关的,而这些元素在每一个特定的城市休闲空间中都处于一个共生的局面。现在城市休闲空间中具备的物质元素已经足够多了,但这些元素组织得是否合理却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本文基于对城市休闲空间共生元素整合与优化的视角,以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广场为例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创造更加合理的、更加人性化的和更具持久活力的城市休闲空间。
  • 摘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城市发展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凝聚和辐射作用。通常,城市政府都十分重视硬实力的打造,而对以文化为主的软实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城市文化资源严重浪费,文化遗产保护乏力,文化软实力构建缺乏整体性、规划性。当前,我国正面临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挑战,城市作为文明的象征和财富的聚集地,在中国和平崛起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研究城市政府在构建文化软实力中的行为和职能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构成因素,阐释了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探讨了城市政府在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这将有助于强化政府在构建文化软实力中的执政理念、执政行为,用文化软实力来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促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赢得未来城市竞争的主动权。
  • 摘要:长期以来城乡规划设计体制面临行政和市场双重挤压而处境尴尬,既受制于行政,又无法完全走向市场,导致城乡规划设计单位难以走出无形的“怪圈”,而产生这种现状的关键是体制问题。本文分析了规划设计体制现状、问题及特征,对城乡规划设计体制如何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后新形势发展要求,加快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思路供业内人士探讨。
  • 摘要:“违法建筑”是指:城市规划区内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本文引入不完全产权的分析框架,对“违法建筑”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前的政策框架内,“违法建筑”不完全产权的界定过程是建筑人获取公共领域利益的过程,具有经济合理性和社会合法性,具有政府和建筑人双边治理的特征。进而,部分“违法建筑”取得政治的合法性。
  • 摘要: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制度转型的环境中,城市建设不单纯是物质性问题,与城市制度安排、政策选择有着密切联系,城市领导者地位突显。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城市领导者的研究进展,其次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领导者的地位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城市领导者决策的若干理论和作用机制,然后以南京市为实例,分析城市领导对城市建设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总结出城市领导影响城市建设的若干手段,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本文围绕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建设问题,通过分析市场在城乡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认为房地产开发行为是房屋商品的生产行为,禁止性规定将成为法规体系建设的核心,提出公共空间品质的管治和维护将成为政策性规划和管理的重点,规划行政应淡出出让用地的具体空间分配领域,专业规范与行业标准将成为主导出让用地空间利用质量的主体等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建设的建议,希望通过完善规划法规、规划编制成果和规划技术标准等体系,构建合理的地方性的城乡规划依据框架,增加其适应性。
  • 摘要:本文回顾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现阶段规划督察制度框架,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督察员派驻范围、组织架构、工作范围、工作机制和查处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构想,并对督察员制度未来发展趋势和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
  • 摘要:通过归纳国内学者对《城乡(市)规划法》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发现主要有规划学与法学两个视角,从法学分析的角度发现已有研究可总结为行政法学、分析法学与比较法学视角,但鲜有学者对《城乡规划法》的法学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分析。本文追本溯源,依据法律分类,对《城乡规划法》进行法理学分析,明确《城乡规划法》的法律地位,通过对比中外城市规划核心法(主干法)有关的内容,并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发现由于《城乡规划法》缺乏《宪法》观点及公共利益视角,导致城市规划的编制权、审批权、监督权、修改权等相关权利界定不清;最后结合近年来《城市规划法》在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城乡规划法》的部分条款进行思考,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法律漏洞,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 摘要: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程序中缺失的必要环节。建立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将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程序,促进我国的城市规划制度建设,推动城市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合理引导和调控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改善意见等进行充分研讨,借鉴国外有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路线,结合广州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相关探索,从宏观层面上对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机制进行研究,探寻契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条件的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体系。
  •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城市建设的规划控制要点,用简练、明确、适合操作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控制土地批租、出让的基本依据,正确引导开发行为。但在城市快发展时期,实践证明控规调整对将规划内容真正落实到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它也有益于城市的长远和合理发展。而在规划界面对越来越多的控规调整需求时,探寻一种合理和科学的控制调整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控规编制和调整方法和理论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借鉴国外控规调整的经验,提出我国未来控规调整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规划实践得到一些启发。以期为其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 摘要:文章通过对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经济分析的技术方法进行评价,认为经济性分析作用在于提供规划实施建议的参考,以增强规划的合理性。同时,指出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性分析的关键是在规划过程中构建一系列普适模型,包括功能分配、总体开发强度、可持续发展、地块开发、特殊地块的多效益统一等经济模型,以此来评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与提供实施操作的建议。
  •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在一些大城市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布局引发的一些城市问题也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市区高层建筑布局的现状、2002 年至2007 年近五年来布局的变化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影响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的用地性质、区位价值和交通环境、城市景观、历史保护等主要因素,进而对哈尔滨市高层建筑规划布局进行探讨,提出宏观布局和微观控制结合的规划对策。
  • 摘要:城市非建设用地是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一用地分类的探索在我国,尤其是城市规划领域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对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不平等视角,割裂了本应城乡统筹布局的用地规划,阻碍了区域联系的建立,加速了城市建设用地向非建设用地的蚕食。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干国外非建设用地分类体系的分析,及其与我国非建设用地分类的比较,对国内现行用地分类体系中相关划分标准和内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反思,并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
  • 摘要:地下空间是城市重要的空间资源。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已经较普遍利用这项资源,并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利用方式。经济实力、土地资源约束、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轨道建设的契机,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动因,深圳地下空间利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起点。本文通过深圳市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立法的实践,探索如何通过规划管理的制度创新,推动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导向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摘要:随着城市新区的不断扩张,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本文关注了城市新区失地农民的居住问题。基于“社会——空间”统一体思想,以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形态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基础,讨论居住活动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失地农民居住形态模式进行探讨,以其生活活动形态研究为基础,对居住空间进行适应性设计和规划建议,以达到居住活动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的辩证统一。本文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人群,通过对其居住空间的规划研究来避免以往“撤村建居”安置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将对失地农民居住空间形态的研究提前到其农村聚落向城市聚落转变的初期,有效避免“城中村”的形成,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乡差距不仅反映在居民收入水平上,更表现为可享受的公共服务资源的不均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供给的低效率,是我国整个公共经济领域里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宏观层面的供给效率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供给效率整体仍较为低下,省际差异较大,按DEA 系数排序,大体可以分为供给效率较高、供给效率一般以及供给效率偏低等三类地区,在一些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供给效率反而偏低,效率水平较高的地区则多为低投入、低产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条件建设缺乏、农村布局分散以及管理体制不畅等可能是影响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供给效率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 摘要:首先,文章分析了近年来造成我国大街区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大街区模式与我国城市发展新趋势的矛盾;其次,文章提出了街区发展的新模式——密集支路网的小街区模式;而后,文章分析了发展小街区模式对经济、交通、活力、安全与多样性等方面带来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从道路系统、土地开发、使用功能、管理机制等方面讨论相关的规划设计原则;最后,对小街区模式在我国实现的难点进行了思考并给予建议。
  •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下城中村生活现状的解读,并依托近期开展的实际案例,就在当前情势下出现的高强度改造,以何种改造理念舍“糟粕”而取“精华”,在改造城中村物质实体的同时,继续维持、延续其蕴含的无限活力和丰富生活进行了探讨,并就这些改造理念所折射的改造原则进行了阐述。
  • 摘要:“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引导村庄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山市广福村集体经济发展特点的剖析,来探讨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认为广福村未来集体经济发展首先应进行土地资源整合,以第一产业本身入手,积极发展高新养殖业基地,实现农业经济的自我增值。希望通过规划能引导村庄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村民长远利益的保障奠定基础。
  • 摘要:本文结合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对长沙市四县(市)村庄布局规划、160 多个村庄的现状与规划编制情况的分析研究,从宏观区域和微观的村落空间两个层面,探讨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与规划的方法。
  •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大王庄村新农村规划实例,对北京市郊采用农家民俗旅游接待的方式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模式进行探索与思考,并提出以民俗旅游为导向的新农村整体规划策略。针对大王庄村现状发展条件,重点从如何以旧村改造与新型住宅设计两方面带动村庄民俗旅游服务业发展进行探讨,指出旧村改造中集约利用土地、居住功能置换、强调地方民俗特色、注重景观设计以及实行公众参与的相关整治对策。此外,根据民俗旅游服务业赋予村庄住宅的新功能对村庄住宅进行分类设计,并提出农村住宅建设应尽可能开发新能源,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住宅。
  • 摘要:介绍了农村生态景观规划与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对农村生态景观规划与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进行了简要论述,指出农村生态景观规划与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应从多方位、多学科的角度出发,遵循生态学原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景观与建筑的完美和谐。
  • 摘要:参与式预算作为一种民主理财方式,是政府将拟订实施的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方案和预算草案向公众公布,由民众代表充分表达民意并决定政府资金的投向,参与式预算的初衷是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其内涵与初衷刚好吻合了村民自治和公共选择机制的基本动能。因此,在当前农村村民自治和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出现困境的背景下,研究参与式预算在农村社区的村民自治与公共选择中运用,对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走出困境,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和选择。
  • 摘要:我国小城镇规划引入城市设计理论是个新课题,国内的实践不多。如何建立出适合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理论,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城镇城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对象、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设计内容,按照城市设计研究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力图渐进式地研究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进行成果的编制和实施研究。
  •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为例,探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北京远郊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特色产业的构建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对峪口镇城镇发展条件、主导产业选择、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人口就业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峪口镇应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北京中心城的职能疏散,发展特色休闲产业,建设特色休闲城镇的思路。继而,文章论述了峪口镇产业发展与土地整合利用的关系,提出通过对集体土地、国有土地的资源整合,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从而实现镇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 摘要:观察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国内城市,归纳揭示城市建成区周边村庄由村庄——〉城郊村——〉城边村——〉狭义城中村——〉社区的一般发展机制。通过消极假设,分析城中村(包括城郊村、城边村、狭义城中村)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城市入侵导致村庄社会、经济、景观环境发生的本质变化及衍生的城市问题。本文认为政府、村民(村集体)和相关公司企业通过转制干预、工程干预和其他干预将使城中村处于一种“更健康”的发展轨道上,并基于城中村(自下而上)和城市生态(自上而下)两个视角,既考虑城中村区位、容积率、质量、规模、村民自身条件、村民意愿等自身特征,又兼顾城市生态机制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城中村干预思路。
  • 摘要: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中最具可塑性、最能体现城市灵魂的空间地段,其开发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特色景观塑造与人居环境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城市而言,要突出其空间尺度亲切宜人的特征,对滨水地区的开发塑造则显得更为重要。绍兴县是浙江省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境内水网密集,县城位于柯桥,因轻纺市场而著称,商贸业快速发展导致老城区空间不足,促进了北部新城的开发,在城市向北推进的过程中,位于新老城区之间的滨水地区成为城市功能衔接与品质提升的重要区域。本文以绍兴县大小坂湖与瓜渚湖区域为例,通过分析“两湖”区域的发展背景、现实状况及存在问题,结合滨水地区的生态特征及其开发建设的一般规律,提出小城市滨水区的开发策略。
  • 摘要:哈尔滨市为迎接2008 年奥运会火炬传递,2009 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创办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主要以项目库的建设为中心,以“点”、“线”、“面”的形式对项目进行分类,组建项目库,针对不同项目提出不同设计要求。项目库施行数字化管理,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要完善管理制度,多方筹集资金,注重公众参与等,提高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效率。
  • 摘要:在分析广州市现有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强总规-控规联动、提高总体规划实施效果的新机制——在总体规划编制中建立规划发展单元的控制体系,进而介绍了规划发展单元的概念与定位、划定原则及其控制要素, 并对规划发展单元控制体系的实施与完善提出了若干建议。
  • 摘要:以深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征地留用地为核心,对该类特殊用地的规划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先是回顾了深圳土地征用与征地留用地管理的历程,分析了规划管理工作中面临的规划管理台账不清、规划选址依据不足、用地安排缺乏价值考虑等问题,提出建立征地留用地安排的“双评估”机制、建立征地留用地与违法用地处理联动机制,按照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分期分批安排征地留用地等主要思路,并建议如下规划管理对策:出台深圳市征地留用地安排的近期实施方案,规范征地留用地的规划管理;明确征地留用地功能、强度等规划指标,督促开展该类土地的评估工作;严格征地留用地规划管理的工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能。
  • 摘要:沈阳皇城城市设计在遵循历史主要格局的基础上,针对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一城、一宫、一轴”的改造建设入手,突出皇城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王者之气,力求实现皇城地区的社会、文化和旅游复兴。
  • 摘要:城市中心建成区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地下空间的开发作为城市更新的一种契机,也是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城市建成区地下空间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通过对现状城市功能、交通、空间环境、土地价值的分析,提出地下空间的规划对策,进而提出地下空间利用的方案。地下空间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文明、高效、丰富的城市中心区。
  • 摘要:本文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基础设施规划》及《江苏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校园规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校园规划》等一批高校校园规划中基础设施专业规划为例,探讨校园基础设施规划的理念、方法和关键问题。规划贯彻生态优先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原山体水系,依地势布局建筑、控制陡地洼地建设,彰显校园特色风貌;贯彻集约发展理念、体现节能减排要求、保障校园设施运行安全,合理确定指标和规模,加强管线综合、优化设施布局、提高管线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本文旨在提高校园基础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供有关校园规划建设管理者参考。
  • 摘要:本文在综合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特点以及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城市主要基础设施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进而,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我国287个地级城市2005 年的主要基础设施的综合绩效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评价体系运行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评价体系科学性、客观性需要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工作建议。
  •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既为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或产品,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很多城市陆续开始编制“公共设施专项规划”。鉴于此项规划内容的庞杂性,本文旨在结合《常熟公共设施布点规划》尝试探讨“公共设施级配体系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 摘要:通过对国内控规案例的分析,总结了控规在分层控制、内容形式与构成、方法创新方面的特点,提出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与工作成果上要抓住适应性、公平性、核心性与科学性几个侧重点进行创新的构架。在此基础上详细就分层控制提出建议,认为单元规划内容应保持其独立性,控规由街区层面与地块层面构成,并提出编制时通过街区层面与地块层面的结合来解决近远期控规深度的差异问题,同时满足控规调整修编的需要。
  •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在对传统控规实践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我国一些城市开始了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其核心内容是公共利益的保障。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对新一轮控规编制方法进行初步的总结比较,以明确下一步应当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联系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编制层次,在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目前控制指标制定的随意性和缺乏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经济分析。因此,本文在从经济视角下分析控规编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区划法的经验,基于用地策划从编制方案前、中和后三个层次探讨控规中的经济分析方法,对于完善控规编制技术与方法,增强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1994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几经调整,随着对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属性认识的深化,面积标准逐步明确,但目前仍缺乏与不同户型相对应的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的明确规定。本文以香港公共房屋和新加坡公共组屋为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和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的确定应坚持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防止福利依赖。本文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最低面积标准和动态面积标准,最低面积标准应满足安全、卫生等基本居住需求,动态面积标准应以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平均水平的60%为标准进行相应调整。
  • 摘要:当前,快速城市化推动城市新区和近郊地区的土地开发,在此背景下一批大型居住区悄然出现,由于其规模巨大,对区域发展和城市空间格局产生极其重要影响。本文从大型居住区的特点入手,从节地、节能、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通过随州碧桂园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案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原则在具体项目中的实践探索: 在生态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提出结合GIS 分析技术,深入进行建设适宜性分析,找出适宜建设用地进行规划设计精明开发;交通组织模式上,提出“TOD+TND”的模式,整体地块参照TOD 模式,引入城市公共交通,以站点的间距尺度划分居住组团,组团内路网采用TND 传统社区开发模式,创造一种节约、可持续、多功能的社区;在居住模式上,采用混合型居住社区,用地布局上考虑居住、商业、娱乐等功能的混合布局,创造多样化的居住生活和富有活力的社区节点;关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面,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作不同程度的调整,使整体功能分区明确,服务设施集中设置,通过规模效应,提高了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居民满意度。
  • 摘要:现代住区如何应对“健康城市”语境下的规划要求是设计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引介健康城市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从空间规划和邻里规划两方面就健康城市对当今住区规划的影响进行诠释与探索。文章认为健康城市指导下的住区规划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物质空间规划,它更强调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互动性规划以及由此得来的民众健康收益。
  • 摘要:土地资源短缺条件下适当发展高层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城市的景观风貌、城市机理影响日益深刻,通过多因子综合评价可为高层建筑空间布局、重大公用设施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 摘要:在生态学视角下城乡交错带的概念认知基础上,以杭州市西湖区生态控制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分析了城乡交错带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特征,并探讨了针对这一特殊生态区域的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不同层面的功能定位及操作模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