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理论(法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0170篇,会议文献有705篇,学位文献有5505篇等,法的理论(法学)的主要作者有陈金钊、谢晖、苏哲,法的理论(法学)的主要机构有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法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正义秉性,可成为判断中国正义论的标准。法家正义论由正义秉性与战国时期具有特定价值内涵的正义理论两个部分构成。法家对正义秉性的讨论包括:正义的主观条件蕴涵"怨"...
2.[期刊]
摘要: "盲盒"作为新兴的"带货"手段迅速蹿红网络,并出现了从数字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的趋势.指出"盲盒"商业营销模式背后潜藏着涉嫌赌博、消费欺诈、私营彩票、违规运输等...
3.[期刊]
摘要: “权”“权利”“权力”是集中反映现行中国宪法和当代中国法律实践的有代表性的语言符号。我国现有法学理论脱离当代中国法律实践,主要表现为在全国推广的通用法理学教科...
4.[期刊]
摘要: 传统的法律考古学式研究和经典作家的经济分析方法,难以真正揭示法律的确切本质。从人性出发探寻法律产生的根源,是值得尝试的第三条道路。没有人性之恶及其衍生出来的种...
5.[期刊]
摘要: 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形成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共同促进了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其在庐陵和南赣任职期间的作为,更是被后世奉为地方乡村治理的典范。无讼思想作为王阳...
6.[期刊]
摘要: 法律语言的精确和含混都是相对的,特别精密准确的抽象的法律语言是不存在的,决定法律语言精确和含混的并非语词选择,而是相关各方的利害考量的判断。法律语词的含义只能...
7.[期刊]
摘要: 叙事疗法是疾病叙事领域的治疗工具,主张用语言“问题外化”,重视“支线故事”,重新建构新的生命故事。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
8.[期刊]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数据领域竞争与合作相交织,协调各国数据规范并形成国际规则的需求比较强烈。经济利益、价值理念、国家安全等因素在形成数据规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
9.[期刊]
摘要: 面部识别技术在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隐含着权利风险与殷忧。将该技术引入权利分析框架中可发现,作为特殊的生物识别信息,面部信息承载着人权、人格权及...
10.[期刊]
摘要: 作为立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方法论长期被遮蔽在“司法方法论”范畴之下,甚至一度被学术界和立法实务界忽视。当前关于立法方法论的研究,主要分化为“本体论”...
11.[期刊]
摘要: 从文化比较的视角来看,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有所差异.但是,同处信息时代,受到信息的社会性和分享性特征的影响,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目标与倾向又呈...
12.[期刊]
摘要: 作为人们交往行为预期机制的法律,其预期能力的大小与立法预设息息相关。立法过程有三个位阶的立法方法,其中一阶立法方法用来认识和解决事物关系的规定性,并把所认识到...
13.[期刊]
摘要: 历史地看,立法者制定立法之法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制约法官等用法者的专断/主观能动性。但这种认识预设了一个错误的前提,即立法者可以单方面完成法律的创制。而实际上,立...
14.[期刊]
摘要: 学界对于动物保护议题的关注点在于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前者主张动物能够作为权利主体享有权利,有独立作为这一个体存在的价值;后者主张人类对动物负有一种间接义务,这...
15.[期刊]
摘要: 以个体还是以整体作为基本研究单元的问题,是认识论上的方法论问题。方法论即论方法的学界认识遮蔽了现代中国法学的方法论问题。古代法学主要以整体主义为方法论,其“不...
16.[期刊]
摘要: 传统行政执法的研究依赖规范分析方法,从规则到个案,将执法个案置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概念体系中予以规范考察。这一研究方法对现实执法运行逻辑的分析过于抽...
17.[期刊]
摘要: 作为法学的法理学是英国法学家奥斯丁所创立的。这个意义上的法理学是一门形式科学,它的研究主题可以被区分为三个方面:关于“法是什么”的主题,关于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18.[期刊]
“互联网+”时代法学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以学生视角为切入点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法学人才培养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亟待改革的一系列挑战。但“互联网+”能够赋予法学人才培养新的动力,助其改变原本繁复冗杂的教学...
19.[期刊]
摘要: 法的滞后性易导致司法在面临“无法可依”境况时出现“同案异判”的结果。司法机关主要通过完善“类案检索”机制统一司法适用以缓和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张力,然而判例的非法...
1.[会议]
摘要: 唐柳宗元指《文子》为“驳书”,其后学者大多也就把《文子》看作伪书,对其思想体系作深入研究者屈指可数.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定州八角廊简本《文子》出土后,学界开始重新...
2.[会议]
摘要: 成文法适用中的归入判断是指对案件的裁判事实是否能够归属于法律规则、裁判规则的单个、单个或全部要件的判断.归入论证是指提供理由阐明裁判事实是否归入存在模糊语义的...
3.[会议]
摘要: 中国传统契约制度包括契约的形制、契约的概念、契约的理念、契约的担保、契约的履行等方面.张传玺先生曾考察了中国传统契约形制的历史变迁,日本学者寺田浩明重点考察了...
4.[会议]
摘要: 文章介绍了时间观念变迁,分析了流变的时间观念与动态比较法,总结了全球化空间观与比较法的“主题域”。人们永远无法离开时空模具和量尺,尽管法律所要面向的人的生活物...
5.[会议]
比较法对国际私法的意义——以国际私法的适用、研究和法典编纂为视角
摘要: 文章介绍了比较法对适用国际私法、研究国际私法以及对国际私法法典编纂的意义。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对中国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有重要意义,并从司法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对中...
6.[会议]
摘要: 文章介绍了比较法的功能,分析了比较法运用上的限制,并通过行政程序法的例子,对比较法与行政法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总结了建构比较行政法的优良的生存发展环境,最后对...
7.[会议]
面向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建设探究——以浙江万里学院法学专业为例
摘要: 本文以浙江万里学院法学专业为例,分析课程标准建设现状与背景,分析应用型高校法学课程标准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应用型高校法学课程标准建设的基础、内容、组织、...
8.[会议]
摘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深化中国与亚非欧国家地区间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构想.中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既要把握机遇,又要迎接挑战,努力开拓"一带一...
9.[会议]
摘要: 继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近一个月之后,今天,全国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岛迎来了全国法学界的—大盛事——第六届"中国比较法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南...
10.[会议]
摘要: 中华法系对东亚各地的法律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中,大陆和台湾地区文化渊源最深、联系最为紧密,使两岸法律具有最强的趋同性.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两岸分别受无产阶级社会...
11.[会议]
摘要: 学界对荷马史诗"命运"和法制特征的研究较少,前者多集中在哲学领域、后者的主要研究者为迈克尔·加加林,而且至今未有把两者结合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正视"命运"地位并...
12.[会议]
摘要: 公元前336年春,一名名叫克提西丰的雅典公民向议事会提出法案,称赞演说家德摩斯梯尼不仅在受命修缮城邦防御工事期间表现得尽职和慷慨,其一贯言行更是符合雅典人民的...
13.[会议]
摘要: 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历史上最为重要和独特的制度之一,然而古代作家有关陶片放逐法产生年代的记载本就存在差异,现代学者也多有不同看法,或持克里斯提尼说,或认为始于公元...
14.[会议]
摘要: 法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社会科学.法学实验教学作为法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法学专业技能、养成法律职业品性和提升法律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分析传统法...
15.[会议]
摘要: 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现有研究从法学教育发展模式、理念、培养方式、授课方式等不同方面,对现有法学教育提出改革策略和措施,但这些策略和措施...
16.[会议]
摘要: 近两年,各高校各专业越来越重视专业硕士校外导师机制的建设,与此同时,本科生的校内导师制度也正逐渐兴起.本文以我国某高校法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研究法...
17.[会议]
摘要: 无论是在法的建立,还是在法的执行上,法与都与道德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与道德的关系究竟是法独立于道德,还是应该将道德视为法建立的基础,或者法仅仅只是道德...
18.[会议]
摘要: 列斐伏尔通过空间与生产两个概念的双向互释揭示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提出了以差异性空间改造资本主义均质化的抽象空间的空间政治学理论.传统的法治空间作为国家政治...
19.[会议]
摘要: 一份完美的合同,其文本语言模糊性和确切性是对立统一的,具体表述和模糊语共同实现了合同中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起草、审核、签订合同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区分合同使用...
20.[会议]
司法与政治之间:爱德华·柯克历史语言的形成和普通法心态的再认识
摘要: 波考克提出的“普通法心态”的涵义,指以柯克为典型的普通法知识人在解释法律之历史时所共享的语言和心态.波考克认为柯克历史语言中的主体是不可追忆的习惯;历代君主对...
1.[学位]
摘要: 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灵魂,价值导向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规范的选择以及具体法律方法的运用。诉讼参与各方的价值诉求、政治价值、法律规则背后的价值导向、法治精神...
2.[学位]
摘要: 在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日趋扩大,形势愈加复杂。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从新的角度重新思考人才培养质量...
3.[学位]
摘要: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西塞罗是最早明确提出“自然法”概念且有相关作品传世的思想家。在汉语学界的西方思想史教科书中,希腊思想——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4.[学位]
摘要: 杰罗姆·弗兰克(Jerome,Frank),美国著名法学家,现实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以批判法律形式主义传统、破除法律确定性神话而闻名。曾任律师、联邦行政管理...
5.[学位]
摘要: 汉斯·凯尔森(Hans Kelsen,1881年~1973年)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一,他的纯粹法理论致力于认知法律科学的研究对象,将法律科学领域外的一...
6.[学位]
摘要: 本文以柏拉图的《米诺斯或论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并结合柏拉图的其他对话试图解释《米诺斯》的内涵,证明《米诺斯》其实是一部结构精巧、内容精深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