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6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
2016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

2016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6-10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2016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主要分析了本科教学评估的问题的日子.教育部专家组进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评估工作,根据教育部的安排,这一次进行的本科评估称为审核评估,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性、探索性研究,应该说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基本形成了三类评估方式.其中大家认为审核评估相对合理,能体现科学和正确的评估思想。大学本科教学的审核评估,最新的有四个特点,包括新是指导思想新。就是所说的一坚持、两突出、三强化,"坚持以评促进,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学校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两突出是新特点。三强化是办学的目标,特别是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这是目前评估的指导思想。对对外经贸大学的办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也是对我校的办学质量、水平、特色的一次全面检验。
  • 摘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高校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新课题和新平台.新型智库建设,将进一步加速高校的科研工作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由数量优先向质量提升方向转变,也将加速高校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型和创新.东北财经大学是辽宁省属的地方高校,也是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共建高校,始终把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当前辽宁经济遇到特殊困难,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为辽宁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殚精竭虑、谋划发展之际,借助新型智库建设这个新平台,坚持"立足自身优势,面向现实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协作共赢"的基本工作思路,深入思考财经高校通过软科学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包括我校办学的基本情况和比较优势,我校建设新型智库的一些做法和几点体会,未来的一些工作设想,我校办学的基本情况和比较优势。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我校在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虽有统筹考虑,但也难免有实际工作中痛苦的试错过程,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体会: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所谓基础工作,包括更新科研理念、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学术环境。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立足学科优势是根本。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抓好与现实需求的对接是关键。下一步主要推进如下几点工作:包括切实加强学科建设,切实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的改革。
  • 摘要: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研究对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包含了知识、能力和思维三个维度六项具体素养内容.围绕上述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着重从课程体系改造、教学法革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环境支撑四个方面加以完善,构建一个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抓手,以创新创业教学法为手段,以创新创业师资为保障,以创新创业环境为支撑的完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 摘要:我国商科教育和专业建设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商科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和优化,商科专业口径不断拓宽,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为商科专业内涵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竞争日益加剧等都对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兰州财经大学积极应对商科专业的发展机遇和调整,科学定位商科专业发展目标,厘清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建设内容,不断夯实商科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打造一流商科专业,建议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着力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实施专业结构动态调整计划。
  • 摘要:"供给侧"改革正影响和指导着我国的各项改革活动,其改革的核心是质量、效率与创新.生源危机,毕业生过剩,投入不足正成为困扰高职教育的重要难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在适当扩大需求的同时,从供给侧着手,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平衡发展格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提速增效.
  • 摘要:哈尔滨商业大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商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一直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学校发挥"经管法融合、商工结合"的办学特色与经管类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优势,围绕突出商科特色,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扎实推进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为"龙江丝路带"的构建、"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及十大重点产业推进做出应有的贡献,提升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摘要:"双一流"的提出,符合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其根本价值就是将我国打造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与世界一流学科差距较大,在梳理一流学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财经类高校应更加注重教育理念、研究声誉、社会服务、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和研究成果方面的提升.
  • 摘要: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资产评估职业能力框架文献及其内涵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12个能力领域和143项专项技能的资产评估职业能力框架,并通过习得、转化与巩固、迁移和应用、定向、模仿、熟练、操作和内化、顺从、认同和内化以及类化迁移与整合等路径,实现资产评估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职业能力的养成.
  • 摘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的财经类高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科学规划财经特色型大学的发展,重新调整和建构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推进经法管的深度融合,争创一流行业特色学科,创建一流行业特色大学,成为当前行业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现实任务.本文在回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措施基础上,指出当前高校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与社会需求,通过构建一流学科规划体系、凝练特色学科发展方向、引育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流学术研究团队、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等措施,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 摘要:以有关大学排行榜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教师水平以及毕业生质量与教学质量评价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价值追求路径问题及相关对策.比如积极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减少办学中不必要的失误和弯路。
  •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是我校新开专业,现面临如何突出财经院校特点、设置课程模式的问题.本文先对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典型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加以分析和讨论,指出第三种模式对我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能完全照搬.要本着突出财经优势,服务浙江经济的精神,改革商务英语培养模式.本文对课程设置模式转型提出对策和建议.各高校应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评估与监督,要坚持统筹管理,着力增强落实规划的执行力结合浙江省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的强度和我校优势学科来看,我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可以采用如下模式:在大一进行英语知识学习和简单商务课程的同步学习,大二开始进行模块教学,辅以实训教学。具体做法为:借鉴第三种模式的做法,在大一英语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引入简单的商务类课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双螺旋式上升,而不是先打好英语基础再进行商务知识学习。
  • 摘要:针对需求侧改革主导下我国大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以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总结概括了西南财大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兴趣引领、平台搭建、项目支撑"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着力于提高大学办学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 摘要:大学智库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正相关性:大学智库推动着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促进其和谐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着大学智库建设方向、提升其质量品质.在中国式"新常态"下,四川省做出实施"三大战略、两个跨越"的战略抉择.大学智库是区域公共政策的思想"发源地",一流学科、学科群是大学智库的基石.由此,需要强化一流学科、学科群建设,着力探索、构建大学智库建设的生成识别机制、协作动力机制、政策耦合机制、跟踪反馈机制,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对高校财税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才培养从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的转变,要求更加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面对财税人才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验实践教学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通过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实务界师资,采取赛训、赛学结合的方式,加强财税专业实践性课程、实验室及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了实验实践教学新模式.
  •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普遍趋势,"创新"的内涵丰富,在众多解读中我校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理念,构建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小班化教学-转变课程教学范式-搭建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建立朋辈互助学习团队的较为完善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 摘要:本文针对财经类院校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学习实变函数课程存在困难的现状,结合多年来讲授实变函数课程的实践经验,从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提出了一些课堂教学策略及其教学艺术,通过传承知识、展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乎逻辑的创设情景,还原、精简、提炼发现知识的过程,上升成具某种共性而有借鉴意义的方法。这种把“教学相长”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学生由“学”到“教”的力度,形成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既注重了帮助学生迅速而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又注意了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学习及独立钻研的能力。
  • 摘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已进入提质阶段,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博士生教育供给侧的改革.基于教育"消费者"——博士生的实际需求,从需求中总结供给内涵与途径,将博士生教育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通过研究得出博士生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需要: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把握住科研保障体系建设首要任务;落实好质量保障体系关键内容.从探索博士生教育的科学分层分类,提升博士生课程建设质量,转变博士生教学指导方式,完善导师指导责任制,健全学术科研保障体系等方面出发,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增强博士生的"获得感",提高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
  • 摘要:2015年11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开启了我国新一轮"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的序幕,目前已有多个省相继制定出台了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双一流"建设工程,打破了原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模式,要求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支持地方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使得包括普通省属高校在内的各类大学,都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定位上,开展"双一流"建设工作,提议搭建学科平台,产出一流成果,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培养新学科增长点,培养优秀人才,夯实一流学科基础,打造学科高峰。建设一流学科。
  • 摘要:主要介绍了财经高校智库的战略定位与建设路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蓬勃发展.高校因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愈发凸显.在此,我结合西南财经大学在智库建设方面的一些实践,就财经高校智库建设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建议以平台和团队建设为基础,形成智库建设体系,以智库人才队伍为核心,持续改进科研评价体系,拓展成果应用渠道和成果转换。
  • 摘要:办学特色定位是否准确,是否有生命力是财经类院校能否迈入一流大学的关键.我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时期之后,财经类院校建设呈现招生规模庞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倾向,存在作为供给侧提供的教育服务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本文借助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财经类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办学特色影响因素的"D-HEART"分析框架,并借助这一框架对山西财经大学的办学特色做了深入探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关键的转型期,高等教育转型能否成功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否成功转型,也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高等教育发展不好,中国就不能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赶超发达国家,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崛起就是空话。提升创新能力是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核心所在,而持之以恒,彰显办学特色正是我国高等教育以及财经类院校提升自身竞争力,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构建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 摘要:作为与经济系统存在密切联系的社会子系统,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是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高校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开展的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无疑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本文从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实践,并对高校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进行了展望.从实践情况来看,学校围绕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如实验班(实验组)学生的成绩基点、英语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学习目标明确性、交流互动程度和自我修养提升等方面显著优于普通班级(对照组)的学生。然而,从国际化战略规划的实施来看,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工程而对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 摘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要求做好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这表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校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部署,针对我校校情,提出"矩阵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模式,以此为基点从四大方面人手,包括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完善考评体系,改革考试方式,强化过程评价,改革教学、学分、学籍相关制度,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全面开展双创教育改革,已初步取得成效.
  • 摘要: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制度是供给侧的四大要素,决定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潜能.高等教育关系到向未来经济社会提供什么样劳动力和技术,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制度创新和资本效率.长期来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具体部署,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文章首先尝试性的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视角对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其次,文章提出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六大任务.最后,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阐述了其"大金融、大开放、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 摘要:办学特色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浙江工商大学提出"大商科"办学特色已有数年,"大商科"体现了学校以传统商科为主体、多学科兼容并包、交叉融合发展的办学要求和主要特色,它也充分体现学校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学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大商科"办学特色对于学校明确办学思路、强化办学特色、凝聚发展共识,坚定走"特色名校"之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综上所述,"大商科"的办学定位,对于我校明确办学思路、强化办学特色、凝聚发展共识,坚定走"特色名校"之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全校上下不仅要加强对学校"大商科"办学特色及其成就的宣传,更要在编制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时进一步明确发展壮大"大商科"的重点建设内容、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大商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 摘要:本文在大数据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讨论,由于大数据是一个新兴事物,而且是发源于产业界,所以在大学设置相关专业,一定需要对产业界的动态和需求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确立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只有对大数据的本质有准确的把握,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实需求,抓住大数据发展的主要脉络,建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在尽可能充分了解国内外大数据产业界的基本动态和人才需求的情况下,给出了关于大数据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
  • 摘要:高等教育走向多元化育人目标,既给人才多样化培养提供了范式,也给财经教育聚焦金融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奠定了基础,突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在上海经济发展导向金融中心建设这个巨变之下,如何适应这种形势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并尽快占据有利地位对抢抓发展机遇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构建实用性金融入才成才的环境,最需要政府制定相关宏观政策,构建实用性金融入才专才的氛围,还需要切实提高企业方的合作积极性,构建"请进来走出去"国际化办学思路,开阔培养人才的世界眼光和视野。
  •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中后期,高等教育发展正在逐步从要素驱动转为改革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需要.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在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共同作用的多维度背景下,如何科学谋划高校"十三五"规划,成为规划研究工作者热议的话题.通过"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实践,认为必须坚持目标引领,必须坚持多维度思考,必须坚持"十三五"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和教育综合改革同步推进,以创新驱动学校事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创新性和一致性,进而推进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
  • 摘要:创业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创业教育也是大学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财经类高校特点,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重点,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构建一个"贯通课内外、协同校内外"的分层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财经类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 摘要:广义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三大因素.本文通过解读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建设目标的内涵提出与之匹配的金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并希望通过转变课程教学范式使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 摘要: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课程结构设置的不断完善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良温床,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养成则为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内生性原动力.这两点将是教师与课堂"引导力"作用再发挥的关键所在.基于教师与课堂"引导力"作用的根本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主动性,从而锻造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驱动力.
  • 摘要:随着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实施,大学智库成为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经高校智库作为经济发展建设和国际产业布局的重要建言和谋划机构,被赋予了更新的历史使命.文章从政策导向入手,探讨财经高校智库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对全国7所主要财经类大学过去六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的分析,从优化管理模式、智库成果市场化以及提升国际化程度三个方面提出财经高校智库的发展路径建议.
  • 摘要: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24项支持性政策措施,将"试点学院"作为高校教改的"特区",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创造经验.基于此,本文深刻阐释了学院制的内涵,结合试点学院改革的实践,剖析了学院制改革的动因,提出了学院制改革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文化信念、基本原则、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 摘要:办好智库,为党和政府作出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是高校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基本职责.高校有责任、需要,也有能力和条件办好智库.高校办好智库,要创新机制,引进合适的智库领军人才,形成一支稳定的智库研究梯队,这是高校办好智库的关键,主要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要凝练方向,突出特色,深耕细作,持续研究,拿出"接地气、有生命力"的研究成果,对政府制定政策和社会凝聚共识产生广泛影响,这是高校办好智库的根基,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要开放办库,以项目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走合作研究、协同创新研究之路,这是高校办好智库的实现路径,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要在办好智库中将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升服务社会,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的方式来培养人才,促进高校培养人才的本职功能的发挥,这也是高校办好智库的优势.
  • 摘要:近两年,各高校各专业越来越重视专业硕士校外导师机制的建设,与此同时,本科生的校内导师制度也正逐渐兴起.本文以我国某高校法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研究法学专业本科生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联动发展,提倡建设完善本科双导师制度,意在符合实践性学科的要求,着力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结合调查的分析结果,本文认为现在的培养模式存在着指导频率低、指导形式混乱、缺乏体系、缺乏约束等问题,高校应当出台校外导师资格认定方案、建立三方激励制度、建立导师考评与奖惩制度、引进校外导师入职培训、深挖校外资源,从而完善法学本科双导师培养制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