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和衰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794篇,会议文献有14篇,学位文献有342篇等,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和衰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的主要作者有聂敏里、刘小枫、梁景时,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和衰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理想国》蕴含着重要的美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更好地实施美育具有重要价值。首先,柏拉图在书中提出“形式之美”与“内容之美”的概念,创造性地将美的事物与美自身作出有...
2.[期刊]
摘要: 学界对亚里士多德如何以及是否成功地解释了不自制的发生一直争论不休,一方强调造成不自制的理性因素,另一方强调造成不自制的非理性因素。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对产生不自...
3.[期刊]
摘要: 柏拉图的本原理论在他的对话作品中系统可见的就是《蒂迈欧篇》。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为了详细说明宇宙的生成,提出了宇宙生成的本原的问题,并在形式本原之外设置了...
4.[期刊]
摘要: 本文源于一个疑惑:为何海德格尔如此重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却又没有对《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关键篇章“友爱”进行过专题性的解读?“友爱”能否为基础存在论中未得...
5.[期刊]
摘要: 苏格拉底是否信神,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在柏拉图《申辩篇》中,面对雅典人关于“不信神”和“败坏青年”的两项指控,苏格拉底进行了申辩。苏格拉底并非无...
6.[期刊]
摘要: 苏格拉底之死被许多人看成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大冤案。有学者认为,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是哲学与政治冲突的体现;也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之死凸显了哲学与大众的对立。这些观点...
7.[期刊]
摘要: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企图从整个城邦出发去探讨人的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城邦与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类似,如果人是小写的正义,那映射到城邦就是大写的...
8.[期刊]
摘要: 在《国家篇》中,柏拉图为了回应智者提出的正义与幸福内在关联的观点,展开了以理想城邦国家(Kallipolis)建构为基点的宏大讨论。柏拉图提出正义城邦必须具备...
9.[期刊]
摘要: 在针对《尼各马可伦理学》"两种幸福"问题的以往讨论中,大都将焦点集中在幸福概念本身,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生活方式展开分析和阐释。这些尝试均未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因...
10.[期刊]
摘要: 本文考察柏拉图在《费多》中关于无生命的可感物欲求与形式尽可能的相似这个比喻化说法的意义。不同于传统解释,可感物所体现的与形式的相似,是一种逻辑或者定义上的关联...
11.[期刊]
摘要: 现代人通常认为,德治就是人治,两者都与法治相对立;然而在古希腊人那里,法治并不与德治对立,两者都与人治对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而澄清这个问题。法治与人...
12.[期刊]
摘要: 在《会饮篇》的末尾,柏拉图安排曾与苏格拉底有过爱欲和师生关系的雅典政治家阿尔喀比亚德发表了一番对苏格拉底的赞美之辞。基于对阿尔喀比亚德讲辞的细致分析,论证柏拉...
13.[期刊]
摘要: 苏格拉底和阿尔喀比亚德的关系是古希腊哲学与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对柏拉图对话《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的整体诠释,试图还原柏拉图对于该问题的全面思考:柏拉图并未像...
14.[期刊]
摘要: 《形而上学》B卷提到的基于疑难的方法一般被认为是辩证法在哲学探究中的运用。然而,传统解释的许多观点与B卷并不一致,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将两者区分开的主张。本文通...
15.[期刊]
摘要: 作为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对技术的哲学思考散见于其对形而上学、物理学和伦理学等论述中.他在自然视域中通过"四因说"的思维框架对技术进行了阐述,...
16.[期刊]
摘要: 作为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对技术的哲学思考散见于其对形而上学、物理学和伦理学等论述中。他在自然视域中通过“四因说”的思维框架对技术进行了阐述,...
17.[期刊]
摘要: 《国家篇》《政治家篇》《法律篇》都是集中反映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代表性对话。柏拉图的哲学是理性的,而政治又与习俗相关,理性与习俗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哲学与政治的关...
18.[期刊]
摘要: 在柏拉图笔下,赫拉克勒斯承担着比传统神话形象更深的寓意。《斐多》中,苏格拉底本人与赫拉克勒斯的形象逐渐重合。《欧蒂德谟》中,柏拉图为此设计了一幕场景,用赫拉克...
19.[期刊]
摘要: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著名的功能论证。它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系统之上,目的是内在于事物的本性之中的,目的是一事物自然地朝向的目标;而功能...
20.[期刊]
摘要: 在批判柏拉图的财产公有学说时,亚里士多德认为,私有财产是实践慷慨德性的必要条件。艾尔文借助“朋友之间应该共享财产”的说法,认为这种朋友关系可以推广到整个城邦,...
1.[会议]
摘要: "自然"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的各种著作中都可以看到对"自然"的论述,但最主要的是集中在他的《物理学》以及《形而上学》中.以这两...
2.[会议]
摘要: 亚里士多德坚持真理一元论,并贯彻符合论思想,既在认识论中提出了事实真理,又在逻辑学中阐述了逻辑真理。事实真理无疑得到了后人的高度重视,而逻辑真理却鲜有弘扬。重...
3.[会议]
摘要: 灵魂的定义是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枢纽,历来聚讼纷纭,笔者认为,把握其背后的理论架构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当代学界多以形质论模式理解这一定义,但多有扦格之处....
4.[会议]
摘要: @@在公元前8至3世纪印度、希腊和中国大体同时出现了人类精神觉醒的所谓“轴心时代”(AxialPeriod),孔子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分别是东西方政...
5.[会议]
摘要: 柏拉图《理想国》的理论核心是理念论。理想国是理念的实现和理念世界在现实社会中最大限度的体现。柏拉图认为希腊城邦起源于人们的互助和分工;在哲学王的统治下,理想国...
6.[会议]
摘要: 西方学界在格雷戈里·维拉斯托斯先生1983年发表《苏格拉底辩驳法》后,早已普遍采用"辩驳法"来指称苏格拉底哲学方法.本文拟对辩驳法的内涵、结构和问题进行深入的...
7.[会议]
摘要: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第5和第7章中将明智(phronesis)与智慧(sophia)对照起来考察,并且似乎以政治家伯里克利和哲学家泰勒斯、阿那...
8.[会议]
摘要: 科学和人文是两个各自均未得到清楚认定的领域,尽管如此,科学-人文问题仍然是最基础和重要的哲学问题。通过《论灵魂》为主的全集文献线索分析,《尼各马可》的道德哲学...
9.[会议]
政治生活中的意见与哲学生活中的真理——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初探
摘要: 古希腊哲学中一直存在着真理与意见的对立,真理的对象是完满的、不变的知识,意见的对象则是纷杂的、变动的事物,真理值得追求,意见应该抛弃。但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政治...
10.[会议]
摘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并根据文本内容来指出强立场似乎是站不住脚的,并站在弱立场上重新解读哲学王悖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赞同传统弱立场的观点,...
11.[会议]
摘要: 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剖析了古希腊早期本源自然哲学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在古希腊早期,对本源问题的思考及本源自然观的形成过程中神话及地理等起到了相当...
12.[会议]
摘要: 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是面向教育需要的特殊技术制作活动,应该从形而上的技术哲学思想层面分析其本质内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总结了以前的哲学家探索万物本原学说的基...
13.[会议]
摘要: 哥白尼的日心说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那就是宇宙的和谐性、简单性.这是从一种审美角度出发的.而这种审美观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我们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哲学思想,并...
14.[会议]
亚里士多德之"现在"的同一与差异——论《物理学》217b29-224a20中的"时间-存在"之思及海德格尔的误释
摘要: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217b29-224a20这一部分集中对时间问题进行了思考,尤其对"现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有着详细的分析.他提出,"现在"是时间的"...
1.[学位]
摘要: 安提丰的《论真理》残篇一经发现就受到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残篇对于我们理解公元前五世纪的智术师运动,尤其是理解智术师对自然与礼法之争的探讨非常重要。 在《...
2.[学位]
摘要: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系统地研究正义问题的西方名著,目前学界对其正义思想的理解和阐发出现了一些新的争议。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认为城邦...
3.[学位]
摘要: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系统地研究正义问题的西方名著,目前学界对其正义思想的理解和阐发出现了一些新的争议。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认为城邦...
4.[学位]
摘要: 通常认为,柏拉图《克力同》中的苏格拉底是在主张公民对法律有严格服从的义务,即使对恶法也亦应服从,但这种理解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克力同》与柏拉图的其他对话录,尤其...
5.[学位]
“朋友是另一个自我”——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卷八、九研究
摘要: 古希腊传世关于友爱的讨论,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最有根据、意义最深远。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既取材于当时古希腊社会流行的友爱观念,又借鉴了前辈诗人、哲人、悲喜剧著作家...
6.[学位]
摘要: 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在《克力同》对话中呈现的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问题历来颇受政治学界与法学界的关注。身为哲人的苏格拉底以知识和智慧为毕生追求,通过...
7.[学位]
苏格拉底论政治、法律与正义——以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为中心
摘要: 在苏格拉底的众多学生中,色诺芬被第欧根尼·拉尔修视为最早撰写苏格拉底对话的著作家之一。而且,颇具史家风范的色诺芬又与苏格拉底生活在同一时代。因此,色诺芬笔下的...
8.[学位]
摘要: 数理逻辑出现之前,亚氏三段论历经2000多年都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正文的第一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亚氏三段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段论的内涵、表述、分类,以及不同...
9.[学位]
雅典社会男子气概研究——以柏拉图的ἀνδρεία一词为中心展开的话语分析
摘要: ανδρεlα一词是古典时期用来表示男子气概的常用术语,字面意思为“像男人一样”,引申义为“男子气概”,狭义上指代“男人的勇气”或“勇敢”。该词最早出现在公元...
10.[学位]
摘要: 孟子和柏拉图同处于轴心时期,都面对着混乱的社会秩序和杀伐不断的斗争局面。所以他们都以对“善”观念的思考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希望通过“善”观念构建起新的和谐国...
11.[学位]
摘要: 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责任理论中,自愿问题是道德责任的核心。亚里士多德在《大伦理学》与《优台谟伦理学》中通过考察自愿与欲望、选择和思想的关系来直接定义自愿,认为自...
12.[学位]
摘要: 友爱是人类文明社会之重要现象,普遍存在于相互交往的人际关系之中。但友爱关系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维系也困难重重。友爱现象在生活中带来的困惑,引起了众多哲学家为之...
13.[学位]
摘要: 考虑Ackrill提出的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正义的人通过修邻居的栅栏来偿还债务。按照亚里士多德对Poiesis(创制)和Praxis(实践)的述说——Poies...
14.[学位]
摘要: 幸福一直以来是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人人渴望幸福,寻找幸福,对幸福的追求也从未停止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人在享受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5.[学位]
摘要: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对立统一思想,值得学界对此深入研究。亚里士多德依据对立的激烈程度将对立区分为“相关者”对立、“相反者”对立、“具有和缺失者”对立以...
16.[学位]
摘要: 《理想国》中柏拉图为了回答“正义是什么?”的问题,引入了城邦正义与灵魂正义的类比,试图以大见小,通过对城邦正义的分析来引导人们理解灵魂或个人正义,并最终达到对...
17.[学位]
摘要: 思想自由的希腊环境给予了亚里士多德自由创作的可能,人们的头脑没有禁锢在教条式的思想之中,多神崇拜也使得希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权威教义。但是亚氏所生活的时代,城邦...
18.[学位]
摘要: 古希腊的文化、思想、哲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成果。在这一时期,古希腊哲学也得到了不少的发展,从古至今一直给后人留下了特别珍贵的财富,同时在哲学史上...
19.[学位]
摘要: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价值目标,正义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柏拉图作为系统论述正义原则的第一人,其关于正义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