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善”的观念:孟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6h】

“善”的观念:孟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孟子与柏拉图“善”观念的理论基础

二、理念论奠定“善”观念的“分有”模式

三、理念论奠定“善”观念的存在意义

第二节 孟子性善论对其“善”观念的奠基意义

一、性善论确定“善”观念内在于人性

二、性善论奠定“善”观念的表现形式

三、性善论奠定“善”观念的存养方式

第二章 孟子与柏拉图“善”观念的内涵

二、“善”是德性人格:“良心”

“善”是“天之所与我者”

第二节 柏拉图“善”观念的内涵

一、“至善”

二、德性善

第三节 孟子与柏拉图“善”观念内涵的比较

一、“善性”构成理论的对比

二、“善性”来源的对比

三、“善性”的涵养方式的对比

第三章 孟子与柏拉图“善”观念的政治哲学效应

第一节 孟子与柏拉图的“善政”观念的对比

一、孟子的“仁政’’设想

二、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

三、孟子与柏拉图“善政”理想的对比

第二节 孟子与柏拉图的“善治者”观念

一、柏拉图“哲学王”设想

二、孟子的“仁君”设想

三、孟子与柏拉图“善治者”设想的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孟子和柏拉图同处于轴心时期,都面对着混乱的社会秩序和杀伐不断的斗争局面。所以他们都以对“善”观念的思考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希望通过“善”观念构建起新的和谐国家。他们对“善”观念有许多共性的思考,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共性和差异使得二者关于“善”观念的学说具有强可比性。柏拉图将“善”观念划分为两个层级,孟子则将“善”观念奠基在人性论的基础上,二者“善”观念的内涵有重合也有差别。“善”观念的内涵又影响到他们的政治构想,所以,对孟子和柏拉图“善”观念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找到轴心时期中西方不同政治走向的起源,更可以看到在相似的社会状态下,东西方思想家构筑的理想世界的异同点。
  第一章从整体上介绍了孟子和柏拉图“善”观念的理论基础。孟子和柏拉图都以对“善”的观念的阐发作为其思想的核心,二者阐释“善”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柏拉图用理念论奠定了“善”观念的两个层级,并且以“分有”模式贯通起两个层级的“善”观念,使得他划分出的“两个世界”因为“善”观念而有了存在意义。孟子用“性善论”将“善”观念奠基在人性内部,认为“善”是“仁义内在”的德性人格,也是人性的唯一特性。因此,孟子认为善性的表现形式便是人际交往,善性在人伦日常中才得以展现,并且要以“求其放心”、“反求诸己”的方式存养善性仁心。
  第二章详细对比了孟子和柏拉图“善”观念的内涵。孟子和柏拉图都对“善”观念进行了描述,虽然他们都没有给出“善”的精准定义,但是对“善”观念的内涵有着明确的阐释。孟子从人性论角度出发,认为“善”观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善性人人皆备,善也就是人的“良心”,也是“天之所与我者”。柏拉图则从“理念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善”观念有个层级的含义,理念世界中的“至善”认识的对象,又是给予人认识能力的最高理念,也是可见、可知两个世界共同的本体和存在依据。“可见世界”中的德性善则相当于孟子所说的人的善性,这一层级的“善”是对“至善”理念的模仿,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先天具有,但是并不是灵魂的全部。在“德性善”这一层面上,孟子和柏拉图的“善”观念有着较强的可比性,所以该章第三节就从“善性”的构成理沦、来源、涵养方式等三方面对孟子和柏拉图二者的“善”观念内涵进行了比较。
  第三章从整体上对孟子与柏拉图“善”观念的政治哲学效应进行了比较。
  本章第一节就孟子与柏拉图“善政”观念进行了对比。孟子“仁政”设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都期望通过建立起“善政”国家,改变混乱的社会秩序,获得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只不过孟子从人人具有善性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主张。他认为人人发挥善性社会政治环境才会有所改善,所以提出了“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等“仁政”主张。柏拉图则从人的灵魂的和谐状态出发,提出了“正义就是做自己的事”这一“善政”主张。他认为“国家是大写的人”,国家的和谐稳定关键在于社会分工明确,并且通过“消除私有财产”使得所有人都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而生活。本节的最后就从二者对待私有财产的态度、社会秩序设置、教育态度等方面对孟子和柏拉图“善政”理想的异同做出了对比。
  本章第二节就孟子和柏拉图“善治者”观念进行了对比。孟子和柏拉图都希望通过“善治者”来带领国家走向“仁政”,并且相信只有这样的善治者才是最佳的统治人选,只不过孟子认为“善治者”是道德楷模:“仁君”,只有“仁君”才能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统治天下,爱护百姓。柏拉图则认为最佳“善治者”就是“哲学王”,他还阐述了哲学家成为“哲学王”的“上升之路”与“下降之路”。处于相同时代,相似的社会环境,两位思想家又有许多对“善”观念相似的思考,在思考中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差异。可以说孟子和柏拉图对“善”观念的思考贯穿着他们的人性论、本体论和政治设想,研究孟子和柏拉图“善”观念的异同点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