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第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
第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

第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3-12-21

主办单位:广州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会议文集:第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意向性建构分析(Konstitutionsanalyse der Intentionalit(a)t)是胡塞尔(E Husserl,1859-1938)现象学的关键任务.胡塞尔区分了两种意向性建构的分析方式,分别为静态(statische)与发生的(genetische)意向性建构分析.胡塞尔的意向性建构总是一层一层地以层级方式进行.而静态与发生的主要差别在于,静态意向性建构分析将意向性对象视为已经完成的了(fertig),因此着重识与所识(Noema-Noesis)的结构分析.而发生现象学中的意向性建构分析,则较为关注意向性建构之所以能够发生的触发(Affektion)关键,并且较多考虑到时间在其中的作用.
  • 摘要:思想如何关照现实和人的存在方式是哲学的必然使命.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后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将人本主义价值观注入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研究之中,发现了社会现实应有的属人性以及实际的非人性,并提出了扬弃这种现实的共产主义道路.但抽象的哲学扬弃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与应当之间的矛盾,回答历史之谜必须进入现实和历史深处.对此,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考察了对象化劳动和工业实践在推动人的生成、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找到了现实通往应当的可能性道路.正是理论与现实、哲学与政治经济学这种深刻的逻辑互动,马克思才得以真正面向历史本身,逐渐寻找到深入理解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宝贵钥匙.
  • 摘要:《老子》早出于春秋之末.首先根据《史记》所载相关史实可以明确老子是修道者,《老子》是其修道思想的集中表达;其次,老子及其著作代表了年代久远的中华上古修道传统;再次,老子是通过本人口述、他人记录的方式完成了《老子》五千言的创作,所以《老子》的创作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有多个版本的《老子》并行于世,这样出土简帛中多个版本的《老子》在很大程度上就获得了合理的解释.总之,以司马迁的记载为基础,关于《老子》的历史记载和相关出土文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理想的统合,简帛《老子》研究中的很多疑难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 摘要:本论文以商羯罗((S)ankara)在其《梵经注解》Ⅱ.2.18-32中对佛教之批评为探讨对象,分析商羯罗在此节文本中针对三种佛教虚无主义立场(说一切有、唯识、中观)所使用的论证策略,以展示其对佛教既有接受也有拒斥之哲学面向.透过对商羯罗论证方式之重构,本论文将展示商羯罗与存有论上持终极一元实在论立场,而与知识论上持常识实在论立场,由此反驳佛教之虚无主义.然则,经进一步探究将可发现,商羯罗之常识实在论接受了佛教中观之二谛说,而其终极一元实在论则与中观之空义类近,这显示了商羯罗不二论哲学对佛教既接受又拒斥的复杂面向.在结论中,本论文将指出,商羯罗对佛教之态度,乃有其更广阔的佛教与吠檀多哲学交涉之历史脉络,商羯罗在其不二论哲学中所努力之方向,即是将在高达帕达(Gaudapāda)手上已佛教化的吠檀多哲学「再次吠檀多化」.
  • 摘要:对于支持可设想性蕴含可能性(即蕴含描述)的哲学家而言,他们希望以"命题p是可设想的"为前提得到p是可能的.但是,作者将论证,存在某些类型的命题,如果人们还未确定其真值,人们就不知道其是可设想的.如果人们不知道这个命题是可以设想的,人们就不能贸然构造一个可设想性论证.因而,对于坚持蕴含描述的哲学家来说,存在某些命题,他们无法通过建构一个可设想性论证来得知这些命题是可能的.进一步,作者将论证,哲学家们在寻找什么是可设想性方面的工作可能也陷入某种误区.
  • 摘要:在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基础上,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构建起了一种"理解本体论".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从根本上说是要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研究理解的意义并回答"理解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他在对艺术经验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种普遍的理解模式,即"游戏—对话",这种模式适用于对世上一切经验的理解.游戏和对话是异质同构的,"游戏—对话"这一重要的隐喻可以帮助探究解释学的理解与真理的问题."游戏—对话"可以阐明理解活动所具有的对话性、超主观性、辩证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他看来,理解是一种游戏,人们的世界经验具有普遍的语言性.是在语言的游戏中达到对世界的理解的,真理就产生于自我理解的过程之中.任何一种理解都具有对话的结构,在对话中真理能得以自身显现.解释学经验中具有对话的模式,解释学经验就实现于对话之中.
  • 摘要:这篇文章为亨利生命现象学的真理概念在其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论证,认为它关系到如何理解亨利的哲学,甚至关系到亨利的生命现象学算不算现象学.首先,分析亨利对真理本质的探讨和对真理的区分,依据显现方式的不同,亨利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真理;然后,考察世界真理的本质特征,并试图以海德格尔哲学为例,证明经典现象学的世界真理对生命世界的吞噬;接着,分析经典现象学的两个遗漏,主体性和生命的缺席,论证生命现象学视角中情感性生命的原初在场;最后,讨论生命现象学与基督教学说在方法和对象上的契合关系,以此说明基督教本身就是一种源-现象学.
  • 摘要:《文心雕龙》中《征圣》《宗经》二篇围绕以圣王及其经典调教文人的主题,教育的落足点在于文人的心性也即文心之上.刘勰的主张乃针对文人时代开启以降个体性文心偏离经典所导致的文弊状况,提倡回到圣王经典中汲取教化,通过让个体文心在经典的涵泳体味中被塑构,文人个体时代与重树圣王经典权威两种诉求得以综合起来,以是纯粹个体文人也相应被塑造为君子-文人.
  •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反对人工类成为实在类的形而上学论证进行批判性考察.首先,详细介绍并重构其反人工类形而上学论证的思路和细节.其次,提出对反人工类形而上学论证的一般批评,若俱此来看,自然类的实在类地位亦将倍受影响,故而会导致不存在实在类情况.
  • 摘要: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不仅是一种经济学意义的范畴,它同样内含政治哲学意蕴.一方面,马克思对于"需要"的阐发着眼于个体并不断对其加以充实,将个人的自然需要、发展需要和历史的需要以及类的需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界分出需要理论的主体性维度、社会维度与历史维度这三个层次.另一方面,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分析,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透射出他的自我意识及平等政治思想,反映出马克思对个人自由和平等的政治诉求.分析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有助于完善对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思考和对其政治哲学的理论探索,也将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 摘要:福柯认为,"笛卡尔时期"就是"关注自我"的训导已被遗忘的真正理由之所在,也是这条训导在西方文化中被遗忘近千年的理由之所在.它有两方面的功用:在哲学上再次确立"认识自我",同时又拒绝相信"关注自我".因此,追问何者是修身体验模式的基础则成了启蒙的新问题.本文无意于解构隐藏在理性话语背后的整个机制,也无意于进行对福柯进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试图沿着福柯的道路,追问何者是修身体验模式的基础.由此引出了四个问题:一、如果关注自我实有其精神性的追求,那么这种精神性的追求如何呈现?二、如果主体的沉思反省在于求得真实自我,那么是如何成为自我的?三、如果哲学是关于自身的历史存在论,那么主体如何能够得到体证?四、如果现代人能够实践古代人的精神工夫,那么又该如何回归?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追问,必须以一种精神性的方式来开展,必须回归古代的精神哲学.从那时起,所存在的只有"知识的精神性",所存在的就是"真理的实践和修行".也只有在这个时代里,哲学的主题和精神性问题是融合为一的.
  •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克里果(Uriah Kriegel)之「反应-取决」的表象主义(Response-Dependent Representationalism),与由此而生有关认识问题之间接实在论立场。此外,由于间接实在论对认识主体之意义作用,使其似亦能从源自佛教深观传统之唯心论获得些见解。然本文并无意为间接实在论或佛教唯心论之立场辩论;预设客观实在存在或不存在的大标题,本文想展现的基本想法是:人类的认识应该是一种主客共存,相互联系,有意识作用与环境状态所共同决定;至于所谓的主观是否可以被化约甚至解消为纯粹物质性的存在,与所谓的客观是否不被认识之情况下仍独立实存。
  • 摘要:1946年,即梅洛庞蒂的主要着作《知觉现象学》(La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出版之後的隔年,他于法国哲学学社(La Sociétéfran(c)aise de philosophie)发表了〈知觉的首要性及其哲学後果〉(Le Primat de la perception et ses consequences philosophiques)一文,此文旨在论述与证成「知觉作为意识的原初模型」这一命题.其中包含以「被知觉世界(le monde pergu)」为知觉研究的出发点;意识必定是知觉的意识(la conscience perceptive),包括自我意识亦然;意识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既内在又超越的矛盾(la contradiction de l'immanence et de la transcendance)」.
  • 摘要:清初易学家胡煦精研易学而实有心得,他的易学汉宋兼采而以图书之学为宗,与朱子颇有异同,于许多易学问题发前人之所未发.他以乾元为本体构建起了一套非常具体特色的宇宙生成论体系,对于乾元本体的论述,他着力甚多,而对于乾元本体的象数义诠释,他主要是从以乾元为本体,以阴阳为本体之大用而生成《周易》六十四卦的路向进行解说,他的乾元本体论思想,开创了《周易》研究以乾元为本体的先河,同时对于现代新儒家熊十力本体论的建构与诠释起了积极的启发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钱捷先生的新作《超绝发生学原理》中对超绝(超越论、先验)哲学的两个基本特征的概括来与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进行互证,从而揭示出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自己对胡塞尔"transzendental"汉译名的看法:笔者认为在胡塞尔这里将"transzendentar翻译为"超越论的"是合理的.
  • 摘要:本文对康德的伦理学著作中与自杀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联系康德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如"自由"、"理性"、"绝对命令"等来对一般意义上的自杀行为做出道德判断.结论认为康德伦理学并不反对所有类型的自杀行为,而且进一步指出康德在其著作中所提出的那些一般的行为规则都不是绝对的,要了解某具体行为的道德性质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绝对命令之测试来确定.
  • 摘要:自由在洛克和卢梭二人的政治思想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尝试着从二人对自由概念的论述入手,考察洛克与卢梭在自由观上的分歧.笔者认为,两人虽然都认为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在自然状态中自由指的是服从自然法,在社会状态中指的是服从国家法.但是洛克始终坚持自然法与理性的密切关系,而卢梭则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之所以服从自然法,与理性无关,而依赖的是同情这一自然情感.而分歧的关键在于二人对理性的看法不同.洛克认为人的理性能力在童年不成熟,在人的成年成熟;而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人类也有一个类似的理性不成熟时期.
  • 摘要: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主题即是继承孔子作《春秋》之志,说服汉武帝,加"王心"于汉初弊政,所以他用雄辩的理论向初承大位的、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及时人说明:天下虽富矣,却尚未治,兴富与利并非政治之大本;汉朝迄今未能臻于治,尚财、尚利、尚勇力、尚刑罚的弊政再也不能继续下去,而到了必须"复古更化"的时候了.故而董仲舒力破"性善论",主张人性有善质而未善,没有王政之教化,不可得成性之善;另一方面,天-天子-民之关系也决定了天子应当仰承"天意"以孝事天——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己任.董子将成性之善悉归于王者之礼乐教化——"善当与教,不当与性",其因線于汉初奉行黄老清静自然之术,董氏深忧朝庭之不施教化于民,而任其性之逐利争竞、好勇任侠.他深刻认识到这个时候性已善之说不足以救憋,必须将"善"之责任归之君主之教化,而非放任个人之天然资质,亦非仰赖于个体之修行,才能更好地促成汉王朝的"复古更化".由此可见,董子之人性说完全是以希冀汉朝"复古更化"的改制目标为出发点,他用这套人性学说证成并加强着汉朝"复古更化"之必要性,更革思想界黄老清静无为风尚、经济上放任逐利、政治上刑罚重辟不施仁恩的为政理念.
  • 摘要: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中的宗教问题所做的讨论是以后世俗社会为背景的.他用后世俗社会来描述当下的生活处境.在后世俗社会中,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层面上世俗化过程的持续以及对关于宗教的种种世俗主义偏见的突破使得宗教处于一个两难的困境进而使得宗教有寻求一个新的社会基础的必要.哈贝马斯早期所主张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模式和后来的交往行为理论和话语伦理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公共领域范式,即话语型公共领域.话语型公共领域因其根本特征和核心功能具备了作为宗教新的社会基础的基本条件.
  • 摘要:马克思从未讨论传统政治思想中极为根本的公私对立问题.对此,阿伦特等保守主义思想家、追随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哈特和奈格里等后现代学者作出了各自的解读.本文试图证明这些解读都没有彻底突破传统政治思想的境域,而《资本论》开篇的价值理论表述了一种思考政治经济问题的新境域,公私对立在这一境域中不再具有根本性.马克思在这里运用的一对关键概念是"可感性"与"超感觉性".
  • 摘要:科技发展改善生活是个不争的好处和事实,但伴随而来的是发展之初未曾预期与设想到的负面效应,在1960年开始便已是为人熟知的议题—技术的矛盾性(The ambivalence of technology).因应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带来的对科技发展政策的挑战,科学、社会科学与哲学的讨论,开展出两个大方向:技术伦理(Ethics of Technology)和技术评估(Technology Assessment),希望能够兼顾人类需求和环境永续的要求,形成一门技术政策的指引性知识.以责任为技术伦理的最高原则,借助责任类型学,说明以责任为前提的技术伦理性能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落实责任概念,而在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不可预测的风险,要采用Hans Jonas 的未来责任为原则。
  • 摘要:中的讨论最为集中、详尽.本文立足于该文献,并征其他相关语录,分别对"明德"本体之内涵与归着,"明明德"工夫之内容与定位两个问题进行了辨析与阐发。在分析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引入牟宗三、唐君毅之诠释,意在深入辨明朱子与陆王之同异,并进一步明确朱子为学工夫之次序.">朱子于《大学》三纲领之"明明德"所论甚丰,其中以《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经上>中的讨论最为集中、详尽.本文立足于该文献,并征其他相关语录,分别对"明德"本体之内涵与归着,"明明德"工夫之内容与定位两个问题进行了辨析与阐发。在分析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引入牟宗三、唐君毅之诠释,意在深入辨明朱子与陆王之同异,并进一步明确朱子为学工夫之次序.
  •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217b29-224a20这一部分集中对时间问题进行了思考,尤其对"现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有着详细的分析.他提出,"现在"是时间的"限","时间是连续的积量"、是"就前后而言的运动的数目",以及灵魂是对此数目"进行计数者"等观点.本文试图从亚氏的这些"时间-存在"之思出发,亦结合柏拉图、奥古斯丁等人的思考,对相关论证进行澄清与重构,阐明亚里士多德之"现在"的同一与差异的两个层面.同时,通过此番澄清,也可以表明,海德格尔对于亚氏将时间领会为"一系列始终现成在手"的现在这一指责,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释.
  • 摘要:自然主义是当下英美哲学界许多哲学家的基本立场,他们一般同意:在方法论上,科学方法是获得知识的最可靠方法;在本体论上,只有科学断言存在的事物才具有实在性.而关于科学断言了何物存在,哲学家们是有根本分歧的,即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对立立场.本文通过分析表明科学实在论与方法论自然主义是冲突的,科学反实在论则拒绝回答本体论问题.因此,自然主义内部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融洽.
  • 摘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尼采》(Nietzsche)一书,纪录的是他在1936-1942年间于弗莱堡大学所开设的〈尼采〉讲座内容.在讲座中,海德格解读尼采的任务始终是带有两重面向:其一是挖掘尼采发动一切思维背后不言自明的前提,其次则是对于此一不言自明的前提里里外外的评估与检视.通过这些诠释性解析,海德格发现尼采与西方思想中特有的位置乃是处在传统形上学与近代主体哲学的临界线上,因此在海德格的诠释下尼采思想展现出两个面向:一方面其标志西方传统形上学与近代主体哲学的终点,一方面也隐约开出穿越这个临界线的另一种可能性(另一个开端).而传统形上学与近代主体哲学的困局之突破始终是海德格的核心哲学关怀,因此在〈尼采〉讲座中,海德格除了通过对于尼采「视域主义」以及「克服虚无主义」的诠释,转而以拓深长期以来对于诠释学经验的强调以及传统形上学批判的基本立场外,同时随着这些观点出发延伸,海德格也将自尼采的哲学诠释得来的许多思想资源嫁接到自己所关心的哲学议题上.海德格通过「述而且作」的方式来诠释并检视尼采的哲学贡献,以及追问在尼采的敏锐眼光中透露了什么样的时代问题,并将尼采哲学的诠释从学院拉到现代生活世界的基本经验的构成性与批判性问题当中.
  • 摘要:佛教大小乘戒律和康德的诫律并不完全相同,大小乘戒律之间也有区别,要探讨彼此间的差异,从社会学意义上考察佛教戒律和康德诫律之间的异同,是一条比较恰当的研究路径.并进而探讨菩萨杀人背后隐藏的另类戒律,揭示康德说谎杀人背后隐藏的真正精神,以及二者之间的不同.考察了小乘戒律和康德道德主义者对菩萨杀人的批判以及菩萨戒对小乘戒律和康德道德主义者的回应.作者指出大乘菩萨戒和康德的自律进入世俗社会出现的伦理困境,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 摘要:深衣是对中国上衣下裳的传统服制的变革,由于礼书中所记载的深衣形制已经没有实物可考,目前只能借助文字记载及汉代以后的变形深衣来对传统的深衣形制进行推测.依据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家说法,对深衣形制进行简要考证,可以发现礼书的主旨并非在于深衣之裁制而在于深衣之礼.深衣作为礼服,以其色、形与意合于礼,继而使身体动作合于礼,使其容貌自然有威可畏、有仪可象;后世深衣也不是传统深衣的复制,然有其独立的研究价值.
  • 摘要:西塞罗《论责任》一书是古典伦理思想史上慈善伦理的启蒙之作.在本书中,西塞罗对善施伦理思想的论述,主要是以合乎公正的责任为核心论点,提出"善施"与"公正"密不可分,善施是一种合乎公正的美德.为此,西塞罗阐述了善施作为与公正一样的普通责任,均来自于人自然本性中的社会本能;善施必须要以公正的责任为伦理基础,以合乎公正的两大原则为道德评价的标准,以表达善意的服务为道德实践方式.
  •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考察了马克思、卡尔·曼海姆、汤普森到阿尔都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传统,并把它放在语言学的视角中加以分析.意识形态理论,自马克思开始,形成了符合论的传统:纠缠于意识形态作为能指或者所指是否有相应的对应物或者表现物的问题.阿尔都塞做了一个转折:他把意识形态放在语用学的角度下加以分析,形成了"意识形态即是语言"这样一个观点.但是,在未发表的晚期作品中,他对于一种普遍性的意识形态语言仍持有怀疑.在此,作者认为,这种普遍性的语言,只能是一种内在性语言.
  • 摘要:霍耐特的规范性承认理论以"为了承认的斗争"为核心,对他来说,规范性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主体的规范性态度.普遍承认所达成的规范性标准仅仅由主体间的承认关系决定,这种规范因此与知识问题无涉.而黑格尔理论中的理性标准在于真理的逻辑,而非主体的规范性态度.规范本身不能是自相矛盾的.只有在不对自己提出矛盾的需求时才能授予自己和其他人个人的规范性地位.在这种相互性解释中,授予规范性的来源其实是自己,因为这种规范性本身必须是理性的、无矛盾的,达成它所需的承认因此必须是理性的.
  • 摘要:本文对在香烟包装上加印警示图片的强制要求展开分析,指出这种行为是对吸烟者个体不必要的外在干涉,进而结合密尔在《论自由》提到的不伤害原则,证明这种做法构成了公权力的越界.然后以此为示例,揭示了一类公权力对个体造成的不容易被发觉的实质伤害,从而重新强调了不伤害原则在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内涵.本文的目的即是要力主一条非常简明的原则.若社会以强迫和控制的方式干预个人事务,无论是采用法律惩罚的有形暴力还是利用公众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遵守这条原则。这原则就是,人们若要干涉群体中任何个休的行动自由,无论干涉出自个人还是出自集体.其唯一正当的目的乃是保障自我不受伤害。反过来说,违背其意志而不失正当地施之干文明社会任何成员的权力.唯一的目的也仅仅是防止其伤害他人。他本人的利益,不论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都不能成为对他施以强制的充分理由。不能因为这样做对他更好,或能让他更幸福.或依他人之见这样做更明智或更正确.就自认正当地强迫他做某事或禁止他做某事。如果是要对他进行告诫、规劝、说服乃至恳求,这些都可以做为很好的理由,但就是不能以此强迫他,甚或如果他不这样做就让他遭受不幸。要使强迫成为正当,必须认定他被要求禁止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伤害。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一部分才必须要对社会负责。在仅仅关涉他自己的那一部分,他的独立性照理说来就是绝对的。对于他自己,对干其身体和心灵,个人就是最高主权者。
  • 摘要:在老子那里,"德"的含义不只是停留在伦理范畴之中,而是将"德"视为通达道的一种途径.在其阐释"德"的意蕴的论述中包含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并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地内在理路.简单来说,就是从"有"而至"无有"进而达到"无无",具体落实下来而言,可视为由初始的"有言之教"到"无言之教",最终到"无无"的境界,也就是返归到道的原始样态.这是由老子对于"德"的层层上升的理解所构成的,同时也可看出老子论"德"是由人间世出发而上达至与道同体的进升路径.
  • 摘要:克里普克在《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一书中,给出一个怀疑论论证,得出没有事实表明用语词意谓什么的怀疑论结论.在怀疑论论证中,意义在本质上是规范的这一主张起了关键作用.说明意义的规范性构成任何可接受的意义理论都必须满足的限制性条件,以至于有人可能会说,纯粹自然地或描述地说明意义完全没有可能.这尤其体现在反对意义的倾向性说明中.本文旨在表明反驳倾向性理论的规范论证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为这一论证暗含着关于倾向的错误预设,一旦破除这些预设,正确理解的倾向性理论是可以满足规范要求的.
  • 摘要:马克思在写给安年科夫的信(1846年12月28日)中对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一书,特别是其中的社会历史观进行了初步批判,体现了马克思众多唯物史观的"鲜活"思想.就这一带有批判性质文本的解读而言,不能离开批判者和批判对象本身的思想去阐释.在充分解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社会的前提与存在形式、社会形态的更替(历史演进)及其动力、社会变革的途径与道路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蒲鲁东的社会历史观进行对比研究,力图展现不同于唯物史观原理的更为"鲜活"的思想.
  • 摘要: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以自我意识批判宗教;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以抽象人本主义批判宗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及之后的文本中,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这三个阶段的宗教批判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
  • 摘要:静观作为一个可能过于宽泛的概念,仍然有其观念史上一些较明确脉络."静观"(contemplation)与"理论"(theory)在希腊语中本是同源,但在日后的使用中逐渐分离,与"理论"不同,"静观"的含义和用法不仅从一般的观念史上看,而且在尼采与德勒兹各自的哲学文本中,都有较多歧异.笔者通过分别梳理尼采与作为法国新尼采主义者的德勒兹文本中静观的歧异用法,在一般观念史的比照下,试图为尼采与德勒兹那里静观概念的歧异使用描绘轨迹,阐明通过各自对静观的歧异使用,尼采和德勒兹如何分别引出了相近的对传统主体性问题的疑问和解答,德勒兹又在何种意义上推进了这一思考,并尝试以此特殊路径切入德勒兹那里内在性(imnanence)这一关键思想.在这一论述过程中,静观与行动的传统对子则是作为一条副线,因为在看来,即使对静观与行动之关系的把握,也有赖于对静观这一概念以及思想与生命之关系的更新,反过来,"什么是静观?"的问题已经关涉一种实践哲学了.出于本篇文章的篇幅和限度,在前述思路背景下,主要着力在对"静观"观念史的初步梳理以及对于尼采文本中"静观"歧异的一些具体剖析.
  •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的重要哲学文献,探讨青年马克思思想的转型离不开对其的分析.本文根据EGA2相关文献学研究成果,对《提纲》研究中的一些背景性问题进行考察.从《提纲》的写作时间和原因的研究出发,分析恩格斯与马克思写作《提纲》的关联,并评析恩格斯对《提纲》的评价,以夯实《提纲》研究的基础.另外,恩格斯所说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具体涵义,只有结合具体文本语境-《费尔巴哈论》-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恩格斯晚年对《提纲》的评价和修改以及其给《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所加的标题,其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都体现在《费尔巴哈论》对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及其特征的论述中,即强调马克思唯物史观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超越。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