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注射成型
反应注射成型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465565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工程塑料应用、合成橡胶工业、聚氨酯工业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汽车NVH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四次年会等;反应注射成型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玉清、董火成、李俊贤等。
反应注射成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5565篇
占比:99.97%
总计:465713篇
反应注射成型
-研究学者
- 张玉清
- 董火成
- 李俊贤
- 王得宁
- 于文杰
- 孙嘉鹏
- 张航
- 徐强
- 李宁
- 应圣康
- 朱小树
- 杜俊超
- 刘朋生
- 吴卫东
- 吴晓红
- 吴江
- 宋文生
- 宋聪梅
- 张伟
- 李尧
- 李明和
- 罗宁
- 胡春圃
- 赵修文
- 赵真
- 镰田满
- 魏永祥
- 任世杰
- 冯小军
- 孙宇
- 宣美福
- 戴干策
- 曹湛军
- 林可君
- 柳和生
- 汪琦
- 潘碧莲
- 申长雨
- 赫玉欣
- 陈丰
- 陈艳明
- 陈静波
- 马道钰
- 黎华明
- 丁焰强
- 丁玉梅
- 于剑昆
- 何雪莲
- 侯旭暹
- 修玉英
-
-
董晓光;
余志强;
杜丽媛;
林清怀;
郭二茹;
李俊贤;
张玉清
-
-
摘要: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为阻燃剂,三氧化二锑(Sb2O3)为协效剂,采用反应注射成型(RIM)工艺,制备了阻燃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通过垂直燃烧仪、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微电子万能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材料的形貌、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HCCP在Sb2O3的协效作用下,PDCPD材料阻燃性能显著提升,力学性能下降较小.当HCCP添加量为15%,Sb2O3添加量为6%时,可使PDCPD阻燃材料的垂直燃烧(UL94)等级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34.0%,此时拉伸强度为28.7 MPa,冲击强度为15.8 kJ/m2.
-
-
周佳慧;
李金焕;
肖军;
王显峰;
任林林
-
-
摘要: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自制己内酰胺钠(C10)、双酰化内酰胺-1,6-己二胺(C20)分别为引发剂和活化剂,首先对适用于反应注射成型技术(RIM)的尼龙6(PA6)阴离子聚合工艺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引发剂浓度可提升聚合反应速率,转化率受影响并不明显,但分子量有所降低;而提高活化剂浓度,会导致聚合反应不完全;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同时分子量增大,结晶度呈下降趋势.最终选取1.5 mol%的C10、1 mol%的C20,浸胶温度100°C、聚合温度180°C的工艺参数,利用自行研制的反应注射设备成功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增强尼龙6(CF/PA6)复合材料单向板,其沿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可达974.2 MPa,弯曲强度达786.9 MPa.
-
-
-
-
-
摘要:
克劳斯玛菲凭借新的梭式模架和在纤维增强轻质结构领域的能力,扩展了其技术中心。新的MX模架夹紧力为400万N,设计灵活,既可与LFI工艺(长纤维注射)结合,也可与SCS工艺(结构件喷涂)等喷涂应用结合。而且,表面技术如R-RIM(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和聚氨酯也是可能的。(1)从创意到批量生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市场发展迅速。从创意到批量生产,我们为客户提供持续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对我们的技术中心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扩展,并为客户提供开发和测试新的生产就绪技术和自动化任务的最佳条件,”克劳斯玛菲反应工艺机械开发主管Sebastian Schmidhuber解释说。
-
-
沈春银;
丁焰强;
周云飞;
谢涵广;
戴干策
-
-
摘要:
采用Matlab软件对三维薄层模腔内尼龙6的反应注射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反应速率常数(K0)、物料入模注射温度(T0)和模腔壁面温度(Tw)对反应加工体系的温度、单体转化率与产物结晶度的影响,并对工程特征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K0的增大,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完全聚合所需时间缩短,体系开始结晶的时间提前,而完成结晶所需时间差别不大.随着Tw的升高,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聚合加快,单体完全转化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晶完全所需时间延长;但Tw150°C后则延迟.T0对体系温升幅度、单体转化和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大.工程分析表明,单体转化与聚合物结晶适宜匹配的K0的范围为90×104~110×104 s-1,Tw的范围为145~155°C,从能耗角度考虑,T0应尽可能地低.
-
-
沈春银;
丁焰强;
沈晓华;
周云飞;
谢涵广;
戴干策
-
-
摘要:
对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加工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三维模腔的厚度对加工过程中体系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存在厚度效应.入模初期表层温度较高,约24 s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的逐渐递增分布;体系各层温升高至极值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转化率递增、结晶度递减分布.片材厚度增大会使体系的极值温度升高、升至峰值温度的时间延迟、峰温变宽甚至出现高温平台期;厚度变化不影响单体聚合完全所需时间,但中心层的转化率最大上升速率出现的时间相应地延迟,由2 mm时的约40 s增至10 mm时的约72 s.表面层的结晶度不受厚度影响,但中心层结晶时间随厚度增大而显著延长,由2 mm时的约238 s延长至10 mm时的约491 s.
-
-
孙嘉鹏;
董火成;
李宁;
赵修文
-
-
摘要:
采用高活性聚醚多元醇与改性MDI为主原料,分别加入扩链剂4,4'-二氨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MOEA)、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M-CDEA)、1,4-丁二醇(BDO)、乙二醇(EG)、3-羟乙基氧乙基-1-羟乙基苯二醚(HER-L)或聚天门冬氨酸酯(PAE),经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了6种聚氨酯材料样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动态力学热分析等方法,比较了不同扩链剂对材料氢键化、微观相分离、热变形温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脲羰基比氨酯羰基易于氢键化;加入MOEA和BDO的材料的氨酯羰基氢键化程度相对较低;材料在70°C下的储能模量能够较好的反映热松弛行为; M-CDEA制备的材料微观相分离最好,tanδ较低,热变形温度(HDT)较高,拉伸性能较好; HER-L制备的材料微观相分离最差。
-
-
谭明锋;
米晨雷;
林博;
向上升;
罗庆玉
-
-
摘要:
以发动机机罩为研究对象,介绍新材料聚双环戊二烯(简称PDCPD)机罩的开发与应用.利用有限元模型对钢骨架及机罩主体进行受力计算,最后对优化的结构进行振动加速测试和实际装机验证.振动加速时间62 h,等效工作时间20 231 h,试验过程中机罩未发生材料开裂、钢骨架变形等失效现象,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用PDCPD塑料替代玻璃钢发动机机罩是可行的,且采用PDCPD新材料的机罩整体可减重30%以上,可解决机罩安装偏载和开启关闭困难等问题.
-
-
-
-
-
-
-
-
Liu Haitao;
刘海涛
- 《2015汽车NVH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汽车车内噪声的控制能力直接反映了整车质量的控制水平,在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空腔阻断是控制车内噪声通过空气传播的重要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整车NVH的性能,其中车身空腔阻断位置的设计和阻断材料的选用对空腔阻断效果至关重要.介绍了一种采用RIM(反应注射成型)工艺达到阻断车身空腔噪声传播途径、降低车内噪声目的的方法,该工艺使用了DOW化学公司的新型聚氨酯发泡材料。
-
-
-
-
宋聪梅;
陈艳明;
吴卫东;
魏永祥
-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对玻璃的粘接性能,考察了聚醚分子质量、扩链剂、催化剂、异氰酸酯和玻璃预热温度对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氨酯改性MDI作异氰酸酯组分,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1,4-丁二醇作扩链剂,使用自制的延迟胺复合催化剂,异氰酸酯指数为98,玻璃预热温度为55°C时,弹性体对玻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
-
宋聪梅;
陈艳明;
吴卫东;
魏永祥
-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对玻璃的粘接性能,考察了聚醚分子质量、扩链剂、催化剂、异氰酸酯和玻璃预热温度对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氨酯改性MDI作异氰酸酯组分,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1,4-丁二醇作扩链剂,使用自制的延迟胺复合催化剂,异氰酸酯指数为98,玻璃预热温度为55°C时,弹性体对玻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
-
宋聪梅;
陈艳明;
吴卫东;
魏永祥
-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对玻璃的粘接性能,考察了聚醚分子质量、扩链剂、催化剂、异氰酸酯和玻璃预热温度对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氨酯改性MDI作异氰酸酯组分,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1,4-丁二醇作扩链剂,使用自制的延迟胺复合催化剂,异氰酸酯指数为98,玻璃预热温度为55°C时,弹性体对玻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