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去泛素化酶

去泛素化酶

去泛素化酶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60393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激光生物学报、生命科学研究、水生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全国小儿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第五届北京畜牧兽医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等;去泛素化酶的相关文献由42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令强、张志刚、李红良等。

去泛素化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60393 占比:99.99%

总计:660480篇

去泛素化酶—发文趋势图

去泛素化酶

-研究学者

  • 张令强
  • 张志刚
  • 李红良
  • 袁健
  • 崔春萍
  • 李昀辉
  • 李磊
  • 陈玉平
  • A·琼斯
  • H·M·科莱克拉夫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远胜; 井超; 王旭东
    • 摘要: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能够介导真核细胞中80%以上蛋白质的降解,对底物的蛋白稳定和功能发挥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泛素化修饰调控因子,去泛素化酶能够从底物上切割泛素,修饰泛素链并加工泛素前体,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其中,去泛素化酶PSMD14(proteasome 26S subunit,non-ATPase 14)位于蛋白酶体26S亚基,是一种非ATP酶组分。近年来,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对PSMD14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婧; 苟园园; 张林; 刁攀娅
    •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去泛素化酶(USP22)、叉头框蛋白M1(FoxM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198例,术中取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表达。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USP22、FoxM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P均<0. 05)。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 05)。USP22、Fox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均高于阴性患者(P均<0. 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高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 赵钰; 李静; 冯景
    • 摘要: 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占女性癌症的三分之一[1]。乳腺癌根据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水平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情况分为激素受体阳性(ER+).
    • 摘要: 近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尹玉新教授团队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宋勇峰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揭示了去泛素化酶OTUD3感知葡萄糖和脂肪酸等代谢信号,调控能量代谢的机制,由此为肥胖和糖尿病发病机理研究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也为制定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 葛创; 钱益; 朱冬梅; 朱斌
    • 摘要: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基因沉默对肝癌SMCC7721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细胞转染技术构建细胞系,并经定量实时PCR验证。运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和EdU实验观察细胞变化,使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TRAF6 RNA在肝癌细胞中异常上调。选取SMCC7721作为TRAF6高表达细胞,CCK8实验和EdU实验结果表明,TRAF6表达降低显著抑制了SMCC7721细胞的增殖,而TRAF6基因敲除细胞中过表达TRAF6可使细胞增殖恢复和增强。Transwell实验检测证实siRNA处理的SMCC7721细胞侵袭性显著降低;经Lv-Rescue质粒处理后,细胞侵袭恢复并增强。Western blotting检测提示siRNA组细胞YB-1、Wnt、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水平明显下调;与此相反CYLD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TRAF6作为肿瘤细胞的重要连接蛋白,可能通过修饰(泛素化)YB-1进而提高促癌因子c-myc、cyclin D1表达,提高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而该过程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密切正相关,与CYLD蛋白表达负相关。
    • 周孟学; 王中群
    • 摘要: 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具有重要的泛素化与去泛素化功能,参与许多细胞生物学过程。去泛素化酶是真核细胞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炎症、凋亡以及增殖等细胞活动,并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鉴于去泛素化酶的重要性,本文综述了去泛素化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提供依据。
    • 孙格格; 李新
    • 摘要: 去泛素化酶(DUB)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成员,能够拮抗E3连接酶活性,维持体内功能蛋白的稳态,在调控细胞周期、信号转导、转录、凋亡等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位于盆腔深部,早期不易诊断、晚期缺乏有效诊疗手段,且全球范围内病死率逐年增长,因此寻找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的新的治疗药物是目前临床诊治的难题。通过调节DUB的表达能够改变卵巢癌的增殖与侵袭能力,且相应抑制剂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除卵巢癌外,目前对于DUB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 丁超伟; 郭畅; 袁雅冬
    • 摘要: 泛素化是真核细胞中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之一,可参与调节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目前越来越多的靶向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的药物被开发出来。有证据表明,肺动脉高压(PH)发病过程中存在UPS功能紊乱,但其机制尚不明确,也无相关药物应用于临床。本文回顾了UPS的结构和功能,并对PH中功能异常的UPS相关蛋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精准诊断及靶向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 王茵; 张斌; 闫国贝; 刘芳松
    • 摘要: 目的 探讨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去泛素化酶siRNA基因敲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视网膜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和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2型糖尿病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和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仅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慢病毒载体和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慢病毒载体。造模4周及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血脂水平,收集视网膜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记法检测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 造模前后4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4周及8周末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最高,2型糖尿病组最低。造模前后4组大鼠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造模4周及8周末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最高,对照组最低。造模前后4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造模4周及8周末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最高,对照组最低。2型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阳性水平最高,其次为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对照组阳性水平最低。2型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最高,其次为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去泛素化酶敲低组,对照组最低。结论 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去泛素化酶siRNA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并抑制视网膜核因子κB的表达,发挥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 张雅丽; 崔晓波
    • 摘要: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和增殖性的肿瘤,其五年生存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对HNSCC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s, USPs)是去泛素化酶家族的主要成员,能够识别特定蛋白质的泛素化信号,从而使靶蛋白去泛素化,进而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对一些USPs在HN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HNSCC的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