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厥阴病

厥阴病

厥阴病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9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53965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环球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等;厥阴病的相关文献由526位作者贡献,包括郭任、周晓玲、肖相如等。

厥阴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9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3965 占比:99.49%

总计:54239篇

厥阴病—发文趋势图

厥阴病

-研究学者

  • 郭任
  • 周晓玲
  • 肖相如
  • 万兰清
  • 刘宝利
  • 刘承仕
  • 孙云松
  • 方辉
  • 李灿
  • 杨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泽华; 周胜红
    • 摘要: 《伤寒论》中,由于对应脏腑以及循行部位、阴阳气血等不同,各经病汗出特征不同。太阳病汗出,汗出量较少,仅皮肤湿润;阳明病汗出,连续且量多,病性可为实热,也可为虚寒;少阳病汗出,特征为“目合则汗”,即盗汗;少阴病汗出,多为亡阳所致,若脉紧与汗出同时出现,表明寒邪已由太阳传至少阴;厥阴病汗出,为阳气恢复太过所致,多伴厥逆,曰“汗出而厥”。“但头汗出”可作为于阳微结中排除少阴病的关键症状。太阳病虚证汗出多,实证无汗;阳明病实证汗出多,虚证反无汗。汗出不仅出现于疾病向愈之时,亦出现于病情加重时,汗出太过多为病进。应用汗法可无汗出,汗出亦非全由汗法所致,故汗出与汗法不可混为一谈。
    • 翟茜茜; 张天琪; 霍青
    • 摘要: 目的观察乌梅汤治疗多于凌晨1—3点觉醒的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4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口服乌梅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第1,2周为治疗期,于入组当日、第2周末评定2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中医证候观察表评分,比较2组睡眠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第3,4周为随访期,于随访期末评价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SDRS、PSQI、E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E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56/64),对照组为40.91%(27/6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试验组复发率为8.90%(5/56),对照组为39.29%(22/56),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多在凌晨1—3点觉醒的失眠患者,乌梅汤与右佐匹克隆片改善睡眠的效果差异不明显,但乌梅汤可有效改善伴随症状及日间功能,且停药后对睡眠疗效的维持效果优于右佐匹克隆片。
    • 王熙; 张莹雯
    • 摘要: 恶性肿瘤为临床慢性难治性疾病,目前中医药治疗多遵从传统的扶正祛邪原则,然而通过干预肿瘤患者寒热失调、阴阳失和的状态控制肿瘤发展,同样值得重视和思考。厥阴病与恶性肿瘤的形成与转移存在一定联系,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方可通过重塑阖机、调和阴阳,温补肝脏、燮理阴阳,畅达气机、平和阴阳抑制肿瘤发展,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可从厥阴病的主证、病机、欲解时角度着手,并灵活加减。附验案3则以佐证。
    • 林东桥; 练景灏; 周小琼; 向蕾; 余尚贞(指导)
    • 摘要: 文章介绍余尚贞主任医师运用乌梅丸的经验,认为厥阴病病机是厥阴枢机不利、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余尚贞主任医师基于“厥阴病病机”和“厥阴欲解时”在临床上应用乌梅丸十分广泛,浅谈对厥阴的理解,并举验案2则。
    • 孙罕; 吕彬; 吴荣(指导)
    • 摘要: 目的:乌梅丸为临床常见的治疗蛔厥代表方剂,为伤寒中厥阴经之祖方,现代也主要运用于寒热错杂各类疾病,但在心悸、胸痹、晕眩等常见的心系疾病中应用较少,笔者在临床实践及跟诊过程中所见乌梅丸治疗常见的心系疾病效果明显,通过临床跟诊及病房诊治,收集相关资料,从六经及脏腑等方面论述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心系疾病的机理及相关的临证心得,并对经典依据、证候要点、加减应用及典型案例等加以阐述,以期对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常见的心系疾病的治疗有所裨益。
    • 何梦婷; 黄凯歌; 陈德轩
    • 摘要: 厥阴病类腹痛发作时辰为丑时、寅时、卯时,病机为阴阳不相顺接,阳逆于上,阴陷于下,寒热错杂。乌梅丸清上温下,寒热并用,直中病机要点,故治疗厥阴病类腹痛疗效颇佳。
    • 严俊宁; 宋文杰; 张倍嘉; 余秀洁; 杨闰乔
    • 摘要: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2型糖尿病病机。方法:钻研中医经典,从厥阴病病机、乌梅丸方证精髓、糖尿病临床辨证及应用等方面阐述乌梅丸治疗糖尿病的病机。结果:厥阴病属于肝体肝用不及之病,乌梅丸既能补肝体,又能疏肝用,为厥阴病的主方。以乌梅丸治疗糖尿病,能补肝体阴虚不足,还能疏肝调脾、除燥热,和糖尿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机一致,可获良效。结论:乌梅丸能补肝阴、疏肝用、温脾寒、除胃热,是调理肝脾阴阳气机的代表方剂,临床巧用乌梅丸治疗糖尿病,可取得较好疗效。
    • 顾植山
    • 摘要: 1乌梅丸组成:制乌梅30 g,制附片6 g(先煎),桂枝6 g,干姜5 g,炒川椒3 g,细辛5 g(先煎),炒黄连8 g,炒黄柏6 g,党参10 g,酒当归6 g。功效:调和阴阳,枢合厥阴。主治:厥阴病,症见失眠易醒,常凌晨1~3时醒,醒后难以复睡,或心烦口渴,自觉腹中有气上冲心胸,恶心呕吐,等等。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200 mL,分2次温服。方解: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是治厥阴病的主方。六经辨证要重视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六经病“欲解”不是“必解”时。
    • 牛建勇; 曲夷
    • 摘要: 对《伤寒论》第343条原文进行病证分析,认为条文所述为厥阴脏厥,进而提出厥阴脏厥又有轻证与重证之分,当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在足厥阴经上灵活取穴治疗。厥阴脏厥轻证时,取章门穴;厥阴脏厥重证时,根据四时脉法的不同,分别选取足厥阴经五输穴中的穴位,即弦脉时灸行间穴、钩脉时灸太冲穴、脾土脉时灸中封穴、毛脉时灸曲泉穴、石脉时灸大敦穴。
    • 于金振; 司国民(指导)
    • 摘要: 司国民教授立足“齐鲁伤寒流派”学术研究,从《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入手,认为郁病有寒热错杂表现者,当辨为厥阴病,可予乌梅丸随证加减。用药特色上,将临床经验与中医学理论结合,主张在以厥阴论治的基础上,酌情加用理血药可增强疗效,并强调心理疏导在诊治本病时的作用。通过一则司教授基于乌梅丸加减治疗郁病医案的分析,论证厥阴病与郁病之间的关联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