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
升主动脉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9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9683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中西医结合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年会、第一届北京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等;升主动脉的相关文献由845位作者贡献,包括景在平、周建、冯家烜等。
升主动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683篇
占比:99.51%
总计:49930篇
升主动脉
-研究学者
- 景在平
- 周建
- 冯家烜
- 冯睿
- 陆清声
- 李振江
- 李涛
- 鲍贤豪
- 秦锋
- 陈良万
- 余明华
- 吴明炜
- 戴小福
- 曾照祥
- 李磊
- 杨国锋
- 王军
- 程沛
- 赵志青
- 赵玉玺
- 郭伟
- 顾承雄
- 高伟
- 黄铁柱
- 于洋
- 刘军军
- 刘小平
- 吴锡阶
- 孙立忠
- 廖崇先
- 张勇学
- 张华
- 李玲
- 李鹏
- 王春生
- 罗毅
- 舒畅
- 苏俊武
- 严晓南
- 于存涛
- 亚隆·夏立夫
- 付品婷
- 关爱丽
- 冯泽坤
- 刘虎
- 刘迎龙
- 包俊敏
- 华平
- 吕磊
- 吴剑
-
-
梁天才;
杨雪波;
刘腾宇
-
-
摘要:
1病例患者,青年男性,17岁,以“咳嗽、咳痰、胸闷半月余”主诉入院。既往剧烈运动稍感胸闷,无家族史遗传史。主要查体:心相对浊音界稍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见:高位左室长轴切面探及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后壁(右肺动脉内径16.8 mm),见图A,图B,左心室增大(内径56 mm)。
-
-
麦湘湘;
李柠肖
-
-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持续性心房颤动(PEAF)患者升主动脉弹性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犬尿喹啉酸(KY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门诊就诊的PEAF患者100例作为PEAF组,并分为年龄<75岁组(PEAFⅠ组)67例及年龄≥75岁组(PEAFⅡ组)33例;选取同期100名非心房颤动窦性心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和对比各组升主动脉应变(AS)、升主动脉硬度指数(AoSI)、升主动脉扩张性(AoDIS)以及血清KYNA水平差异,并分析升主动脉弹性的变化与血清KYNA水平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PEAFⅠ组、PEAFⅡ组AS、AoDIS值依次降低,而AoSI值及血清KYNA水平依次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EAF患者AS、AoSI、AoDIS值分别与血清KY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r=-0.289、0.297、-0.257,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调整其他相关因素后,血清KYNA水平分别为PEAF患者AS、AoSI和AoDI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PEAF患者升主动脉AS、AoDIS值降低,AoSI值升高,表明其升主动脉弹性受损,血管硬度增加,并与血清KYNA水平密切相关。
-
-
舒畅;
王暾
-
-
摘要: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自20世纪90年代面世以来,经过30年发展在降主动脉病变的治疗领域已取代传统开放手术,成为首选的治疗策略。累及主动脉弓的病变需要在彻底隔绝病变的同时重建重要分支动脉,其中涉及主动脉弓部和升主动脉复杂的解剖学形态、搏动主动脉复杂的血流动力学、主动脉弓部及其分支的血栓钙化等血管病变、血管入路的解剖学形态和局部病变等众多因素,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是目前TEVAR治疗最主要且最困难的研究方向之一。得益于国内外一线主动脉支架研发企业和全世界大型主动脉腔内治疗医学中心的不断研究,目前有多款适用于多种技术的新型腔内器材进入临床研究或使用,进展迅速并有望取得突破。本文就主动脉弓部分支腔内重建器材研发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如下。
-
-
曹思奇;
龚敏;
王艳丽;
于檬;
郭晓霞;
武俊
-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估慢性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升主动脉的纵向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中重度AR患者93例为病例组,根据升主动脉内径(男性>36.5 mm,女性>34.1 mm定义为升主动脉扩张)再分为扩张组65例和非扩张组28例;另选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血压等临床资料;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相关参数、升主动脉内径、每搏量指数等;应用2D-STE获取升主动脉前壁、后壁的纵向应变(AW-LS、PW-LS)及二者均值(M-LS)。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扩张组与非扩张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AW-LS、PW-LS与临床资料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评价AW-LS和PW-LS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重复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脉压、心率、AW-LS、PW-LS及M-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非扩张组比较,扩张组AW-LS、PW-LS及M-LS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W-LS、PW-LS分别与收缩压、脉压、升主动脉内径、每搏量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1),与舒张压无相关性。AW-LS和PW-LS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均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均P<0.001)。结论应用2D-STE可评估慢性中重度AR患者升主动脉的纵向应变,有望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
-
王生锋;
鞠建;
徐晓燕
-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因疑似冠心病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接受CTA检查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患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150例)和非高血压组(5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内径、冠脉斑块发生情况、受累节段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情况及发生率.结果 高血压组升主动脉内径大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冠脉斑块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脉病变情况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压可引起升主动脉内径扩张,促进冠状动脉斑块形成.
-
-
吴娟;
裴勇凯;
冀加美;
王艳丽;
龚敏;
顾文慧;
武俊
-
-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高血压合并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升主动脉纵向力学特征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高血压合并AAD患者40例为D组,另选同期年龄、性别匹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依据升主动脉直径分为A组(直径<35 mm,40例)、B组(35 mm≤直径<45 mm,40例)及C组(直径≥45 mm,40例),40例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直径<35 mm);常规超声测量Valsalva窦(ValS)、窦管交界(STJ)及升主动脉直径(AAd),静息状态下测量血压及心率;2D-STE分析获得升主动脉前、后壁纵向应变(AW-LS、PW-LS),二者均值记为平均LS (Mean LS).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A组、B组、C组及D组)的AW-LS、PW-LS明显减低(均P<0.05),且随管径扩张程度增加,LS逐步减低,高血压合并AAD患者的LS最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ean LS与脉压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AD的独立相关因素.Mean LS联合脉压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AAD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912(灵敏度92.5%、特异度82.5%).升主动脉LS与AAd、收缩压和脉压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2D-STE可初步评价高血压并发AAD患者的升主动脉力学功能改变,升主动脉LS可能是与高血压患者发生AAD相关的重要指标.
-
-
延东娥;
边叶婷;
唐红
-
-
摘要:
cqvip:1病例简介女,77岁,主诉:左侧外耳廓新生肿物1个月。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10年,服药后病情控制良好。4年前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增宽(图1A)。3年2个月前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壁内血肿(图1B),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本次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 of the ascending aorta,PAA)并附壁血栓形成(图1C~E)。
-
-
赵洋;
李宁;
姜辉;
金岩;
于岩
-
-
摘要: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血管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中层或中层滋养动脉破裂产生血肿后导致内膜撕裂的急性疾病,其凶险程度高于心肌梗死和脑梗塞,其中Stanford A型约占本病的60%~70%[1]。动脉弹性指一定压力变化下动脉容积的变化,是动脉壁固有的功能性参数。本文筛选我院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利用超声心电图对其升主动脉的弹性情况进行分析。
-
-
-
-
摘要:
患者武某,男,56岁,因突发晕厥于当地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被临床诊断为主动脉右弓右降,Kommerell憩室合并A型主动脉夹层,为心胸外科中极为罕见的疾病。主动脉夹层的患病几率已经低至3~5例/10万人,而像本例患者同时合并主动脉畸形的更为少见。Kommerell憩室是胚胎后期由左侧第四动脉弓残余组织所形成的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胸主动脉瘤形成,合并异常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扩张。
-
-
吴向菊
-
-
摘要:
目的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在AAD(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病例是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AAD患者,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Ⅰ型AAD患者、Ⅱ型AAD患者、Ⅲ型AAD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ⅢA型AAD患者与ⅢB型AAD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Ⅲ型AAD患者升主动脉近端宽度、升主动脉根部宽度均明显低于Ⅰ型、Ⅱ型,Ⅱ型AAD患者升主动脉近端宽度、升主动脉根部宽度均明显低于Ⅰ型(P<0.05)。Ⅲ型AAD患者LVEF明显高于Ⅰ型、Ⅱ型,Ⅱ型AAD患者LVEF明显高于Ⅰ型(P<0.05)。ⅢB型AAD患者升主动脉近端宽度、升主动脉根部宽度均明显高于ⅢA型,ⅢB型AAD患者LVEF明显低于ⅢA型(P<0.05)。结论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AAD具有较佳的诊断价值,且在分型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
-
-
王莉;
刘特长;
虢艳;
李健茹;
陆叶;
梁小碧
-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右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right pulmonary artery AORPA)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6年12月超声心动图诊断AORPA患儿3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1天-4.8岁,年龄中位数2个月,其中28例患儿经手术和/或心脏CT血管成像(CTA)证实.研究发现:超声心动图在AORPA及其他伴随畸形的术前诊断及对手术效果的评价有很高价值,应作为AORPA的术前诊断及术后效果评估不可或缺的首选检查手段。
-
-
李阳;
邓又斌;
杨好意;
毕小军;
张隽
-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研究瓣膜功能正常的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患者主动脉及颈动脉的弹性特征.rn 方法: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33例瓣膜功能正常的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患者及29例健康志愿者的升主动脉和颈动脉收缩末、舒张末期内径并记录测量时的瞬时血压,通过计算得出升主动脉和颈动脉的应变、扩张性和僵硬指数.比较两组间升主动脉和颈动脉的内径、应变、扩张性和僵硬指数的差异,并分析上述各弹性参数与动脉内径的相关性.rn 结果:主动脉瓣二瓣化患者的升主动脉和颈动脉内径、僵硬指数均大于健康志愿者;应变、扩张性均小于健康志愿者;各弹性参数与动脉内径没有显著相关性.rn 结论:主动脉瓣二瓣化患者升主动脉和颈动脉管壁扩张,弹性下降.升主动脉和颈动脉的动脉内径不能作为评价其动脉弹性的指标.
-
-
刘鹏;
叶志东;
王非;
周明;
林凡;
曹德生;
王凤林
- 《第一届北京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本文总结并讨论自1997年4月至2003年8月13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手术的临床体会.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替换术按常规Bentall手术方法进行.3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应用人造主动脉弓替换升主动脉或/和主动脉弓.冠状动脉采用Carboro或Bentall方法重建.其中Bentall手术8例,Carboro手术1例,全弓替换2例,全弓+Bentall手术1例,升主动脉弓替换1例. 深低温停循环下联合选择性脑顺行灌注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行主动脉弓替换,效果肯定,分别吻合头臂干方法容易,吻合确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