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根部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3018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中国法医学杂志、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南方中医心血管病研讨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全国心血管病研究新进展研讨会等;主动脉根部的相关文献由677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家烜、刘赵淼、景在平等。

主动脉根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3018 占比:99.69%

总计:53184篇

主动脉根部—发文趋势图

主动脉根部

-研究学者

  • 冯家烜
  • 刘赵淼
  • 景在平
  • 李梦麒
  • 杨刚
  • 逄燕
  • 孙立忠
  • 彭博
  • 赵圣伟
  • 冯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捷; 顾嘉玺; 刘鸿; 李明辉; 耿乐; 倪布清
    • 摘要: 目的 传统三明治技术可能会对夹层累及窦部患者造成假腔封闭不完全,甚至根部扩大,导致可能再次手术的可能。文中总结“改良三明治”技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并采用“改良三明治”技术处理主动脉根部的91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急诊手术,术前完成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以及CT血管造影(CTA)评估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45例累及窦部,26例累及冠状动脉(Neri A型18例、Neri B型8例)。18例患者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29例中度AI,38例轻度AI,6例无AI。主动脉根部处理采用“改良三明治”技术,依据夹层累及范围,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4例,半弓或次全弓替换16例,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技术71例。全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89(170~250)min,主动脉根部处理时间25(22~33)min, DHCA时间14(11~19)min,手术时间306(277~351)min。全组患者围术期死亡7例(7.6%)。术后并发症包括血液透析14例(15.4%),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4.4%),气管切开2例(2.1%);机械通气时间为64(22~98)h,术后住院时间为22(18~25)d。术后6个月复查CTA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所有存活患者主动脉根部均无残留夹层,轻度AI 37例,无中度及以上AI病例,主动脉峰值跨瓣压差7.9(4.0~9.5) mmHg。结论 “改良三明治”技术在ATAAD手术中效果满意。其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对于夹层累及窦部以及合并重度AI的患者可以有效封闭假腔,保留瓣膜;对于Neri A和Neri B型患者亦可有效保护冠脉。但其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 刘鹏; 鲍贤豪; 马孝琛; 许鼎; 张恒; 陈威龙; 赵玉玺; 冯家烜; 冯睿; 景在平
    • 摘要: 主动脉根部动脉瘤是最常见的主动脉根部疾病之一,常累及主动脉瓣或冠状动脉,其中以出现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或冠脉异常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最为凶险。开放手术是主动脉根部动脉瘤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近年来,主动脉根部的解剖结构被逐渐精细化,对合并主动脉瓣疾病的探寻也使得其治疗方式逐渐个体化,围术期及远期生存率显著提高。本文就合并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研究进展和治疗前景进行综述如下。
    • 张航; 石凤梧
    • 摘要: 主动脉瓣膜疾病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可分为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两类。主动脉瓣狭窄常由先天性瓣叶发育畸形、风湿性心脏病、退行性钙化等原因引起,可引发瓣叶伸展、开放不全,有效瓣口面积减小,过瓣血液流通不畅,跨瓣压差增大,最终导致主狭三联征的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由主动脉瓣瓣叶本身和(或)主动脉根部或升主动脉两种病变引发。前者常见病因为:老年性瓣叶钙化、先天性二叶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后者常见病因为: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瘤或主动脉根部扩张、马方综合征、胶原血管病及梅毒等[1]。主动脉瓣狭窄为西方国家最常见的主动脉瓣膜疾病,而在我国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病率明显高于主动脉瓣狭窄。
    • 王生锋; 鞠建; 徐晓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因疑似冠心病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接受CTA检查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患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150例)和非高血压组(5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内径、冠脉斑块发生情况、受累节段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情况及发生率.结果 高血压组升主动脉内径大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冠脉斑块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脉病变情况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压可引起升主动脉内径扩张,促进冠状动脉斑块形成.
    • 刘晓雯
    • 摘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新兴治疗外科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介入技术.术前主动脉根部成像的评估是确保TAVR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避免术中严重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用于测量主动脉根部的成像方法如超声心动图、非对比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扫描.本文对主动脉根部的解剖、TAVR术以及TAVR术前主动脉根部的常见影像学评估方法、经验及具体测量指标进行综述.
    • 薛云星; 周庆; 潘俊; 曹海龙; 范阜东; 王东进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双马甲包裹根部加固重建方法近端修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455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双马甲包裹根部加固重建(DJW) 343例(其中11例同时行瓣叶悬吊),Bentall手术81例,Wheat手术15例,未处理根部12例,David手术4例.对比分析接受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近期生存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DJW组和Bentall组术后30天死亡比例分别为10.5%和7.4% (P =0.403);体外循环(218.8±68.4) min对(240.2±59.8)min,P=0.011;主动脉阻断(150.6 ±47.9)min对(181.3 ±45.6)min,P=0.000.手术时间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随访(11.7±6.4)个月,随访期间9例死亡,DJW组7例,Bentall组2例,死因均与主动脉根部无关.DJW法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度为0.7±0.5,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0).结论 DJW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方法,早期疗效良好.
    • 龚俊松; 段福建; 康文英; 贾玉和; 宋云虎; 李慧
    • 摘要: 目的 应用eSie Valves三维自动定量技术评估改良扩大Morrow术患者围术期主动脉根部相关参数,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并进一步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23例(HOCM组)和正常对照组23例.应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主动脉根部三维图像,eSie Valves三维自动定量分析系统重建主动脉根部三维模型,自动测量相关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HOCM组患者术后梗阻部位厚度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差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所有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量明显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例(43.5%,10/23)患者术后出现少量中心性主动脉瓣反流,其中4例为新发.HOCM组术前与正常对照组主动脉根部高度比较[(20.2±3.5)mm vs(23.5±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术后较术前主动脉瓣缘对合高度减低[(11.7±1.3)mm vs(13.0±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动脉根部高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4.8)mm vs(20.2±3.5)mm,P<0.05].结论 HOCM患者存在主动脉根部结构部分异常,改良扩大Morrow术可以改善主动脉根部形态,eSie Valves三维自动定量技术可通过重建HOCM患者主动脉根部模型为其形态结构分析提供依据.
    • 钱向阳; 郑哲; 孙境; 于存涛; 孙晓刚; 郭宏伟; 常谦
    • 摘要: 目的 比较再植技术(reimplantation;David Ⅰ)与重塑技术(remodeling;David Ⅱ)两种不同的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41例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44.63±11.34)岁,男36例,女5例.5例采用David Ⅱ技术,36例采用Da-vid Ⅰ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的主动脉瓣反流情况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住院死亡占4.9%,两组各死亡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vid Ⅱ组在血液制品(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应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二次开胸止血、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床旁血液滤过等方面明显劣于David Ⅰ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39例出院生存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4.56(3~121)个月,随访率100%.两组均无随访死亡患者,无出血及血栓事件发生,无心血管再干预手术.术后出现主动脉瓣2级或以上反流方面,David Ⅱ组明显高于David Ⅰ组(P=0.02).应用Cox回归分析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发现David Ⅱ手术是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与David Ⅱ手术相比,David Ⅰ手术具有更好的围术期及中期结果,二次开胸止血及血制品应用率、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反流概率明显降低,远期结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 李小军; 刘戈; 孟金金; 刁文杰; 施超
    • 摘要: 目的:分析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治疗过程及结果,分析早期死亡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Stantord A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预后.依据病人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结果:与非死亡组比较,死亡组病人主动脉根部明显受累,主动脉阻断时问较长,术中输血量更多,术后需要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更多,ICU停留时问和住院时问更长(P<0.05~P<0.01).对死亡原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主动脉根部受累、术后应用CRRT和ECMO与病人死亡成相关(OR值分别为9.714,8.831,10.997,P<0.05).结论:急诊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最有效方法.根部"三明治"技术解决根部出血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主动脉远端近段吻合止血方法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 裴勇凯; 吴娟; 王艳丽; 龚敏; 冀加美; 武俊
    • 摘要: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正常成人主动脉根部运动力学的特征.方法 将208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20~30岁组(53例)、>30~40岁组(54例)、>40~50岁组(49例)、>50岁组(52例).分析其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管壁的纵向应变(LS)及应变率(LSR)曲线特点,比较各组LS、LSR的差异,分析其与年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每搏量指数(SVI)及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成人主动脉窦瓣环侧与窦管交界侧LS、LSR曲线图不同.各组主动脉窦整体LS和升主动脉整体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30~40岁组、>40~50岁组、>5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30~40岁组与>40~50岁组、>5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40~50岁组与>50岁组主动脉窦部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动脉窦整体LS及升主动脉整体LS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且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614、-0.507,均P<0.001),与LVGLS呈正相关(r=0.487、0.313,均P<0.001),与SVI呈正相关(r=0.321、0.336,均P<0.001).正常成人主动脉窦LS及LSR与血压之间无相关性.主动脉窦瓣环侧及窦管交界侧收缩期LSR均与LVGLS呈正相关(r=0.512、0.541,均P<0.001),与SVI无相关性.结论 正常成人主动脉根部LS和LSR曲线波形具有节段性特征.主动脉窦部LS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且与SVI及LVGLS呈正相关.主动脉窦部LS及收缩期LSR体现了左室-主动脉耦联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