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纵向应变

纵向应变

纵向应变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6770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健康之路、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上海医学影像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2018全国岩土工程师论坛等;纵向应变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琨、杨军、邓又斌等。

纵向应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770 占比:99.73%

总计:26842篇

纵向应变—发文趋势图

纵向应变

-研究学者

  • 刘琨
  • 杨军
  • 邓又斌
  • 马春燕
  • 刘爽
  • 孙杰
  • 张妍
  • 朱佳
  • 杨性安
  • 武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亚芳; 丁婷婷; 林洲
    • 摘要: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估小儿重症肺炎(SP)右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SP患儿70例(SP组)和与其年龄、体表面积相匹配的健康小儿70例(对照组),收集两组心率、呼吸频率等一般资料,应用超声心动图获取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做功指数(Tei指数)、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应用2D-STI技术获取收缩期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游离壁整体纵向应变(FWGLS)和室间隔整体纵向应变(IVSGLS)。比较两组上述右室结构和功能参数的差异;分析右室纵向应变参数与一般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组心率、呼吸频率、Tei指数均增加,TAPSE、RVGLS、FWGLS和IVSGLS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RVEDD、RVF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研究对象中,RVGLS、FWGLS、IVSGLS分别与年龄、TAPSE、RVFAC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心率、Tei指数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SP患儿右室纵向应变减低早于右室结构与功能参数变化,且年龄和心率是其影响因素;2D-STI技术对小儿SP右心功能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石璨; 余蕾; 张梦菲; 何杨燕; 王璆; 余姗姗; 王旭明; 孙智超; 杨欣月; 蒋天安
    • 摘要: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升主动脉纵向应变(LS)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以TEVAR作为一线治疗的胸主动脉疾病患者,根据术前升主动脉收缩末期内径(AoS)≥35 mm或0.05)。随升主动脉内径增加,各LS参数均进一步降低(P均0.05);其LS-AW与SBP、PP、AoS、AoD均呈负相关(r=-0.22、-0.25、-0.32、-0.30,P均<0.05),LS-PW与PP、AoS、AoD呈负相关(r=-0.24、-0.24、-0.23,P均<0.05)。结论TEVAR术后早期,胸主动脉疾病患者升主动脉纵向弹性功能降低。
    • 曹思奇; 龚敏; 王艳丽; 于檬; 郭晓霞; 武俊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估慢性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升主动脉的纵向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中重度AR患者93例为病例组,根据升主动脉内径(男性>36.5 mm,女性>34.1 mm定义为升主动脉扩张)再分为扩张组65例和非扩张组28例;另选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血压等临床资料;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相关参数、升主动脉内径、每搏量指数等;应用2D-STE获取升主动脉前壁、后壁的纵向应变(AW-LS、PW-LS)及二者均值(M-LS)。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扩张组与非扩张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AW-LS、PW-LS与临床资料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评价AW-LS和PW-LS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重复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脉压、心率、AW-LS、PW-LS及M-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非扩张组比较,扩张组AW-LS、PW-LS及M-LS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W-LS、PW-LS分别与收缩压、脉压、升主动脉内径、每搏量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1),与舒张压无相关性。AW-LS和PW-LS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均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均P<0.001)。结论应用2D-STE可评估慢性中重度AR患者升主动脉的纵向应变,有望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 江岚; 庞虹; 张慧; 周苗; 黄卫亮; 陈智毅
    • 摘要: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评估新生儿左室纵向应变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出生的1周内新生儿110例,收集其基本资料,由两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STE采集,再分别由有5年工作经验和2年工作经验医师进行同一患者图像分析,并比较两医师间分析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由5年工作经验医师对同一患者图像进行两次分析,并比较医师内两次分析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按照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比较医师间及医师内的相关性;STE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整体平均左室纵向应变(Glps-avg)、四腔心左室纵向应变(Glps-A4C)、三腔心左室纵向应变(Glps-A3C)、两腔心左室纵向应变(Glps-A2C)、左室前壁纵向应变(Glps-a)、前室间隔纵向应变(Glps-ais)、后室间隔纵向应变(Glps-pis)、左室下壁纵向应变(Glps-i)、左室后壁纵向应变(Glps-p)、左室侧壁纵向应变(Glps-l)、左室基底段纵向应变(Glps-bs)、左室中段纵向应变(Glps-ms)、左室心尖段纵向应变(Glps-as),共13个指标,差异性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性系数(IC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95例新生儿.两医师间分析结果比较:除Glps-pis外,其余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C为0.38~0.72(均P<0.01);医师内两次分析结果比较:Glps-ais和Glp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C为0.31~0.76(均P<0.05);Glps-avg、Glps-bs、Glps-ms医师间及医师内ICC分别为0.68/0.75、0.72/0.66、0.65/0.76.按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比较显示:极低体重儿组,医师间ICC为0.82~0.93(均P<0.05),医师内ICC为0.80~0.95(均P <0.05);低体重儿组,医师间ICC为0.65~0.94(均P<0.05),医师内ICC为0.69~0.93(均P<0.01);正常体重儿组,医师间ICC为0.06~0.68,除Glps-A3C外,其余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医师内ICC为0.36~0.59(均P<0.05);超体重儿组,医师间I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师内ICC,Glps-bs和Glps-ms分别为0.63、0.77(均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TE在新生儿左室纵向应变的评估中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医师内的一致性高于医师间,其中Glps-avg一致性最佳,其次为Glps-bs、Glps-ms;STE在低体重儿和极低体重儿的重复性较正常体重儿及超体重儿更好.
    • 朱佳; 杨性安; 杨志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联合心肌分层纵向应变(LS)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PMI)患者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的PMI患者38例,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静息状态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行超声心动图和心肌节段多层LS检查,并在术后1、3、6个月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罪犯血管区域出现运动异常节段共273个,其中存活心肌节段184个,非存活心肌节段89个.静息状态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存活心肌节段内膜、中层和外膜的LS绝对值均明显高于非存活心肌节段(均P<0.05).内膜LS、中层LS、外膜LS检测存活心肌的截断值、AUC、灵敏度、特异度在静息状态下分别为-12.95%、0.801、0.831、0.674,-9.35%、0.662、0.607、0.630,-6.84%、0.582、0.584、0.543,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分别为-16.92%、0.962、0.933、0.859,-12.74%、0.895、0.888、0.793,-9.43%、0.816、0.831、0.696.结论 LDDSE联合心肌分层LS能提高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朱佳; 杨性安; 杨志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联合心肌分层纵向应变(LS)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PMI)患者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的PMI患者38例,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静息状态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行超声心动图和心肌节段多层LS检查,并在术后1、3、6个月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罪犯血管区域出现运动异常节段共273个,其中存活心肌节段184个,非存活心肌节段89个。静息状态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存活心肌节段内膜、中层和外膜的LS绝对值均明显高于非存活心肌节段(均P<0.05)。内膜LS、中层LS、外膜LS检测存活心肌的截断值、AUC、灵敏度、特异度在静息状态下分别为-12.95%、0.801、0.831、0.674,-9.35%、0.662、0.607、0.630,-6.84%、0.582、0.584、0.543,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分别为-16.92%、0.962、0.933、0.859,-12.74%、0.895、0.888、0.793,-9.43%、0.816、0.831、0.696。结论LDDSE联合心肌分层LS能提高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余琳; 许爱青; 胡海龙; 王海涛; 刘彤; 李广平; 富华颖
    • 摘要: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肿瘤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和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46例,患者均未使用过ICIs,且进一步需要ICIs治疗.患者在基线(治疗前),给药后21 d(T1)、42 d(T2)、63 d(T3)、84 d(T4)、105 d(T5)、126 d(T6)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患者ICIs治疗前后左右心室的常规参数变化,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右心室纵向应变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15.15±3.42) mm vs (18.56±5.69) mm,P=0.0001)]缩短、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15.76±3.27)%vs(-18.43±4.75)%,P=0.0030]和右心室流出道纵向应变[(-11.83±3.74)%vs(-15.18±5.60)%,P=0.0001)]明显减小,多发生于T1~2期(分别为84%、62%及70%).治疗前后,右心室基底径、右心室中段径、右心室长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百分数等指标正常.结论:PD-1/PD-L1抑制剂治疗后常出现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且下降多出现于治疗后21~42 d;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可早期发现该变化.
    • 吴娟; 裴勇凯; 冀加美; 王艳丽; 龚敏; 顾文慧; 武俊
    •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高血压合并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升主动脉纵向力学特征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高血压合并AAD患者40例为D组,另选同期年龄、性别匹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依据升主动脉直径分为A组(直径<35 mm,40例)、B组(35 mm≤直径<45 mm,40例)及C组(直径≥45 mm,40例),40例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直径<35 mm);常规超声测量Valsalva窦(ValS)、窦管交界(STJ)及升主动脉直径(AAd),静息状态下测量血压及心率;2D-STE分析获得升主动脉前、后壁纵向应变(AW-LS、PW-LS),二者均值记为平均LS (Mean LS).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A组、B组、C组及D组)的AW-LS、PW-LS明显减低(均P<0.05),且随管径扩张程度增加,LS逐步减低,高血压合并AAD患者的LS最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ean LS与脉压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AD的独立相关因素.Mean LS联合脉压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AAD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912(灵敏度92.5%、特异度82.5%).升主动脉LS与AAd、收缩压和脉压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2D-STE可初步评价高血压并发AAD患者的升主动脉力学功能改变,升主动脉LS可能是与高血压患者发生AAD相关的重要指标.
    • 曾健; 黄建; 单凯; 周军; 王芋霖; 李征真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后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测得的纵向应变(LS)对于心肌梗死面积(MI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于2021年2月前发表关于STE测得的LS与以心脏磁共振延迟钆增强测得的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MIS为金标准相关性的中、英文文献.应用STATA 15.0及Meta-DiSc l.4对纳人文献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QUADAS-2评价纳人文献质量.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688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0篇文献涉及二维整体纵向应变(2D-GLS)与金标准合并r为0.66(95% CI:0.61~0.71),3篇文献涉及三维整体纵向应变与金标准合并r为0.36(95% CI:0.23~0.50).3篇文献涉及2D-GLS诊断MIS≥12%患者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UC分别为0.76(95%CI:0.62~0.87)、0.89(95% CI:0.81~0.94)、25.00(95% CI:6.53~95.62)、0.8710;5篇文献涉及节段二维纵向应变诊断透壁梗死节段的以上参数分别为0.79(95% CI:0.74~0.83)、0.80(95% CI:0.79~0.82)、14.40(95% CI:9.22~22.48)、0.8166.结论:STE测得的二维纵向应变可作为评估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MIS的良好指标.
    • 裴勇凯; 吴娟; 王艳丽; 龚敏; 冀加美; 武俊
    • 摘要: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正常成人主动脉根部运动力学的特征.方法 将208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20~30岁组(53例)、>30~40岁组(54例)、>40~50岁组(49例)、>50岁组(52例).分析其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管壁的纵向应变(LS)及应变率(LSR)曲线特点,比较各组LS、LSR的差异,分析其与年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每搏量指数(SVI)及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成人主动脉窦瓣环侧与窦管交界侧LS、LSR曲线图不同.各组主动脉窦整体LS和升主动脉整体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30~40岁组、>40~50岁组、>5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30~40岁组与>40~50岁组、>5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40~50岁组与>50岁组主动脉窦部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动脉窦整体LS及升主动脉整体LS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且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614、-0.507,均P<0.001),与LVGLS呈正相关(r=0.487、0.313,均P<0.001),与SVI呈正相关(r=0.321、0.336,均P<0.001).正常成人主动脉窦LS及LSR与血压之间无相关性.主动脉窦瓣环侧及窦管交界侧收缩期LSR均与LVGLS呈正相关(r=0.512、0.541,均P<0.001),与SVI无相关性.结论 正常成人主动脉根部LS和LSR曲线波形具有节段性特征.主动脉窦部LS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且与SVI及LVGLS呈正相关.主动脉窦部LS及收缩期LSR体现了左室-主动脉耦联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