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吻合

吻合

吻合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3年内共计866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眼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7915篇;相关期刊454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解剖学杂志、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届全国烧伤疮疡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肝胆外科、第二届全军器官移植、第一届全军实验外科联合学术会议、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等;吻合的相关文献由832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春华、桑小林、张玲等。

吻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8 占比:8.5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7915 占比:91.37%

总计:8663篇

吻合—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环; 单丽宇; 吕毅; 李宇
    • 摘要: 目的:针对当前内镜下磁吻合器置入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在消化道重建术中方便置入的自组装径向充磁吻合器。方法:该吻合器由子环、母环和“J”形管组成。其中子环和母环结构一致,均由6个直径2 mm、高2 mm的圆柱形磁体组成,且6个圆柱形磁体均为径向充磁,可通过侧侧相吸排列成线形和环形。“J”形管为柔性结构,自然状态下主体为平直管道,头部为环形凹槽。通过有限元力学分析和大鼠胃肠吻合实验验证该吻合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吻合器的线形和环形转变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大鼠胃肠吻合过程中未发现吻合器解离和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愈合良好,吻合口周长和爆破压均满足要求。结论:该吻合器不仅可以经内镜置入消化道,而且能保障吻合质量,有助于实现无创消化道重建。
    • 朱鹏程; 李明; 缪文忠; 顾锋; 蒋建龙; 陆志华
    • 摘要: 目的:通过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对比,评价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根据吻合方式不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分为体外吻合组(extracorporeal anastomosis,EA)和体内吻合组(intracorporeal anastomosis,IA),比较不同吻合方式下两组患者的肿瘤根治性、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入组病例共184例,EA组98例,IA组8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ASA评分、肿瘤部位和TNM分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就手术中切除的淋巴结数量而言,两种手术方式的肿瘤根治性没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IA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EA组[(1.2±0.8)d vs(2.3±1.0)d,P<0.001],且I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EA组(OR=0.907,95%CI:0.855~0.961,P=0.024)。进一步将其分层比较后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的Ⅰ级和Ⅱ级轻型并发症比较仍有显著差异(OR=0.632,95%CI:0.422~0.946,P=0.005);但Ⅲ-Ⅴ级重型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3年内的生存曲线显示预后无显著差异。结论:相较于体外吻合,体内吻合是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更好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赵群
    • 摘要: 目的探究BillrothⅡ联合Braun(2B)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DG)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8例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9例。Ⅰ组应用BillrothⅡ吻合,Ⅱ组应用BillrothⅡ联合Braun吻合。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6个月的总蛋白下降量、预后营养指数(PNI)。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50.34±25.64)ml多于Ⅰ组的(120.18±20.62)ml、治疗费用(85164.36±6024.32)元高于Ⅰ组的(80024.35±5369.87)元、住院时间(10.75±2.24)d短于Ⅰ组的(14.05±2.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Ⅰ组的2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总蛋白下降量分别为(3.78±0.71)、(2.58±1.02)g/L,低于Ⅰ组的(4.54±0.98)、(3.36±1.13)g/L;Ⅱ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PNI分别为(46.88±4.82)、(48.03±4.12),高于Ⅰ组的(42.17±4.31)、(44.45±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BillrothⅡ联合Braun吻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总蛋白下降量及预后营养,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郑波波; 屈亚琦; 张松; 岳育民; 厍豪; 汪光柱; 董胜璞; 邱健; 王小强
    • 摘要: 目的 评估术中精确测量直肠残端至骶骨岬的距离(Drp)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精准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9年1月1日到2020年10月1日连续入院的并接受择期腹腔镜手术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39例,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并回顾手术视频;术中测量步骤如下:使用线段测量Drp;拉展左半结肠及其系膜至骶骨岬水平,使用钛夹标记相应结肠为A点;以A点为起点,以原Drp线段测量A点以远Drp+3 cm处为直肠癌近端切除线.行结直肠端端吻合,经肛留置肛管行肠腔内减压,新辅助放化疗术后病例行末段回肠造口,评价指标包括术中,术后及标本质量三方面;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 手术时间(247±57)min,估计术中出血量(35±15)mL.吻合前游离脾区结肠7例;吻合后盆腔结肠无"悬空架桥"的病例;无吻合后游离近端结肠及再次裁剪系膜的病例;远切缘距肿瘤下缘的距离(2.3±1.1)cm,Drp(17.7±4.6)cm,近切端距肿瘤上缘的距离(16.4±3.2)cm,直肠全系膜切除的标本质量均为A级,直肠癌远近切缘无阳性病例;术后无B、C级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肛管排气时间(3.1±1.2)天,排便时间(3.4±1.6)天,术后住院时间(9.1±2.3)天.结论 测量Drp能够精确地确定拟吻合结肠的长度,促进腹腔镜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的精准吻合.
    • 胡发涌; 翠莎; 王桂华; 胡俊波; 冯永东; 贾凌威
    • 摘要: 目的:探讨空肠-残胃前壁吻合与空肠-残胃后壁吻合的短期疗效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双通道吻合方式分为空肠-残胃前壁吻合组(前壁吻合组,采用线性切割缝合器,n=11)与空肠-残胃后壁吻合组(后壁吻合组,采用圆形吻合器,n=18).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总数及淋巴结转移数量、术后消化道造影结果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236.4±8.1)min vs.(255.4±10.0)min]、术中出血量[(110.5±9.8)mL vs.(97.6±11.7)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6±1.1)d vs.(3.3±0.8)d]、淋巴结转移数量[(0.9±0.5)枚vs.(1.6±0.6)枚]、淋巴结总数[(18.6±1.8)枚vs.(16.7±1.2)枚]、肿瘤最大直径[(3.5±0.5)cm vs.(5.1±0.9)cm]、术后复查消化道造影时间[(8.1±0.3)d vs.(8.8±0.4)d]、胃癌病理分期(Ⅰ期5例vs.7例,Ⅱ期5例vs.7例,Ⅲ期1例vs.4例)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吻合组中,造影剂进入残胃8例(72.7%),后壁吻合组4例(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线性切割缝合器行空肠与残胃前壁吻合后,造影下可见流质向残胃分流效果优于采用传统圆形吻合器行空肠-残胃后壁的吻合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赵琴爱
    • 摘要: 红色文化中蕴含的自我完善、坚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内在精神与对幼儿的持续培养相吻合。?红色文化有助于建立幼儿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感,军事文化在锻炼幼儿的意志力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意志力和合作意识在儿童成长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与不可现象的意义,因此,将红色文化投入到幼儿的教育学习中,是及其有必要的一种教育过程。
    • 聂佩孝
    • 摘要: 伦家埠坡村位于沂沭断裂带的沂水-汤头断裂(Fy)北端,该断裂从区内中部穿过.区内地层主要出露在沂水-汤头断裂以西,岩浆岩主要出露在沂水-汤头断裂以东.而激发极化法主要有两种,即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搜集和研究区内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比分析了前期地质测量中区内地质体界线的划分与后期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等物探测量的成果.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吻合.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等物探测量对区内地质体界线的划分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同时对区内铜多金属矿的勘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为区内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 杜大军
    • 摘要: 目的:对比徒手分离包皮粘连分离后外用中药浸洗与包皮环形切割吻合术治疗包茎的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21年8月收治包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徒手分离包皮粘连后外用中药浸洗;B组采用包皮环形切割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后0级症状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长及切口愈合时长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无不良症状的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B组,且A组术后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