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73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教育、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87776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科教导刊、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基础医学教育研究会第六次学术大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等;医学生物化学的相关文献由622位作者贡献,包括粟敏、龙昱、黄春霞等。
医学生物化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7776篇
占比:99.93%
总计:488132篇
医学生物化学
-研究学者
- 粟敏
- 龙昱
- 黄春霞
- 李妍
- 张伟
- 陈琳
- 刘立鹏
- 罗玥佶
- 刘美玲
- 袁栎
- 陈园园
- 汪家敏
- 周静华
- 姚青
- 张茜
- 李建宁
- 汤婷
- 王倩
- 王宁
- 雷康福
- 刘国强
- 刘晶晶
- 吴静
- 孙玉宁
- 张婷
- 德伟
- 李翠萍
- 梁小弟
- 程莉娟
- 高上上
- 关亚群
- 刘芳
- 卓少元
- 叶辉
- 吴倜珺
- 吴士良
- 周迎会
- 唐玮蔚
- 姚裕群
- 姜智
- 孙自玲
- 宋岚
- 左绍远
- 曾杰
- 李仲
- 李华玲
- 毛伟国
- 毛孙忠
- 焦谊
- 熊伟
-
-
辛程远;
郑中华;
徐冶;
张艳;
金瑛;
张巍
-
-
摘要:
医学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由于前沿知识丰富,晦涩难懂,不仅是中国学生更是留学生们认为的难学习的一门课程。在我校留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翻转拼图教学方法,激发了留学生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结合临床病例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提高了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对概念的掌握更加深入。
-
-
-
张静霞;
林丽彬;
周智敏
-
-
摘要: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
安娟;
刘芳;
魏晓星;
沈国平;
李耀东;
龙启福;
顾存林
-
-
摘要:
混合式教学是E时代背景下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产物,我校教务处高度重视发展新的教育手段和模式,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因此医学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率先进行了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建设,我们在充分利用了“学堂在线”慕课平台作为学生自主辅助学习的工具,同时以“对分易”软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及过程性评价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
裴丽丽;
闫芳
-
-
摘要:
文章以生物化学课程中肝的生物转化作用的教学为例,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馈、教学总结等方面进行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结合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期通过该教学设计为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
张伟;
沈年汉;
陈秀芳;
孙委委
-
-
摘要:
医学生物化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之一,实验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适应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需要,切实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水平,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为授课对象,采用基于学生主导式教学新模式对现有生物化学实验课进行改革探索。教学过程评价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显示:该教学新模式能显著增强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其在巩固理论知识、扩展科研视野、加强团队协作等方面获益匪浅,有效提升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
-
安娟;
顾存林;
刘芳;
魏晓星
-
-
摘要:
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是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四五”规划将围绕“新医科,大健康”主题,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而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同时,课程思政是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为基础医学重要课程之一的医学生物化学在医学教育中课时占比高、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应立足本学科特点,在课程学习中通过深入挖掘科学发展史,讲述科学家精神,融汇中国科学故事,发挥教师在思政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爱国、敬业、仁心、技术过硬的医学创新人才。
-
-
张伟;
袁栎;
陈园园;
陈芳;
张亚琴;
吴倜珺
-
-
摘要: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层面研究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必修主干课程。生物化学作为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交叉学科,教学内容复杂而分散,尤其是物质代谢部分,极易引起学生的畏难心理,进一步增加该学科教与学的难度。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社会实际为导线全方位引出教学重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有助于大幅提升教学效果。文章以酮体的代谢为例,探讨了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该节教学的具体设计和实践,旨在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
-
张亚成;
焦谊;
李沫;
努尔比耶·努尔麦麦提;
梁小弟;
关亚群
-
-
摘要:
思维导图在系统化教学思维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观,生物化学教研室在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中举办了思维导图创作比赛。结合比赛实施过程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思维导图创作比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文章初步探讨了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益经验,为实现以赛促学的目标提供参考。
-
-
姚裕群;
黄丽;
赖洁玲;
莫莉;
兰可;
梁铃
-
-
摘要:
目前,高校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时减少严重,而医学执业资格考试涉及的内容逐年增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解决"严重缩水的课程学时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难题"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实践比较发现,混合式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不仅在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差异,而且能增强师生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线下面授课程教学。
-
-
-
-
刘剑凯
-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研究吗啡对神经细胞模型PC12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与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暴露于吗啡不同时间,次黄嘌呤-鸟嘌呤核糖转移酶(HGPRT),腺苷激酶(AK),腺苷脱氨酶(AD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吗啡影响神经细胞嘌呤核苷酸代谢,可能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及腺苷水平增高,这可能是吗啡依赖和耐受形成的机理之一.本结果为吗啡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向.
-
-
刘剑凯
-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研究吗啡对神经细胞模型PC12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与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暴露于吗啡不同时间,次黄嘌呤-鸟嘌呤核糖转移酶(HGPRT),腺苷激酶(AK),腺苷脱氨酶(AD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吗啡影响神经细胞嘌呤核苷酸代谢,可能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及腺苷水平增高,这可能是吗啡依赖和耐受形成的机理之一.本结果为吗啡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向.
-
-
刘剑凯
-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研究吗啡对神经细胞模型PC12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与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暴露于吗啡不同时间,次黄嘌呤-鸟嘌呤核糖转移酶(HGPRT),腺苷激酶(AK),腺苷脱氨酶(AD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吗啡影响神经细胞嘌呤核苷酸代谢,可能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及腺苷水平增高,这可能是吗啡依赖和耐受形成的机理之一.本结果为吗啡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向.
-
-
刘剑凯
-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研究吗啡对神经细胞模型PC12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与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暴露于吗啡不同时间,次黄嘌呤-鸟嘌呤核糖转移酶(HGPRT),腺苷激酶(AK),腺苷脱氨酶(AD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吗啡影响神经细胞嘌呤核苷酸代谢,可能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及腺苷水平增高,这可能是吗啡依赖和耐受形成的机理之一.本结果为吗啡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向.
-
-
刘剑凯
-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研究吗啡对神经细胞模型PC12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与分解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暴露于吗啡不同时间,次黄嘌呤-鸟嘌呤核糖转移酶(HGPRT),腺苷激酶(AK),腺苷脱氨酶(AD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吗啡影响神经细胞嘌呤核苷酸代谢,可能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及腺苷水平增高,这可能是吗啡依赖和耐受形成的机理之一.本结果为吗啡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