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体结合
医体结合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体育、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8675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才智、现代交际、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第九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发展论坛等;医体结合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敏勇、王茜、王雪峰等。
医体结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6758篇
占比:99.99%
总计:586835篇
医体结合
-研究学者
- 林敏勇
- 王茜
- 王雪峰
- 余千春
- 余蓉晖
- 姜海波
- 崔杰
- 常春
- 徐从体
- 朱艳艳
- 李超
- 杨丽琼
- 杨雪峰
- 王道明
- 盛治进
- 罗力佳
- 罗晓冰
- 肖斌
- 葛雪珍
- 赵元霆
- 赵振浩
- 钱玉想
- 陈凯华
- 韩国新
- 黄倩
- 任玉环
- 何春江
- 余文革
- 傅鹤宇
- 冯毅翀
- 刘一平
- 刘军
- 刘建
- 刘焱辉
- 吴严冰
- 吴峰山
- 吴爽爽
- 周志帅
- 唐潇
- 夏彩
- 孙从永
- 孙化伟1
- 孙毅
- 孙琳琳
- 孙飙
- 孟庆辉
- 宋艳红
- 尹克峰
- 庄妍
- 廖建路
-
-
蒋雨唐
-
-
摘要:
在新时代和教育模式整改的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一定调整,“医体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备受广大医学院教师行业的关注。文章通过围绕医学院体育课调改的重要性、操作方案、师资配置、评价体系等,对“医体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医学院体育课教育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医体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对相关师资利用的合理程度、理论和实践课程并重程度、以体育保健和运动处方为主要教学手段展开、相关评价体系的完善程度等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更好地强化推进相关教学实践意义。
-
-
魏蓉美;
赵硕;
庄妍;
孙琳琳;
陈爱国
-
-
摘要:
目的 对比医体结合训练与常规训练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干预效果,为学龄前ASD儿童的综合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方法 将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就诊并接受训练的69例学龄前ASD儿童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normal couple,NC组)和医体结合训练组(medical and physical couple,MPC组),开展为期12周的训练干预,NC组接受常规训练,MPC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介入以幼儿篮球为载体的体育运动训练.2组ASD儿童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用ASD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系统第3版(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third edition,PEP-3)进行全面发育评估,比较2组ASD儿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12周后,2组儿童在ASD核心症状、 问题行为及其他行为特征方面均得到有效改善;与NC组相比,MPC组的康复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 医体结合干预能有效改善学龄前ASD儿童的核心症状和减少问题行为,对ASD儿童的整体发育水平有促进作用.
-
-
翟佳丽;
李世明;
张振宁;
李斌;
赵光涛
-
-
摘要:
目的 观察医学方法结合教育中的体育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MR)青少年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MR青少年20例,给予梅花针叩刺、捏脊及体育训练干预,每周3次,共进行12周,治疗前后通过瑞典产Tobii眼动仪测试受试青少年对于数字的注意力.结果 MR青少年干预前后观察兴趣区指定数字时,注视点的最大时间(MAX)、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之间的平均时间和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捏脊和体育教育干预12周可显著提高MR青少年注意能力.
-
-
罗力佳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医体结合"背景下辽宁省空巢老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总结出现存问题和不足之处,求证"公共卫生服务"和"体育公共服务"两大系统有机融合的路径,只在于为实现医体"资源融合共享,形成一个包括卫生服务、健身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体育活动有机合作的完整体系,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提供支持与保障.
-
-
罗力佳;
赵文迪;
周志帅
-
-
摘要:
通过对辽宁省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并揭示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其目的在于充分落实"医体融合"政策,更好服务于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改变老年人对体育的认知,形成社区老年人良好锻炼氛围.
-
-
张杰;
管翔鑫;
李宁;
朱艳玲;
杨雪峰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染病已经不再是国民健康主要影响因子,由生活习惯导致的慢性病和亚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影响国民健康最大的问题。应对新时代国民健康的需求,十九大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推行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者是健康理念的宣传者,社区健身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更是健康方式的领跑者。加强和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的培养,是推行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时代的要求。
-
-
杨雪峰;
李静;
王茹;
高军火
-
-
摘要:
“医体结合”是把体育健身和医学结合起来,用体育健身的方法进行身体复健。是目前康复复健人群、病症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常用的健康手段。目前人们更愿意尝试新型的医疗康复方法,“医体结合”风潮应运而生。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体育指导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满足社会需求,构建新型医疗模式的必经之路。
-
-
夏彩
-
-
摘要:
医职院校护生除了学习打针、取药、测血压、量体温、复查等基本工作外,还要承担健康指导、心理安慰等诸多职责,新时期的护理人员要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体质。而近年来,医职院校护理专业“医体结合”的体育教学一直在进行,如何培养多元化的护士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
-
-
张紫薇
- 《第九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课时较少、体育课程内容分布不均等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尝试“三自主”教学形式、延长体育课授课时间、构建个性化医学体育教学模式体系等建议.对于培养中医药与体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吴爽爽;
杨永红;
薄世军;
汪子铮;
余文革
- 《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
| 2014年
-
摘要:
当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因此备受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时值今日,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如何科学安全地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是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展示当代老年人积极向上精神风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老年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战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