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强度间歇运动

高强度间歇运动

高强度间歇运动的相关文献在2014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体育、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48613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当代体育科技、湖北体育科技、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2017国际体育与健康学术论文报告会暨第八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等;高强度间歇运动的相关文献由271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朋、张一民、汪雅静等。

高强度间歇运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8613 占比:99.96%

总计:248706篇

高强度间歇运动—发文趋势图

高强度间歇运动

-研究学者

  • 彭朋
  • 张一民
  • 汪雅静
  • 秦永生
  • 苏浩
  • 张超
  • 李兵晖
  • 闫会敏
  • 严翊
  • 姚丽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宋平; 彭永; 朱欢
    • 摘要: 运动疗法是调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方式,但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的效果不同,因此理清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调控效果是提高运动疗法干预效应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法总结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效果的研究进展,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支持。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是调控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方式,但其干预效应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及患者病情程度等因素有关;抗阻运动也能有效调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体质健康;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效果最好,其干预效果优于单独的有氧训练或抗阻训练;高强度间歇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也有一定效果,但干预效应差异较大,患者在选择运动方案时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间歇时间。此外,全身振动运动作为新的运动方式,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周围神经病变和活动能力受限的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振动运动是较佳选择,未来应加强该方面的研究,丰富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形式。
    • 陈钢锐; 戴剑松
    • 摘要: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能量代谢特征。方法16名男性先后进行HIIT与MICT测试,对比晨起、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1h、运动后第1、2d晨起心率、摄氧量等代谢指标。结果HIIT后1h的摄氧量高于运动前安静水平(p=0.004),运动后第1、2d晨起基础代谢高于运动前基础代谢,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0,p=0.062);MICT后1h摄氧量、心率与运动前安静水平相比无统计性差异(p=0.555,p=0.644),进一步研究发现运动后10min时摄氧量已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水平(p=0.381)。结论HIIT后1h的摄氧量仍然高于运动前安静水平,MICT后1h摄氧量已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水平。提示HIIT后存在明显的过量氧耗现象,且持续时间比MICT更长。
    • 崔新雯; 李丽凤; 杨星雅; 徐建方
    • 摘要: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对30~50岁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位男性T2D受试者[年龄:(42.6±6.5)岁]进行3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每次干预均在早餐后1 h进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90% VO_(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1 min/组,低强度运动以30% VO_(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2 min/组,热身以60% VO_(2max)强度骑功率车4 min,恢复以40% VO_(2max)强度骑功率车5 min;2)MICT,以50% VO_(2max)强度持续骑功率车30 min;3)安静对照(CON)在功率车上静坐30 min,每次干预间隔10天。受试者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 h 3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试血糖、胰岛素、TNF-α和IL-6水平,并计算干预后相比干预前的变化量,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血糖、胰岛素、TNF-α和IL-6水平及变化进行比较。结果:30 min的HIIT和MICT总能量消耗量无显著差异。相比CON,HIIT和MICT显著降低了运动后即刻血糖水平(P0.05)。结论:急性HIIT和MICT均可以降低30~50岁男性T2D患者餐后静脉血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短暂提高炎症因子TNF-α的水平;相比MICT,HIIT在运动后即刻的降糖效果更好。
    • 吕楠楠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模式在不同严重程度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葫芦岛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收治的不同严重程度哮喘儿童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IT组、MCT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HIT组采取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HIT),MCT组采取中强度持续运动(MCT),对照组则保持原生活习惯。比较三组患儿试验前后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哮喘控制问卷表(ACQ-6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主观疲劳感觉量表(RPE)评分、血清生长因子(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试验后,三组患儿FEV_(1)%pred、FVC%pred、PEF%pred、FEV_(1)/FVC%、FeNO水平与本组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三组患儿FEV_(1)%pred、FVC%pred、PEF%pred、FEV_(1)/FVC%、Fe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试验后的6WMT、SBP、DBP、RPE、ACQ-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T组与HIT组患儿试验后的6WMT均长于本组试验前,SBP、DBP与RPE评分均低于本组试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三组患儿血清IL-6、GH、IGH-1与本组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三组患儿血清IL-6、GH、IGH-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试验期间HIT组患儿和MCT组患儿哮喘相关症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T与MCT运动模式均可有效改善不同严重程度哮喘儿童的运动能力,提高对哮喘的控制,但两种方式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生长因子水平均无明显改善。
    • 刘洪武; 廖粤生
    • 摘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 NCDs)是一种具有长期性、隐匿性与多发性等特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NCDs患病率呈不断上涨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因此,挖掘更多经济、有效并安全的NCDs防治方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诸多研究证实,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对NCDs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且相较于其他类型运动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性、趣味性和可坚持性。但就目前而言,HIIT与NCDs的内在联系与相关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梳理与总结HIIT与NCDs防治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成果,以期为NC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吴艳萍; 雷园园; 申晋波; 王武年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耐力运动(MI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62例T2DM患者被随机分为MIET组(n=21)、HIIT组(n=23)及对照(CON)组(n=18)。CON组无运动介入,MIET及HIIT组则分别参加持续12 w的7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功率自行车MIET运动及90%最大心率和70%最大心率强度间歇的功率自行车HIIT运动。运动介入前后受试对象进行安静心率、安静血压、体重指数(BMI)、最大运动负荷(peakW)、血糖、血脂代谢相关指标、身体成分相关指标的测试。结果各组受试者均完成12 w的实验测评。运动介入后HIIT及MIET组与实验前相比血压均有下降趋势,且安静心率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代谢方面,两运动组TG值较实验前明显下降(P0.05);身体成分方面,MIET组及HIIT组体脂重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ET组及HIIT组腰腹部体脂重明显降低(P<0.05),且HIIT组降低更显著(P<0.05);臀部体脂重MIRT组的改善效果明显,而内脏脂肪重则HIIT组改善效果明显(P<0.05)。结论尽管HIIT运动方式时间短,但也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血脂代谢、身体成分。尽管与MIET相比总运动量较少,但HIIT可产生与之相似甚至更好的改善能力。
    • 张媛; 盛蕾; 刘小玮; 韦娟; 刘秀娟; 张念云; 王子艺
    • 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性运动训练(CT)与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HIIT)对正常和肥胖大鼠血清和肝脏FGF21蛋白含量及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饲料及45%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以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体重增加20%为肥胖造模成功标准。将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安静组(LC)、正常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组(LHI)、正常持续性运动训练组(LCT),肥胖大鼠随机分为肥胖安静组(OC)、肥胖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组(OHI)及肥胖持续性运动训练组(OCT),每组10只,运动干预组大鼠进行8周不同方式负重游泳运动训练干预,末次运动干预间隔24 h后取血液检测血清炎症因子、FGF21水平,取肝脏组织检测脂质含量、脂代谢酶含量及FGF21表达水平。结果:与LC组比较,OC组大鼠体重、血清炎症因子、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增高(P<0.05),LHI组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LCT组肝脏FGF2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OC组比较,OHI组大鼠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CPT-1β、β-HAD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OCT组大鼠肝脏LPL、FAT/CD36酶含量显著增高,血清、肝脏FGF21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两种运动方式均能降低正常、肥胖大鼠体重及肥胖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现象,其中HIIT上调线粒体脂肪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正常、肥胖大鼠肝脏TG含量,而CT通过提高正常、肥胖大鼠肝脏FGF21蛋白表达及血清FGF21水平,促进肝脏摄取脂肪酸,对缓解肥胖大鼠肝脏脂质沉积效果有限。
    • 高美玲; 谷莹佳; 吴琼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呼吸功能、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能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诊治的178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运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IIT。分别在运动前、运动2个月时测定肺功能、炎症因子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程度,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测定对疾病的复发恐惧程度,SF-36量表(SF-36)评定生活质量。随访记录生存期。结果两组运动2个月时FEV_(1)、FVC、MVV、6-MWT及SF-36评分均高于运动前(P0.05)。结论HIIT能改善肺癌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对其生存期无显著延长作用。
    • 冯臣; 药家明; 周国瑾; 李慕瑶; 王黎; 王梅
    • 摘要: 目的 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1年5月至10月,互联网招募T2DM患者12例。基于《WHO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简称《指南》)和WHO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构建HIIT干预方案,对患者进行有氧运动结合肌肉强化训练的多组合全身性HIIT干预,每次30~35 min,每周3次,共8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胰腺脂肪含量和身体成分。结果 脱落1例。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腺脂肪分数、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率均改善(t> 2.258,P <0.05)。结论 基于《指南》和WHO-FICs构建的HIIT运动干预可改善T2DM患者的相关功能,表现在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胰腺脂肪含量和身体成分方面,并可以减少降糖药物用量。
    • 朱萍; 陈灿; 徐建丽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8名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便利抽样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开展HIIT,共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分显著降低。患者CDSS、IPROS评分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IT可以改善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