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剪跨比

剪跨比

剪跨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5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50279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低温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第三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论坛、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等;剪跨比的相关文献由967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凌志、刘元珍、邓宗才等。

剪跨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5 占比:0.70%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50279 占比:99.21%

总计:50681篇

剪跨比—发文趋势图

剪跨比

-研究学者

  • 金凌志
  • 刘元珍
  • 邓宗才
  • 张川
  • 杜修力
  • 刘华新
  • 刘继良
  • 初明进
  • 康谷贻
  • 张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文忠; 李健; 王刚; 王英
    • 摘要: 为探究受拉纵筋屈服的情况下,混凝土板内支座控制截面的相对剪压区高度和板的剪跨比对其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完成了4个混凝土板试件的受剪试验。试件由板、板端伸臂构件、板下柱以及底梁构成,试验借助板端伸臂构件在板端施加力偶,在预估斜裂缝起始位置的外侧施加竖向荷载,在竖向荷载和板端力偶共同作用下使板顶纵筋在斜裂缝与其相交处接近屈服,并最终使混凝土板发生无纵筋销栓作用的受剪破坏。试验结果显示:极限荷载下混凝土板弯剪控制截面的剪压区高度与板顶受拉纵筋配筋率呈正相关关系;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于混凝土剪压区,该区域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受压应力相对大小的影响,压应力较大时抗剪强度低于纯剪时的抗剪强度,压应力较小时抗剪强度高于纯剪时的抗剪强度。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剪跨比和由纵向受拉钢筋引起相对剪压区高度影响的板内支座附近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秦拥军; 王博; 赵志浩; 李向阳
    • 摘要: 以配箍率和剪跨比为变量设计了5根钢筋混凝土梁受剪试验,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对梁受剪破坏过程中裂纹的分形维数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裂纹分形维数与最大裂纹宽度、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变量下,试验梁裂纹分形维数均随加载进程的进行而呈线性增大,其增长速率随着剪跨比的提高而加快,随着配箍率的增大而降低。受剪梁最大裂纹宽度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二者成指数函数关系。随着试验梁裂纹分形维数的增大,其损伤变量也在不断增大,构件损伤程度加剧。
    • 马江萍
    • 摘要: 为研究分析复式圆钢管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利用ABAQUS建立了混凝土与钢管强度、弹性模量均相同的9个模型,对比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对模型极限承载力与延性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式圆钢管混凝土柱在剪跨比相同时,随轴压比增大模型的极限承载力逐渐减小,延性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在轴压比相同时,随剪跨比增大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大幅递减,模型的延性系数在轴压比为0.4时对剪跨比不敏感,在轴压比为0.2时有近25%的提高,但延性系数在轴压比为0.6时大幅下降。
    • 孔杰威; 郑小红
    • 摘要: 为探讨剪跨比对无腹筋UHPC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以剪跨比为主要参数,对3种不同剪跨比的无腹筋UHPC简支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相比较,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的剪跨比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大,无腹筋UHPC梁的抗剪承载力降低,且降低速率逐渐减小;剪跨比越大,纵筋配筋率对抗剪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越小。文中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为无腹筋UHPC梁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
    • 程小卫; 纪晓东; 李易; 杜修力
    • 摘要: 完成了4个剪跨比为2.0的钢筋混凝土(RC)墙在恒定轴拉力和往复水平力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RC剪力墙在拉弯受力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和耗能等。试验结果表明:RC墙试件出现了两种破坏模式,包括弯曲-滑移破坏(竖向钢筋平均拉应力比n_(s)=0.23~0.63)和弯曲破坏(n_(s)=0.91);轴拉力显著降低了RC墙的抗侧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试件HSW4(n_(s)=0.91)的承载力比试件HSW1(n_(s)=0.23)的低41%;RC墙试件的极限位移角为1.3%~1.6%,大于GB 50010-2010规定的弹塑性位移角限值1/100。采用实测裂缝宽度和Vecchio-Collin_(s)公式计算了沿贯通裂面的抗滑移承载力退化曲线,揭示了试件弯曲-滑移破坏机理。采用有限元软件VecTor2建立了RC剪力墙拉弯受力分析的数值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准确预测试件的破坏模式、刚度和承载力。
    • 余磊; 马佳星; 王银辉; 李兵
    • 摘要: 工字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因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与刚度,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之中。有效刚度对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DIANA对拟静力加载下工字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研究,分析了翼缘宽度、轴压比、剪跨比、腹板纵筋强度、翼缘纵筋配筋率对有效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工字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有效刚度折减系数随着翼缘宽度、腹板纵筋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轴压比、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翼缘纵筋配筋率影响不大。提出了适用于工字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有效刚度的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贴合试验值,说明该公式准确度较高,可用于计算工字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有效刚度。
    • 秦拥军; 张逸飞; 李向阳; 杨雳鹏
    • 摘要: 为了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裂缝进行研究,设计了沙漠砂掺量、剪跨比、箍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素,对9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进行试验。试件采用位移控制的方式进行加载,根据不同国家规范中深梁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的最大裂缝宽度进行了理论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同一剪力值下,试件裂缝宽度随着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箍筋配筋率的增加,分别呈现增大、减小、减小的趋势,随沙漠砂掺量的增加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将美国ACI 318-11、欧洲EN 1992-1-1:2004和中国GB 50010—2010规范中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中国规范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最大裂缝宽度进行的理论值计算与试验值最为接近,且变异系数较小,建议采用中国规范进行最大裂缝宽度理论值的计算。
    • 陈飞; 杨青顺; 卫骏; 周乐祥; 王清
    • 摘要: 为进一步探讨M型型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M型型钢组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结果,采用MSC MARC有限元软件对其中的MSSCW1、MSSCW3、MSSCW4、MSSCW64组试件进行建模模拟并验证,验证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M型型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轴压比、剪跨比及型钢厚度等参数变化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规律,结果表明:对于M型型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剪跨比为2.0时,其位移延性系数出现峰值,表明此类剪力墙最适剪跨比为2.0。相比轴压比为0.1的3组剪力墙模型,轴压比为0.2的剪力墙模型MSSCW2'、MSSCW7'、MSSCW10'水平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13.14%、15.09%、8.86%;相比轴压比为0.2的3组剪力墙模型,轴压比为0.3的剪力墙模型MSSCW3'、MSSCW8'、MSSCW11‘水平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6.06%、7.46%,3.63%,轴压比增加幅度下降,表明M型型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轴压比合理范围在0.2左右;当剪力墙达到峰值荷载之后,轴压比越大,刚度退化越快,变形能力越差。相比较小剪跨比(λ=0.95,λ=1.5)剪力墙,大剪跨比(λ=2.0,λ=3.0)剪力墙随着型钢厚度增加,位移延性系数增加的幅度较大。
    • 虞晓雪; 初明进; 李祥宾; 刘继良
    • 摘要: 采用ABAQUS建立了中高剪跨比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有限元模型,将分析结果中的骨架曲线、混凝土应变和损伤云图、钢筋应力云图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后浇混凝土强度、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BAQUS建立的榫卯剪力墙模型可以反映其真实受力状态;提高后浇混凝土强度对墙体破坏形态影响不大,峰值荷载前墙体刚度略增,峰值荷载后承载力退化变化不明显,当后浇混凝土强度不低于预制混凝土强度时更有利于墙体承载力的充分发挥;提高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峰值荷载前墙体刚度增大,峰值荷载后承载力退化速率加快,墙体延性系数均大于5,具有较好的变形性能,当配筋率从0.85%逐渐提高到3.36%时,承载力增幅较大。
    • 李静; 杨鹏辉
    • 摘要: 通过拟静力试验对比研究了带端柱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DHSCW)试件和矩形截面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RHSCW)试件的破坏机理、承载能力、变形特征、刚度退化和耗能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带端柱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在各荷载特征点的承载力是矩形截面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1.5~2.0倍;屈服特征点后,带端柱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刚度退化速率相比矩形截面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较慢;相同剪跨比下,带端柱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位移延性系数是矩形截面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1.3~1.8倍,累积耗能值前者是后者的2.5~4.2倍。在剪力墙截面两端设置端柱作为约束边缘构件,可以对剪力墙墙板提供有效约束,且端柱和墙板二者相互作用、协同工作,显著提高了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