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刑事司法政策

刑事司法政策

刑事司法政策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315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83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公安研究、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6年全国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研讨会、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等;刑事司法政策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孟栓、梁洋、王守安等。

刑事司法政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3 占比:22.3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083 占比:77.47%

总计:1398篇

刑事司法政策—发文趋势图

刑事司法政策

-研究学者

  • 吴孟栓
  • 梁洋
  • 王守安
  • 石献智
  • 黄海龙
  • 付永伟
  • 吴光升
  • 周建军
  • 樊崇义
  • 贾春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邱俊霖
    • 摘要: 随着《刑法修正案(十一)》《未成年人保护法》《认罪认罚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无论是刑法学界还是法律实务部门都心照不宣的将未成年犯罪刑事政策与普通刑事政策区别开来。本文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相关理论,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作为视角和切入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若干问题和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正确理解我国未成年刑事政策的丰富内涵。另外,深层次解读我国未成年的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以及刑事矫正政策,同时梳理国外未成年犯罪之刑事政策,通过分析这些政策的特色与价值,从立法、司法以及社会矫正三个层面为减少未成年犯罪提供拙见。
    • 张福坤
    • 摘要: 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对于保障人权、纠偏羁押制度功能异化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存在两个方面的实践困境,由此导致围绕这两方面困境诉争不断,形成了实践难点。因此,在借鉴未成年人少捕慎诉慎押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刑事政策有效性的具体实践基准对应检视,从而助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的有效实施。
    • 摘要: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助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案件中,要充分发挥“捕诉一体”优势,提高办案质效。积极贯彻“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落实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努力实现维护农民工权益和保护企业正常经营的目标。
    • 吴正花
    • 摘要: 捕诉一体是指一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法律监督等都由同一检察机关内部的同一检察部门的同一检察人员或者一个办案组负责,即通常所说的“谁批捕、谁起诉”。少捕慎诉慎押是检察机关确立的一项重大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指对于批捕案件应结合实际情况,能不捕的不捕,要慎重起诉,慎重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羁押措施,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体要求。
    • 张桂霞
    • 摘要: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为回应犯罪结构的变化和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的内在需求,党中央明确提出少捕慎诉慎押这一重要刑事司法政策。作为犯罪治理的重要抓手,少捕慎诉慎押政策发挥着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实现恢复性司法正义的价值功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重羁押重追诉的现状依旧突出、司法人员适用动力不足以及如何平衡不同政策之间的价值冲突等现实问题。为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应当打破陈旧的司法理念禁锢,转变不当的考核机制,对逮捕、非羁押措施、不起诉等制度进行系统完善,并在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的指引下平衡协调好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从严刑事政策的关系,构筑犯罪治理的实践进路。
    • 张强; 于军
    • 摘要: 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助于司法人员转变理念,在逮捕阶段对犯罪嫌疑人采用非羁押监管措施。受该刑事司法政策的影响,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在审查起诉阶段扩展相对不起诉案件的范围,提高对犯罪嫌疑人适用不起诉决定的比例。这一转变对降低捕后轻刑率有积极作用,如果检察机关依法对案件做出如相对不起诉的终局处理,将减少逮捕犯罪嫌疑人后对其提起公诉时被法院判决轻刑的数量,进一步推动检察官在逮捕阶段主动适用非羁押监管措施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
    • 吴君霞; 秦宗文
    • 摘要: “慎诉”为在审查起诉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了明确的衡量基准。“慎诉”的前提是案件达到了起诉条件,其作用主要体现于起诉必要性的判断,对案件实体条件和证据标准的判断影响较小。当前“慎诉”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隐患,其中司法人员的“严打”思维惯性、“慎诉”与司法人员个人利益诉求之间的冲突等对政策稳定实施的影响尤为突出。为保障“慎诉”政策行稳致远,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努力:为形成“慎诉”的思维惯性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动态调整不起诉指标底线,适度鼓励冲高不起诉率;为办案人员办理不起诉创造友好但又监督有效的办案环境;积极推进不起诉案件非刑罚处罚规范化工作,扩大附条件不起诉适用范围等。
    • 王天保; 李莉
    • 摘要: 推行赔偿保证金制度对于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高刑事和解成功率以及实现司法公正具有积极作用。作为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诉讼性制度,赔偿保证金制度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从适用案件范围、适用诉讼环节、保证金数额确定、保证金缴存和保管方式、程序适用的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系统的完善。
    • 杨帆
    • 摘要: 我国五种不起诉存在适用率低且不平衡、运行程序不畅以及各种不起诉之间边界模糊、交叉、不合理等问题,致使不起诉运行的效能发挥受到影响。针对“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认罪认罚从宽的实施以及刑事合规的试点等司法改革对不起诉适用提出的新诉求,应对我国法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核准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重新进行边界厘定及体系重塑。其主要路径包括:扩大法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明确证据不足不起诉的“证据标准”;明确核准不起诉的实质条件;重置相对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的关系、边界;加强对不起诉权运行的程序保障等。此外,构建刑事合规、认罪认罚从宽适用不起诉的具体选择模式,以规范司法改革中不起诉权的行使,推动司法改革的深入发展。
    • 魏家葆
    • 摘要: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具有辩证性,需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才能体现刑事侦查程序中执法的公平性和灵活性。刑事侦查的整个过程中,应合理的引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能熟知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刑事程序立法上具体展现,对刑事和解、从宽处理、从严执法、诉讼主体人权和正当权益的保护等建立正确的认识。由此,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合理的适用于刑事侦查程序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