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布参数

分布参数

分布参数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83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9篇、会议论文91篇、专利文献167134篇;相关期刊335种,包括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相关会议81种,包括四川省通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分布参数的相关文献由2092位作者贡献,包括曾惠敏、林富洪、宋国兵等。

分布参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9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9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67134 占比:99.64%

总计:167744篇

分布参数—发文趋势图

分布参数

-研究学者

  • 曾惠敏
  • 林富洪
  • 宋国兵
  • 水鹏朗
  • 索南加乐
  • 刘小宁
  • 吕震宙
  • 邓飞其
  • 于涵
  • 王增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怿宁; 张大海; 武传健; 公冶令姣; 王雪芹
    • 摘要: 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输电技术发展迅速,但其保护还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易受线路分布式电容影响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解决柔性直流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低频无功方向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后备保护原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不受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不需要严格的通讯同步且具备较强的耐受故障电阻和噪声干扰的能力。
    • 王庆壮; 贾明娜; 朱胜杰; 钟浩; 李扬; 吴昊
    • 摘要: 变压器的漏感和分布电容等分布参数在高频状态下会对电路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可忽略。当增加绕组高度或减小绝缘层厚度使漏感减小时,分布电容就会增大;反之亦然。引入绕组损耗,在绕组损耗较小值附近确定绕组高度和绝缘层厚度的范围值,以此来确定绕组高度和绝缘层厚度范围值的选取。通过Maxwell建立高频变压器3D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得到的数据在Matlab中生成三维拟合曲面图,通过绕组损耗的残差图说明拟合的数据较好地符合原始数据。仔细比对漏感、分布电容和绕组损耗关于绕组高度和绝缘层厚度的图形,最后通过对三维表征图的仔细对比,得到在绝缘层厚度范围为1.0~1.18 mm,绕组高度范围为26.8~33.8 mm时,绕组损耗值可以降到很小的范围,为以后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 李越梅; 吕洪淼; 刘文博; 晏祥智
    • 摘要: 为得到岩石在不同围压作用下变形特性以及岩石空隙对变形损伤的影响,采用TAW-2000岩石试验系统对砂岩进行室内三轴压缩试验;构建考虑岩石空隙损伤的三轴压缩统计损伤模型,以及提出确定分布参数和空隙损伤影响系数的方法,通过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对比,验证建立损伤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传统破坏模型引入空隙损伤影响系数可以较好地描述损伤演化,并能反映出三轴压缩试验曲线的软化特性。该模型对传统破坏模型引入空隙损伤影响系数可以较好地描述损伤演化,并能反映出三轴压缩试验曲线的软化特性。岩石在同一围压作用下的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都是呈现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这是由于岩石在荷载作用下内部原生裂隙会进一步发展、扩散,直至贯通为宏观裂缝,导致岩石发生变形破坏,后续试验岩石试样沿着破裂面滑移,最终使得岩石的损伤程度逐渐加剧。由拟合结果可知,建立的统计损伤模型可较好地反应岩石的变形特性,也可较为真实反映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对实际工程中巷道围岩-支护体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实际工程中围岩所受的三向应力大小各不相同,鉴于试验条件约束无法实现,故需要在以后研究中对岩石做真三轴试验,才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地层开挖后围岩的受力、变形情况。
    • 刘传永; 王明; 赵普志; 刘俊; 吴伟丽; 侯李祥
    • 摘要: 干式空心电抗器内部包封固化不易拆卸,当出现匝间绝缘短路故障时难以发现,停电检修维修成本较大周期较长,为了能利用运行中的信号在线检测出匝间绝缘故障,提出一种基于电抗器开断过电压特征分析的匝间绝缘故障辨识方法:在电抗器匝间绝缘短路故障分布式参数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带有匝间绝缘短路故障的电抗器开断过电压模型,分析匝间绝缘短路故障对电抗器开断过电压波形的影响作用,并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过电压波形进行频谱分析,最后搭建计及匝间绝缘故障开断过电压仿真模型,对存在不同程度的绝缘短路的电抗器进行开断模拟,获取电抗器开断电压波形及其振荡频率等数据,对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和特征提取,量化开断过电压最大幅值及振荡频率与绝缘之间的差值,可以有效辨识出匝间短路故障。
    • 杨杨; 徐赵东
    • 摘要: 为了研究磁性颗粒在磁场作用下的不均匀分布对磁流变液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卡方分布来模拟磁性颗粒的间距分布,对现有的磁流变液微观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磁流变液双链微观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修正相邻磁性颗粒的间距完全相等且不随磁感应强度而变化的假设,采用卡方分布来表征磁性颗粒间距的不均匀分布,并引入分布参数来描述磁性颗粒间距随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关系,推导了考虑磁性颗粒不均匀分布的磁流变液修正微观力学模型;基于修正的微观力学模型,分析了分布参数对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影响;将该文提出的磁流变液修正微观力学模型带入到磁流变阻尼器的准静态模型中,可以得到不同电流下的阻尼器最大出力,并与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了磁性颗粒不均匀分布的磁流变液修正微观力学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磁流变液在不同磁感应强度下的剪切屈服应力,尤其是在低磁感应强度情况下可以改善现有微观力学模型放大了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缺点。
    • 刘强; 周海京; 董志伟
    • 摘要: 针对实际多导体传输线结构中不同线缆导体之间处于非平行分布状态的几何特征,讨论了基于传输线模型和分布参数模型构建的线缆电磁耦合模型,通过对每个线缆网格分别进行分布参数提取和代入到传输线模型中计算,实现将线缆电磁耦合模型应用到非平行线缆结构电磁耦合计算.以实际线缆单元结构为对象,将所提模型的计算结果分别与全波算法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完成了非平行线缆电磁耦合模型的准确性验证.在完成准确性验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平行线缆和非平行线缆两种结构的电磁耦合响应结果,展示了线缆非平行结构特征对实际线缆电磁耦合响应的显著影响,证实了在实际线缆电磁耦合仿真中必须考虑非平行线缆结构特征的影响.
    • 杨明玉; 陈浩杰; 秦天洋
    • 摘要: 半波长线路电压电流特征受分布电容影响很大,基于集中参数的保护原理不再适用。为此从行波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半波长线路的区内外故障特征,得到其正反向行波的幅值和相位关系。然后为解决现有行波保护易受噪声干扰和小故障初始角时灵敏度不足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工频故障行波的幅值比较式方向纵联保护原理,并对积分时间和门槛值整定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半波长输电线路模型,针对影响保护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故障场景下,该保护方案均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故障方向。保护可靠性基本不受故障初始角、故障点位置和噪声干扰等影响,抗过渡电阻能力较强。
    • 杨鑫; 陈欣刚; 孙浩天; 丁学辉
    • 摘要: 配电网母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高压侧中性点加装非线性电阻或高阻值电阻等消谐方法会导致PT末端的电压升高,开口三角零序电压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在母线PT高压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与阻尼电阻串联组合的消谐方法。以10 kV母线PT为应用对象,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搭建了10 kV配电网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给出了间隙和电阻的选型原则,得到了间隙的放电电压和电阻的最佳取值。利用仿真模型,将PT一次侧加装间隙与电阻串联的消谐方法与加装高阻值电阻、非线性电阻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消谐时间短、PT末端电压水平低、不影响PT开口三角零序电压测量以及接地点容性电流小的特点,具有更好的综合消谐效果。
    • 王韬; 张壮; 赵康发; 邵坤; 游永华; 易正明; 贺铸; 吴达
    • 摘要: 牵引变压器散热涉及冷却油与绕组的共轭传热和热油在油冷却器的二次散热.为准确模拟其温度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在一维假设基础上,建立了牵引变压器(含绕组和冷却油)和油冷却器的分布参数模型,并与油泵和管道等集中参数模型耦合,建立了牵引变压器动态温度场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一套数值求解算法;对一台牵引变压器及其散热系统进行动态温升实验,以此检验了模型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牵引变压器冷却油温过渡时间(58 min)与实验值(61 min)吻合良好,稳定工作的冷却油和绕组温度与实验值的偏差分别为1.3°C和2.5°C,可以用于指导牵引变压器散热系统的工程设计及优化.
    • 徐璐瑶; 周登极; 贾星云; 何颖雪
    • 摘要: 空气取水能够有效解决野外作业期间的供水问题.本文建立由常微分方程组构成的分布参数除湿转轮模型,搭建柴油机余热回收空气取水模型,研究柴油机工况变化过程中取水系统的动态工作状况.结果表明:在柴油机目标转速提高时,转轮取水量和吸附剂吸附率较再生空气和吸附剂温度稳定所需时间更长,需转轮循环工作6~7个周期后重新稳定;取水量受再生空气温度影响较大;在转轮环境空气流量较大时,系统变工况下运行稳定性更好.为保证系统高取水速率与稳定性,环境空气流量应维持在800~1000 m 3/h.本文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研究转轮空气取水系统的控制与运行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