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凝华

凝华

凝华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教育、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专利文献101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数理天地:初中版、科学课:7-9年级等; 凝华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文胜、吴一澄、熊晓俊等。

凝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44.81%

专利文献>

论文:101 占比:55.19%

总计:183篇

凝华—发文趋势图

凝华

-研究学者

  • 林文胜
  • 吴一澄
  • 熊晓俊
  • 臧德耿
  • 陆文光
  • 顾晓峰
  • 张波
  • 李书田
  • 李翔
  • 邱利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辛亥; 张首石; 窦凯; 王凯; 赵思琛
    • 摘要: 为改善我国矿井火灾现状,优化单一惰性气体灭火技术的不足,搭建了干冰制备系统与可视化CO_(2)相变特征测试实验台,在不同管型下制备了液氮与干冰颗粒的液-固两相混合物,并结合数值模拟探索了三相混合物体系的形成机理及CO_(2)的相变特征。干冰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当CO_(2)管路夹角增大时,凝华温度从168 K降低至157 K;干冰凝华量增加,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积于可视化管路底部形成凝华覆盖层,凝华层厚度向管路上部扩散。通过模拟发现:随LN_(2)与CO_(2)支管夹角当30°增大至90°,流体流速从14.5 m/s相应增大至15.8 m/s,温度下降速率加快,管路底部干冰生成体积分数增大,与实验结果吻合。
    • 汪世清; 郜时旺; 王绍民; 刘练波; 王金意; 牛红伟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低温戊烷液体洗涤烟气将CO2和SO2同时冷凝脱除的烟气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2塔喷淋冷却方式冷却烟气,第1个喷淋塔采用冷冻水喷淋降温至接近冰点,第2个喷淋塔采用低温正戊烷液体喷淋降温至SO2和CO2的凝华温度,洗涤冷凝得到的SO2、CO2和H2O等组分不溶于正戊烷,故而从洗涤液分离出来.本文基于ASPEN PLUS软件建立600MW燃煤机组低温冷凝法脱硫脱碳工艺模型,通过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对SO2和CO2脱除效率和系统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烟气降温至-116 °C时,CO2捕集率达到90%,SO2脱除率接近100%;当捕集的CO2以气态形式存在时,系统能耗约为80.25 MW(188.6 kW·h/t),当捕集的CO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系统能耗约为114.56 MW(269.2 kW·h/t),比传统醇胺吸收法脱碳能耗降低30%左右.
    • 李静; 张睿
    • 摘要: "教、学、评一致性"是目前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与发展趋势,逆向教学是评价先行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推动这一理念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与渗透;分析了二者的契合性,并将该设计理念与逆向教学模式相结合,展开"升华与凝华"课堂的教学实践,以期能让课堂的教书与育人功能真正得到体现。
    • 黄继奎
    • 摘要: 水蒸气具有易液化和易凝华的特点。下面对水蒸气的相关考点加以总结。一、与水蒸气相关的物态变化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形成水蒸气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升华,水蒸气遇冷又可发生液化和凝华。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 李雪妮
    • 摘要: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常温下极容易吸热升华变为气态,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因此干冰常用来制冷。干冰的制冷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食品保鲜、舞台造雾、 人工降雨等。干冰还在印刷、石油化工、医疗、航空航天、核工 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研究材料的性能,能更好地发挥其 长处,从而更快地推进科技进步。
    • 曲志敏; 何秀敏
    • 摘要: 通过现场舞台烟雾的演示和变幻的碘、有趣的干冰两个分组实验,让学生充分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物理现象,建立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白雾和霜的形成,让学生了解了升华和凝华的吸、放热特点,并联系实际,分析日常生活、应用中的相关现象。通过自主阅读科学·技术和社会内容,学生了解了地球上的水循环的同时,对各种物态变化进行了总结概括,进而产生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 孔文欢
    • 摘要: 浙教版科学中的"升华与凝华"实验是用酒精加热碘锤,虽然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多次重复实验,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实验与生活脱离,会觉得科学离我们还是很遥远的.但是如果我们改用干冰,可以大大增强实验的可视性,还可以把物态变化所有的过程全部结合起来,且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陆杨1
    • 摘要: 最近寒潮频现,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大雪,很多北京人也期盼着来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好去观赏美丽的雪景。在北京,赏雪的首选之地被公认为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其实,到西山赏雪历史悠久。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支脉,山峦起伏,林木葱郁,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冬季每至大雪初晴,千峰万壑,积素凝华,宛若图画,更是美不胜收。
    • 摘要: 雾凇(wùsōng)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 谈凤霞
    • 摘要: 程玮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书系代表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一段各有特色,相比于"少女红"系列的更多成长抒情,婉曲细腻,"周末聊天"系列的更多文化解说,纷繁厚重, "海龟老师"系列的则更多童趣叙述,天真轻盈."海龟老师"作为校园题材,着意于表现属于作者独有的"一派天真",它所表现的浑厚"底气"具有多个来源.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立体化、个性化,细节描写体现出"滑稽美学"的效果.高品质的儿童文学讲究语言的凝练而生成的诗性气息,作者对生活的深情凝视而生成的诗性目光,同时还有"凝华"式的表达而生成的诗性质地."凝华"是将抽象的意蕴熔铸于具体的物象和事件.在具有原生性的故事发展中进行的"凝华",更能使读者在故事的品玩中产生独特的兴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