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凝固

凝固

凝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8871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8篇、会议论文85篇、专利文献5968篇;相关期刊1157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第2届中国铸铁产业沙龙、2007年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等;凝固的相关文献由15134位作者贡献,包括谭毅、傅恒志、翟启杰等。

凝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18 占比:31.77%

会议论文>

论文:85 占比:0.96%

专利文献>

论文:5968 占比:67.28%

总计:8871篇

凝固—发文趋势图

凝固

-研究学者

  • 谭毅
  • 傅恒志
  • 翟启杰
  • 郭景杰
  • 丁宏升
  • 朱苗勇
  • 姜大川
  • 任忠鸣
  • 陈瑞润
  • 张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马新光; 刘曙光; 曲硕; 王杏娟; 郭银星
    • 摘要: 为了改善高碱度保护渣的润滑性能,在高碱度(R=1.5,R=1.7)保护渣中添加MgO调节保护渣转折温度,采用旋转黏度计测量保护渣黏温曲线,结合factsage热力学软件物相析出模拟研究Mg O对高碱度保护渣转折温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Mg O含量对保护渣转折温度有重要影响:R=1.5与R=1.7时,Mg O质量分数在2%~4%,转折温度随Mg O质量分数增高而降低.当Mg O质量分数在6%~10%时保护渣转折温度随Mg O质量分数增加而升高;提高碱度后Mg O的影响效果降低,当Mg O质量分数由2%增加至4%,R=1.5组分的保护渣转折温度降低了95°C,R=1.7组分的保护渣转折温度降低了32°C.MgO质量分数由4%增加至6%,R=1.5组分的保护渣转折温度升高了42°C,R=1.7组分的保护渣转折温度升高了11°C.可以发现,不同含量的Mg O对保护渣转折温度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 蒋佳君; 李建立; 朱仁林; 余岳; 朱航宇
    • 摘要: KR脱硫渣中主要成分(CaO)为转炉冶炼的优质造渣原料,通过氧化性气氛将渣中硫脱除后可将其用于转炉冶炼。但由于炉渣冷却制度不同,渣中硫的析出行为和赋存状态会发生变化,对炉渣氧化脱硫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以合成渣的形式探究冷速对KR脱硫渣中硫析出行为的影响,旨在明确KR脱硫渣中硫赋存状态及析出行为与冷却速率的关系,为后续通过氧化性气氛有效脱除KR脱硫渣中的硫提供理论参照,实现KR脱硫渣在转炉冶炼工艺的综合利用。采用热力学数据库FactSage8.1对炉渣的凝固过程进行模拟,采用SEM-EDS和XRD对玻璃管内冷却(快速冷却)、坩埚内冷却(中等冷却速率)以及随炉冷却(较慢冷却)渣样进行分析、检测,采用Image-ProPlus6.0对炉渣中CaS颗粒平均面积进行统计。试验结果表明,在合成渣中含有弥散分布的硫和CaS颗粒形式存在的硫。玻璃管内快速冷却渣样的硫主要弥散分布在炉渣基质相中,少量以CaS相的形式析出。坩埚内和炉内冷却渣样中硫主要以CaS颗粒形式赋存,少量硫弥散分布在基质中。随着冷却速率降低,炉渣中弥散分布的硫含量逐渐减少而CaS相析出量逐渐增加,且析出的CaS颗粒平均面积逐渐增大。
    • 王飞龙; 郝秋红; 于鹏飞; 杨玉婧; 马明臻; 张新宇; 刘日平
    • 摘要: 以29320调心滚子轴承外圈为研究对象,对Zr_(41)Ti_(14)Cu_(12.5)Ni_(10)Be_(22.5)非晶合金的铸造成形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充型和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合金熔体在充型过程中的速度场和温度场,以及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温度梯度场。结果表明,当浇铸温度为1200°C时,能以大于临界冷速率的冷却速率获得外形完整的铸件。采用重力铸造方法在铜铸型模具中制备厚度为25 mm、当量直径为22 mm和质量为1.32 kg的环形件。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铸件为非晶态结构。
    • 俞晟; 余建波; 任忠鸣
    • 摘要: 采用ANSYS Fluent商业软件,建立了三维流动和传热数学模型,探索了不同浇注温度下稀土金属钆在双辊薄带连铸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凝固行为。结果表明:浇注温度对钆液的流动模式和铸坯的温度分布影响很小;浇注温度从1673 K升高至1698 K再至1723 K,回流区面积增大,液面流速减小,整体铸坯温度提高,凝固坯壳减薄,凝固终点位置下移;1723 K浇注温度下铸坯在中心对称面出口处未完全凝固,容易发生漏液;在浇注温度为1673 K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合理的凝固坯壳厚度分布。
    • 伍迪灿; 王云峰; 杜文博; 丁宁; 李淑波; 朱训明; 王朝辉
    • 摘要: 本文基于Clyne-Davies模型评价了Mg-xGd-1Er-0.5Zr(x=8.0、10.0、12.0,质量分数,%)合金的热裂敏感性,并利用“约束杆”铸造钢模实验方法验证了该合金的热裂倾向。结果表明基于Clyne-Davies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能有效预测Mg-xGd-1Er-0.5Zr合金热裂敏感性,且随着Gd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热裂敏感性下降。采用数据采集系统、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铸件凝固曲线、微观组织和析出相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Gd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热裂敏感性降低,其原因是凝固后期Mg_(5)(Gd,Er)共晶液相的增多有利于枝晶间裂纹的补缩。此外,共晶液相也会抑制α-Mg枝晶的形核长大,使合金的凝固温度区间减小,从而降低合金的热裂敏感性。对热裂断口进行分析后认为,断口出现的液膜以及晶间搭桥提高了晶间结合力,这是热裂敏感性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刘佳奇; 庞靖; 王璞; 杨东; 李晓雨; 张家泉
    • 摘要: 面对绿色低碳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这一世界性挑战,通信网络和电子电气等领域对大电流功率电感器的要求不断提高。非晶合金软磁材料是当前迫切需要的先进电感器磁粉芯原料,其具备优异的高频导磁性、热稳定性和耐蚀性等优点而优于其他软磁材料。然而,作为一种原子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亚稳态材料,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仍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前沿技术。液态合金雾化法凭借粉末性能稳定、冷却速度快及可大规模生产等优势,已成为当前制备非晶合金粉末的主要工艺。在分析非晶材料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气雾化和水雾化制备非晶合金粉末的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概述了雾化过程中熔体破碎和凝固机理的现有认识。通过系统分析雾化制备的研究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中国开发非晶粉末雾化和冷却工艺高效制备非晶粉末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技术思路。
    • 王兵; 王俊升
    • 摘要: 近些年航空航天对轻质高强抗疲劳铝合金的需求日益迫切,铸造缺陷的预测与抑制技术受到广泛重视。铝合金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孔缺陷是疲劳失效的主要裂纹源,其预测与控制技术是高品质铝合金制备加工的核心工艺技术。在国外,元胞自动机(CA)等具有物理意义且计算效率较高的微观组织结构模型已成功地应用于先进铸造工艺的设计,如飞机发动机单晶叶片、飞机发动机涡轮盘,以及飞机蒙皮高强轻质铝合金工艺窗口优化。总结了计算模型应用于铝合金凝固过程中缺陷的预测及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缺陷预测模型的发展方向。
    • 毕方
    • 摘要: 公元79年,庞贝古城的历史,在维苏威火山的一次喷发中永远终结,城市的建筑、商贸、文明、生命……凝固在时空之中。当这座古老的城市重现于世,带给我们的既有对其经济文化繁华程度的惊叹,也有“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惋惜,还有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时关于生命的思考。
    • 殷子豪; 张帆; 仲红刚
    • 摘要: 金属凝固过程往往包含多个物理化学现象,无论是有色合金还是钢铁的凝固都相当复杂,而电磁场处理进一步增加了其复杂性,导致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都面临很大困难。总结了金属凝固过程电磁场、流场与温度场的主要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阐述了电磁场作用下流场与温度场的耦合模型,并着重讨论了针对糊状区的处理方法。
    • 姜泽明
    • 摘要: 凝固是影响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质量的关键环节,其过程十分复杂,对于此环节,长期以来以经验认识居多,相关理论模型仍有许多模糊的部分。对此,文章主要总结了溶液纺丝过程聚丙烯腈凝固后初生纤维的结构特征,并对目前凝固过程出现的新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