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雾化

气雾化

气雾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23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49228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国医药导报、材料导报、材料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7年中国钢铁年会、2006中国超硬材料发展论坛、2005年中国温州雁荡山硬面技术学术交流会等;气雾化的相关文献由119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玉刚、吴文恒、卢林等。

气雾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9228 占比:99.95%

总计:249363篇

气雾化—发文趋势图

气雾化

-研究学者

  • 赵玉刚
  • 吴文恒
  • 卢林
  • 张桂香
  • 张亮
  • 叶国晨
  • 唐跃跃
  • 张柯
  • 许荣玉
  • 蒋保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申请号:CN202111059254.7申请日:20210910公开(公告)日:20211109公开(公告)号:CN113618073A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摘要:公开了一种钛铝基合金球形粉末的短流程气雾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绵钛、铝豆、Al-60Nb中间合金混合均匀;(2)将混合料压制成棒状坯料;(3)将棒状坯料置于真空感应熔炼气体雾化制粉设备的熔炼坩埚中,加热;(4)向真空感应熔炼气体雾化制粉设备中充入氩气.
    • 关书文; 刘世昌; 时坚; 高鹏; 魏彦鹏; 成京昌; 于波
    • 摘要: 金属粉末作为增材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最终质量。气雾化制粉技术所制备的粉末具有粒度细小、球形度高、氧含量低等优点,已成为增材制造高性能金属构件的主要原材料。本文综述了气雾化制粉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总结了近年来气雾化制粉用喷嘴结构类型、气体流场结构与仿真模拟、粉末质量调控及工艺参数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气雾化制粉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张亮亮; 周阳; 刘世锋; 杨鑫; 王岩
    • 摘要: 随形冷却模具一般具有复杂的异形流道,能够大大提高冷却效率和产品的表面质量,但是其加工难度非常大。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累加实现构件成形的技术,其优势是能实现材料的内部复杂结构。粉末的制备是增材制造的基础也是关键步骤,粉末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增材件的好坏,常见的模具钢粉末制备方法有气雾化法和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增材制造时材料将会经历快速熔化和快速凝固的过程,同时还要经受层间热循环的作用,其组织和微观结构严重偏离平衡凝固时的组织和结构。模具钢增材体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一般高于铸造态母材、低于轧制态或固溶时效态母材,其塑性一般难以达到使用要求。从粉末制备和典型模具钢增材工艺、组织和性能进行综述,以期给增材制造模具钢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 刘佳奇; 庞靖; 王璞; 杨东; 李晓雨; 张家泉
    • 摘要: 面对绿色低碳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这一世界性挑战,通信网络和电子电气等领域对大电流功率电感器的要求不断提高。非晶合金软磁材料是当前迫切需要的先进电感器磁粉芯原料,其具备优异的高频导磁性、热稳定性和耐蚀性等优点而优于其他软磁材料。然而,作为一种原子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亚稳态材料,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仍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前沿技术。液态合金雾化法凭借粉末性能稳定、冷却速度快及可大规模生产等优势,已成为当前制备非晶合金粉末的主要工艺。在分析非晶材料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气雾化和水雾化制备非晶合金粉末的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概述了雾化过程中熔体破碎和凝固机理的现有认识。通过系统分析雾化制备的研究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中国开发非晶粉末雾化和冷却工艺高效制备非晶粉末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技术思路。
    • 安玉姣; 牛立斌; 高冲; 胡宇阳; 李玉华; 刘金颂
    • 摘要: 本文采用气体雾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相结合的工艺制备过共晶Al-40 wt.%Si合金。采用XRD、SEM、静水压天平、显微硬度计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保温时间对Al-Si合金相组成、显微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温时间30 min时可获得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上的超细初生硅和高密度的合金组织;与气雾化制备的3.7μm的初生硅相比,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初生硅的平均粒径由5.17μm增大到7.72μm;在保温时间为30 min时,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最大值94.9%,205 MPa和HV0.2196.86;此外,所有的衍射峰都属于α-Al或β-Si,检测到没有其他相;另外,对放电等离子烧结致密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 关书文; 刘世昌; 时坚; 岳野; 高鹏; 魏彦鹏; 成京昌; 于波
    • 摘要: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气体雾化制粉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雾化气体压力对气雾化制粉过程中雾化流场和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气体压力为3.5 MPa、4.0 MPa、5.0 MPa时,雾化粉末中值粒径分别为79.3μm、64.5μm、41.6μm,与试验得到的粉末中值粒径87.63μm、70.13μm、53.93μm对比,误差为9.5%、8.0%、22.8%。综合分析,增大雾化气体压力可以细化粉末粒径、提高细粉收得率。
    • 居琪萍; 汪立高; 魏明炜
    • 摘要: 目的研究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法(VIGA)制备球形24CrNiMoY高强钢粉末并验证其激光3D打印性能。方法阐明不同雾化气压对粉末形貌、流动性等粉体特征的影响,分析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快速成形合金钢样品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在9.0 MPa雾化气压下制备的粉末球形度最佳,粉末松装密度达到4.89 g/cm^(3),流动性能为21.4 s/(50 g),粉末含氧量0.023%,空心球率<3%,粉末的微观组织主要是马氏体。经过激光工艺参数调控,SLM成形合金钢试样的激光熔池内存在两个明显不同的微区:激光熔化区(LMZ)和热影响区(HAZ)。LMZ主要是马氏体组织,HAZ主要为下贝氏体组织。合金钢试样的平均显微硬度为(402±5.7)HV0.2,其抗拉强度达到(1246±12)MPa,断后伸长率为(11.6±0.5)%。结论VIGA方法制备的24CrNiMoY高强钢粉末满足SLM技术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激光3D打印成形性。
    • 刘玉峰; 张国庆; 刘娜; 李周
    • 摘要: 概述了TiAl合金气雾化制粉及热等静压成形的主要研究成果。在TiAl合金粉末制备方面,重点介绍了气雾化制粉工艺、粉末粒度控制、粉末氧含量控制和粉末组织特征。针对热等静压技术,介绍了TiAl合金粉末热等静压致密化过程及机理,总结了采用热等静压近净成形工艺制备TiAl合金转捩片的研究成果。结合粉末冶金TiAl合金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TiAl合金粉末制备及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
    • 赵少阳; 谈萍; 李增峰; 殷京瓯; 沈垒
    • 摘要: 以TiAl合金块为原料,利用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技术制粉,通过对导流系统和雾化器的优化改进,制备出氧含量低、细粉收率高的球形TiAl合金粉末。结果表明,将导热性好的石墨导流基座和耐冲刷的BN材质陶瓷导流内芯配合使用,既可以保证导流管加热,也可以有效阻止金属熔液的冲刷;螺旋喷管雾化器使雾化点下移,回流区位置远离导流管出口,解决了液柱反流的问题。螺旋分布管能够有效约束雾化气体,动能损失小,能够显著提高细粉收率达20%以上。实验制备的球形TiAl合金粉末流动性为27.7[s·(50 g)^(‒1)],球形度>90%,粉末氧增量小,适用于3D打印和注射成型工艺用粉。
    • 尹燕; 董开基; 李治恒; 薄尧; 路超; 张瑞华
    • 摘要: 采用紧耦合真空气雾化法制备Fe-Cr合金粉末,通过不同目数的筛网进行筛分,得到0~25μm、25~53μm、53~105μm、105~150μm四个粒度段的粉末.使用氧氮分析仪、碳硫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雾化前后粉末化学成分,测定全粒度段及各粒度段的氧含量变化情况;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等分析测试手段观察粉末表面形貌及表面微观组织并测定粉末粒径.结果表明:紧耦合真空气雾化制备Fe-Cr金属粉末化学成分可精确控制,全粒度段氧含量为0.024wt.%;冷却速度随粉末粒径的减小呈现指数级增长,随着粉末粒度段的增大,表面组织主要由胞状晶、柱状晶向树枝晶发展;各粒度段氧含量随粒径增大逐渐减小;空心粉的形成主要与袋式破碎机制和晶粒凝固收缩差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