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冻
凝冻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73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轻工业、手工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56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高原山地气象研究、贵州畜牧兽医、农技服务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等;凝冻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全玉、陈永、刘德龙等。
凝冻
-研究学者
- 陈全玉
- 陈永
- 刘德龙
- 张秀艳
- 董舰
- 严小冬
- 刘洋
- 吴桐
- 周佩锦
- 张勇
- 徐玉秀
- 暴士媛
- 李若琳
- 李雅峰
- 林海波
- 王兴龙
- 王士朋
- 赵君
- 赵洪懿
- 郑书毅
- 马安涛
- 高文艺
- 黄涛
- 任远井
- 余江山
- 余述良
- 列梓君
- 刘志祥
- 刘澈
- 崔喆
- 曾光
- 李运兵
- 杨德洪
- 杨春晖
- 杨燕
- 杨锡洪
- 王建军
- 王林玲
- 白云
- 程雨晴
- 翟锐
- 肖本胜
- 肖青松
- 解万翠
- 许佩云
- 许泽圣
- 赵曜
- 邢慧勇
- 陈媛媛
- 高红梅
-
-
夏云东;
高静
-
-
摘要:
为了预防冰冻灾害对水闸闸门的破坏,制定合理的防冻策略,在分析现有结冰预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利用FENSAP-ICE软件分析水闸表面结冰过程,研究凝冻天气水闸积冰生长过程和冰层在水闸表面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空气中的过冷液体容易在闸门和门槽连接处聚集形成积冰,并从闸门底部沿两侧门槽向上生长,应采用闸门化冰与门槽挡风避雨相结合的水闸防冻策略。
-
-
谭其志;
苏艳菲
-
-
摘要:
凝冻天气水闸容易覆冰冻结,影响水闸功能的正常运行,如强行提闸会危害水闸结构安全。为分析水闸积冰提升运行的受力特征,采用了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输水闸门的覆冰模型,通过CZM(cohesive zone model)模型表达冰在水闸表面的附着力,实现了提闸脱冰的数值模拟。仿真分析表明,水闸积冰会导致门槽底部产生应力集中,虽然不会直接造成结构破坏,但是随着凝冻天气持续,长期带冰提升容易使结构产生疲劳破坏,威胁水闸安全可靠运行。
-
-
严小冬;
张皓;
杨涛;
陈宇;
蔡志颖;
李忠燕
-
-
摘要:
利用1961~2019年贵阳8个地面观测站冬季(12月~次年2月)雨凇观测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全球气温场及欧亚水平风场资料,通过EOF、M-K、小波及合成分析方法,对贵阳冬季凝冻日数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全球海温场及欧亚水平风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59年贵阳市冬季及各月平均凝冻日数为10.7d,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增多,开阳东北部凝冻日数达到20d以上;凝冻日数变化趋势具有高度一致性,12月与冬季凝冻日数变化为显著正相关,突变多发于20世纪70~80年代末,在1980~1990年及2005~2015年出现4a的显著周期变化;强凝冻年500hPa高度距平合成场欧亚大陆的位势高度呈现"北高南低"分布,强弱年差值距平场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表现为"北正南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格陵兰、北美及乌拉尔山-西伯利亚一带为正距平;强凝冻年赤道中东太平洋秋季海温距平为负,引起纬向环流加强,水汽交换增加;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偏北强风带南下低空冷锋生成,利于西南水汽输送到云贵高原东北部与北方的冷空气交汇,为凝冻产生创造了条件.
-
-
张丹丹;
严小冬;
张李娟;
黎荣;
许文亚
-
-
摘要:
该文主要对1978—2019年铜仁市冬季凝冻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铜仁市强弱凝冻年,并建立近40 a铜仁市冬季凝冻事件个例库,简要分析异常凝冻年的特征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近40 a铜仁市雨凇日共出现1483 d,万山站出现1088 d(占铜仁市73.4%),除万山外雨凇均出现在12月、1月、2月;②近40 a铜仁市冬季共出现164次凝冻天气过程,冬季多出现4~5 d的中级凝冻过程(占凝冻过程总数的47%);③近40 a铜仁市共有7 a为异常凝冻年,异常凝冻年出现凝冻天气过程是凝冻过程总数的1/4,2008年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特重级异常凝冻年;④铜仁市冬季凝冻在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加,时间上有不明显的递减趋势;⑤赤道太平洋Nino3.4区海温异常偏低,欧亚大陆500 hPa高度场中高纬出现北高南低的异常环流,是铜仁市发生异常凝冻年的主要成因.
-
-
张丹丹;
严小冬;
张李娟;
黎荣;
许文亚
-
-
摘要:
该文主要对1978—2019年铜仁市冬季凝冻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铜仁市强弱凝冻年,并建立近40 a铜仁市冬季凝冻事件个例库,简要分析异常凝冻年的特征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近40 a铜仁市雨凇日共出现1483 d,万山站出现1088 d(占铜仁市73.4%),除万山外雨凇均出现在12月、1月、2月;②近40 a铜仁市冬季共出现164次凝冻天气过程,冬季多出现4~5 d的中级凝冻过程(占凝冻过程总数的47%);③近40 a铜仁市共有7 a为异常凝冻年,异常凝冻年出现凝冻天气过程是凝冻过程总数的1/4,2008年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特重级异常凝冻年;④铜仁市冬季凝冻在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加,时间上有不明显的递减趋势;⑤赤道太平洋Nino3.4区海温异常偏低,欧亚大陆500 hPa高度场中高纬出现北高南低的异常环流,是铜仁市发生异常凝冻年的主要成因。
-
-
-
-
-
-
李泽厚
-
-
摘要:
艺术本来是在一定时空中的。它有时代性、历史性;但如前所述,恰恰是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画幅上,电影中,小说里,即是这种凝冻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谢林说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大界的基本感性方式(康徳),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
-
-
-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2008年
-
摘要:
使用1961~2008年近48年1~2月黔东南地区16个站气象观测资料,确定不同凝冻过程及凝冻灾害评估标准,采用小波分析、突变分析及层次分析等方法,对黔东南地区冬季最冷时段凝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现凝冻极端(偏多或偏少)年份频率较高,正常、较多、较少年份比例较低;冬季凝冻主要集中在1~2月,占81.6%.凝冻初日东部早,南部迟:终日是南部早,两部晚;有三个凝冻多发中心,持续最长凝冻日数是三穗29d,平均凝冻日数最多是丹寨13.3d.并且存在14a、8a及4~6a周期变化.凝冻灾害程度定量评估分析出,凝冻灾害是与西南水汽主要通道和冷空气回流前锋交会区域相关联,与特殊地形及海拔高度共同影响,形成凝冻灾害较重地区,黔东南凝冻灾害影响面积大,范围广,灾害重,次数多等特点.
-
-
-
-
-
-
- 安徽理工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5-10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冻融滞后性的分凝冻胀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弯曲界面的曲率与液相水的冻结温度之间的关系;S2建立毛细管冻结的力学模型;S3建立毛细管融化的力学模型;S4建立冻融滞后三角形模型;S5控制分凝冻胀。将冻融滞后三角形力学模型引入到冻结缘理论中,获得了分凝冻胀的控制机理。发现可根据过冷冻结与回温方式,控制分凝冰的生长发育。即:通过过冷冻结在温度区间[Ts,τ,Ts,mτ]内挂数层分凝冰,由于该温度区间内的分凝冰既不融化,也不生长发育,因此可有效阻隔未冻水从未冻区向已冻区迁移,从而规避较大的分凝冻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