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共相

共相

共相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276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哲学、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6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佛教文化、求索、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等;共相的相关文献由37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胜千、刘燕德、吴建等。

共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68.4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86 占比:31.16%

总计:276篇

共相—发文趋势图

共相

-研究学者

  • 王胜千
  • 刘燕德
  • 吴建
  • 李斌
  • 颜召军
  • 鲜浩
  • 任戈
  • 陈欣扬
  • 马浩统
  • 安其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新民; 黄云鹏
    • 摘要: 共相问题是西方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曾在哲学史上引起广泛讨论和激烈争论,历史上关于共相的探讨中都牵扯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然而,各种理论尽管形态各异,却始终无法对共相的困难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可喜的是,作为现代哲学革新代表人物的迈农,通过对传统共相问题的梳理和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找到了共相研究的新进路,并提出了他基于自己理解的新的共相学说,其中关于抽象、呈现的探究以及各种类型对象的分析,别出心裁又细致全面。这些学说不仅为共相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作为迈农的对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现当代本体论研究的革新,具有重大的本体论意义。
    • 韩娇
    • 摘要: 共相问题是古老而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也是当今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哲学家奎因对共相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本体论承诺,并从该角度来探讨共相问题。他首先是区分了谓词和名称、陈述和名称这几个基本概念,其次在一阶逻辑理论下,讨论共相存在问题,然后上升到高阶逻辑,尤其是对共相中的“类”进行讨论,明确本体论承诺体系里的何物存在问题,最后,对共相理论的三种立场:唯名论、实在论、概念论进行比较,并明确自己的立场。然而,奎因的共相理论也有其局限性,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 鲜文挺; 樊新龙; 周子夜; 冯忠毅; 李杨; 陈莫; 王胜千; 鲜浩
    • 摘要: 针对拼接主镜,开展子镜面共相校正装置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该装置整体采用粗调精调结合的两级式结构,主要由粗调级、精调级和横向卸载机构等部分构成.文章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装置整体设计与性能分析基础上,完成装置样件研制与基本性能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平移±2.5 mm,校正精度约30 nm RMS(root mean square),带模拟镜面后固有频率约70.3 Hz,与设计结果相符,满足主镜系统技术指标需求.
    • 葛天博
    • 摘要: 如何摆正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规范效力谱系中的位阶关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国家制度体系、司法体系、权力体系、法治体系、政治体系,治理体系综合一体的格局以及基层治理、公共治理、社会管理、国家治理融合发展下兴起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双轮"推动法治建设的时代之问.现行《宪法》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赋予以人民性、义务性、法定性为内容的共相,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规范渊源、效力位阶、管辖原则、调整范围、规范实施等方面的价值冲突.二者基于"人民利益"的耦合,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之间的规范衔接熔铸了稳定性.
    • 林凯
    • 摘要: 庄子关心语言,但目标不在完善语言逻辑,而在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其所论之道.故探求庄子在逻辑意义上的名学反思,不应只追求其逻辑价值,更当考虑其对道之理解的启示.庄子逻辑名学的主要观点是"道不可名",其提出或有个人修证的基础;但更重要地,庄子也在逻辑上给出了严格论证以及意图暗示.考察该观点的前提、论证和内在意图,读者在道的理解上将可获得一定启示:庄子之"道"作为某种非实体的特殊实存,难以通过感官或对象化思维把握;简单依据"无形、齐通"等表面描述进行想象,容易重新落入"物"域;我们需要在思维方式上作出彻底转变.依此启示,学界借助西方"共相"逻辑疏解庄子之道,不免有所偏离;在"道"的理解中维持某种神秘张力,依然有所必要.
    • 陈春桂
    • 摘要: 在《新理学》中,冯友兰从“技与道”展开了对“哲学”与“艺术”的讨论。他以“哲学”来承接中国传统的道学或理学,称之为“新理学”;论及传统的“技”则取其“艺术”之义。他通过讲理与不讲理、“心观”与“心赏”区分了哲学与艺术,认同艺术之高者可进于道,他说这是在艺术内讲艺术,凸显的是艺术与哲学之别。讲哲学,冯友兰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共相与殊相的问题,“新理学”所要“接着讲”的也正是这一问题,只是换了两个名称,即“真际”与“实际”。哲学的对象是真际、是共相,其方法是“思”,哲学乃自纯思的观点。“纯思”就是纯粹的以“共相”为对象的思,以“真际”为对象的思,以“思想”为对象的思。“这样的思所构成的精神境界,《新原人》称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讲艺术,冯友兰是在艺术外讲艺术,即是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艺术。若在艺术外讲艺术,则艺术亦如哲学一般,亦有艺术之理即“共相”,冯友兰称之为“本然艺术”。本然艺术作为艺术的共相存在于真际之中,“艺术作品的主要目的,艺术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表现共相”。冯友兰把创作艺术作品看作是艺术由本然到实际的展现,当“才人”见到艺术“本然样子”的瞬间,便进入了“圣域”中的某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的艺术,能使人感觉到“共相”的存在。
    • 周剑; 谢德兴
    • 摘要: 意识本身是发展变化的,是探寻确定性和真理性的辩证运动。它伴随着人类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提升,最终将达到绝对精神即辩证逻辑。本文从意识的最初起点感性确定性开始,着重考察了这一阶段意识的辩证运动。首先是交待了感性确定性的一般结构,主观环节和客观环节,并对常识意义下的感性确定性做初步分析。其后分别从客观(客体),主观(主体)分析意识在这一阶段所表现出的辩证运动过程,得出了在意识的感性阶段,主体所追寻的客观对象的直接确定性和真理性是不存在的,只有经过了中介的共相才是感性确定性的真理。
    • 马秀欢
    • 摘要: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是"意识的经验科学",即对一般意识的发展经验的客观逻辑考察,它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即以感性认知为初始阶段,但感性在黑格尔的考拆中并非纯粹直接的、个体的感性,而是自我否定运动着的感性,感性确定性自身历经辩证上升之途而显现为共相,共相成为感性的本质,感性确定性由此过渡到知性阶段.因此感性辩证法构成了《精神现象学》中"感性确定性"开端里对意识现象考察的核心点.
    • 王金驰
    • 摘要: 冯友兰先生对《老子》宇宙观的解读,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与反思的过程,表现为不同时期的不同解读,以对第四十二章的解读最具代表性.前期以阴阳气化的宇宙论的方式解读;中期又提出了逻辑与本体论的解读方式;后期延续逻辑分析的解读模式,集中于"有名""无名"与"共相""殊相"关系的讨论,并对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反思,以求超越"共相""殊相"的区别,回归中国哲学重意义、重价值、重境界的传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