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共同性外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专利文献3873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学会、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等; 共同性外斜视的相关文献由31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桂香、王勇、孔庆兰等。

共同性外斜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3.22%

专利文献>

论文:3873 占比:96.78%

总计:4002篇

共同性外斜视—发文趋势图

共同性外斜视

-研究学者

  • 刘桂香
  • 王勇
  • 孔庆兰
  • 张海萍
  • 王冲
  • 阎丽
  • 陈静
  • 付晶
  • 任孝伟
  • 侯红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程秀著; 郑先芬; 陈书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CE)术后联合视觉训练对远期眼位回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襄阳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92例C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CE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视觉训练。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7 d、30 d、60 d、90 d的看远斜视度与看近斜视度变化、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和远期眼位回退情况。结果:术前、术后7 d与30 d,两组看远斜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d、90 d,研究组看远斜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30 d、60 d、90 d,研究组看近斜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研究组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期眼位回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E术后联合视觉训练治疗可促进患者立体视觉功能恢复,降低远期眼位回退率,应用效果显著。
    • 公慧敏; 周占宇; 刘桂香
    • 摘要: 目的:报道一个共同性外斜视家系的新发PAX3基因突变。方法:实验研究。选取一个3代6人的共同性外斜视家系,另选择散发患者180例,正常对照组150例。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使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平台测序,对测序所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可能的致病候选基因。针对筛选到的候选基因设计引物,在家系成员及散发患者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PAX3基因的c.G434T突变(p.R145L)可能是共同性外斜视的致病突变。Sanger测序发现家系中2例患者均携带PAX3基因的c.434G>T杂合突变,且突变在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180例散发患者中有27例检测到此突变,150例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PAX3基因G434T突变。结论:PAX3基因的c.G434T(p.R145L)突变可能为共同性外斜视的致病突变。
    • 段瑞; 杨积文; 刘佳
    • 摘要: 目的评估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探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外肌止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25例25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斜视矫正手术。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术终、术后2周及术后1、3和6个月测量角膜缘至水平眼外肌止端的距离,手术开始及术终时用卡尺进行测量,术前及术后用AS-OCT进行测量,应用AS-OCT评价斜视矫正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外肌止端的位置变化。采用33 cm三棱镜联合交替遮盖法检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术眼斜视度。结果共测量共同性外斜视患者25眼的44条水平眼外肌,包括外直肌25条和内直肌19条。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AS-OCT对肌止端的检出率低。术终卡尺测量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AS-OCT测量的角膜缘至外直肌止端的距离分别为(12.30±1.40)、(11.72±1.45)和(11.84±1.27)m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5,P=0.023);术终测量角膜缘至外直肌止端的距离大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终卡尺测量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测量的角膜缘至内直肌止端的距离分别为(5.12±0.42)、(5.56±0.61)和(5.28±0.57)mm,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12,P=0.055)。术后各时间点患者斜视度均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S-OCT可以成功显示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外肌止端位置的纵向变化。
    • 杨英; 王炜; 马芳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肌球蛋白重链13基因(MYH13)水平与病理形态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该院眼科收治的86例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作为斜视组,另选取28例因外伤所致需眼球摘除患者的眼外肌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MYH13 mRNA与蛋白水平变化及与病理形态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斜视组眼外肌MYH1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21±0.06)vs.(0.79±0.20),P<0.05],斜视组眼外肌MYH13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0.19±0.05)vs.(0.72±0.15),P<0.05];MYH13高表达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内直肌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肌纤维含量高于MYH13低表达患者(P<0.05);术后6个月,MYH13高表达患者外斜视度数低于MYH13低表达患者,同时视、融合范围、立体视优于MYH13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MYH13低表达,与眼外肌病变程度及术后视觉功能恢复有关.
    • 段瑞; 杨积文; 刘佳
    • 摘要: 目的 评估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探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外肌止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25例25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斜视矫正手术.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术终、术后2周及术后1、3和6个月测量角膜缘至水平眼外肌止端的距离,手术开始及术终时用卡尺进行测量,术前及术后用AS-OCT进行测量,应用AS-OCT评价斜视矫正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外肌止端的位置变化.采用33 cm三棱镜联合交替遮盖法检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术眼斜视度.结果 共测量共同性外斜视患者25眼的44条水平眼外肌,包括外直肌25条和内直肌19条.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AS-OCT对肌止端的检出率低.术终卡尺测量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AS-OCT测量的角膜缘至外直肌止端的距离分别为(12.30±1.40)、(11.72±1.45)和(11.84±1.27)m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085,P = 0.023);术终测量角膜缘至外直肌止端的距离大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8).术终卡尺测量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测量的角膜缘至内直肌止端的距离分别为(5.12±0.42)、(5.56±0.61)和(5.28±0.57)mm,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12,P=0.055).术后各时间点患者斜视度均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S-OCT可以成功显示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外肌止端位置的纵向变化.
    • 公慧敏; 周占宇; 刘桂香
    • 摘要: 目的:报道一个共同性外斜视家系的新发PAX3基因突变.方法:实验研究.选取一个3代6人的共同性外斜视家系,另选择散发患者180例,正常对照组150例.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使用IlluminaHiseq 4000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平台测序,对测序所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可能的致病候选基因.针对筛选到的候选基因设计引物,在家系成员及散发患者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PAX3基因的c.G434T突变(p.R145L)可能是共同性外斜视的致病突变.Sanger测序发现家系中2例患者均携带PAX3基因的c.434G>T杂合突变,且突变在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180例散发患者中有27例检测到此突变,150例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PAX3基因G434T突变.结论:PAX3基因的c.G434T(p.R145L)突变可能为共同性外斜视的致病突变.
    • 张容菡; 付晶; 赵博文; 孟昭君; 马楠; 阎丽; 王京辉; 成娟娟; 曹凯
    • 摘要: 目的:引入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训练系统,评价该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状况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1─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在术后1周接受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采用秩相关分析手术年龄、病程时长、术前斜视角度、术后1周斜视角度等因素与可塑性评分相关性。所有患者均从术后1周开始进行视感知觉训练,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远、近立体视功能检测,制作ROC曲线,评价可塑性评分对术后不同时间点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预测的准确度及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Delong test将可塑性评分以及传统临床指标对半年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状况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09例(80.2%),恒定性外斜视27例(19.9%)。可塑性评分分别与年龄、术前斜视度、斜视病程、外斜视类型、术后1周斜视度相关(r=-0.3、-0.2、-0.3、0.4、-0.3,均P0.7,P0.05)。结论:视感知觉检查训练系统中,可塑性评分可以有效地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近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状况,为术后患者制定进一步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
    • 毛罕燕
    • 摘要: 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对共同性外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1—12月收治的7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斜视矫正术治疗,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斜视矫正术对共同性外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共同性斜视患者具备Ⅰ级功能(2.86%VS 5.71%)、Ⅱ级功能(5.71%VS 2.86%)、Ⅲ级功能(2.86%VS 2.86%)、近立体视功能(2.86%VS 5.71%)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共同性斜视患者视觉功能均与术前相比得到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共同性外斜视组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善程度(85.70%、62.68%、57.14%、77.14%)优于共同性内斜视组(71.43%、51.43%、28.57%、17.14%).结论:斜视矫正术可改善共同性斜视患者的视觉功能,且共同性外斜视者的视觉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共同性内斜者.
    • 张容菡; 付晶; 赵博文; 孟昭君; 马楠; 阎丽; 王京辉; 成娟娟; 曹凯
    • 摘要: 目的:引入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训练系统,评价该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状况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1-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在术后1周接受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采用秩相关分析手术年龄、病程时长、术前斜视角度、术后1周斜视角度等因素与可塑性评分相关性.所有患者均从术后1周开始进行视感知觉训练,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远、近立体视功能检测,制作ROC曲线,评价可塑性评分对术后不同时间点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预测的准确度及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Delong test将可塑性评分以及传统临床指标对半年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状况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09例(80.2%),恒定性外斜视27例(19.9%).可塑性评分分别与年龄、术前斜视度、斜视病程、外斜视类型、术后1周斜视度相关(r=-0.3、-0.2、-0.3、0.4、-0.3,均P<0.05).可塑性评分在术后半年内不同时间点对立体视功能均具有预测能力,其中对术后6个月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正常均具有中等程度的预测意义,曲线下面积(AUC)均>0.7,P<0.001.传统临床指标中,术前近立体视功能对术后半年近立体视功能有较低的预测能力(AUC=0.63<0.7,P=0.009);术前看远斜视角度对术后6个月远、近立体视功能能否完全恢复正常具有较低的预测能力(AUC=0.66<0.7,P=0.02),但这些指标与可塑性评分的预测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4,P>0.05).结论:视感知觉检查训练系统中,可塑性评分可以有效地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近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状况,为术后患者制定进一步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