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6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689345篇;相关期刊417种,包括国际外科学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5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首届钱江国际肿瘤外科高峰论坛、2015中国国际肿瘤营养学论坛、第三届全国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肿瘤营养高峰论坛、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全胃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2945位作者贡献,包括余佩武、姜淮芜、薛英威等。

全胃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6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89345 占比:99.81%

总计:690649篇

全胃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全胃切除术

-研究学者

  • 余佩武
  • 姜淮芜
  • 薛英威
  • 郝希山
  • 张崇广
  • 王斌
  • 罗云生
  • 赵永亮
  • 郭良平
  • 钱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可; 孟翔凌; 汪正广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及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因早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组(近端胃切除术)及全胃组(全胃切除术),分析两组相关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病理情况、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及长期生存时间。结果:近端胃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优于全胃组,全胃组淋巴结获取数量高于近端胃组,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端胃组疼痛及腹泻评分、反流症状评分高于全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进一步控制患者术后反流症状。
    • 徐晓阳; 赵灿; 徐晗; 刘畅; 高春宇; 高雷; 代广权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17例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5.33±17.22)min、术后排气时间(1.36±0.87)d、住院时间(10.14±1.14)d均短于对照组的(210.36±34.52)min、(2.36±1.18)d、(14.52±3.64)d,术中出血量(120.11±13.66)ml少于对照组的(347.22±28.7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0.14±3.41)枚,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88±3.56)枚;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相当,但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早,值得推广。
    • 徐晓阳; 赵灿; 徐晗; 刘畅; 高春宇; 高雷; 代广权
    • 摘要: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近端胃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及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机体功能、社会角色、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交能力评分分别为(89.21±3.41)、(91.14±1.87)、(95.63±3.33)、(96.22±2.21)、(95.44±1.8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2±2.14)、(82.51±2.15)、(90.14±1.57)、(92.33±1.41)、(88.63±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经全胃切除术尽管1年生存率未增加,但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张兆伟
    • 摘要: 目的分析胃上部癌患者分别采用全胃切除术以及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行近端胃切除术,试验组患者行全胃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以及营养指标变化,同时比较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3年的生存率。结果凝血功能指标方面,术前、术后24 h常规处理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方面,术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参照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以及术后3年,参照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上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以及近端胃切除术均不会对患者凝血功能带来明显影响,且近期生存率相当,但是近端胃切除术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而全胃切除术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更有利于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 张豆豆; 王腾祺; 恩日乐图; 贾耀东; 姜宏亮; 孙海滨
    • 摘要: 目的研究手工吻合在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空肠间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巴彦淖尔市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完成的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空肠间置术手工吻合(10例)的相关资料,包括早期及进展期胃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或Ⅱ/Ⅲ期胃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空肠间置术+手工吻合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24个月,10例患者术后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2例患者自述术后早期偶发恶心呕吐,其余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所有患者经长期恢复后术后生活质量较高。结论手工吻合可以作为在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空肠间置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一种选择方式。
    • 胡涛; 王冬; 赵群; 张志栋; 丁平安; 范海亮
    • 摘要: 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totally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TLTG)食管-空肠吻合属于胃肠微创外科治疗难题,本研究首次采用多点位固定-Overlap法(multipoint fixed-overlap,MF-Overlap)的方式运用于TLTG胃癌患者,术中分别将食管固定紧贴于膈肌角正上方(“W”形式缝合)、远端空肠固定于下后纵膈食管后方(“降落伞”形式缝合)、食管浆肌层与空肠浆肌层缝合固定(矢状位缝合)进行食管-空肠吻合,术后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效果满意。
    • 刘文居; 滕文浩; 姜键平; 陈梅梅; 臧卫东
    • 摘要: 目的:探讨单孔加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及初步技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46例行单孔加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并采用门诊与电话方式随访至术后30 d,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均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0例,单孔加二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6例,无一例中转为开腹或常规腹腔镜辅助手术,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手术时间平均(208.4±31.4)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0(四分位间距20.0)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前3 d疼痛评分为(2.3±0.5)分、(1.9±0.6)分、(1.4±0.6)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53.4±12.1)h,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74.3±15.1)h,术后平均住院(8.5±1.3)d,辅助切口长度(4.2±0.5)cm,肿瘤近切缘距离为(3.7±2.3)cm,淋巴结清扫数量为(42.2±14.1)枚。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为8.7%(4/46),肺部感染2例,左胸腔积液、腹腔感染各1例。术后美容评分(20.1±1.7)分。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0 d,生存良好。结论:在单孔腹腔镜技术娴熟的中心,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单孔加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疼痛轻及美容效果好的优势。
    • 刘慧茹; 毛俊; 胡泊; 王浩浩; 金涌; 孟祥云
    • 摘要: 目的探讨1例胃恶性肿瘤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继发HAP的药学监护。方法以1例胃恶性肿瘤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继发HAP的病例分析为例,就临床药师如何发挥在抗HAP感染药物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和医师及时评估患者病情更改治疗方案后,患者炎症指标好转,脱机成功并出院。结论临床药师作为治疗小组中的一员,在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制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王星达
    •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应激反应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进行全胃切除术的8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全胃切除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实施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以及肠鸣音、排气恢复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CRP、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有助于胃癌患者降低应激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琳; 邓艳; 刘勃; 冯梅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变革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胃癌患者(均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6例,常规护理+基于变革理论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体功能康复时间、营养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清前白蛋白、清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变革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机体功能康复时间,改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