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功能恢复

肠功能恢复

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065720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急症、浙江中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年台丽温三地外科学术研讨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等;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文献由6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振清、董素霞、乔芳芳等。

肠功能恢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65720 占比:99.97%

总计:1066028篇

肠功能恢复—发文趋势图

肠功能恢复

-研究学者

  • 张振清
  • 董素霞
  • 乔芳芳
  • 刘延英
  • 刘彩云
  • 刘志峰
  • 卢春燕
  • 吴海霞
  • 吴绍豪
  • 孙启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冒晓玲; 崔婷; 黄炜; 高娟; 夏亚芳
    • 摘要: 目的:探讨排气催乳方联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肠功能恢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第1、2天行乳房按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1、2天冲服排气催乳方,150 ml/次,2次/d。比较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及腹胀程度)和泌乳功能(泌乳始动时间及术后24、48、72 h泌乳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气催乳方联合乳房按摩可促进剖宫产产妇肠功能恢复,改善泌乳功能。
    • 薛素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按摩与早期床上运动干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对其肠功能恢复情况、睡眠质量、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因胃肠肿瘤进入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及观察组(n=80),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按摩联合早期床上运动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发症(无食欲、便秘、腹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无食欲、便秘、腹胀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的PSQI评分为(4.02±2.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3±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8,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肠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床上运动与按摩联合干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能够提升舒适度,有助于肠功能恢复,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 齐超; 张哲哲; 张晓玲; 刘红曼
    •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负荷量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手术的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和C组,每组36例。A、B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1.0μg/kg,术中均以0.5μg/(kg·h)持续输注至手术缝皮结束前10 min。C组患者静脉泵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三组患者均以相同方法予以麻醉诱导与维持。记录三组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前(T_(0))、气管插管后(T_(1))、右美托咪定停用时(T_(2))、拔管即刻(T_(3))和拔管后30 min(T_(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于上述时间点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三组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并观察三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_(1)—T_(4)时,A、B组患者MAP、HR,血清Cor、NE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且B组患者MAP、HR,血清Cor、NE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均较C组明显缩短,且B组患者排气、排便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发生率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显著降低拔管时躁动发生率,明显缩短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且1.0μg/kg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后以0.5μg/(kg·h)持续输注的效果更佳。
    • 肖田; 刘俊; 罗艳梅; 向旋; 杨星海
    • 摘要: 目的探讨肠梗阻手术联合肠内营养对十二指肠先天性梗阻新生儿肠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十二指肠先天性梗阻新生儿103例。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52例、51例。两组均给予腹腔镜下肠梗阻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7 d体格指标、营养指标、生长调节因子、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喂养达到40 mL/3 h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血清PA、ALB、TP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IGF-1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肠梗阻术后营养状态,促进IGF-1分泌,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王生丽; 唐妍
    • 摘要: 目的:研究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对其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200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实施中医护理。将组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展开比较,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炎性反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48 h和术后72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中,护理技能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心理护理评分、病情管理评分、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测定值、C反应蛋白(CRP)测定值、白介素-8(IL-8)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阑尾炎术后可促进其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机体炎症状态,对机体康复有重要作用。
    • 周竹萍; 阿衣加玛力·木合塔尔; 苏雅洁; 李龙
    • 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9年12月11年明确诊断先天性肠闭锁且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患儿,根据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为肠功能恢复良好组及肠功能恢复不良组,分别记录这两组患儿出生体重、性别、胎龄、手术时体重、手术日龄、闭锁位置、有无感染、有无肠穿孔、有无肠坏死、是否合并肺炎、是否合并腹膜炎等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找出影响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文纳入研究共76例患儿,其中男36例(47.3%),女40例(52.7%),胎龄32-42周,早产儿28例(36.8%),足月儿48例(63.2%),年龄1-45天,平均(5.06±8.22)天,出生体重1800-5100g,其中低出生体重16例(21.1%),非低出生体重60例(78.9%).空肠以上闭锁52(68.4%)例,空肠以下闭锁24(31.6%)例.7天内手术有46例(60.5%),7天后手术30例(39.5%).两组患儿在有无感染、是否合并肠穿孔及闭锁位置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7、4.6、7.27,P值分别为0.03、0.03、0.00,P<0.05),是影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其中,是否合并感染及闭锁位置是影响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Exp(B)分别0.10、5.62,P值为0.04、0.01,P<0.05.即空肠以上闭锁较空肠以下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长,有感染较无感染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长.结论:先天性肠闭锁术后影响肠功能恢复的不利因素包括:合并感染、发生肠穿孔及闭锁位置为空肠以上部分.
    • 周强
    • 摘要: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借助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开腹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开腹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排气用时及肠鸣音恢复用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时、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0.53±10.85)min、(65.25±5.26)ml、(6.02±1.05)d,开腹组患者手术总时、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8.63±13.55)min、(101.53±7.41)ml、(9.63±1.33)d;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时、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用时及肠鸣音恢复用时分别为(3.16±0.69)h、(45.62±4.16)min,均显著短于开腹组的(5.01±0.86)h、(61.83±4.8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 低于开腹组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直肠癌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于手术指标、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上均具有显著优势,且兼具高效及安全等优势.
    • 何翠琴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耳穴埋籽护理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接受妇科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49例患者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耳穴埋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96% (48/49)高于对照组81.63% (4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籽应用于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可使患者肠功能恢复提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秀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消化道肿瘤术后恢复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恢复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部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经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发生包含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肠粘连在内的并发症情况低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较于参照组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消化道肿瘤术后恢复期能有效改善患者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道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曹慧; 李兰; 韦丽娇; 韦瑞丽; 沈俊雯; 王观丽; 林桂华
    •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吴茱萸粗盐热敷联合穴位针灸理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29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对照组(n=72)、吴茱萸粗盐热敷组(n=74)、穴位针灸理疗组(n=77)、吴茱萸粗盐热敷联合穴位针灸理疗组(n=73).比较四组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粪时间)、术后腹胀及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吴茱萸粗盐热敷联合穴位针灸理疗组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粪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均P0.05);四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吴茱萸粗盐热敷联合穴位针灸理疗能促进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术后腹胀,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且不增加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但在缓解术后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不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