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2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75323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中医护理技术的相关文献由142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萍、孙丹、孙强等。
中医护理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5323篇
占比:99.74%
总计:276041篇
中医护理技术
-研究学者
- 刘萍
- 孙丹
- 孙强
- 张洁
- 秦元梅
- 马小琴
- 刘姝
- 岳庆梅
- 罗尧岳
- 鲁剑萍
- 俞梅
- 冯莺
- 刘克莉
- 刘娟
- 刘杰
- 吴显兴
- 周春华
- 唐锐
- 孙慧君
- 孟雪燕
- 张丽
- 张广清
- 张艳
- 张雅丽
- 徐桂华
- 曲正平
- 李兴燕
- 杨桂英
- 杨欢
- 杨艳明
- 牙爱萍
- 王玉玲
- 王芳
- 芦盛贞
- 郭秀君
- 钟远
- 闵俊英
- 陈锦秀
- 雷霞
- 麻绍芬
- 黄芳
- 黄雪燕
- 严斌泓
- 付景娜
- 付超
- 何春燕
- 傅根莲
- 冯卫华
- 冷玉琴
- 刘凤艳
-
-
何俐;
董光萍;
孙玉勤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住院老年便秘患者中的运用疗效。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住院便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胀、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长、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排便不尽、排便紧迫感的便秘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宣教、操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能提高住院老年患者便秘防治疗效,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
-
章玲;
范德兰;
周凤;
孔慧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关联规则法分析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乳腺增生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由2名研究生独立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有关于"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艾灸""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乳腺增生的文献。使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经络腧穴频次,基于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模型对腧穴配伍规律进行深层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本研究的文献126篇,提取的腧穴处方共涉及94个穴位,以胸腹部居多,使用频次前3位的穴位依次为膻中(9.4%)、乳根(8.2%)、期门(6.8%),运用频次较高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22.7%)、任脉(18%)、足太阳膀胱经(14.1%)。关联规则法分析显示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乳腺增生最常使用的腧穴配伍为膻中→乳根。结论:通过对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乳腺增生选穴规律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为临床护理人员使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乳腺增生选穴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
-
-
余秋燕;
苏玉娟;
许月萍;
于恩光
-
-
摘要:
目的观察“2+1+X”递进模式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同质化管理的效果。方法成立中医护理专业小组,制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同质化管理方案,对中医护理技术、人员、师资进行分级管理,通过“2+1+X”递进模式进行培训、考核、督导,确保中医护理技术的同质化。结果运用“2+1+X”递进模式后,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实践能力、穴位定位的准确率均有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2+1+X”递进模式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同质化管理可以提升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质量。
-
-
赵嘉宁;
何天凤;
李海红;
韩叶芬
-
-
摘要:
综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疼痛的中西医研究现状,总结中药灌肠、穴位贴敷等多种中医护理技术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疼痛病人中的应用进展,提出目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存在统一性较差等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旨在为减轻病人盆腔疼痛、改善疾病症状、调节病人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
-
胡爱峰
-
-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技术,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及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
王瑞;
马静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组间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7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组间对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突发性耳聋效果独特,操作简单,副作用很少,有利于患者恢复自身听力,患者依从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
景奕瑄;
彭小玉;
吴琴静;
刘永丽
-
-
摘要:
呃逆又称打嗝,是由于横膈膜痉挛或收缩所致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生理现象[1],气从胃中上逆,气上冲于喉间,喉间频频发出急而短促的声响[2]。所有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会经历呃逆,并且是暂时性的。但患者若出现持续呃逆48 h以上,则为顽固性呃逆,为病理现象[3],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祖国医学中称此病为“呃逆”[4],古称“哕”。病位主要在中焦,胃气以降为顺,内经记载:“胃气逆为哕”。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化疗或手术治疗后正气虚弱,气机运化失常,脾肾阳气虚弱,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出现呃逆[5],形体消瘦,纳差乏力。目前,西医治疗顽固性呃逆多采用镇静剂、胃动力药等,但疗效不稳定且不良反应较多。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于2021年5月收治1例食管癌患者,辨证为气阴两虚证,患者化疗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经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技术,改善了呃逆症状,取得了较好效果。
-
-
赵益;
刘萍;
史俊青;
贾淑云
-
-
摘要:
目的:调查老年科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接受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来运城市第一医院老年科就诊的202例患者,了解所有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接受度,调查其基本信息、就诊信息、主观感受等,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科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97份。老年科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总体接受度为74.11%(146/197),受教育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就诊时间不足、认为此项技术收费高、不信任医护人员技术、怀疑中医护理效果的老年科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科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有受教育程度(OR=2.016)、家庭人均月收入(OR=1.981)、对此项技术收费的看法(OR=2.319)、是否信任医护人员技术(OR=2.526)、是否怀疑中医护理效果(OR=2.287)。结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此项技术收费的看法、是否信任医护人员技术及是否怀疑中医护理效果等因素影响老年科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接受度,故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对策,以使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老年科患者。
-
-
刘微
-
-
摘要:
目的:探讨PBL联合思维导图在中医护理技术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护理专业7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了PBL联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成绩、中医护理技术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带教效果显著。
-
-
苏玉桃;
邵礼成;
左杏梅
-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行中医护理技术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各40例的两组,常规康复干预纳入对照组,中医护理技术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胃肠功能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干预后排便难度、便质评分更低,间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行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实践价值较高。
-
-
刘姝;
秦元梅;
钟远;
杨丽霞;
唐晓早;
刘冉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河南省内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技术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影响态度、行为的相关因素. 方法:自行编制中医护理技术知信行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内中医医院64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知识问卷中“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知识”得分最高,“已发表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得分最低;态度问卷满分130分,调查得分103.36±11.90;行为问卷满分85分,调查得分70.56±12.19;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月收入与态度、行为总得分的无显著相关性,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明显正相关. 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技术态度普遍积极,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执行较好,但知识水平有待提升.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培训、考核,提高其对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改善中医护理态度,进而影响中医护理行为.
-
-
王裕玲;
张月霞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后康复,为进一步优化产后康复护理措施提供参考.rn 方法:选取2014-1月至2015年9月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妇700例,按照随机原则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分娩后当日至产后5天,接受产后常规护理和产褥期知识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症实施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包括:艾灸、耳穴贴压、中药熏蒸、中药煎剂口服、中药贴敷疗法.rn 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rn 结论:产后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效果理想,能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
沈国珍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伴发症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两组病例1)耳穴埋豆在60例郁病伴便秘患者的应用;2)复方决明子手握小枕在85例痴呆患者伴手部潮湿湿疹的应用;结果:耳穴埋豆治疗郁病患者的便秘24小时就起效,总有效率达到95.0%;复方决明子手握小枕抓握手部改善痴呆患者手部湿疹和潮湿,干预5周后,湿疹愈合达到81.8%,潮湿改善达到69.2%.结论:耳部施以耳穴埋豆法治疗,对精神科便秘患者有积极的作用;中药复方决明子手握小枕能清热、抗菌、祛湿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手掌和指间潮湿、湿疹的状况.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处理精神疾病伴发的症状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精神科推广.
-
-
-
王雪兰
-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倡中医护理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生命观,应用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多样的中医护理技术辩证施护.结果: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便、取材容易、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和西医护理治疗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更加满意,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结论:中医护理技术有其明显的优势,适应现代优质护理的需要,注重和推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让中医护理技术为人类的健康更好的做出贡献.
-
-
姚荷娉
- 《2014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本质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健康.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蕴含了我国中医治疗中各种传统护理方式.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优质护理活动中,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体现了中医特色,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
-
姚荷娉
- 《2014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本质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健康.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蕴含了我国中医治疗中各种传统护理方式.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优质护理活动中,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体现了中医特色,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
-
姚荷娉
- 《2014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本质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健康.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蕴含了我国中医治疗中各种传统护理方式.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优质护理活动中,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体现了中医特色,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
-
包小英
-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从社区护理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着手,论述中医护理在治病、防病、养生与保健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所以在开展社区护理过程中,要尊重国情,挖掘中医潜能,开创有中医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21世纪的社区护理,中医将大有可为。它的潜在能量一旦得以开发,将为我国社区护理的不断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不但为我国人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还将造福于全世界人民,为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
-
包小英
-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从社区护理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着手,论述中医护理在治病、防病、养生与保健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所以在开展社区护理过程中,要尊重国情,挖掘中医潜能,开创有中医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21世纪的社区护理,中医将大有可为。它的潜在能量一旦得以开发,将为我国社区护理的不断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不但为我国人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还将造福于全世界人民,为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