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硫
全硫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2069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甘肃科技、洁净煤技术、露天采矿技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中日韩三国离子色谱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等;全硫的相关文献由54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瑱、朱迎新、李鹏飞等。
全硫—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2069篇
占比:99.85%
总计:152295篇
全硫
-研究学者
- 刘瑱
- 朱迎新
- 李鹏飞
- 覃涛
- 王博如
- 刘作华
- 朱晓华
- 杜军
- 陶长元
- 吴锁贞
- 孔繁金
- 孙健
- 程正霖
- 裘诚
- 赵广云
- 丁蕾
- 任健
- 刘仁龙
- 刘利平
- 刘战礼
- 刘晓芳
- 刘继亮
- 刘自民
- 周保中
- 周劲军
- 唐嘉瑞
- 唐跃刚
- 唐金晶
- 喻军
- 姚子钟
- 姚柏辉
- 姜英
- 孙兵
- 孙友源
- 孙大贵
- 孙豪军
- 屈钧
- 屠伟斌
- 张保菊
- 张国光
- 张志朋
- 张志美
- 张智涛
- 张样盛
- 张洪
- 张继周
- 张锋
- 张露露
- 张静
- 彭靖恺
-
-
蒲晓亚;
杨丽娟
-
-
摘要:
硫分和灰分是煤炭中两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在煤炭中含量较高,煤炭在燃烧、气化和热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GB/T 214—2007和GB/T 212—2017分别对337批次煤样中的全硫含量和灰分进行测定分析。通过对结果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天水市域内全硫含量分布区间为0.10%~1.22%,同时不同煤炭中硫分含量差异较大,无烟煤的硫分明显低于烟煤;灰分含量分布区间为2.32%~22.24%。
-
-
张勇
-
-
摘要:
为解决煤炭燃烧过程中含硫产物对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首先对煤炭超高温烟气发生工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系统对不同煤样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硫的迁徙特性进行研究,并完成相关实验装置、测定方法的研究;最后,主要对四川、山西、林南以及黄陵煤样在热解反应中硫的迁徙特性进行研究,为后续煤炭的脱硫操作奠定基础。
-
-
郑成文;
李修启
-
-
摘要:
0 引言近期煤价的大幅上升,造成熟料生产成本上升,围绕“双碳”目标,水泥公司积极开展降耗低碳的技术,依据GB/T29162-2012《煤矸石分类》标准,煤矸石定义为:在煤矿建井、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干基灰分>50%的岩石,按全硫的低、中、中高、高分为四个类别。黑煤矸石与硅铝质原料的化学成分相似,不仅Al_(2)O_(3)的含量能完全替代铝质原料,煤矸石能释放一定的热量,在生产中能代替铝质原料在水泥窑上生产熟料。
-
-
简成;
张晓光;
郝大辉;
王萍;
张静
-
-
摘要:
建立了艾氏卡法-离子色谱法测定磺甲基酚醛树脂(SMP)磺化度的方法。同时与SY/T 5665-2018中采用硫酸钡重量法-活性炭吸附法测定磺化沥青磺化度的方法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艾氏卡法测定全硫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95%(n=5),优于硫酸钡重量法的5.36%;离子色谱法测定无机硫时,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71%以下,优于活性炭吸附法的4.68%以上,且离子色谱法克服了活性炭吸附法无法测试SO_(3)^(2)的缺陷。采用该方法,对照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磺酸钠基团含量测定值为27.71%,更接近其真实值(28.08%~29.56%)。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性高、重复性好、通用性强,是对行业标准SY/T 5094-2017的理化指标的补充。
-
-
-
范雪滢;
梁诗捷;
徐志锐;
吴欣颖;
曾国驱
-
-
摘要:
建立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污泥可燃组分中全硫含量。采用无水乙醇为助燃剂处理样品,用纯水作为吸收液进行吸收,吸收时间为30 min,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以KOH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C时,硫酸根与其它常见阴离子可完全分离。硫酸根质量浓度x在0.20~1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y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3.9608x+0.1947,相关系数为0.9995。该法应用于污泥可燃组分的全硫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18 mg/kg,平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2%~3.05%(n=6),加标回收率为85.6%~92.5%。该法选择性好,检出限低,有利于低浓度样品的测定。
-
-
白少龙;
延海龙;
王亚男;
杨光远;
赵杰;
周彪
-
-
摘要:
荣辉选煤厂针对下游焦化厂对本厂精煤产品的全硫、黏结指数等指标考核特别严格的现状,通过寻找性价比较高、指标匹配的原煤,进行优化配煤入洗,同时优化瘦煤生产系统及营销链,对原煤进厂及精煤出厂进行严格把关,实行生产运销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瘦煤指标出厂合格,保证了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
-
-
郑凤轩;
隋艳
-
-
摘要:
煤中全硫测定是煤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指标项目,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定对煤炭质量控制、贸易双方利益、环境污染控制和环保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及相关标准一直为环保、煤炭、电力、冶金、商贸等行业部门所关注.我国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艾士卡法)和仪器方法(高温燃烧中和法、库仑滴定法及红外光谱法)2类,目前,我国90%以上的煤炭实验室多采用仪器法进行煤中全硫的测定,测定仪的性能检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剖析3种类型的煤中全硫测定仪测定分解产物硫氧化物的方法,由于样品的分解方法基本相同,其控温性能是确保煤中各种硫全部转化为硫氧化物的关键技术条件,即测得准确可靠的控温误差则需对检定装置温度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评定.通过对煤中全硫测定仪的检定方法研究,选取库仑滴定方法为典型示例建立数学模型,指出控温误差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检定装置温度测量重复性、多功能温度校验仪测量误差、二等标准热电偶测量误差以及热电偶参考端温度测量误差,通过分别计算每个来源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得到检定装置温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控温误差的检定多以实际测定炉温与规定炉温之差表示,通常在炉温显示值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由与直流标准数字表连接的标准热电偶在同一截面处连续测定10次温度的平均值得到.
-
-
王继荣;
邓雯锦;
吴丽萍;
陈海英;
董文文;
屠定燕
-
-
摘要:
采用高频红外碳硫仪直接测定煤中全硫,该分析方法速度快,准确度高,简便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分析一个样品从准备到分析结果报出仅需3分钟的时间,克服了传统高温管式炉或马弗炉升温慢,精度差等弊端,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028%,结果满意.
-
-
王洋;
张露露;
张霞;
张晶;
靳丽波
-
-
摘要:
本文以逆王水+高氯酸作为样品的消解体系,用国家一级土壤分析标准物质(GSS)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标准物质(GSD)进行试验.以182.034nm波长作为分析谱线,采用氩气对光室和光路进行大量吹扫,解决空气和水蒸气对紫外光的吸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建立了适用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土壤、水系沉积物样品中的全硫的测定方法.经试验该方法检出限为8.37μg/g、精密度为2.66%~9.30%(RSD,n=12),准确度在0.01~0.03(——ΔlgC,n=12).本方法简便快速,操作周期短,适合大批量地球化学样品全硫的检测.测试质量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Z/T 0258-2014)对土壤、水系沉积物中全硫测定的要求.
-
-
王碗;
屈锋
- 《第二届中日韩三国离子色谱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以燃烧方式处理样品的前处理仪器--自动快速燃烧炉(AQF)与离子色谱联用的技术,开发出测定石油中全硫和全氯的方法.我们选择的色谱条件为碳酸盐/氢氧化物双重选择性ASl4蛆离子色谱分离柱,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样品经过A.F装置分段燃烧约11分钟后,在线进入离子色谱系统进行分析.该方法对硫、氯的检测限(S/N=3)分别为52和6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样品和标准溶液的RSD在4 .50%5-10%之间.回收率在98-117%之间,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节省时司,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