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状况
免疫状况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9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9352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江苏预防医学、上海预防医学、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福建省第八届猪病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11届学术会议(2010年)暨国际烧伤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等;免疫状况的相关文献由81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乃强、付青、伊斯拉音·乌斯曼等。
免疫状况—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352篇
占比:99.41%
总计:49647篇
免疫状况
-研究学者
- 刘乃强
- 付青
- 伊斯拉音·乌斯曼
- 伍卫平
- 何葵
- 侯哲
- 凯赛尔
- 刘世炜
- 卢锦秀
- 周平
- 周建红
- 周莹
- 唐爱明
- 姜霞玲
- 孙建军
- 官亚宜
- 张俊岭
- 张华全
- 张意坚
- 张美英
- 张霞
- 彭军华
- 徐文涛
- 曾祥嫚
- 李志娟
- 李梓娴
- 李波
- 李莉
- 杜浩
- 林振营
- 汤红丽
- 王勇
- 王天芳
- 王文雷
- 王祖恩
- 王立英
- 王联君
- 盘兰姣
- 童苏祥
- 罗才庆
- 蒋水平
- 谢园春
- 赵庆文
- 速存芬
- 邓于
- 郑文举
- 钱晏飞
- 陆祥彬
- 陈丽娟
- 顾谢君
-
-
薛爱凤
-
-
摘要:
目的了解本地区婚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免疫状况,为乙型肝炎(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579例本地区参加婚检的体检者,采用胶体金法检测HBV血清学指标。结果3579例体检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46例,阳性率为1.29%;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882例,阳性率为24.64%;不同性别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的感染模式有5种,其中以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1.30%。结论本地区婚检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HBV感染者和易感者,应加强防控。
-
-
郭亚丹
-
-
摘要:
为了解平顶山市2020年小反刍兽疫的免疫状况,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平顶山市该病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采取了两层两阶段随机抽样策略,场户和村庄内羊只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根据样本量计算,选择28个养羊场户和27个村庄的羊进行随机采样,分别采集血样968份和928份,经检测,养羊场户小反刍兽疫免疫合格数为932份,合格率达96.3%,被抽检村庄,免疫合格数为846份,合格率为91.2%,所有场点免疫均合格,合格率100%,通过本次评估证明,2020年平顶山市小反合兽疫免疫效果优良,养羊场户免疫效果优于村庄。
-
-
庄惠杰;
拾锦
-
-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同营养干预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状况、及并发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常规营养干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7 d营养状态、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炎症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 d,两组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和总蛋白(TP)水平较术前1 d均下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1 d,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围手术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营养和免疫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
-
沈凌筠;
王霖;
马志强;
刘幸;
李海雯;
王戈;
李文明;
骆鹏举
-
-
摘要:
目的探讨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特点和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2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分析2组抗体、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免疫细胞产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FN-γ、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CD4^(+)T、CD8^(+)T细胞及CD4^(+)/CD8^(+)增高,淋巴细胞绝对数、NK细胞绝对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FN-γ、IL-6和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参考指标,对结核是否活动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崔丽柯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猪场各种疫病发生、流行更趋复杂化,临床诊断和防控也愈加困难。抗体检测作为一种有效的诊疗手段不仅可及时了解一些主要疫病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对猪场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摸清襄城县猪场猪瘟的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猪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22年上半年度全县各地猪场送检样本的猪瘟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
-
王文宁;
丁雪雪;
孟晶
-
-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对胃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胃肠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普通饮食,观察组在普通饮食基础上行ONS,比较2组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及免疫状况指标的变化。结果化疗期间,2组患者体重、体脂肪量、去脂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化疗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期间给予ONS能改善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和免疫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
-
韦国栋;
常亮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免疫状态及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为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5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未合并MP感染的患儿为未感染组。根据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immunoglobulinM,MP-IgM)滴度,将10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MP感染患儿分为低滴度组(24例)、中滴度组(34例)和高滴度组(44例)。对比各组患儿肺功能状况、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 1,Th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2,Th2)细胞百分率、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分析各指标与MP-IgM滴度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病情严重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染组外周血Th1百分率、Th1/Th2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而外周血Th2百分率、血清IgE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滴度组外周血Th1百分率和Th1/Th2低于低滴度组和中滴度组,外周血Th2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低滴度组和中滴度组(P<0.05);低滴度组和中滴度组外周血Th1和Th2百分率、Th1/Th2、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滴度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染组外周血Th1百分率、Th1/Th2值与MP-IgM滴度呈负相关,而外周血Th2百分率、血清IgE水平与MPIgM滴度呈正相关(P<0.05);感染组支气管哮喘病情与MP-IgM滴度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MP感染患儿免疫调节紊乱,MP-IgM滴度与机体免疫状况、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
杜浩;
侯哲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66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52)和未感染组(n=21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患者总维生素D、维生素D?、维生素D3水平,同时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鉴定病原菌种类。对主要病原菌进行常用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术前总维生素D、维生素D2、维生素D3及术后维生素D2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组总维生素、维生素D3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脊柱内固定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比67.19%,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8株占比28.1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他啶、头孢克洛、头孢咲辛、环丙沙星等药物耐药性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咲辛、环丙沙星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维生素D显著降低,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药。
-
-
段勇波;
齐延亮;
卢莎莎
-
-
摘要: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其临床效果已获得大多数研究者认可[1]。大量临床研究显示[2,3],人体感染HIV后,其病情恶化程度主要取决于HIV在体内的复制水平,以及由此导致的免疫系统的损害。为深入了解HIV患者体内病毒载量(viral load,VL)水平,以及患者的免疫状况,进一步明确两者的相关性,以便准确预测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4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患者的CD4^+计数,采用核酸依赖性扩增检测技术(nuclear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方法检测患者VL水平,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
王文雷
-
-
摘要:
目的 分析南阳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评估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并及时找出免疫较弱人群,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9年9月随机抽查南阳市0~78岁在本地居住时间超过3个月的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人群特征及时间,将人群分为9个年龄组.选取唐河县、方城县为监测点,于每个县随机抽取两个乡镇,每个乡镇在每个年龄组抽取15人,总共抽取540人.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麻疹抗体水平.分析所有入组人数、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群、不同年龄组麻疹Ig抗体阳性率.结果 本次抽取两个县的540人中,麻疹Ig抗体阳性359人,麻疹Ig抗体阴性181人,阳性率为66.48%(359/540).不同性别间麻疹Ig抗体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地区间麻疹Ig抗体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所有调查人群中,60~78岁年龄组麻疹Ig抗体阳性率最高(95.00%),<1岁年龄组麻疹Ig抗体阳性率最低(40.00%).结论 南阳市麻疹Ig抗体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我市育龄期妇女和小年龄组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以提高抗体水平,降低麻疹发生率,尽快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
-
王宗沛;
汪审岳;
姜俊保;
卢磊
- 《宁波市第十届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为监测2013-2016年浙江省宁海县畜禽重大传染病免疫状况,按照国家推荐的标准诊断方法对宁海县养殖的猪、牛、羊、鸡、鸭进行重大传染病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013-2016年宁海县畜禽整体免疫状况整体良好.这四年,猪O型口蹄疫、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年均阳性率76.27%、75.84%和79.88%;牛O型、A型和亚Ⅰ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率均>90%;羊O型、亚Ⅰ型口蹄疫抗体年均阳性率分别是65.37%、67.52%,需加强免疫;家禽(鸡和鸭)H7N9亚型禽流感抗体阳性率为0%,鸡、鸭的H5N1亚型禽流感抗体年均阳性率分别为98.67%、95.60%.鸡新城疫抗体年均阳性率为62.86%,受季节影响较大,夏季抗体阳性率最低(季平均54.64%),仍需加强免疫.本研究获得的2013-2016年宁海县重大传染病的免疫效果可为中国强制性免疫计划的制定和效果的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
-
周平;
林振营;
张华全;
罗才庆;
王天芳;
卢锦秀
- 《福建省第八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对龙岩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免疫状况调查表明,生产母猪通过一年四次的免疫,其整体抗体阳性率都达到并超过农业部所要求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应在70%,免疫状况较为理想;其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阳性率下降值低点出现在8W.后备种猪经过四次免疫后,其抗体合格率也较高,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口蹄疫的抗体合格率与免疫次数间是呈正相关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