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能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1944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然资源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等;光能利用效率的相关文献由38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海业、付刚、何永涛等。

光能利用效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1944 占比:99.97%

总计:352039篇

光能利用效率—发文趋势图

光能利用效率

-研究学者

  • 于海业
  • 付刚
  • 何永涛
  • 周宇庭
  • 张宪洲
  • 武建双
  • 沈振西
  • 石培礼
  • 丁明懋
  • 于强

光能利用效率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志铭; 司雨; 姚凡云; 郑培峰; 兰天娇; 吕艳杰; 王永军
    • 摘要: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但生产中长期以高产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导致其生产系统成为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环境代价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选择东北平原中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采用宽窄行(宽行90 cm,窄行40 cm)和高密度(90000株∙hm-2)种植,在玉米15叶期喷施化控剂,氮肥减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别减少28.0%和9.1%)的综合管理模式(IM),其中半干旱区增加了膜下滴灌处理。从玉米产量、温光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碳足迹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东北不同生态类型区IM和农户模式(FM:65 cm等行距,种植密度60000株·hm^(-2),不化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FM相比,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IM玉米产量分别提高24.2%和25.6%,主要表现为种植密度增加50%使得收获穗数增加52.8%,而穗粒数和千粒重仅分别降低8.5%和11.0%;半湿润区积温生产效率提高21.1%,光能利用效率提高21.0%,半干旱区积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0.7%和22.0%;而且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IM年净收益分别较FM增加32.9%和24.4%。同时,半湿润区IM碳排放总量为2860.1 kg(CO_(2)-eq)·hm^(-2),较FM降低18.7%;而半干旱区IM的碳排放总量为2729.6 kg(CO_(2)-eq)·hm^(-2),较FM增加8.9%。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IM单位玉米产量的碳足迹分别为0.20 kg(CO_(2)-eq)·kg^(-1)和0.22 kg(CO_(2)-eq)·kg^(-1),分别较FM降低39.4%和15.4%。综上,在东北春玉米区采取综合管理措施,能够实现玉米产量、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协同提升,且显著降低其碳足迹,其中半湿润区效果尤为明显,而半干旱区碳排放虽有所增加,但其增幅低于产量增幅,最终显著降低碳足迹。所以,该综合管理模式可在东北玉米生产中推荐应用。
    • 吴玉环; 王自奎; 刘亚男; 马千虎
    • 摘要: 探究间作带幅设计对玉米/苜蓿间作群体光环境特征、产量及光能利用效率(LUE)的影响,提出黄土高原旱作条件下玉米/苜蓿间作群体最佳带幅比例。研究设置了玉米单作(SM)、紫花苜蓿单作(SA)以及玉米/紫花苜蓿1∶2(I_(12))、2∶2(I_(22))和2∶4(I_(24))间作5种种植模式,并采用田间试验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定了玉米和苜蓿的干物质产量及作物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等指标;建立了考虑光线入射角度和群体冠层结构几何关系的玉米/苜蓿间作群体辐射传输模型,并用实测值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2018年,单作处理的苜蓿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处理(P<0.05),而在2019年各间作处理苜蓿的干物质分别比单作高197.8、180.3和197.0 g·m^(-2);处理I_(12)、I_(22)和I_(24)两年总的玉米生物量比SM处理高12.1%、0.9%和23.9%。所有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在2019年均大于1.0,表现出间作优势。辐射传输模型可准确模拟玉米/苜蓿间作群体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间作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9.0和66.6μmol·m^(-2)·s^(-1)。除玉米和苜蓿生育前期及玉米收获后,不同间作处理苜蓿群体冠层上方的PAR均低于单作苜蓿。2018和2019年I_(12)、I_(22)和I_(24)间作处理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处理高52.5%、9.3%、51.7%和28.5%、9.6%、21.0%,而间作苜蓿的LUE仅在2019年显著高于单作19.2%、32.4%和20.9%(P<0.05)。因此,合理的玉米/苜蓿间作带幅搭配可改善苜蓿的光照环境,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尤其是玉米/紫花苜蓿2∶4间作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优势显著,建议在具有类似气候的地区推广种植。
    • 李义博; 陶福禄
    • 摘要: 农作物产量依赖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过去作物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收获指数的增加而生物量增加很小,进一步提升作物产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量的提高,而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作物生物量的瓶颈。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可为全世界人口提供约20.0%的能量,阐明小麦光能利用效率变化的内在机理与外在因素,对提高作物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定义、主要过程、小麦的光能利用特性和内外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表明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潜力;论述了外部因素,即光、水分、养分和耕作制度等对小麦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单株尺度上主要由光合作用等内部因素控制,而在田间尺度则由温度、降水、耕作栽培方式等非生物因素控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的适应机制,旨在为提升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未来光能利用效率的研究可利用高通量表型观测技术,与分子标记结合,设计在目标环境下的具有高光能利用效率的理想株型,为培育高产高效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 王俊浩; 顾生浩; 徐田军; 陈博; 温维亮; 张立祯; 郭新宇
    • 摘要: 以玉米品种大叶矮小型的矮单268(AD268)和小叶高大型的先玉335(XY335)为供试材料,设置低(3株·m^(-2))、中(6株·m^(-2))、高(9株·m^(-2))3个种植密度,综合利用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垂直分布数据、冠层三维模型与冠层光合模型,分析了对数法和回归法估算出的消光系数(k_(log)和k_(nls))对品种和种植密度的响应及其差异,评估消光系数估算方法对冠层光能利用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k_(log)和k_(nls)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大叶矮小型品种AD268下表现更加明显,且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加剧,基于k_(nls)对冠层光分布的拟合效果(R^(2)=0.86)优于k_(log)(R^(2)=0.77);基于k_(log)和k_(nls)的玉米冠层光能利用特征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以k_(log)和k_(nls)模拟的AD268的日CO_(2)同化量、地上部干物质日积累量和光能利用效率在低密度下无明显差异,但在中高密度下差异较大,二者差异开始变大的临界密度为0.7~2.5株·m^(-2)。
    • 何玉琳; 吴杨; 叶子飘; 周赛霞; 叶思诚; 刘文鑫
    • 摘要: 以油茶品种‘长林4号’2年生幼苗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40%、70%光照和全光照)对油茶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_(n))、电子传递效率(ETR)、光补偿点(I_(c))、CO_(2)补偿点(Γ)、饱和光强(I_(sat))、饱和胞间CO_(2)浓度(C_(isat))、光呼吸速率(R_(p))、暗呼吸速率(R_(d))以及在叶片水平与植株水平上的光能利用效率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提高。(2)在弱光条件下,油茶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提高,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所吸收的光能被更多地分配向光化学耗散和过剩激发能,使_(PSⅡ)光化学效率(F_(v)/F_(m)、Φ_(PSⅡ))提高。(3)油茶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捕光色素分子数(N_(0))和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ik)来增强对光的捕获能力,但随光照强度降低,其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σ_(ik)')减小,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τ_(min))变长,累积在最低激发态的天线色素分子数(N_(k))增多。研究表明,在低光照强度环境下,电子在捕光色素分子之间的传递和光合电子流的产生受到限制,油茶叶片光能捕获与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无法同时提高,最终导致其光合碳同化能力和光能利用效率下降。
    • 王静敏; 杨青青; 胡治旭; 李嘉其; 纵丹; 何承忠
    • 摘要: 【目的】研究滇杨叶片光谱参数、叶片组织结构以及光合CO_(2)响应曲线对光质的响应,为深入揭示滇杨对高海拔分布区的适应性提供研究基础,也为不同光强条件下滇杨设施育苗的棚膜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蓝色、绿色和白色3种颜色的薄膜处理,观测分析透过薄膜的光质以及不同光质下滇杨当年生扦插苗叶片的光谱参数、叶片组织结构参数、光合—光响应(P_(n)-PAR)与光合—CO_(2)响应(P_(n)-CO_(2))的差异。【结果】在不同颜色薄膜处理下,叶片的光谱特征参数与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维管束厚度显著负相关,与上、下表皮厚度、组织结构紧实度和栅海比显著正相关。滇杨在蓝色薄膜和绿色薄膜处理下对高CO_(2)浓度环境的适应能力均较强。蓝色薄膜可促进滇杨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增加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组织结构紧实度和栅海比,更有利于叶片气孔开放进行气体交换;绿色薄膜可促进滇杨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表现出更高的潜在光合作用能力。【结论】蓝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滇杨扦插苗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绿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滇杨扦插苗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 王虹; 周强; 丁小涛
    • 摘要: 为筛选适合植物工厂栽培的高产叶菜品种,作者以生菜、菠菜、油麦菜、冰菜及蒲公英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植物工厂的高产栽培技术,并明确其栽培周期、产量及光能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生菜、菠菜、油麦菜、冰菜及蒲公英的栽培周期分别为30 d、20 d、20d、30 d、20d,年产量分别为60.32 kg/m2、70.01 kg/m2、79.67 kg/m2、112.52 kg/m2和40.02 kg/m2;冰菜的光能利用效率(LUE)较高(13.89 g/mol),蒲公英较低(4.94g/mol).由此可见,叶菜类蔬菜在植物工厂采用立体栽培模式种植,产量高且质量安全.生产上建议选择生长周期短、光能利用效率高的蔬菜品种(如冰菜),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增加收益的生产目标.
    • 林荣呈; 杨文强; 王柏臣; 于龙江; 王文达; 田利金; 迟伟; 卢庆陶; 韩广业; 匡廷云
    • 摘要: 光合作用机理既是生命科学的重大基础前沿问题,其应用又与农业、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光合作用研究在光合蛋白质机器的结构解析与调控、光合水裂解放氧及人工模拟、作物光能利用、二氧化碳同化以及合成生物学与光合作用等方向的前沿进展,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光合作用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光合作用研究的若干重点发展方向.
    • 李列; 仝宇欣; 李锦; 杨其长
    • 摘要: [目的]筛选较优的光质组合,提高人工光植物工厂生菜产量和能量利用效率.[方法]以光强为200μmol/(m2·s),R/B为4/1的红蓝光(RB)为对照,在光强为150μmol/(m2·s),R/B为4/1的红蓝背景光基础上,分别添加50 μmol/(m2·s)的绿光(G)、黄光(Y)、橙光(O)和远红光(FR)组成4种不同光质组合处理,分别用RBG、RBY、RBO和RBFR表示,对不同光质组合处理生菜的生长及形态、光合能力、能量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RBG、RBO和RBFR处理生菜地上部鲜质量较RB处理分别增加14.5%,14.5%和30.8%,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13.3%,24.1%和29.9% (P<0.05).RBG处理可以增加生菜的株高、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与RB处理相比,RBY处理对生菜的地上部干、鲜质量影响不显著;RBO处理可以提高生菜叶片的光合能力和能量利用效率.RBFR处理可以增加生菜的地上部干、鲜质量,但在实际生产中,生菜叶片较易出现烧尖现象.[结论]RBG和RBO是工光植物工厂生产中较为合适的光质组合.
    • 蒋鹏; 徐富贤; 熊洪; 张林;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 摘要: 为探明成都平原稻-麦轮作模式下播种量和品种熟期对直播稻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早熟杂交稻品种川作优8727、中熟杂交稻品种辐优838、迟熟杂交稻品种内6优107为材料,于2019年采用人工撒播栽培方式在成都平原进行不同播种量(15.0、22.5、30.0、37.5、45.0 kg/hm2)大田试验.结果 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直播稻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川作优8727以播种量30.0 kg/hm2的处理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最高,辐优838和内6优107以播种量22.5 kg/hm2的处理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最高;与辐优838和内6优107相比,川作优8727产量分别增加了8.8%、3.7%,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结实率和收获指数上,光能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5.3%、13.3%.可见,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水稻麦后直播种植宜采用早熟杂交稻品种,其适宜播种量为30.0 kg/hm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