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性
光催化性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41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08706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佛山陶瓷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纳米材料与结构、检测与表征研讨会等;光催化性的相关文献由111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哲、陈峰、黄凤萍等。
光催化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8706篇
占比:99.95%
总计:208807篇
光催化性
-研究学者
- 陈哲
- 陈峰
- 黄凤萍
- 徐俊
- 王正鹏
- 蔡伟民
- 韩高荣
- 张浩
- 周健
- 周守勇
- 张溪文
- 张艳
- 李梅生
- 滕飞
- 王凤勤
- 薛爱莲
- 赵宜江
- 邢卫红
- L·拉布罗塞
- 吴建锋
- 宗志芳
- 张丽丽
- 张冀杰
- 徐晓虹
- 谈国强
- 赵永男
- 郭玉
- N·纳道德
- 何金俊
- 刘星
- 刘秀玉
- 刘风磊
- 吴胜华
- 吴飞跃
- 周晓峰
- 唐刚
- 孙晶晶
- 巩金龙
- 常晓侠
- 张冰
- 张弛
- 张莉莉
- 张鹏
- 方应翠
- 早川信
- 朱美芳
- 李敏
- 李阳
- 樊英鸽
- 洪流
-
-
王慧雅
-
-
摘要:
通过熔融盐法一步合成具有光催化性的水溶性石墨相氮化碳,并将其按一定比例分散至铸膜液基体制得K, Na-PHI/PVDF复合膜.采用XRD、FTIR、SEM、孔隙率、接触角、水通量等测试手段对改性膜的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水溶性氮化碳粒子的引入提高了铸膜液的分相速率,改变了膜的表面形态和化学性质,复合膜的纯水通量由49.76 L/(m^(2)·h)增至224.40L/(m^(2)·h),接触角降为53.90°,通量恢复率为83.73%,总污染率下降,可逆污染比例增加.复合膜对牛血清白蛋白和亚甲基蓝溶液的截留率分别为55.53%和89.88%,且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性,可见光下270 min内可将10 mg/L亚甲基蓝溶液降解至0.56 mg/L,重复光催化降解率维持在74.50%左右.
-
-
-
饶金伟;
王婕;
金利华;
赵玉厚;
高玲
-
-
摘要:
以NH4 F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光催化性的F-掺杂Mn0.2 Zr0.8 O2-δ纳米材料,系统研究F-掺杂对Mn0.2 Zr0.8 O2-δ纳米粉体相组成、形貌、化学组成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的引入对立方相Mn0.2 Zr0.8 O2-δ粉体的相结构影响较大,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Mn0.2 Zr0.8 O2-δ发生立方相向单斜相相变程度提高;F﹣ 掺杂可调控Mn0.2 Zr0.8 O2-δ粉体的晶粒尺寸及形貌,使粉体取向生长,最终呈片状结构;F-掺杂有利于提高Mn0.2 Zr0.8 O2-δ降解有机染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当F-掺杂浓度为0.1 mol/L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最优,经60 min光照后,甲基橙降解度可达70%以上.
-
-
-
冯海东
-
-
摘要:
开展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检测试验,用甲基橙作为染料光降解模型,探讨在不同酸性条件下BaTinO3、BaTin2O5及BaTin4O9的降解率.试验后发现,在酸性条件相同时,BaTin4O9的光催化活性最高,BaTinO3最低;堆积率越低,则提示材料晶体结构越开放.以上三种材料中,结构开放度越大,光催化性能越优良.
-
-
张建民;
刘宇琦;
李红玑;
李克莉
-
-
摘要:
采用天然凹凸棒土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亚甲基蓝溶液,探究其光催化性并优化.利用XPS和UV-Vis等方法对天然凹凸棒土官能团结构进行表征,进而以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基于响应曲面法进一步探讨天然凹凸棒土光催化性影响因子,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天然凹凸棒土表面存在少量六配位非骨架Ti及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性能显著.单因素初始浓度和投加量,二次项投加量,交互作用项初始浓度和投加量对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率的影响极显著.模型预测的最佳工艺参数:初始浓度18.90 g/mL,光催化时间16.55 min,投加量0.04 g,脱色率达最大为98.95%.
-
-
陈霞;
陆改玲;
计晶晶;
赵石磊;
周澐
-
-
摘要:
以钛酸丁酯(C16H36O4Ti)、蒸馏水、无水乙醇、冰乙酸、氧化镧(La2O3)和氧化铈(CeO2)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和稀土元素掺杂的TiO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ICP-OE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仪和培养基扩散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制备了锐钛矿晶型的TiO2粉末和镧掺杂的二氧化钛粉末(La/TiO2),因氧化铈微溶于酸,没有溶解到溶液中,Ce基本没有掺入到二氧化钛中,所制备的粉末主要是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和氧化铈的混合物,对TiO2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La/TiO2粉末中La元素的含量为8.24%,在300 min内La/TiO2光催化罗丹明B溶液的脱色率提高达到9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
-
魏利娟;
张海明;
曹静;
张晓慧;
张玥;
张飚
-
-
摘要:
为了研究氧化钨(WO3)和银/氧化钨(Ag/WO3)纳米纤维光催化性能,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WO3和Ag/WO3复合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大小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比较WO3和Ag/WO3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性能,结果表明,在90 min时,Ag/WO3复合纤维光催化降解MB效率比WO3纤维高1.3倍,从能带结构角度分析了Ag/WO3复合纤维光催化效率增强的原理.
-
-
张小平
-
-
摘要:
笔者采用水热法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可见光催化剂Bi2 WO 6,同时也掺杂了Fe制备掺杂了Bi2 WO 6,并改变了原材料的配比,制备掺杂了Bi2 O 3-Bi2 WO 6.实验结果表明:Bi2 WO 6的禁带宽度在2.83 eV时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Bi2 O 3-Bi2 WO 6拓宽了禁带宽度,使得禁带宽度为3.05 eV.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与催化剂的晶型、颗粒的半径大小、比表面积的大小都密切相关.然而催化剂的形貌、粒径、比表面积又与制备条件密切相关,只有在特定形貌下,粒径小并且均匀的情况下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才好.在酸性条件下由于抑制了硝酸铋的水解,从而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在碱性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剂在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中,催化时的去乙基作用使得罗丹明B溶液的主峰发生蓝移,主峰由553 nm移动到了495 nm.催化剂的去乙基作用只有在可见光的照射下才会发生,并且去乙基作用使得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初速度加快.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影响去乙基反应,吸附性能差的催化剂发生去乙基反应的速度也低.催化剂在降解染料时对染料有选择性,本实验所制备的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高于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
-
-
-
徐晓虹;
田越;
吴建锋;
刘妍伶;
赵娜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r-Ce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并以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掺杂纳米TiO2粉体在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采用TG-DTA、XRD和T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型、形貌和粒径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r-Ce共掺杂的TiO2粉体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50°C,结晶完整、主晶相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约为20nm;掺杂可使TiO2吸收带发生红移,光催化性能增强;共掺杂体系的最佳量为n(Er)∶n(TiO2)=0.1%,n(Ce)∶n(TiO2)=0.05%。此掺杂量的TiO2粉体对亚甲基蓝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反应2h降解效果达到92.37%,优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未掺杂的纯TiO2粉体。掺杂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
-
-
李岩;
李艳;
鲁安怀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干旱—半干旱环境中的岩石表面常有黑色薄膜状岩石漆发育,在内陆沙漠、海滨沙漠、南北极地、高山、洞穴、岩石裂隙等陆生风化环境中皆有分布,其主要包含黏土矿物、铁锰氧化物、有机质等成分.无独有偶,在亚热带地区的表层红壤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薄膜",其中的铁锰氧化物矿物晶粒小至纳米级,这些矿物"薄膜"多附着于土壤基质表面,亦被称为矿物胶膜.本研究采用同步辐射微区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表层红壤铁氧化物矿物胶膜中铁氧化物矿物的成分与结构进行了矿物学表征。研究发现,长沙地区地表红壤的铁氧化物矿物胶膜主要附着在石英颗粒表面,厚度在20~100μm不等,外部胶膜(厚度10~30μm)中赤铁矿—针铁矿杂乱共存,内部胶膜(厚度10~70μm)以针铁矿为主,且由于外部胶膜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针铁矿、赤铁矿铝替代量更高,晶体形态不完整,缺陷较多。外部铁氧化物矿物胶膜中赤铁矿—针铁矿共存、铝替代量高、缺陷发育,这三方面可能对其光催化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也值得今后进一步详细的研究。
-
-
-
-
高基伟;
申乾宏;
方明;
王平;
杨辉
- 《第四届全国纳米材料会议》
| 2005年
-
摘要:
采用钛酸丁酯:水:无水乙醇:盐酸摩尔比为1:175:7.5:0.14的体系,以加热的溶胶-凝胶工艺,在不同的水浴温度下制备含有锐钛矿纳米晶的氧化钛溶胶.XRD和TEM显示,溶胶中均含有约200nm的正方形锐钛矿纳米晶粒,但结晶均不完善,60°C制备样品结晶度最高.溶胶可在紫外光照下使罗丹明B褪色,但褪色程度不同.60°C制备样品催化最彻底,30°C制备样品催化能力最弱,90°C制备样品居于其间;以RB在550nm处最高峰强度计算,样品相对于原始罗丹明B溶液的催化效率分别为:97.60﹪、91.99﹪、62.35﹪.在溶胶的UV/vis测试中,我们发现溶胶可利用近红外光线,尚未见到国内外有相关报道.
-
-
-
何岗
- 《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光触媒是光+触媒(催化剂)的合成词.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效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其杀灭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彻底性是目前所使用的传统治理方法(臭氧、紫外线、负氧离子等)无法替代的,最大特点是效果持续时间久,无任何副作用,不产生二次污染.在国际上,光触媒已经成为一种解决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潜力巨大的基础技术.目前,光触媒的代表是二氧化钛(TiO2).其最大优点是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光催化性能高,本身无毒无害,原材料易得,价格适中,因此应用范围不受限制,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触及到人们生活的每个空间,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各种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