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设备
储能设备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3年内共计118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工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617583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英才、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中国粉体工业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委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第五届第五次理事扩大会议暨2015第三十届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等;储能设备的相关文献由256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雷、陈熙、辛民昌等。
储能设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17583篇
占比:100.00%
总计:2617677篇
储能设备
-研究学者
- 王雷
- 陈熙
- 辛民昌
- 李长明
- 吴超
- 辛程勋
- 姜广宇
- 杨强
- 王志强
- 苏森
- 蔡旭
- 钟小军
- 黄伟鹏
- 张凯
- 王海松
- 李斌
- 李炜
- 石腾腾
- 赵密
- 范习浩
- 幸云辉
- 柯亨钊
- 王建军
- 王飞飞
- 许乃前
- 黄英雄
- 尹相柱
- 曹云峰
- 李睿
- 杜海
- 童文平
- 俞啸玲
- 刘永志
- 刘立强
- 卜庆瑞
- 卞阳
- 屠永伟
- 廖晋康
- 张劲
- 张泽来
- 李题印
- 李鹏程
- 樊廷峰
- 汪李忠
- 秦赓
- 胡博
- 胡晓琴
- 胡翔
- 蓝金花
- 谢刘丹
-
-
司文璐;
黄海龙;
端柯羽
-
-
摘要:
1智能用电互动需求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碳高峰”和“碳中和”观点的提出,智能用电用户端采用新能源发电成为新世纪重要的能源选择。越来越多的储能设备和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设备被纳入电网,影响用户的用电量。以太阳能和风能生产为代表的新能源在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能源的实施和发展正在加快,新能源并网发电在配电网中越来越普遍。
-
-
于淼
-
-
摘要: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空气污染和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等能源消耗的增加,清洁高效的储能设备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各种能源设备中,超级电容器因其高输出密度、高充放电速率、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备受关注。然而,超级电容器的主要缺点是其能量密度低。因此,我们试图在不牺牲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的情况下提高能量密度。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NiO、Ni(OH)_(2)、Co_(3)O_(4))具有低成本、低毒性和大容量等优点。
-
-
刘颖;
王赛;
卢少微;
姜小丹
-
-
摘要:
目前,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负极材料的研究相对缺乏。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MoO_(x),并用SEM、XRD、热失重分析(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分析,发现MoO_(x)含有少量结晶水和氧空位,对储锌性能有较大帮助。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oO_(x)具有良好的可逆容量、循环性能和库仑效率,制备的锌离子电池以1.00 A/g的电流在0.2~1.0 V充放电,MoO_(x)的放电比容量为171 mAh/g,第500次循环时仍有94 mAh/g。
-
-
-
-
摘要:
一、项目简介储能设备制造项目规划占地200亩,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储能设备PCS生产线、储能PACK生产线,分期实施。二、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三、市场潜力(或效益分析)储能设备制造项目属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储能项目配套建设势必推动储能装备需求量增加,引进建设储能设备制造项目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
-
-
-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功应用于发电设施,使得产能形式更加丰富。但是,这些可再生能源受天气环境影响,具有间歇不连续、波动性较大等缺点,恶化了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配备储能设备,将可再生能源电力转换成可储存的能源,然后以可控的方式部署到电网中,根据不断变化的电网需求,对电力进行一致的、即时的供应。储能设备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对电能的“调峰填谷”,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优势。
-
-
刘超然
-
-
摘要:
目前A股市场正处于3400点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市场多空双方在3400点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攻防转换”,板块概念轮动越发混乱无序,但“碳中和”“新能源”好像有“炒”不完的概念和话题,投资者也总能在能源金属、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光伏绿电等板块找到非常细分的概念风口。而新能源储能电池概念就是代表之一,从前期的锂电池、钠离子电池、HIT光伏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这段时间又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钒电池。
-
-
李越
-
-
摘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现代社会逐渐意识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重要性,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废旧动力电池中的有毒电解质和有机化学品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废动力电池可用于储能设备或提取贵金属等,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本文将研究动力电池的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第三方回收模式,在文章最后提出建议。
-
-
朱以晨;
李军祥;
莫非
-
-
摘要: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将分布式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设备聚合优化并协调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特殊电厂。针对现阶段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风力、光伏并网发电和优先消纳困难等问题,基于虚拟电厂强通信、高聚合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供给与负荷转移的虚拟电厂调度策略,以虚拟电厂整体利润最优为目标函数,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强化虚拟电厂的调度弹性。其中供给转移通过储能设备实现,考虑蓄电池储能系统与氢能存储系统同时参与调度,发挥各自储能优势,负荷转移通过柔性负荷实现,并将所有柔性负荷分为短期、中期、长期3类来反映实际情况,以柔性负荷的负荷量与最晚调度时间为类别划分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储能设备及柔性负荷参与虚拟电厂调度,显著提高了虚拟电厂运行的强健性,增强了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实现了“削峰填谷”的效果,并且在经济性上有着良好的表现。
-
-
陆秋瑜;
马千里;
魏韡;
于珍;
刘洋
-
-
摘要:
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给大规模利用风力资源造成诸多困难。通过配置储能设备可以平滑风电场功率输出,使风电场可以替代火电或供应电网负荷。首先,该文基于风资源特性定义了风电场的火电替代容量和负荷供应容量,这两个指标反映了风电场稳定输出功率或供应负荷的能力;其次,根据风资源数据和置信要求,可以通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解火电替代容量和负荷供应容量;最后,根据风电场火电替代容量和负荷供应容量的具体需求,进一步构建了储能MW/(MW·h)参数的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储能参数可行域边界,再根据储能成本系数确定最优配置方案的范围。算例选用广东省风力发电历史数据,采用该文方法可以快速确定储能最优参数配置,同时兼顾配置的经济性及供电平稳性、可靠性。
-
-
耿健;
杨冬梅;
高正平;
陈永华;
刘刚;
陈卉
-
-
摘要:
分布式综合能源微网(DIEM)具有冷/热/电/气多能耦合的典型特征,如何进行包含冷热电联供(CCHP)和多种储能设备的运行优化,一直是现阶段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中建立了储能设备和CCHP系统模型,基于电/冷/热和烟气余热,利用平衡等式约束、储能设备充放能约束以及系统各个设备上下限约束,并通过配置权重系数,以一个运行周期内运维总成本和CO 2总排放量为综合运行优化目标。构建了某大学城典型场景,以储能设备为例,配置储冷设备的容量分别为0 MW,2 MW,4 MW,分析了储能容量对DIEM运行优化的影响。配置合适的储能设备容量,一个周期内的综合运行优化目标越低,越能兼顾经济性和碳排放要求。
-
-
-
-
王卓琪;
刘子秋;
俞克斌;
危涛;
沈剑
- 《2015智能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孤岛微电网系统,提出基于德尔菲层次分析法的微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系中微电网综合评分作为目标函数,构建能量优化配置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该模型能科学设定微电网多方面指标的重要性权重,权衡各因素给出能量配置最优结果;提出"储能设备利用率"指标,在不同最大负荷下仿真分析最大负荷对风机、光伏及储能设备最优配置结果的影响,实例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储能设备利用率"对储能设备配置的良好指导意义。
-
-
罗鹏;
娄素华;
吴耀武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委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网系统配置适当容量的储能,可有效提高微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本文针对风光互补独立微网系统,考虑储能设备的运行特性对其循环使用寿命的影响,对微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在对微网净负荷功率进行频谱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运行的微网系统功率分配策略.通过分析储能系统的成本结构,建立了以储能年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储能充放电功率、系统供电可靠性等约束条件的微网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实用性.为微网储能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
程帆;
余海涛
- 《2015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利用电磁力实现飞机推进与制动的新型弹射装置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维护方便、可控性好等优点。在可控性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先天的优势,用闭环控制整个弹射过程,减少弹射应力并对弹射性能进行更加严密的控制。简述了电磁弹射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直线电机驱动电磁弹射系统的优势,总结论述了现今国内外电磁弹射系统的研究状况和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的电磁弹射用直线电机进行性能比较,分析了电磁弹射系统的驱动伺服系统和关键技术,介绍了无人机电磁弹射技术,并结合电磁弹射的关键技术和前景给出了发展电磁弹射的建议.从我国己有的技术掌握程度来看,由于目前脉冲电源已经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应该进一步提升储能设备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为实用化提供可能。而无人机电磁弹射作为实用化技术难度较低的领域,应该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而由于该领域的储能和电力变换设备己经满足基本性能需求,直线电机的设计与控制就成为该技术实用化的关键。
-
-
宋召杰;
姚红宾
- 《2015年第二届风电场运行维护专题交流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如何解决风电出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风电弃风及并网难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一种采取风电多余发电量储能的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大容量储存电能装备的技术问题,因而针对此问题对抽水蓄能电站原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抽水蓄能电站是风电理想的储能设备,报告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现状,并对现有的抽水蓄能电站对电网的影响进行调查.提出了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是解决风电弃风及并网难的有效途径.这对我国成为风电大国有着重要意义.总结得出,当电网负荷降低时,风力发电可以通过抽水储能来进行多于电量的储存,进而降低风力发电的弃风程度,同时也提高了风力机的可利用小时数。因抽水蓄能电站是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等多种作用的特殊电源,可使风力发电尽可能避免对电网造成调峰、调频、电压不稳、系统安全等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又因现在国内抽水蓄能从目前电力系统的角度来讲,是唯一实用化的一种技术。其他技术目前尚在研究阶段,还未在电网中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抽水蓄能电站是风力发电理想的储能电设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是解决风电弃风、并网难的有效途径。
-
-
苏适;
翟伟翔
- 《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2年
-
摘要:
通过对微网功能的研究,提出了微网在并网模式下保持进线功率恒定,孤网模式下保证重要负荷持续供电的控制目标.通过预测当日园区用电量和光伏发电量,可自动确定进线功率设定值.根据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设备特性,制定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控制策略以及两设备协调控制策略,同时提出相应的孤/并网切换逻辑.最后通过基于监控系统的Visual C++应用软件实现控制策略,并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