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修复加固

修复加固

修复加固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48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134572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建井技术、煤炭工程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六届年会、2009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2008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专题、选矿专题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等;修复加固的相关文献由1198位作者贡献,包括庄元顺、李开富、李恒等。

修复加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34572 占比:99.81%

总计:134826篇

修复加固—发文趋势图

修复加固

-研究学者

  • 庄元顺
  • 李开富
  • 李恒
  • 武焱林
  • 班延军
  • 罗红梅
  • 郑军
  • 高旭东
  • 姚裕春
  • 张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浩祥; 程时涛; 廖李灿
    • 摘要: 针对实际震损结构可测信息有限、修复加固过程难以模拟以及修复加固后结构性能不易评估的现状,建立梁柱构件端部曲率与顶部位移的关系,厘清残余位移、位移、曲率、损伤指数之间的关联,提出在有限元中模拟构件修复加固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根据不同损伤物理量对构件损伤进行量化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损伤物理量以及修复策略对钢筋混凝土震损结构进行快速修复,对修复后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并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震损结构进行快速修复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再遇地震时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风险;在不同的损伤物理量中根据残余位移角量化构件损伤,并指导震损结构快速修复能够最大限度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相对于择件修复策略,择层修复具有更好的效果。
    • 张俊涛; 闵巧玲; 李明超; 张梦溪; 冯达
    • 摘要: 裂缝广泛存在于水工混凝土结构中,降低了结构的整体性与安全性,需采取有效措施对裂缝进行修补加固。以含预制裂缝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高强环氧砂浆修复前、后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研究,通过混凝土三点弯曲梁室内力学试验验证本文材料参数及模型设置的正确性,以0厚度粘结单元模拟裂缝与环氧砂浆界面的粘结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高强环氧砂浆修复后的混凝土梁承载力可超过无裂缝时的混凝土梁,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随环氧砂浆填充缝高比的增大先增大,后达到稳定状态,修复后的混凝土梁达到极限承载力后强度迅速降低。最后提出不同缝高比下修复后的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增大倍数量化计算公式,为混凝土结构的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 王飞朋; 郑娟; 吴浩杭; 王泽磊
    • 摘要: 老高桩码头桩基多采用混凝土方桩,经长期运营后,桩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缺陷,严重威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影响码头的正常使用,亟需对破损桩基进行修复加固。目前,混凝土方桩修复加固通常采取粘贴碳纤维布、加大桩帽、局部外包、钢抱箍、玻纤套筒等措施,均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探讨各措施的实施方案、特点、要点以及适用工况等,以便为合理选用提供参考。应用结果表明:针对老高桩码头混凝土方桩的破损缺陷,根据不同破损特征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修复加固方案,可满足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的维护要求。
    • 任现才; 高飞飞; 赵剑桥; 孙伟明; 杨乐华
    • 摘要: 由于木材的生物特性,榫卯节点会随时间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结构发生倒塌,因此探讨木结构残损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加固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残损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文中将相关研究成果依据研究方法分类,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残损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加固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建议提高试件的加工精度和增加试件的数量来减少残损构件的抗震试验结果误差,提出引进新材料对其进行加固,并对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参考。
    • 程烈; 廖柳霞; 首佳
    • 摘要: 嘉陵江等河流已建各航电枢纽自运行以来,出现水流对岸坡冲刷问题,尤其是机组岸侧受到电站尾水位常年累月不间断冲刷,造成护坡面板破坏、护脚淘刷。为防止岸坡损毁进一步扩大,影响边坡整体稳定,提出了不同的修复设计方案。结合已建边坡修复工程的成功经验,从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总结分析航电枢纽边坡水毁修复的通用方法及措施,找到不同边坡水损情况所对应最适宜的修复措施,保证修复方案有效、经济、合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 汪梦甫; 唐雨舟; 刘吴
    • 摘要: 以重度损伤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为对象,研究其经加固修复后的抗震性能。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塑性铰区范围的混凝土及各种钢筋替换,并在墙身侧面采用外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进行加固。在原有3个重度损伤剪力墙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3个构件:试件1为重度损伤现浇剪力墙修复试件(RW-1),加固纤维布采用玄武岩纤维布(BFRP);试件2为重度损伤普通连接预制叠合板剪力墙修复试件(RW-2),加固纤维布采用碳纤维布(CFRP);试件3为重度损伤U型筋连接预制叠合板剪力墙修复试件(RW-3),加固纤维布采用采用CFRP和BFRP混杂。对3个重度损伤剪力墙修复加固试件分别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实验,对比修复加固墙和原始墙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综合评价不同种类纤维布加固修复重度损伤剪力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加固修复方法能够恢复并提高重度损伤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性能,延缓剪力墙刚度的退化,但在初始刚度上略低于原构件。CFRP加固修复重度损伤剪力墙和BFRP加固修复重度损伤剪力墙对于剪力墙承载力的恢复与提高作用相似,但BFRP加固修复重度损伤剪力墙的延性恢复作用要略强于CFRP加固修复的作用。
    • 李载红
    • 摘要: 文章分析了火灾对建筑材料结构的危害影响和评级标准,介绍了实施灾后加固处理的不同方法。结合某高层住宅火灾后的实际处理案例,通过对受损情况详细调查,对房屋建筑受损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施检测鉴定,从而得到该房屋建筑损坏情况的评估意见,并给出修复加固措施建议,供类似工程参考。
    • 胡勇; 王观次; 李新宇; 沈程鹏
    • 摘要: 针对传统混凝土结构水泥基修复加固材料力学性能不稳定、耐久性差、能耗高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国内外学者对绿色无机胶凝材料——地质聚合物展开了研究。地质聚合物不仅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还具备生态友好、绿色环保的优点。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既有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方法及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地质聚合物修复加固既有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工程特性、可行性、界面粘结性能、耐久性、工作性以及工程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就地质聚合物作为既有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材料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可以为地质聚合物修复加固既有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
    • 厉见芬; 李书进; 肖耀军
    • 摘要: 以常州市某老旧小区的28栋装配式大板结构住宅楼为例,在原结构存在缺陷和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对住户的影响等多重技术难题条件下,基于房屋渗漏现状和检测报告,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合理的修复加固方案.研究成果对类似老旧小区的综合性能提升和改造关键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冯超; 谭威
    • 摘要: 以某戈壁区水毁桥梁修复工程为依托,总结了戈壁荒漠区桥梁的水毁成因,对水毁桥梁修复及加固方案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桥梁前期设计阶段预防水毁的建议,以期为同类桥梁水毁修复加固与设计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