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云

低云

低云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9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气象水文装备、广东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第三次全国计算大气物理学术会等;低云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苏平、王锡东、傅毅等。

低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79.8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6.47%

专利文献>

论文:19 占比:13.67%

总计:139篇

低云—发文趋势图

低云

-研究学者

  • 张苏平
  • 王锡东
  • 傅毅
  • 刘敬武
  • 张荣智
  • 杨瑜
  • 杨育强
  • 陈西莎
  • 丁立国
  • 任兆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坤; 罗涛; 王菲菲; 孙刚; 刘庆; 青春; 李学彬; 翁宁泉; 朱文越
    • 摘要: 本文基于实测的热力湍流探空数据,使用WR95方法识别低云的垂直结构,对比分析了低云与晴空天气下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C_(n)^(2)、气象条件和大气稳定度的平均统计结果.结果表明,低层薄云对C_(n)^(2)起伏变化的影响微乎甚微,仅仅表现出轻微增大的趋势,云底C_(n)^(2)相对于晴空天气平均增大1.6倍,云顶之上最大程度增大2.5倍.低层中厚云在云顶处C_(n)^(2)相对于晴空天气增大了3.80—6.61倍,且云顶区域C_(n)^(2)增大的幅度大于云底区域.云底区域大气湍流特性受到地面热力驱动与低云冷却的联合作用,沉降气流与地面向上气流发生了耦合,增强了风切变,C_(n)^(2)在这一高度附近也出现了增强.综合对比晴空和有云天气C_(n)^(2)大小可知,云对C_(n)^(2)的增强效应大致在10–16量级.一方面,风切变在云顶处或者云顶之上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因为云顶短波辐射增温和长波辐射冷却的共同作用,云顶之上会形成不同厚度的逆温层,致使云顶处位温变化率急剧增大,Brunt-Vaisala频率N2值较晴空天气下增大了0.5—3.0倍;而云底区域N2均小于晴空天气.由于云层多尺度活动引发的湍流效应,势必会引起对激光传输大气效应评估和订正的偏差.正确掌握不同相态云层及边界处湍流的变化规律,也可以为进一步建立云层周围大气湍流的变化规律模型奠定基础.
    • 罗璇; 张宏国; 刘开宇; 陈义义
    • 摘要: 本文利用2004~2020年的自动观测数据、人工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贵阳机场低云天气的气候特征、气象要素以及天气形势特征。1) 贵阳机场低云总日数为772日,年平均45.5日。其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各月低云日数,1月最多,8月最少。且冬春季出现最多,2017年之后,各个季节变化差异明显。2) 发生低云时相对湿度在95%~100%的频率最大;东北风出现最多,风速多在1~4米/秒;修正海平面气压在1011~1030 hPa之间;能见度小于5000米的频率为84%。3) 贵阳机场低云天气的典型形势为,500 hPa贵州主要受西南气流控制;700 hPa有西南急流;850 hPa切变线影响;地面静止锋位于贵州中西部。
    • 李顺; 衣立; 徐娜; 时晓曚; 张苏平; 刘敬武
    • 摘要: 西北太平洋的低云云顶高度(cloud top height,CTH)是气候研究和气象灾害监测中的重要参数。研究中常用卫星数据获得大范围、连续变化的低云云顶高度,但其与实际的低云云顶高度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基于低云云顶一般在低层逆温层底这一观测现象,提出一种利用FY-4A卫星大气垂直廓线数据反演低云云顶高度的方法(称为“逆温法”),并尝试用于西北太平洋低云云顶高度反演研究。利用星载激光雷达CALIPSO(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探测的低云云顶高度,检验FY-4A卫星的云顶高度产品(CTH AGRI)和“逆温法”反演的低云云顶高度结果(CTH GIIRS),表明两者均显著偏低,与CALIPSO探测的云顶高度差分别为-0.49 km和-0.27 km,相较而言,“逆温法”反演的低云云顶高度更接近CALIPSO的探测结果,优于FY-4A卫星的云顶高度产品。
    • 丁立国; 帅士章; 李霄; 王星; 马勋丹
    • 摘要: 在开展贵州山区多个机场选址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各类气象条件与机场选址的关系,对影响贵州山区航空气象因子的关键性进行分级,并利用2015—2018年黔北德江机场露青场址的临时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露青场址的关键性为1级的航空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贵州山区机场选址气象因子关键性等级可划分为3级,第1级包含风、低能见度、低云和雷暴,对机场建设和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第2级包含气温、降水、雾,对机场的建设运行或对第1级指标有直接影响;第3级包含气压、相对湿度等,是场址工程设计参考要素。②露青场址主导风向明显,以低风速为主,对确定跑道方向和长度较为有利;能见度<1000 m的频率冬季最大,夏季最低,其中1—3月和12月出现频率大于15%;低云量大于4/8且云高<60 m出现频率低于2%,出现频率较低,对流云主要集中在5—9月;年雷暴日数为26 d,主要集中在3—8月。低能见度、低云和雷暴气象条件对飞机飞行有一定影响,但可通过合理安排飞行时段来避免不利影响。总体来说,在关键航空气象因子方面,露青场址是较为理想的机场选址。
    • 丁立国; 帅士章; 李霄; 王星; 马勋丹
    • 摘要: 在开展贵州山区多个机场选址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各类气象条件与机场选址的关系,对影响贵州山区航空气象因子的关键性进行分级,并利用2015-2018年黔北德江机场露青场址的临时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露青场址的关键性为1级的航空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贵州山区机场选址气象因子关键性等级可划分为3级,第1级包含风、低能见度、低云和雷暴,对机场建设和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第2级包含气温、降水、雾,对机场的建设运行或对第1级指标有直接影响;第3级包含气压、相对湿度等,是场址工程设计参考要素.②露青场址主导风向明显,以低风速为主,对确定跑道方向和长度较为有利;能见度<1 000 m的频率冬季最大,夏季最低,其中1-3月和12月出现频率大于15%;低云量大于4/8且云高<60 m出现频率低于2%,出现频率较低,对流云主要集中在5-9月;年雷暴日数为26 d,主要集中在3-8月.低能见度、低云和雷暴气象条件对飞机飞行有一定影响,但可通过合理安排飞行时段来避免不利影响.总体来说,在关键航空气象因子方面,露青场址是较为理想的机场选址.
    • 田磊; 桑建人; 姚展予; 常倬林; 舒志亮; 曹宁
    • 摘要: 利用宁夏六盘山气象站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的Ka波段云雷达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六盘山顶不同云的出现频率及宏观特征.结果表明:六盘山顶云出现频率最高值在7月,为61%,最低值在12月,为26%;按云层数划分,六盘山顶出现的云主要以1层云、2层云及3层云为主,相对总云的月平均出现频率分别为68%—86%、14%—27%及0.4%—4.8%;按云底高度及云层厚度划分,六盘山顶低云、中云、高云及直展云相对总云的月平均出现频率分别为29%—53%、14%—58%、6%—22%及2%—20%.云底高度在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节,云顶高度在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云层厚度为1.6—3.6 km,年变化特征与云顶高度类似.整体来看,春、夏、秋季云厚在白天大于夜间,冬季云厚在夜间大于白天,其中夏、秋季云厚日变化特征较为明显.
    • 杨瑜; 傅毅
    • 摘要: 利用2000~2019年上海浦东机场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影响航空飞行的低云(云量≥5个量、云底高<450 m)与降水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浦东机场450 m以下低云日和雨日天数呈上升趋势,雨日多于低云日.除春季外低云日均少于雨日,二者相差夏季最少、秋季最大,春季受平流云雾影响低云日多于雨日.低云日与雨日的相关性很高,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夏季相关性最低,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中雨及以上天气可视为浦东机场出现450 m以下低云的重要判据之一.
    • 杨瑜; 傅毅
    • 摘要: 利用2000~2019年上海浦东机场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影响航空飞行的低云(云量≥5个量、云底高<450 m)与降水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浦东机场450 m以下低云日和雨日天数呈上升趋势,雨日多于低云日。除春季外低云日均少于雨日,二者相差夏季最少、秋季最大,春季受平流云雾影响低云日多于雨日。低云日与雨日的相关性很高,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夏季相关性最低,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中雨及以上天气可视为浦东机场出现450 m以下低云的重要判据之一。
    • 赵耀天; 吴东
    • 摘要: 海雾是影响海上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海雾进行检测对于人们的海上运输、科研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同步匹配的CALIOP(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和CPR(Cloud Profiling Radar)资料以及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对25°N~42°N、118°E~128°E东中国海区域2007 2016年10年间60次海雾案例进行了观测对比和分析研究.采用CPR数据进行了云分类分析,给出了CPR数据资料检测海雾的方法.对于存在高空多层云或厚云遮挡的海雾,以及低空厚云/雾的检测,分析了采用CPR和CALIOP数据的优缺点.研究表明,CPR海雾探测可作为CALIOP海雾探测的补充,二者结合有较强的互补性,对于海雾遥感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