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保障
气象保障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6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军事技术、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0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13644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教学与研究、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气象知识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第四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气象保障的相关文献由855位作者贡献,包括江晓华、党建涛、马卫民等。
气象保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644篇
占比:96.77%
总计:14100篇
气象保障
-研究学者
- 江晓华
- 党建涛
- 马卫民
- 刘健
- 刘德
- 周国兵
- 廖峻
- 张亚萍
- 张利平
- 张滢
- 汪正林
- 潘立人
- 王芳栋
- 裴军林
- 许平平
- 许海恩
- 车万新
- 陈书驰
- 陈松
- 陈贵川
- 陈道劲
- 陈静
- 关爱贤
- 刘伟
- 刘善亮
- 刘新安
- 刘玉文
- 刘鹏
- 包润年
- 单艳伟
- 史卫
- 司方坤
- 吴琼
- 唐忠莲
- 姜丽丹
- 孔玉寿
- 孙天义
- 张兴海
- 张军
- 张向荣
- 张志远
- 张晓强
- 张永贵
- 张波
- 张玉民
- 徐小敏
- 徐祥德
- 方立华
- 曹冀鲁
- 曹祥村
-
-
张珉铨
-
-
摘要: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气象工作,不仅可以对繁杂的气象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而且还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气象监测工作的准确性,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气象条件变化丰富,采用传统的人工分析模式将加大气象预测的难度,无法及时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气象信息,鉴于此气象部门积极探索,并意识到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大数据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气象监测可以做到防灾减灾、服务农业以及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等。文章从大数据的内容及特征、气象大数据的概述以及大数据在气象保障中的应用等方面出发,重点分析和关注大数据技术在气象工作中的作用。
-
-
程雪青;
孙贝贝;
巴馨瑶
-
-
摘要: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扶贫政策实施,加快了安徽省阜阳市种植结构调整,在尊重市场规律及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效益不断增长。特色农业的发展与气象紧密相连。以阜阳市特色经济作物葡萄为例,利用阜阳市2011—2020年气象资料对葡萄种植到开花结果全生育期的相关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阜阳市的气候条件适宜葡萄种植生长需求,筛选出葡萄的主要气象灾害,从而根据利害因素,规避风险,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开展特色气象服务。
-
-
李林惠;
刘海波;
薛德友;
洪潇宇;
刘健
-
-
摘要:
冰雪赛事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象条件是影响冬季运动会成功举办的核心因素之一。文章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气象保障安排部署和高山滑雪气象服务为实例,总结分析冰雪赛事气象保障经验和不足,探讨冰雪赛事气象保障机制、凝练服务模式,提出强化“机构、方案、产品”三个设计,重视“需求、问题、任务”三个清单,加强“技术、手段、供给”三个能力,以期为今后做好冰雪赛事气象保障服务提供借鉴。
-
-
何青;
吴丰;
黄迪;
赵伟
-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业务体系必须对标需求,坚持趋利避害并重,建立集约发展的思想,明确市县两级业务分工,组建“1+2”生态气象业务机构,明确生态气象业务岗位,建立生态气象产品清单,发展生态气候业务发展生态遥感业务、生态人影业务、环境气象业务、农业气象业务、特色服务业务,同时完善生态气象观测网络,提升生态气象研发能力,优化生态气象业务体系,丰富生态气象产品体系,提升生态气候基础业务能力建设。
-
-
胡利娟
-
-
摘要:
1月1日,作为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河北省张家口新一代天气雷达正式运行,它将为冬奧会气象服务保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气象雷达作为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重要“利器”,在提高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具有特殊地位。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广泛布设气象雷达?气象雷达能做什么?雷达资料是怎么用?
-
-
邓国;
戴玲玲;
周玉淑;
陈静;
李红祺;
陈法敬;
王继志
-
-
摘要:
冰雪运动项目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象条件是冬奥会赛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根据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气象保障需求,基于多尺度混合初值扰动方法和侧边界扰动方法,初步建立了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试验系统,针对北京冬奥会比赛同期时段开展了连续试验。初步试验统计结果表明:主要预报变量高、中、低层等压面要素集合平均值的均方根误差基本小于等于控制预报误差,体现了集合平均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的优势;地面要素风和降水预报效果较好,但温度24 h预报偏差高于2°C,距离精准冬奥气象保障还有一定差距。针对试验期间两次寒潮大风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天气学分析的检验结果表明,集合预报产品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地面温度主要分布特征、寒潮移动过程和降水预报,为预报员提供寒潮标准24 h变温预报、大风预报等有价值的概率预测信息。基于诊断方法开发了能见度、大风、降水相态等对冬奥赛事运行和运动员表现有重要影响的天气要素集合预报产品,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集合成员的取舍对能见度预报反应敏感,具有一定预报能力,但预报范围偏大,数值偏低,需进一步改进;阵风预报与实况大值区分布比较一致,降水相态预报与观测分布吻合,雨雪分界线,降雨、雨夹雪、雪、冰粒落区范围合理,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冬奥会气象的保障能力。
-
-
-
-
摘要:
6月16日,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联合召开2022年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视频培训会,落实《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气象保障工作方案》,推动此前试点经验成果在全国10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全面推广落地。会议充分肯定前期试点成效,并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全力完成重点任务项目;强化组织领导,组建跨领域专班,狠抓项目管理,做好跟踪问效;深化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形成规范可靠稳定的业务运行机制,逐步打造交通预警“共同体”;及时交流、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试点单位和专家组作用,为做好全国108条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提供支撑。正值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会议要求近期气象与公安交管部门密切配合,提前做好有关预案,加强预警信息发布。
-
-
向雯
-
-
摘要:
畜牧业是不同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并在牧民经济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畜牧业发展中也会伴随着环境改变,比如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等。另一方面,极端天气的出现也会对畜牧业产生影响,可能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此,需要高度重视气象保障工作,明确气象保障对生态畜牧业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采取策略,充分依靠气象保证工作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保障绿色有机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
-
龙妍妍;
张乐;
刘康
-
-
摘要:
利用数值预报资料、MICAPS资料、卫星云图资料、气象雷达资料和雷达回波外推产品,对C-172R飞机进行长距离调机任务气象保障。结果表明:调机任务应选择在天气形势稳定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调机时段航路所处区域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副高东退,低层水汽较弱是捕捉调机任务时间窗口的天气背景;做好调机前的天气会商和调机过程中的实时保障对顺利完成调机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
-
-
摘要: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提升气象保障河南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气象强省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
-
郭泓麟
- 《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气象条件是直升机安全运行的客观条件之一,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资料,依据气象学原理,利用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雷达及卫星云图、航路资料和气象报文信息,探究6月29日引起渤海湾多艘船舶遇险的海上雷雨大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东北冷涡生成的低压槽是主要影响系统,也为顺利执行救助任务提供了必要的气象决策.同时,探讨复杂天气背景下直升机救助飞行的风险及可提供的气象保障措施.
-
-
Gao Qixue;
高启学
- 《2016年中国浮空器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系留气球系统运用分为放飞场地选择、设备安装架设、现场充放氦气、升空、滞空以及回收等主要阶段,结合不同阶段使用特点和气象要求,就如何做好气象保障进行探讨,以期望建立一套可靠、有效的气象保障体系,为系留气球系统更好的使用提供参考.
-
-
唐忠莲
-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从预报服务的角度出发,对珠海机场气候特征、航展对气象服务的要求、预报产品的制作与服务以及保障实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珠海航展气象保障服务的技术和经验,旨在不断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质量.结果表明:完善的组织实施方案是成功的前提;及时准确地提供个性化精细化预报产品是服务的核心;长时效细致的气候统计分析,依托新资源新手段发展预报技术是努力的方向.
-
-
WU Xi;
吴曦;
MA Yaping;
马亚平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信息化战争对气象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保障模式很难适应未来战争.美军在近代几场局部战争中使用气象保障辅助决策系统为打赢战争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了应对未来战争,充分发挥气象保障能力,必须建立气象保障辅助决策系统.根据现代决策理论,探讨了气象保障辅助决策要素分类、影响模型建立和决策方法运用,介绍了气象保障辅助决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发展气象保障辅助决策系统面临的问题.
-
-
李云波;
黄飞灵
- 《第十一届军事海洋战略与发展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舰载无人机是现代海战中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型武器装备,它具有起降区域小、滞空时间长、可搭载任务载荷多、机动能力强等优点,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各国海军争相发展的重点。通过分析舰载无人机战术使用及气象保障特点,从保障原则、保障方法、关键气象影响要素以及保障经验等方面,深入研究和探索无人机日常训练及遂行任务中的海上气象保障方法,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舰载无人机气象保障提出坚持保障原则,加强气候特点和规律研究,精心制作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把握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气象要素,及时总结气象保障的经验。
-
-
朱艺;
张加春;
林中鹏;
谢启杰
- 《福建气象学会2018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泉金客运航线自2006年6月8日开通已安全平稳运行十二周年.十二年来,泉金客运航线已从通航之初的每天2个航班增至现在的每天10个航班,客运量逐年攀升,已成为服务海峡两岸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发展的“黄金水道”.截至2017年6月15日,泉金客运航线自开通以来共安全运营22358航次,安全运送两岸同胞950709人次,今年有望突破百万人次.每年的冬春转换期间,台湾海峡和泉州沿海风力较大,泉金客运航线常常受大风影响临时停航.为保障海上航运安全、提高台湾海峡防灾减灾能力,目前应亟需建设气象服务的信息化系统,加强气象信息的发布和展示能力.
-
-
-
-
李健
-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利用郑州机场天气图、自动观测系统(AWOS)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春节期间一次大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较强的地面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冷却形成辐射雾,并在适宜的风速(2-4m/s)下辐射雾垂直向上发展,另一方面,较强的西南暖湿气流平流到温度较低的下垫面,暖湿空气冷却凝结形成平流雾,二者共同发展形成深厚的雾层;针对恶劣天气,及时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预案,增加复杂天气临时天气会商,积极向管制、机场和航空签派部门进行气象信息通报,准确把握恶劣天气的影响时间和结束时间.
-
-
万新龙;
鄂群;
姚科明;
王建国
- 《第十一届军事海洋战略与发展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远洋护航是展示我海军兵力的良好机会,论文在分析舰载无人机在护航使用中的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护航任务对舰载无人机的要求,重点研究了护航任务中舰载无人机气象保障的特点以及气象保障的思考对策,为以后的护航任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