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104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大气科学(气象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4篇、会议论文185篇、专利文献60682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气象水文装备、气象仪器装备等; 相关会议96种,包括2014年全国气象观测技术交流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气象雷达的相关文献由195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仁彪、李勇、沈明威等。

气象雷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4 占比:0.87%

会议论文>

论文:185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60682 占比:98.83%

总计:61401篇

气象雷达—发文趋势图

气象雷达

-研究学者

  • 吴仁彪
  • 李勇
  • 沈明威
  • 万晓玉
  • 吉雨
  • 周伟佳
  • 周晔
  • 姚旭
  • 孟武亮
  • 郭虎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凡
    • 摘要: 为分析民用机场气象雷达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本文在分析气象雷达技术参数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对气象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及雷达投运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气象雷达站的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基本符合环评阶段的预测结果,监测结果满足国家相关环境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管理要求。
    • 邸苏闯; 李卓蔓; 刘玉; 潘兴瑶; 郑琪; 任黎; 李永坤; 薛志春
    • 摘要: 开展精准化临近期降水预报是开展实时洪涝预测预警的基础。传统的临近期降水预报一般基于气候模式进行数值预报,计算时间较长、空间分辨率低,预报精度仅为15%~20%,难以满足洪涝灾害预测预警需求。为快速、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预报降水过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雷达反演和云图外推法的临近期降雨预报方法。主要包括:(1)采用金字塔光流法(Pyramid Lucas Kanade Optical Flow,简称LK光流法)进行云的运动矢量计算,根据运动矢量计算云团的运移位置;(2)提出基于回波强度和梯度特征的云层类型自动识别方法;(3)利用回波反射率与降水强度间的关系进行临近期降水量的反演及预报;(4)对预报结果进行落区精度评估和量级精度评估。2019-2020年四场降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0~1 h近实时1km高空间分辨率预测,而且预测期内的降水落区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精度可达60%;对落区内雨量站的量级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四场降水的偏差BIAS分别为0.23 mm、3.56 mm、-7.12 mm、-5.15 mm,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5.09 mm、8.45 mm、21.23 mm、14.63 mm,四场降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为37.21%。预测精度均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下降程度与降水系统特征密切相关。总体来说,该方法对大范围高强度的降水预测精度较高,可为实时洪涝过程模拟分析提供重要支撑。
    • 胡利娟
    • 摘要: 1月1日,作为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河北省张家口新一代天气雷达正式运行,它将为冬奧会气象服务保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气象雷达作为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重要“利器”,在提高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具有特殊地位。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广泛布设气象雷达?气象雷达能做什么?雷达资料是怎么用?
    • 安孟昀; 殷加鹏; 黄建开; 庞晨; 李永祯; 王雪松
    • 摘要: 针对双极化气象雷达中非气象回波的滤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詹森-香农散度原理的自适应移动谱去极化比(AMsDR)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方位向回波的谱去极化比分布情况,利用气象回波和杂波在距离-多普勒图上的特征差异实现气象回波的保留和杂波的滤除。与现有固定阈值的移动谱去极化比滤波器相比,AMsDR滤波方法可根据不同方位向降雨和杂波的回波差异自适应地选择滤波阈值,提高杂波抑制与降雨保留性能。
    • 黄勇; 李进毅; 陈倩; 唐蜜; 胡晓东; 张棚; 曹毅
    • 摘要: 基于石棉县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气象雷达站建设项目所在地近10年电监测的数据资料,对雷达站场区进行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从而提出综合系统、科学合理的综合防雷技术措施,以确保雷达站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升综合预警防御能力,及时、高效地服务于地方防灾减灾工作。
    • 曹雪健; 戚友存; 李梦迪; 杨志达; 倪广恒
    • 摘要: 传统内涝风险预报系统多基于单一降雨产品驱动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的模式,难以解决由于暴雨观测或数值模拟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综合利用多源降雨(雷达、地面雨量计,地面雨滴谱)、积水观测数据,有利于提高内涝预报精度,改善风险空间描述。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洪涝预测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极端暴雨威胁,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综合观测的城市内涝风险预警系统,并在北京市清河流域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检验。该系统包含六个模块,融合了新兴的降雨积水观测技术,引入了主流的降雨临近预报方法,采用了成熟的城市雨洪模拟手段,可为道路交通提供实时的积水深度和风险等级,为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内涝风险预测和预警产品。
    • 眭超亚; 王竟宇; 徐意; 廖绍强
    • 摘要: 为了提高气象雷达故障诊断精度和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的模态能量矩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使用ICEEMDAN算法对雷达接收机中频电路板采集的故障信号进行模态分解,得到故障信号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其次,计算每个IMF分量的能量矩并归一化处理后作为特征向量。最后,将特征向量送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故障分类。通过试验仿真,对比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特征提取方法,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李柏
    • 摘要: 自第一部气象雷达问世以来,气象雷达技术不断创新发展,首先经历了模拟信号气象雷达,发现了因降水产生的“天使”回波,零度层亮带;同时提出了单体回波,晴空回波、回波分裂等经典气象雷达的概念,推动了气象雷达应用和发展。其后又发展了数字化气象雷达,使得气象雷达进入了定量化测量的时代,极大地推动了气象雷达定量测降水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气象雷达全面进入到了多普勒气象雷达时代,多普勒气象雷达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气象目标的热力结构特征,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气象目标的动力结构特征,如中气旋结构的发现。为深入揭示其结构与演变提供了十分重要信息。不仅如此,利用多普勒信息还有效减缓了地物影响这一难题。现在世界主要气象发达国家正在建设的多普勒双偏振气象雷达,又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偏振变量,为进一步深入揭示降水云系的微物理特性,实现水凝物分类提供了坚实物理基础。本文在分析了影响气象雷达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气象目标是决定气象雷达技术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气象雷达技术发展的七个重要方向,并针对目前我国气象雷达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当前气象雷达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我国气象雷达发展的技术体制和关键问题解决的思路。目的是希望在气象雷达技术发展进程中多一些科学思想指导,使得我国气象雷达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向前推进,由气象雷达大国成为世界气象雷达强国。
    • 彭晓东
    • 摘要: 7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无线电管理处接到气象部门干扰投诉,称该局气象雷达自6月11日以来在方位113-117°、130-151°、175-190°出现持续干扰,严重影响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请求给予查处。接到投诉后,锡林郭勒盟无线电管理处立即派出监测分站技术人员,使用移动监测车搭载频谱路测设备,携带手持便携式设备前往排查。
    • 摘要: 古有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今有天气预报造福百姓。可是,这天气到底是怎样预测出来的呢?姥爷为我解开了这个困扰我许久的谜团。原来,每个城市都设有气象站,气象人员主要通过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表、集雨器、风向风力仪,甚至更高级的气象雷达等“智慧气象仪器”来观测天气;利用这些仪器得到的数据,就可分析判断出未来天气的具体变化。于是,我也准备自己制作简易的设备,做一名小小气象员,体验气象观测的乐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