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浙江宁波
  • 出版时间: 2016-09-22

主办单位:中国航海学会

会议文集: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介绍了我国海上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运输的现状和危化品的特殊性和危害性,随后对危化品运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并结合救捞系统目前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救捞系统在改进和加强海上危化品运输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中,应尽快完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补充专业装备技术配置、提高应急人员素质水平、加强危化品应急体系理论研究、深化与国内外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有关建议.
  • 摘要:针对恶劣海况对专业救助船舶迅速出动及现场作业的不利影响,结合实际救助作业体会,探讨新型救助船舶减摇鳍和减摇水舱的组合使用方法,创造相对平稳的救助作业环境,保证救助船舶快速抵达、安全作业,提高救助效率.以"北海救117"轮的减摇装置为例,分析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锚泊、航行、现场救助作业等几种状态下的船舶减摇方法和效果,以实现合理应用减摇鳍和减摇水舱,改善航行与救助作业环境,达到科学救助、安全救助的目的.
  • 摘要:为吸取"东方之星"长江特大沉船事故教训,进一步为琼州海峡容易翻沉的客滚船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对琼州海峡的客滚船及其事故特点、琼州海峡地理环境条件、海上专业救助力量能力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应对琼州海峡客滚船事故救援措施的建议.
  • 摘要:对海上搜救中,需要进行的风致漂移、海流、风生流及潮汐流等各项因素的计算方法及获取相应的资料来源进行分析,并以海图作业的形式进行矢量合成计算,来确定海上搜救目标最终的位置,以期为相关搜救有所借鉴.
  • 摘要: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在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救助能力生成模式进行研究,旨在发现国家海上专业救助力量针对性相对不强、应急处置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发展规划,以进一步提高南海救助局的海上救助抢险能力和水平,主动适应和充分满足广大涉海人民群众的应急需求,为积极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一定的贡献.
  • 摘要:介绍汕头海域一起侧翻渔船成功救助案例,总结分析救助海上翻扣/翻沉渔船中被困人员的技术要点、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建议今后增加与海事、渔政、海警、部队等单位的联合海上演习、演练,互相了解各自专业特长,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基地增配专职潜水员,按照《潜水与水下作业通用规则》配置人员,规范操作,确保救助安全;强化理论学习,多学习各种船舶结构,深人了解和分析,多学习水下成功救助案例,吸取经验,提高救助效率;加强救助训练,认真开展专项救助技能训练,组织模拟沉船搜救实战训练,提高水下搜救实战技能。
  • 摘要:通过分析海上搜救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将国家海上搜救公共服务能力划分为搜救单位协调能力、搜救设施配备能力、制度建设能力、通信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共5项亚能力,并据此建立国家海上搜救公共服务能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家海上搜救公共服务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海上搜救公共服务能力模糊综合评判得分为3.455分,处于"一般"与"较好"水平之间.其中,搜救设施配备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是最薄弱的环节,应该着重改进和提升.
  • 摘要:通过中国台湾东北海域"德翔台北"轮搁浅救援案例的研析,对整体救援过程及相关机制提出反思与建议.“德”轮的案例,显示出中国台湾在面对最常见的船舶机械故障及船舶搁浅时,能够保障遇险人员的安全,虽然船舶的拖救方面仍有不足,但已经积极地面对并检讨,显示出台湾对于海上救援的重视程度。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以来,各国均秉持“人道救援”的普世价值,不断地在海上人命救援上投注资源,更慢慢发展出区域搜救合作机制,相互汲取搜救经验,并共同执行搜救任务;从本案中可以看出,中国台湾在此方面的投入不容置疑,且在未来的计划中,也将寻求外来救援力量纳入,积极发展区域搜救合作。
  • 摘要:通过在恶劣海况下成功救助沉没倾覆的"盛安达7"轮上5名落水人员的案例,介绍救助过程中专业救助部门与海上搜救中心的沟通协调,岸基救助指挥部门对救助船舶的远程决策支持,并就救助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海上人命救助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救助部门获取遇险信息的及时性非常关键,获取及时,成功率就高,反之则低;搜救协调部门与专业救助力量沟通顺畅,救助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岸基救助指挥部门的远程支持和一线救助力量艰苦拼搏,两者缺一不可;先进的救助装备、信息化技术以及精湛的技艺,也能够让专业救助人员如虎添翼。
  • 摘要:对某型救生船所受环境荷载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外载力与推力器推力平衡为基础,建立了动力定位能力线性约束方程组,用枚举法求解其取值范围,建立了动力定位能力评估模型,并利用VB语言进行编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在四级海况2~4kn流的海况条件下进行了动力定位能力评估,并给出了评估结果.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加快,航运业也随之飞速发展,现代舰船大型化、自动化和高速化趋势日益显著,然而海难事故也不断发生,需要拖带的大型舰船随之增多.远洋拖船在未来战争及海难中如何对大型舰船实施拖带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拖带前的准备、拖带的组织与实施、应急情况的处置、拖带案例分析4个方面对远洋拖船拖带大型目标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远洋拖船拖带大型舰艇有所借鉴.远洋拖船在拖带大型舰艇时,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明确任务,认真准备。拖带组织和拖带物资准备都要充分,并且做好方案预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密切协同,谨慎实施。在整个拖带任务执行过程中,各战位要及时沟通,密切配合,并且遇有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上报。科学操作,确保安全。无论情况多复杂,一定要科学正规地操作,比如启拖要平稳、加速要渐进、转向要逐次,确保装备人员安全。
  • 摘要:相对于商船来说,客滚船是安全性能较不稳定的船型,由于受风面积大、货物固定难度大、船舶重心高等特点,因此易于出现各种险情,且险情发展迅速,从遇险告警到倾覆沉没或火灾毁灭之间的时间较短,易造成大量生命财产损失.结合我国客滚船现状,对如何救助客滚船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救助有所帮助.对滚装船救助的探究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不断地发现和思考。海上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客滚运输从业人员齐心协力,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才能确保客滚运输安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摘要:从实际救助案例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分析礁石上救助遇险人员的危险因素以及救助中的难点、特点,总结和阐述了救助的程序、方法和应对措施,为履行礁石上救助遇险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比如艇员(应急队员)接到救助信息后应明确救助方案,迅速准备好所需装备、装具和设施。确定方案后应对全体人员(特别是下水人员、操艇人员和撤缆枪操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技术交底。向救助值班室或搜救中心询问现场比较明确的气象信息和遇险人员的准确位置。
  • 摘要:南海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区域之一,在该海域有大量的渔业捕捞、海上运输和开发活动,因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事故,而一旦发生事故,由于远离陆地,外界救援有限,极易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海上事故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对有关部门进行搜救活动及布设搜救力量非常重要,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收集2004年至2011年的97起海上事故,总结了海上事故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海上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救助措施,以此希望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
  • 摘要:水陆两栖飞机具有水陆起降和多功能平台拓展能力,可较好地满足海上搜索、救援以及快速支援的要求,同时还具有处置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随着我国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远海海上救援和海洋保障必将出现新的特点,基于海洋发展分析中远海海上救援的新特点,进而探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满足海上搜救新需求的能力,为我国大型水陆两栖救援飞机的使用提供技术参考.提出要尽快将水陆两栖飞机融入到救援体系中,建立水陆两栖救援飞机购买、融资、运营机制,水陆两栖飞机飞行员培训。
  • 摘要:作为国家专业的海上搜救队伍,为全天候保障海上人命、财产、环境安全,掌握夜间海上搜救技术势在必行.夜间海上搜救飞行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难度很大的飞行活动,机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夜间飞行训练,才可执行夜间搜救任务.实施夜间飞行训练前,为最大限度保障训练安全,制定科学有效的夜间飞行训练组织程序尤为重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夜间飞行训练经验,针对夜间飞行训练的组织程序提出了一些建议,上述夜间搜救飞行训练组织程序是针对1架直升机和1套机组的训练制定的,如有多架直升机或多套机组参与训练,理论培训和实践飞行训练量会适当增加。此外,因各救助飞行队的运行情况、训练理念、所处地理和气象环境不同,训练组织程序、理论培训和实践训练科目可能有所不同,本文所述夜间搜救飞行训练组织程序仅供参考。
  •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而海洋事业对带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对发展海洋事业越来越重视.海上事故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呈高发趋势.在海上救生工作中,直升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升机搜救具有速度快、搜索视野广、受海况影响小等优点.分析了目前我国直升机海上搜索与救生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以期对直升机海上搜索与救生有所帮助.
  • 摘要:直升机飞行很大程度地受气象条件限制,通过分析雷暴的形成及其对直升机救助的影响,提出相应应对措施.本文首先对雷暴的形成进行简单介绍,其次通过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某日实际救助案例阐述雷暴对救助任务的严重影响,最后从飞机队、救助值班室、飞行机组3个层面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并指出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根据地面雷达和机载雷达提供的雷电源地积雨云区的移向、移速、强度等信息,绕飞或飞越危险区,严格按飞行程序实施,从而确保航空飞行安全。
  • 摘要:随着救助飞行队的发展,机务队伍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目前的机务队伍已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针对飞行队机务队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为飞行队发展谋取更大的空间.要培养一个合格的机务维修人员往往需要花费5年以上的时间,更何况要打造一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的机务队伍更是任重而道远,要不断加快软件建设.释放劳动力,多元文化同时推进,唯有通过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才能促进队伍的发展。
  • 摘要:低空空域是国家空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飞行救助事业所依赖的主要活动空间.低空空域的开放,对于飞行救助事业来讲,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海上相关应急救援可以高效快捷地实现人命救助,同时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内陆相关抢险救灾、森林灭火、公路救援将成为飞行救助事业新的发展方向.我国低空空域开放,对于飞行救助事业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低空空域的开放,有利于相关应急救援任务更加高效的开展,更加有利于海上人命保障。同时,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内陆相关抢险救灾等任务也是飞行救助事业未来着重发展的方向,飞行救助事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 摘要:防止海洋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使海洋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给人类和谐的生活环境,是现代科学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海上溢油污染是最常见的海洋污染之一.尽管已有很多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协议,包括1972年80个国家签订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现代化,海洋污染的程度仍在不断加重.因此,必须对整个海洋污染程度和性质进行观测和研究,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要控制海上溢油污染,根本是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海上溢油情况的监控,一旦事故发生,要有足够的应急能力和治理能力。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主要是加强训练,增强配合协调性;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表,以减少疲劳的影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等。加大海上设施投资力度,优化管线设计,应用先进的检验、检测、维修技术。提高油船事故预防能力,例如:设计双壳层油船;对船设计从预防泄漏的角度进行评估;进行模型试验以评估油船抵抗触礁和碰撞的能力等。提高航行信息质量和实用性及船舶航行的监控能力,降低风险。主要是应用综合的油船专家导航系统和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等。
  •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直升机等航空器的性能越来越先进,低空空域管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我国通用航空事业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进低空空域改革,我国通用航空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空中救援作为通用航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低空开放,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通用航空的发展对空中救援影响的分析,以期对空中救援的发展有所帮助.
  • 摘要:救助航空器的安全飞行是保障海上人命救助成功的前提.影响航空器安全飞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3类:人、机械原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则主要是指恶劣天气,中尺度雷暴是影响救助航空器低空飞行安全最大的恶劣天气之一.中尺度雷暴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系统,其明显特征就是时间空间尺度小、天气现象变化剧烈,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积雨云活动,产生冰雹、强风切变、暴雨、下击暴流等极端天气现象,对于航空器飞行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重点对中尺度雷暴进行分析,从中尺度雷暴的概念、生命史为切入点,分析中尺度雷暴对救助航空器安全飞行的影响,以及其常用预报手段和预报时效,并提出相应建议和措施.
  • 摘要:直升机海上救助飞行大多在50~600m的超低空或低空飞行,春夏季强对流天气系统产生的大风、暴雨、雷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以及雷暴云下出现的强烈低空风切变和下击暴流,秋冬季的低温结冰、低能见度天气等都会严重影响直升飞机飞行的安全.介绍和分析了航空气象服务在保障直升机海上救助飞行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与特点,以及它的主要工作内容,以期为顺利、高效地完成各种飞行任务提供保障.
  • 摘要:通过对直升机搜救方法的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直升机搜救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搜救方法进行总结。如可能,搜索时尽量采取合适的较高高度飞行,这样有利于较早地与遇险航空器、船舶以及遇险者建立无线电联络;更容易截获到定位信标的信号;扩大了目视搜索范围,更容易发现遇险者。到达遇险区域上空时,不要急于实施救援。先低空盘旋侦查遇险区域的环境以及周边障碍物情况、判断风向风速、选择可降落的区域或绞车区域,然后评估救援的可行性,在海上实施救援时,由于海面广阔且参照物较少或海上参照物随风和洋流移动而造成的视觉误差以及长时间注视海面造成的视觉疲劳,导致保持精确的悬停高度和位置比较困难,不利于绞车救援。建议驾驶员视线在外界和内部仪表之间扫视,在参考外面参照物保持高度和位置的同时,参考仪表指示,这样既能缓解视觉疲劳又能更好地保持悬停高度和位置。
  • 摘要:为降低直升机海上救助的高昂成本,探寻海上搜救新手段,提高搜救任务的成功率,通过分析民用无人机的实际运用案例,对比国内外先进无人机的性能参数以说明无人机海上搜救的技术可行性,同时分析归纳我国无人机相关政策法规,为无人机应用于海上救助领域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事实证明无人机用于海上搜救的技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并且有大量机型可供选择,目前唯一面临的难题就是国家相关政策还有待规范、完善。其中,《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和《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对民用无人机申请人办理临时国籍登记证和Ⅰ类特许飞行证并进行设计、制造、单机检查等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解决了无人机的适航管理问题;((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解决了无人机的空域管理问题;《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的推出使我国的无人机驾驶进入持证飞行阶段。《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对无人机驾驶员的资质培训提出要求。这两项规定解决了无人机驾驶员资质管理的问题。综上所述,2009年前,无人机处于无监管的空白状态。2009年以后至今,开始进入持证飞行阶段,但是法律法规和监管执行尚未完善和正规化,实际申请操作上依然模糊不清,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相信随着无人机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规范,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成本继续下降,救助飞行队派遣无人机飞往事发海域执行搜救任务的设想将很快变为现实。
  • 摘要:分析了直升机山地飞行的特点及影响飞行的因素,对直升机山地飞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直升机山地飞行有所帮助.山地飞行由于地貌的特性,地形复杂,气象多变,从而导致每次飞行都是一次新的挑战,这需要飞行员在掌握基础飞行理论的前提下,掌握山区气象特点,加强对山区气象的认识,遇到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决策,保持良好的处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 摘要:针对空勤人员落水逃生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实际的直升机落水逃生训练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初步建立了翻转运动力矩平衡方程并运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求解,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出模拟器水下翻转时间,为我国自主研制直升机落水逃生训练模拟器提供一些参考.
  • 摘要:海上应急搜救是一项高难度且复杂的海上系统工程.简要分析了无人机在海上应急搜救中的优势,从报警示位、搜索定位、收集信息、实施救援4个方面探讨了无人机在海上搜救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无人机在海上搜救使用中的相关问题,为无人机在海上应急搜救中的应用提供帮助.
  • 摘要:结合长江干线航道应急救捞的业务、人员、装备现状,以及新形势下长江干线应急救捞的发展需求,提出了长江干线航道应急救捞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思路,为实现长江航道应急救捞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作出贡献.
  • 摘要:目前,打捞沉船残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浮吊船打捞法、压气排水打捞法、浮筒打捞法、拉力千斤顶打捞法等整体打捞法,以及切割分段打捞、爆破打捞等解体打捞法.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般综合使用多种打捞方法打捞沉船残骸.简述了解体打捞法,特别通过介绍大吨位水下打捞抓斗沉船打捞法,对其使用条件和优越性进行了分析,为大吨位水下打捞抓斗沉船打捞法的应用提供借鉴.
  • 摘要:介绍了我国正在研制的6000m深海水下搜寻与探测型AUV和已经投入使用的1000m作业型ROV,以期对使用该类型的装备有所帮助.潜航体布放入水中后开始进行目标探测识别,远距离主要靠声呐探测,声呐搜索到目标后,通过声呐引导,操控潜航体,接近目标,通过摄像机观察和识别日标。操控潜航体在目标周围仔细观察,寻找最佳的挂专用打捞装置的部位及方位,把专用打捞装置挂到目标上,潜航体返回母船附近,通过吊车把潜航体回收到母船上,把系在目标上的打捞绳带回母船。
  • 摘要:通过一个实际施工案例,介绍爆破解体打捞方法的关键环节:难船抽油、货物打捞、爆破解体及残骸打捞.并引申出施工关键环节所需的施工设备、施工注意要点及安全防范措施,以期对工程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 摘要:为了研究沉没油船的内浮力打捞,计算了油船抽油过程中纵倾角、稳性以及总纵强度的变化.根据沉没油船内浮力起浮时的受力特点,建立了其力学模型.利用GHS软件模拟沉没油船的内浮力起浮过程,并以某沉没油船为例,求解不同抽油方式过程中油船的纵倾角、稳性力臂、稳性面积、截面剪力和总纵弯曲力矩.通过仿真模拟,比较了不同抽油方式的起浮过程,分析了不同抽油方式对油船纵倾角、稳性力臂、稳性面积、截面剪力和总纵弯曲力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对不同的舱室先后进行抽油作业时,油船的纵倾角变化较为剧烈,且最大纵倾角较大,油船的稳性较差,有产生较大横倾甚至倾覆的危险,沉船截面所受剪力与弯矩较大,有发生折断的危险;根据搁坐点的位置先抽取个别舱室的原油,再同步均衡地抽取所有舱室的原油时,油船的纵倾角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稳性也较其他方式更好,油船的总纵弯曲力矩相对于其他方式较小.因此,在进行沉没油船内浮力打捞时,应当根据搁坐点的位置以及完整舱室的位置进行抽油起浮设计,避免抽油过程中油船稳性不足产生较大纵横倾甚至倾覆的危险,避免油船受到较大的总纵弯曲力矩发生折断而产生更为严重的二次事故.
  • 摘要:因故沉没在长江南京段仪征水道的载有2000t石子的"华泰8566"轮,正处于下水主航道,下游临近南京港联检锚地,上游临近仪征油船锚地,过往船舶航行密度大.能否及时打捞,并恢复航道畅通,重要性不言而喻.及时对沉船实施打捞和移位,并破解了通航环境困局,使过往船舶通航未受影响.以此为背景,对此处水域打捞过程中涉及的通航环境问题进行了浅析,并制定了相应对策,通过设置警戒船、计算航道宽度、设置航标等,为类似通航水域沉船打捞提供借鉴.
  • 摘要:基于案例的推理(CBR)是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分支,对CBR方法在舰船抢滩方案生成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从分析过程来看,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抢滩方案的生成,对于指挥人员可以起到很好的决策作用.
  • 摘要: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公路、水路等综合运输体系全面建设,长江、珠江等内河,当然也包括湖泊和水库在内(以下统称内河)的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水上运输、渔业生产和旅游等步入发展快车道.但是,我国内河线长面广,航道复杂,水文气象多变,从而导致内河水上各种险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通过对搜救打捞翻沉客船"川广元客1008"轮落水人员的分析与思考,建议统筹建立健全高效、长效联动工作机制,着力加强内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国家海上专业救捞队伍综合应急处置能力,以期对提升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打捞队伍参与内河水上应急处置的效能有所帮助.
  • 摘要:针对江苏响水近海风电场220kV海上升压站安装,对作业过程进行简介.结合当地水文情况及作业浮吊船条件,对浮吊船基于GHS软件进行船舶吃水及总纵强度数模计算,保证施工安全及船舶安全.计算结果对比船舶设计书及实际作业数据,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船舶作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 摘要:拖航过程中被拖船的偏荡运动严重威胁拖航安全,偏荡的运动原理复杂,较难准确计算及预报偏荡力,基于单摆运动提出了一种拖航偏荡力简易的近似估算方法.现在已有众多研究人员建立了许多数学模型并以切片、仿真以及实验等手段给出了更加精确的计算和解释,基于单摆现象的简易的算法通过全新的途径对偏荡现象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影响偏荡运动的因素,为相关工作人员较方便地估算出偏荡力和拖缆的张力,从而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安全事故提供帮助.
  • 摘要:海上石油平台在生产使用中需要安装各类立管,用以连接水上水下生产设施,主要包括油管、气管、注水管线、电缆护管等,这些立管一般在平台建造时就与平台主体同时装配,同时安装入水,但是在扩大生产需要新开井口,或者原有立管损坏需要更换时,就需要安装新的立管.这时一般先需要在水上水下安装固定立管的管卡,然后再安装立管.管卡的安装大多需要水下潜水作业完成,为了保证立管可以顺利地安装到管卡中,如何保证管卡安装的同心度,就成了管卡安装的技术关键点,通过讨论海上石油平台管卡安装同心度测量的几种方法,为相关作业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海洋工业的发展,遇险船舶吨位不断增加,沉船打捞装备集成化与自动化作业越来越突出,为了保障打捞作业安全进行,高集成度的一体化打捞监控平台显得尤为重要.本系统采用S7-200smart PLC作为接收器,通过组态王上位机软件设计人机画面,实时监测沉船打捞过程中各要素值.在沉船打捞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将液压缸的压力值、提升距离、船舶位置等模拟量转化为电流信号传送至PLC,经过数据处理和线性运算后,将结果通过以太网传输方式传送至上位机软件中,利用人机界面对打捞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库连接命令把测量值传输至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中进行保存.该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提高打捞作业的自动化.
  • 摘要:水下摩擦焊接是一种全自动焊接过程,焊接快速、灵活,考虑到需要在深海进行焊接作业,将原先的半自动控制设计为自动控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初步设计,将焊机控制器的基本框架构造出来.控制器采用可靠性较高的MCU,并将控制端放在水面以上,从而避免了对防水、耐压方面的设计要求;使用远程方式控制水下焊机,从而可以在出现故障时及时人工干预;同时,可以将工程现场进一步简化,在甲板上就可以测试设备是否正常,而无须下海检测;这种控制方式将是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水下作业的必不可少的一种工程方式.本设计为摩擦焊机控制器提供总体构架,控制部分的详细参数还需综合测试及后续实验得出。摩擦焊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焊接设备,尤其是需要在水下环境中使用的。除需要保证焊机的耐高温、耐高压之外,还要保证其防水性,其控制机构和加热器等执行机构都是由电动控制的,所以水密性非常重要。焊机除了具有机械构建和安装用的支撑构建外,还具有控制部分的电气构建,实现这样的复杂控制系统,除了数据测试所需的实验外,还需要更多的测试,如测试其夹紧程度、运行温度是否稳定、控制信号是否及时等,更多的测试能够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 摘要:研究采用多波束测深与三维扫描声呐相结合,获取大吨位沉船姿态数据及附近海底地形点云数据的方法.通过实例阐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过程的关键因素,并采用模拟光照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可视化渲染.结果表明,该种方式颜色层次丰富、沉船细节清晰,可为沉船清理作业中的风险评估和决策制定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 摘要:通过合理构思,提出一种采用现代电子技术,解决困扰救捞界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打捞浮筒姿态测量问题的方法,为沉船打捞提供借鉴.打捞浮筒姿态无线综合检测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等特点。系统成功地采用压力传感、水声传送和模拟仿真等技术,实现信号的无线发送、接收,以及模拟图像、数据的显示和报警等,使得该系统具有实用性,可广泛地应用于援潜救生、沉船打捞,也可用于其他水下浮力装置的姿态测量与显示。
  • 摘要:针对提高潜水员水下船舶维修作业能力的需要,通过多方案论证,提出局部干式水下修理作业平台概念方案及设计要求.根据概念方案对平台框架进行了设计,并为平台设计了三级曲面密封调整结构组成的密封调节机构、挡流装置、平台作业支持系统、平台收放系统等,以达到减少舰船进坞次数、节约维护费用的目的.
  • 摘要:沉管隧道对接的高精度监控是工程难点和关键点,目前采用设立全站仪观测塔和潜水探摸的方式予以解决,但在海洋环境下难以实现,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即水下超声阵列测量方法予以解决.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用性,其次详细介绍了测量过程和数学原理,最后通过室内及工程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得出实际测量误差、分辨率等一系列重要技术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0~2m范围内目标的测量,可以得到两节管段之间的相对空间坐标和姿态,3个方向的误差最大均为1.5cm,能够为海洋环境下沉管隧道对接监控提供高精度测量结果.
  • 摘要:将潜水员使用的较浅水域堵漏技术,通过技术方法改进用水下机器人(ROV)搭载应用到深水水域,并且应用钻石线海底切割机进行海管保护层清理.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深水水域海管泄漏修复工作的空白.
  • 摘要:根据江苏靖江国信电厂排水口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探索出适合本工程简易、高效的钢板桩围堰及防渗止水施工方法,并简析施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沉桩时,防止相邻钢板桩连带下沉的现象,故第一根沉入的桩需与导梁焊接,焊接位置均在钢板桩的平面上,严禁焊在锁口附近,影响下次使用。控制沉桩速度,保持桩位垂直,以便锁口能顺利咬合。在打桩过程中要密切观测桩的垂直情况,发现有倾斜时及时调整,防止积累倾斜。钢板桩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可采用异形桩来纠正,一般为上窄下宽和宽度大于或小于标准宽度的钢板桩,具体尺寸应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焊接加工。对于倾斜度较小的桩采用卷扬机或葫芦钢索等工具将桩反向拉住锤击调整。
  • 摘要:结合ROV的特点介绍了ROV推进系统设计和螺旋桨设计的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将其推进设计问题作理想化处理.借助船舶推进理论和科学分析,将ROV推进系统设计与螺旋桨设计联系起来,并将螺旋桨设计问题归纳成2类——初步设计和终结设计,即所谓的"船机桨"配合问题.然后借助螺旋桨图谱设计理论总结出ROV螺旋桨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完成上述设计工作后还应进行螺旋桨空泡校核、强度计算和制图等,详细内容可参阅相关螺旋桨设计书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再赘述。由于对ROV推进快速性问题作了理想化处理,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设计结果是近似性的。尽管这样,上述的方法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
  • 摘要:我国海域某油田项目在海上安装平台上部模块时,由于设备故障导致安装受阻,并导致导管架结构水下和水上局部受损,需要进行海上现场修复.其中一桩腿水上结构部分修复需要采用干式围堰的施工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导管架维修围堰的改造及其安装方法.该围堰是导管架修复项目中安装使用的第三个围堰,同时也是德润青华独立、自主安装的。德润青华在项目全过程从设计、制造、改造、现场安装均充当实际主要参与方,并获得了业主好评。
  •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缺乏有效的水下起爆器材这一现状,研制了一种多模式、多功能起爆装置,可用于救捞工程爆破作业中的水下起爆,能实现陆上及水下的定时与遥控起爆功能,重点介绍了该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
  • 摘要:介绍了摇控水下机器人脐带缆绞车自动计数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分析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并仿真验证了改进后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本文提出的ROV脐带缆绞车自动计数监测系统,是一种以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的自动计数并有超速报警功能的装置。将霍尔传感器安装于绞车上,安装后无需人员操作,单片机根据霍尔传感器的脉冲信号能够判断出绞车的正反转,并通过一系列运算后将脐带缆的收放速度、距离等信息反馈到控制房的LCD显示屏上,使操控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脐带缆的收放信息。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摘要:通过介绍深水铺管船托管架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以期对铺管船托管架监测系统的招标、定货技术的签订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并为以后的使用与管理打下基础,为其安全运营营造良好的前提条件.通过对托管架监测系统的系统构成和功能设置的分析和研究,对其功能有了详细的了解,为将来5000t起重铺管船托管架监测系统的招标、定货技术的签订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并为以后的使用与管理打下纂础,为其安全运营营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 摘要:对于存在拐弯点的海底管线,不可避免地要考虑采用水下接头的施工工艺进行铺设安装,而非对中法兰接头是一种性能可靠且相对经济的解决方案.结合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非对中法兰的原理、优点以及水下安装施工的技术要点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通过这次项目与美国公司的合作,不仅掌握了非对中法兰水下安装的施工技术,而且对这种法兰的设计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日前,国内使用的这种特殊类型的法兰多数通过国外进口购买,如果自己能够掌握这种特殊法兰的设计和制作,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 摘要:潜艇发生海难事故后,弃艇脱险的决策直接关系到艇员脱险成功率和生命安全,由于影响决策的因素很多,给指挥员的现场决策带来较大困难.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理论建立了一种辅助决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初步验算,为进一步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 摘要:在侧扫声呐系统检测海底油气管道的过程中,声波掠射角是影响检测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影响侧扫声呐声波掠射角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推导出声波掠射角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表达式,并给出考虑管径条件下海底管道悬空高度的计算式.进行了不同声波掠射角下侧扫声呐系统检测海底管道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侧扫声呐声波掠射角介于14°~20°之间时,检测效果最好,声波掠射角过小或过大,均会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 摘要:海底管道后挖沟系统是海底油气水输送管道常见的防护及悬空治理装备.综述了自行设计建造的海底管道后挖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分析了水力喷冲、气举排浆等技术,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该系统在胜利埕岛油田的应用,保证了工程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摘要:结合多艘沉船探摸作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从扫测方案的选择、探摸次序的安排、潜水装具的选用等10个方面,分析了在具体探摸作业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行借鉴.
  • 摘要:在某次搜索打捞任务中,搜索作业使用艉拖方式进行侧扫声呐扫测作业成功发现并定位水下目标,大型目标打捞出水后,改用侧拖方式进行侧扫声呐扫测作业发现并定位大批小型目标.
  • 摘要:对驻青岛地区海军潜水员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改进和提高潜水员体育锻炼水平提出了建议,,包括改革潜水员体育锻炼与考核的内容方法,建议加强在体育建设上的投入,建议综合运用体育魅力和多种导向手段等,为提高潜水员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 摘要:"东方之星"翻沉客船救援任务中,我国海军潜水员24h不间断救援,每次下水超过40min,对潜水员的耐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长时间的水下作业,对潜水员的耐力素质是极大的考验,可以借鉴专业运动员的耐力训练方法,提高潜水员的耐力素质.
  • 摘要:氦氧混合潜水系统作为主要潜水方式,在国际潜水行业中使用较为普遍.为使国产氦氧混合潜水系统(设备)达到国际水平,其设计、制造需满足国际相关规范的要求,以提高潜水安全性.总之,新型氦氧混合潜水系统成功的优化升级,将极大地提高氦氧潜水作业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随着与世界潜水行业的接轨,我国潜水走出国界,走向世界,用户对潜水系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系统需要更多的细节完善来满足各个环节的要求。
  • 摘要:甲板潜水加压系统潜水作业后的有效维护与保养可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其不必要的损耗,通常将维护与保养分为潜水作业期间与运输储藏前2个不同阶段,各阶段中分别对整个系统所包含的舱体、操纵台、空气供气系统、供排氧系统、通信照明、空调系统、水冷却系统、供配电系统等进行全面维护与保养,经保养与维护后的加压系统可随时转入工作状态,远距离运输及长时间仓储状态下可避免出现系统过度老化现象的发生.所以,有效的维护与保养对于甲板潜水加压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包装危险货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等危险品海上运输量迅猛增加的同时,载运危险品船舶的事故风险也在增加,如何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救助,已成为船方、航运公司、救助方及社会大众所共同关心的热点课题.以东海救助局为例,对其辖区危险品船舶应急救助技术与管理作了探讨.在救助载运危险品船舶作业前,救助船船长应严格执行有关船舶安全操作规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救助作业安全。对于经评估后已降低作业风险的载运危险品船舶救助作业,船长应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救助值班室应保持对船舶风险作业的有效监控。载运危险品船舶救助作业的评估结果为重大的风险或不可容忍的风险时,或者所有降低风险的措施被落实之前,此项作业应暂停或取消。
  • 摘要:海上危险化学品运输量越来越大,而危化品运输船舶发生的事故对人命及海洋环境的危害巨大.我国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其中救助船及应急反应救助队作为专业的海上救助力量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探讨救助船及应急反应救助队对海上遇险危化品船舶实施救助的模式,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由于海上危化品船舶事故的特点,必然要求对其救助有特别的模式。即对危化品船舶实施救助作业的风险评估,需要建立在现场实际采集数据,并参考相关的海运提单、MSDS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救助工作人员、专家系统、指挥系统综合完成,并采用适宜的策略以实现运筹上的风险可控。作为海上搜寻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我局有义务继续深入研究各种海上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尤其是近年来多发、群发及重大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加强相应救助作业的风险控制与有效性等的研究,并针对与我国国力相适应的救助能力的提升,进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探索,为实现"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 摘要:2014年和2015年,中国专业救助力量相继参与了马航"MH370"客机海上搜寻和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练.在参与搜救和演练的过程中,专业救助力量面临着体制机制、指挥协调和后勤支持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阐述了专业救助力量参与国际海上救援的紧迫需求和必要性,并就专业救助力量走出国门、迈向深蓝,深入参与国际救援面临的难题进行了讨论,建议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国际联合救援专项预案,加强联合演练演习,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创新联合救援模式,通过外交和代理等途径,妥善解决后勤保障等困难,建立健全联合救援资金筹措机制,确保救援顺利开展。
  • 摘要:随着海难、空难事故的频发,实现深远海救助成为专业救助力量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更好地发展、利用现有救助力量、装备,充分发挥专业救助直升机和救助船舶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并利用救助直升机和救助船舶的优点,总结寻求针对深远海更为有效的救助方法是每一个救助人需要深思的问题.救助直升机船载,将成为新的海空立体搜救形式,必将大大提高救助力量的深远海救助能力,成为我国专业救助力量的发展方向.救助直升机船载是救助力量实现深远海救助能力的必要措施,同时也将成为群体性遇险人员救助的主要方法。新形势的海空立体救援体系已基本成型,救助船舶的改造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救助直升机船载工作即将完成,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救助力量必将实现走向深蓝的宏伟目标。
  • 摘要:海上拖航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大型平台的海上拖航更具挑战性,而影响拖航安全的因素非常多.根据自身的航海和拖航实战经验,对平台在海上拖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利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开航前进行航前设备大检查,重点对拖曳设备、主机、侧推装置、助航设备、通导设备及应急设备进行详细的航前检查,确保所有设备运转正常。组织学习避碰规则和雾航规则,确保船舶各种证书、文件、资料,包括拖带设备资料齐全有效,并满足对国际航行船舶的有关要求;进行适拖检验及第三方保险检验,任务前期充分的准备是安全顺利完成任务的保障。为保证拖航任务的安全完成,相关作业方应结合本次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认真分析和讨论,对拖带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进行剖析,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控应急预案。以期对顺利完成拖航任务有所帮助.
  • 摘要:为了开展水下干式高压焊接研究,建立了水下干式高压焊接装置,成功研制出遥控操作海底管道维修焊接机器人,开发了海底管道高压焊接工艺.水下焊接用于核电厂检修时,因为空间狭窄而采用小型局部干式气罩包裹焊枪的方式,建立了能够模拟30m水深工程环境的自动焊接试验系统,该系统已经用于不锈钢水下自动焊接工艺时开发.此外,建立了水下摩擦叠焊试验装置,并对其特殊的焊接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
  • 摘要:KMB-28型潜水装具作为当前潜水活动组织实施中的重要应用装具,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层防救部队,是潜水员进行日常训练和执行潜水任务的首选潜水装具.作为这样一款适用范围广泛的潜水装具,它自身也有着极为严格且严密的组织实施程序.结合日常潜水训练,重点对KMB-28型潜水装具的组织实施程序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 摘要:结合饱和潜水专项试验任务体会,对饱和潜水作业的组织实施方法进行探讨,旨在规范饱和潜水作业程序,确保饱和潜水作业安全.组织饱和潜水作业前必须综合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突发情况作出正确处置。制定全面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是保证饱和潜水作业安全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饱和潜水作业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包括装备故障应急处置预案、医学保障应急处置预案、潜水作业应急处置预案和平台保障应急处置预案等内容。
  • 摘要: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与潜水员健康和安全相关的管理机构,为保障潜水人员健康与安全执行的相关标准或法规,以及潜水员警报网,以期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潜水员健康与安全保障机制,以更好地保障潜水员的健康与安全,推动我国潜水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 摘要:介绍了国内研制的500米级作业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海上试验情况.为了满足我国深海油气田应急维修需求,在"十二五"期间,国内自主研制了一套作业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试验样机,最大工作深度达到500m.在完成总装、陆上联调和水池试验后,该装具于2015年8月在南海成功完成载人试验和深潜试验等多项试验内容,结果表明该常压潜水装具全系统性能优良、工作可靠,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试验结果证明本试验样机在海洋环境中工作情况良好,布放/回收快捷,全系统可靠性高;专用传感器及搭载设备功能正常;ADS样机全系统能在船舶上灵活搭载,具有较高的环境的适应性;ADS样机全系统海上作业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确保试验团队安全而高效地完成试验。通过本次试验,ADS操作及维护队伍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术水平。
  • 摘要:研究了30m预吸氧对较高压力短时暴露致减压病发病和心肺损伤的影响.30m预吸氧10min对较高压力短时暴露致减压病造成的心、肺损伤有保护作用,从而预防了减压病的发生.
  • 摘要:结合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多次远距离海上救助实例,从救助船舶协助直升机无线电转送信息、多人次协作救援,以及直升机转送人员、物资等3个方面,探讨船机配合联合搜救时在增加搜救效率、提高相互安全质量方面的作用,并对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
  • 摘要:随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海上工程、油田的建设不断扩大,与其相关的船舶、平台、大型FPSO等海上装置不断增加,特别是拖船在油田作业中的应用日益频繁.通过对不同的拖船2次协助大型FPSO移位中的作业特点进行分析,FPSO的单点就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作业,必须有科学的作业方案、充分的风险评估、精准的指挥协调、丰富的作业经验,以及优秀的作业团队。这些都是顺利完成任务不可缺少的。救助是中心任务,训练是日常工作,要不断提高救助技能,以应对不同海况下的救助任务,做到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
  • 摘要:大型客滚船装载大量车辆与旅客,与普通的客船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当客滚船发生海难事故时,大量的旅客、高大的船体结构、恶劣的海况等都给海上人命救助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对这些搜救难点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并针对客滚船海上人命救助提出"软体救生包"以及使用遥控水下机器人(ROV)进行沉船救援的设想.
  • 摘要:分析了卫星通导系统在海上搜寻救助领域的使用现状,对比了不同卫星通导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并结合北斗系统在航运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从人才建设、装备建设和技术发展等3个重要方面对海上搜救领域推广北斗系统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 摘要:列举中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海难,通过最后结果的对比,凸显出海难发生后的自救与搜救的重要性,从而为海难发生前后应对措施的提出作铺垫.海难的发生概率虽然很小,但是安全航行要求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海难发生后,要动用一切力量参与人员的救助,遇险人员也要充分做好自救工作,只有搜救者与遇险者协调配合好,搜救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总之,必须从日常开始做好预防准备工作才能在海难真正发生时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工作.
  • 摘要:拖带是海上救助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海况,为遇险船舶保驾护航,避免重大财产损失.结合实际的救助工作经验,以接解拖带漂泊无动力船舶为例,阐述拖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对拖带船、被拖带船及现场的海况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推动拖带工作顺利进行,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 摘要:当大型客船突然发生严重事故,如碰撞、大量进水、货物移位、倾覆沉没、火灾爆炸等,往往造成旅客大量落水,并且相当多的旅客可能会由于惊慌、拥挤、争夺、倾斜等不可预料的原因没穿救生衣或没携带救生圈而漂浮在海面上,因此救助力量以最快速度赶赴事故现场至关重要.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船舶是气垫船,最大航速可达60kn.救助力量到达现场后,救助大面积大量落水旅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在救助前,向海里投下大量的充气救生圈,给没有浮具的旅客提供临时性浮力支持,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等候救助,这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伴随着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海洋活动的大量开展和国际贸易及海上运输的发展,各种海难事故不断发生.为了救助海难事故、打捞失沉设备、检查水下工程设施、考察水下物质,从而挽救经济上的损失,需要对水下各种目标物进行搜寻、探测和打捞,而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各种相关设备和工具.人们常用大海捞针来形容做事的困难,可想而知在环境复杂的水下进行搜寻、探测的难度。水下搜寻、探测一般需先确定疑似区域再进行识别和确认,因此需各种设备进行相互配合,声学设备和地球物理设备适合大范围搜寻、探测,光学设备适合近距离观测和识别。无论采用哪种仪器设备进行水下搜寻、探测,都必须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按照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合理的选择,而且多种设备可以形成互补,同时应用能达到更好的搜寻、探测效果和经济效益。
  • 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救捞船舶越来越多地参与远洋救捞活动.远洋救捞船舶在其航行、救捞计划、救捞实施和总结阶段均需要掌握船舶动态以及天气和海况情况.首先,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实时采集远洋救捞船舶及其附近的船舶(含待救船舶)AIS信息;其次,对美国NCEP发布的全球海洋气象和海况信息进行制图处理,并提出了一种救捞船舶航行推算与气象模拟航行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个可以用于远洋救捞船舶AIS监控与气象保障的船队在线系统.示范应用表明,可显著提升远洋救捞船舶的气象保障能力.本文利用云计算技术对美国NCEP等发布的全球海洋气象数值预报信息进行了处理,可以生成长达1周、间隔6h和不同比例尺下的气象瓦片图;利用多种技术手段采集远洋救捞船舶及其附近船舶(含求救船舶)的AIS信息;提出了一种救捞船舶航行推算与气象预演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个可以用于远洋救捞船舶AIS监控与气象保障的船队在线系统。该系统已经在东海救助局开展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可显著提升远洋救捞船舶的远程搜救指挥和气象保障能力。
  • 摘要: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的波音777-200ER飞机,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机上载有227名旅客和12名机组人员.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花费最多、耗时最久的海上搜寻行动就此拉开序幕,这场史无前例的搜寻行动至今仍在继续.2014年底,海面搜寻行动正式转入海底扫测,荷兰辉目测绘有限公司的"赤道"号、"发现"号、"支持者"号和马来西亚的"GO凤凰"号相继前往南印度洋疑似海域.交通运输部专业搜救船舶"东海救101"轮在经过前期设备加改装后,搭载深海扫测设备于2016年初前往南印度洋疑似海域参加水下搜寻,并工作至今.
  • 摘要:当今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相关应用目前几乎涵盖社会各行各业,在搜索救援行动中的应用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是未来海上搜救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利用无人机行动迅速、使用便捷、适应性强等特点,实现对海上搜寻的快速出动,及时反馈事故现场信息,对制定援救策略、提高搜救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客船由于运载人员数量庞大,在灾难发生时,往往会造成惨重的损失.通过对专业救助船转运事故船舶人员方式的介绍,以期对相关救助有所帮助.专业救助船作为海上救助的重要力量,平时要对客船群体人命救助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研究、配备更多的、适用的救助设备,提高救助效率。有必要安排救助船船长、驾驶员等实地登船了解客船的构造和设施。救助船和客船定期举行有效的联合演练。
  • 摘要:通过对目前海上搜寻救助工作现状及海上险情的分析,浅析船机配合的重要性.船机配合技术是救助队伍在长期的海上救助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的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救助技术。随着我国海事救助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该项技术在海难救助中的应用必将日益广泛。在海上救助实践中,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完善船机配合技术,如:救助船舶作为中转站为直升机加油续航,前往远海救助;以救助船舶作为海上基地,展开搜救作业;直升机协助救助船舶带缆等。从而使船机配合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海上救助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航运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现如今客滚船已成为渤海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通过对客滚船事故的原因、类型,以及影响客滚船救助因素的分析,提出客滚船救助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确保安全航行的同时,做好海上人命救助的准备工作,以应对海上突发事故.
  • 摘要: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游艇作为海洋休闲的高端方式,在国际上更是方兴未艾.结合国内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实际,探讨了依托游艇俱乐部建立游艇志愿救援队的必要性及其积极作用,并对如何发展游艇志愿救援队提出合理的建议,鼓励游艇参与建立应急救援网络,积极开展互助救援和专业救援工作,开展教育培训和游艇推广工作。
  • 摘要:由于恶劣海况导致的船舶复杂的运动、通信条件受到限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对于大风浪中遇险船舶的救助,传统的救助方法效率低下、成功率不高.通过对遇险船舶救助方法的研究,以期提高遇险船舶的救助效率和成功率.
  • 摘要:以CNKI1977-2015年数据为基础,从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基金项目分布、发文机构分布等方面,对我国海上救助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价了我国海上救助的研究热点、引文情况和学术影响力,探讨了拓宽海上救助研究视野的发展策略,为海上救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论证依据. 统计研究表明,海上救助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应用研究,各级部门、行业应在海上救助理论研究方面加大力度,鼓励相关人员积极探索研究,在海上救助理论方法、专业水平研究方面多关注、多立项,促进我国海上救助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海上救助科研人员应积极跟踪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通过多元化渠道,搜集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争取更多的基金支持和经费资助,建立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海上救助学术机制和学术评价体系,加强横向研究合作,解决海上救助的实际问题,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海上救助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随着中国救捞事业的发展,海上救助理论研究日益深入,其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及实际应用不断扩展,需要一个有力的团队成为海上救助研究的中坚力量,针对我国海上救助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救助信息的准确性、救助资源的使用率、救助方案的科学性、救助实施的有效性等,进行有目的的、持续的深入研究,促进海上救助的理论完善和技术创新,为海上救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论证依据。
  • 摘要:气象条件是直升机安全运行的客观条件之一,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资料,依据气象学原理,利用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雷达及卫星云图、航路资料和气象报文信息,探究6月29日引起渤海湾多艘船舶遇险的海上雷雨大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东北冷涡生成的低压槽是主要影响系统,也为顺利执行救助任务提供了必要的气象决策.同时,探讨复杂天气背景下直升机救助飞行的风险及可提供的气象保障措施.
  • 摘要: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是国家海上人命救助的专业力量,是国家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交通战备的重要保障力量,而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以下简称南一飞)是救捞系统下属的一支中坚力量,承担着中国南部地区的应急保障任务。本文侧重于飞行转场方面的内容,且基于南一飞特有的地理位置(广东省珠江口西南部)和南一飞所运行的EC225机型。目的是作出以南一飞基地珠海为中心,向内陆延伸1000km的救援路线,以便在讯期长江流域或者西南地区发生灾害时,能快速作出反应,也希望能为具体救助行动时提供些许参照,降低飞行风险。由于我国南方地区入汛时易发生暴雨且强度大,使中小河流超警,因此一旦发生险情,对其救援,尤其是如何选择支援路线将是一个难题.通过对内陆支援路线的分析,以期为相关救援提供支持.
  • 摘要:救助航空器具有出动迅速、搜索范围大等优点,但搜索续航能力弱、载质量小也是其主要缺点,当遇到重大救助任务,特别是客船救助时,就需要考虑多机出动搜救.分析了双机救援的实际运用,双机之间协同飞行、协同搜救技术,对今后开展双机救助及多机协同搜救具有参考性意义.可以增大救助力量。在遇到紧急救助任务时,时间就是生命,双机救助能保证在同一时间内,用最少的救助时间,挽救更多的生命。增加安全保障。在复杂多变的救助区域里,双机救助给双方多一条安全保障防线,同时增加了双方机组成员信心。扩大社会影响力,突显飞行队救助实力。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民生工程,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救捞事业的发展,增加了救助设备力量。双机救助突显了救捞局设备精良、人员精干、技术精湛,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救捞精神,提高了飞行队的社会影响力。
  • 摘要:不断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救助方式,以确保有能力应对种类繁多、情况复杂的救助任务,忠实履行自身使命,是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飞行队永恒的目标.为应对海上远距离及重大人命救助任务,在原有单机执行救助任务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双机甚至多机救助飞行技术,从实践出发,对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在双机救助技术方面的探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交通运输部海上直升机救助队伍虽然在过去15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出色的业绩,但与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救助队伍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不断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救助方式,以确保有能力应对种类繁多、情况复杂的救助任务,忠实履行国家专业救助队伍的使命,是永恒的目标和追求,在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执行过的双机任务中,既有遇险人员较多,又有天气条件恶劣的情况,救助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验证了双机救助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机甚至多机出动救助会得到更加广泛和普遍的应用。
  • 摘要:渔船救助在我国北部海域非常常见.渔船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给直升机救助带来很多困难,从实践经验出发,讨论总结了直升机渔船救助的常见方法包括渔船的确认方法和吊运方法等.渔船吊运虽然难度很大,但是只要在平时训练中勤加练习和注意,并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难以攻克。飞行队运行这么多年,执行了无数次渔船救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总结这些经验,形成文字材料,不断探索,力争安全高效地完成救助任务。同时,北海救助飞行队每年组织渔船吊运集中训练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机组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建议类似这样的集中训练可以增加训练频率,保证一年2次,效果会更佳。
  • 摘要:直升机夜间野外选址着陆是救助飞行队开展的夜航救助值班常见科目通过对trapezium飞行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达到有效降低风险、提高飞行员的情景意识的目的.
  •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车流量逐年增加,相应的交通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呈增长趋势.现有的高速交通事故救援方法仅局限于陆地救援,是一种平面救援方法,受交通影响较大,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紧急救援的需要.分析了国内直升机高速公路救援的发展现状、救援优势及建立救援体系关注的重点,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综上所述,直升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具有速度快、“立体”救援、能同时满足救援和救护要求等特点,对缩短救援时间、提高被救人员的存活率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直升机公路救援技术来说,我国直升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此,在新时期环境下,国家应更加重视直升机公路应急救援技术,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摘要:飞行安全是飞行单位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提高和飞行配套设施的发展,飞行的安全保障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但是由于飞行失误而引起的飞行事故,占总事故的比例却居高不下.海上救助飞行不仅风险比一般飞行高出,它对整个机组团结协作的能力也要求更高.通过分析飞行失误的特征、飞行失误中人的因素,探讨了飞行失误的预防措施,总结出一些降低飞行事故率、提高飞行安全水平的方法和思路.
  • 摘要:所谓救捞即水上事故救助和打捞。顾名思义,救助是指对出现水上事故的生命、财产等进行帮助救援;打捞则是指对沉船或水下障碍等进行捞起作业。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上交通日益便利,各种水上设施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由此导致各种水上事故频繁发生,从而催生救捞活动.我国当前救捞能力尚存在不足,且体系有待完善.从我国当前救捞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各种救捞管理制度优劣,,积极推动立法工作,强化法治观念,发挥社会组织的比较优势,鼓励社会力量合法参与,进一步建设国家救捞队伍,提升人员法治意识,提高我国救捞水平,从根本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