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尺度
人的尺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专利文献268891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天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瞭望等;
人的尺度的相关文献由104位作者贡献,包括冯雁军、刘再、吴英燕等。
人的尺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8891篇
占比:99.97%
总计:268977篇
人的尺度
-研究学者
- 冯雁军
- 刘再
- 吴英燕
- 孙巍巍
- 张付祥
- 张黔
- 李德君
- 王丽
- 王倩
- 王强东
- 赵学珍
- 边立新
- 陈统奎
- 万莲子
- 丛林
- 丛林?
- 丰子义
- 任爽
- 何亮云
- 何志森
- 余俊
- 侯波
- 党祥磊
- 冉学平
- 刘建设
- 刘文嘉
- 刘根生
- 刘江1
- 刘焜
- 刘爱军
- 刘玉山
- 刘玉生
- 刘畅
- 刘盾
- 刘秉毅
- 包庆德
- 周宪
- 周玉萍
- 周靖宁
- 孙玉姣
- 宋润南
- 康永久
- 张成志
- 张晓芒
- 张焕明
- 张玉玲
- 张艳涛
- 张蔚然
- 张馨月
- 彭俊军
-
-
李明泉;
肖雅心
-
-
摘要:
文艺学从“人的尺度”研究“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问题,人口学从“人的尺度”研究如何通过提高“人口质量”来建造和表达“美的规律”,促进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全面实现,二者都将作为动物属性的人的“物种尺度”与作为社会本质属性的人的“内在的尺度”统一在美的发现、美的生产、美的传播、美的育化、美的生活、美的创造之中,从而,使文艺学与人口学具有交叉互渗的可能性、关联性、黏合性和内在一致性。这是我们提出“文艺人口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
-
-
宋润南
-
-
摘要:
"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而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同时,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厘清两者关系有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教育惩戒向来是一个争议颇多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它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教育的变革而变革,是一种古今中外常规的教育方式。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实践场域中的教育惩戒逐渐分化为两个极端:要么极力回避,对犯错的学生一味地宽容、迁就,甚至不敢批评;要么大肆滥用,将教育惩戒异化为体罚或变相体罚。
-
-
罗静;
敬菊华
-
-
摘要:
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本身就是人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尺度与规范。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这是因为,媒介不只是人们须臾不可离身的信息工具,它还包含着"一套与新技术特质互动的社会关系"[2],"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地改变人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并深层次引起"人的尺度"的变化。
-
-
-
张黔
-
-
摘要:
雷圭元先生在设计美学思想上有其独特贡献,人们应该注意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从而为当代设计的审美创造提供理论依据.他的《新图案学》从三个方面体现了设计美学的丰富内涵.作为一位身处机器时代的设计师,他并不否定机器产品的审美可能性;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审美经验的设计师,他将设计美的规律理解为从人的尺度出发来设定对象,将美的法则基于人自身的尺度;作为一位有着开阔视野和宏深历史感的设计师,他认为设计的共同趣味非常重要,它是人性与天地之性的结合,是机械主义与手工艺"小趣味"的结合,也是古代希腊、埃及和中国的优秀设计传统的结合.雷圭元先生的以人的尺度为最终依据的设计美学思想,在语言表述上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个别段落有相似之处.雷圭元先生的设计美学思想即使在当代也是先进、合理的,仍然可以指导当代设计审美实践,而其先进性来源,可能与他接受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影响有关.
-
-
-
-
-
摘要:
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让算法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中。这样的故事早已发生,只是之前无人揭盖。这样的故事几乎无可避免。技术进步每一次都伴随着或大或小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让我们在充满渴望地拥抱新时代的同时,不无焦虑地重新审视商业伦理和秩序。
-
-
刘畅
-
-
摘要:
南朝梁武帝时期,有个寺院与农家发生田地之争,双方互不相让,只好到官府去打官司.由于寺院的社会地位特殊,有关部门怕承担责任,最后竟将这个案子一直推到皇帝面前。梁武帝看后,在案卷上批了一个大大的“贞”字,交给有关部门办理。然而,经办部门却被皇帝的这个判词弄得百思不得其解,几乎问遍了所有人,都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在这时,有人想到时任尚书左丞的刘显。
-
-
张黔
-
-
摘要:
雷圭元先生在设计美学思想上有其独特贡献,人们应该注意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从而为当代设计的审美创造提供理论依据。他的《新图案学》从三个方面体现了设计美学的丰富内涵。作为一位身处机器时代的设计师,他并不否定机器产品的审美可能性;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审美经验的设计师,他将设计美的规律理解为从人的尺度出发来设定对象,将美的法则基于人自身的尺度;作为一位有着开阔视野和宏深历史感的设计师,他认为设计的共同趣味非常重要,它是人性与天地之性的结合,是机械主义与手工艺“小趣味”的结合,也是古代希腊、埃及和中国的优秀设计传统的结合。雷圭元先生的以人的尺度为最终依据的设计美学思想,在语言表述上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个别段落有相似之处。雷圭元先生的设计美学思想即使在当代也是先进、合理的,仍然可以指导当代设计审美实践,而其先进性来源,可能与他接受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