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术
鼻内镜术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888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0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36560篇;相关期刊276种,包括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九届学术交流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等;鼻内镜术的相关文献由198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世飞、李果丽、王大海等。
鼻内镜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6560篇
占比:99.74%
总计:337447篇
鼻内镜术
-研究学者
- 王世飞
- 李果丽
- 王大海
- 符晓
- 陈志勇
- 龚兴宏
- 王秋萍
- 陈凯
- 吴舜
- 孙敬武
- 安伟
- 李勇
- 李泽卿
- 李莹
- 杨琴
- 梁建平
- 肖楚志
- 贺广湘
- 邓建华
- 郝艳芳
- 郭平川
- 于虹
- 任基浩
- 伍伟景
- 冯海燕
- 刘国辉
- 刘涛
- 刘胜刚
- 卢永田
- 司马国旗
- 吴振球
- 唐凤珠
- 孙娜
- 孙艳
- 孙虹
- 廖建春
- 张健
- 文景爱
- 李东云
- 李友忠
- 李幼珍
- 林煌
- 梁维杰
- 江满杰
- 沈宝茗
- 王玉洁
- 胡建道
- 蒋志毅
- 袁得材
- 谢允平
-
-
郑树国
-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喷激素药物应用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广元市剑阁县中医医院接收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74例,依据抽签法对患者均分,每组人数37例。全部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且对照组在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观察组在术后采取鼻喷激素治疗。比对两组患者复发概率、并发症发生概率、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Lund-Kennedy评分、生活质量(RQLQ)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OS百分比高于对照组,Lund-Kennedy评分、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持续给予鼻喷激素治疗,可降低复发概率,改善生活质量,鼻腔整体状态得到良好恢复,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利于鼻功能预后。
-
-
戴晗青;
马灵草;
陈海芳;
董婷;
台勇
-
-
摘要:
目的研究清鼻汤结合规范化延续性干预对鼻内镜术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9月。2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清鼻汤,2组均持续治疗8周。患者均进行规范化延续性干预,并于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术后3个月慢性鼻-鼻窦炎复发率,治疗前后炎症反应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2.79%;术后3个月慢性鼻-鼻窦炎复发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34.8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4、IL-5、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鼻汤结合规范化延续性干预在缩短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同时,还可改善其炎症反应程度,降低复发概率,且疗效更佳。
-
-
刘堃;
张杰;
严进;
周琦;
阚丹;
蔡彬林;
成红政
-
-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白细胞介素(IL)-6在预测慢性鼻窦炎(CRS)鼻内镜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鼻内镜术治疗的87例CR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疾病复发分为术后复发组(n=30例)和术后未复发组(n=57例)。同期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生化仪检测各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NLR,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6水平。比较各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NLR、IL-6单一和联合检测预测CRS鼻内镜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CRS病人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复发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未复发组(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术后未复发组(P<0.01);外周血NLR、IL-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明显优于外周血NLR、IL-6单一检测(P<0.01)。结论:外周血NLR、IL-6联合检测预测CRS鼻内镜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
范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45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汝南县人民医院接受鼻内镜术治疗。记录术后6个月嗅觉障碍发生情况,设计患者一般资料填写表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可能导致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45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障碍41例,发生率为28.28%;发生组患者长期吸烟、既往存在鼻窦手术史、并发变应性鼻炎、病灶在嗅裂区占比与未发生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既往存在鼻窦手术史、并发变应性鼻炎、病灶在嗅裂区均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障碍可能与长期吸烟、既往存在鼻窦手术史、并发变应性鼻炎、病灶在嗅裂区等因素有关。
-
-
鲁静;
李少红
-
-
摘要:
目的探究品质链护理模式对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术后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11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行内镜术患者235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2月—2020年5月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内镜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品质链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疼痛、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2 d、3 d、7 d疼痛得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质链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术后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
卢卉芳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高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的4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心理状况、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运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
刘春梅
-
-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行鼻内镜术后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入选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其中鼻塞、鼻部黏膜收缩各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00%,其中鼻塞4例、鼻部黏膜收缩3例、呼吸道症状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7.69±1.74)h,比对照组患者(5.56±2.41)h长,入睡时间(21.53±2.36)min,比对照组(32.01±5.41)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认同、社会支持、躯体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90.36±2.41)分、(91.58±2.64)分、(90.36±1.85)分、(92.02±2.4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行鼻内镜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
李秋蝉;
郭巧玲
-
-
摘要:
目的:探究术前行为训练配合术后冰敷对鼻内镜术后疼痛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鼻内镜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冰敷,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前行为训练配合术后冰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2 h、4 h、6 h、8 h、10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6 h、8 h、10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鼻孔填塞期间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 %,低于对照组的39.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术前行为训练配合术后冰敷,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
饶婷;
熊引;
熊笑
-
-
摘要:
目的:了解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8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于术后12周入院门诊复查时进行嗅觉功能评估,了解病人嗅觉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嗅觉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记录病人基线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影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功能障碍20例(22.99%);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分型分期、病变部位、并发变应性鼻炎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到分型分期、病变部位、并发变应性鼻炎及Lund-Kennedy评分等危险因素的影响:。
-
-
卿丽芝;
谢展飞;
黄俊杰;
元红艳
-
-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溶液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6例拟行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糠酸莫米松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rh-bFGF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的TIgE、ECP、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和VEGF、EGF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TIgE、ECP水平及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为(50.78±7.96)k U/L、(3.23±0.34)ng/L、(3.67±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4±8.02)k U/L、(5.07±0.67)ng/L、(5.67±1.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为(1.08±0.23)ng/mL、(6.57±1.37)pg/mL、(248.37±38.4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0.65)ng/mL、(9.34±2.65)pg/mL、(306.14±36.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EGF、EGF表达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VEGF、EGF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应用rh-bFGF溶液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TIgE、ECP和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改善患者VEGF、EGF表达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
韩淼;
刘涛;
郑茜玲;
杨花荣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鼻内镜术后由于随诊复查不及时,导致在外院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半年形成蝶窦脓肿合并鼻中隔脓肿的特殊病例,强调鼻内镜手术术后复查的重要性.rn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4月诊治的一例在外院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半年出现蝶窦脓肿合并鼻中隔脓肿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术中见右侧中鼻甲外侧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内侧与嗅沟粘连,鼻中隔向两侧膨出,分类内侧粘连带时见大量脓液从鼻中隔涌出,清除脓液后见鼻腔空间明显扩大,由前向后开放蝶窦,同法行左侧鼻腔修正性手术.rn 结果:该患者在门诊检查后以“鼻腔肿物待诊”收住入院,因有前期手术史,行鼻窦CT见双侧鼻腔占位病变,双侧蝶窦黏积液。术中见右侧术腔粘连,窦口闭锁,形成蝶窦脓肿,经蝶窦中隔引流至鼻中隔黏软骨膜下,形成巨大鼻中隔脓肿,致使鼻中隔黏膜向两侧鼻腔膨出,仅留鼻中隔骨性部分浸泡在脓液中,软骨部分腐蚀吸收,从而导致患者持续性鼻塞及头痛。rn 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在国内发展近30年,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方面疗效确切,手术仅仅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术后复查至关重要,一定要督促患者及时随访,清理术腔,通畅引流,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并发症。
-
-
庞伟;
高亮;
刘文;
朱文蓬;
李祯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术后,应用胶原蛋白贴敷鼻窦术腔,对减少术腔黏膜水肿、粘连、息肉样变等病变,促进粘膜上皮化的效果.rn 方法:选取慢性鼻-鼻窦炎患者400例,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开放各鼻窦引流通道,以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200例)术后一周于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及鼻窦腔内淤血、干痂及伪膜后,将医用胶原蛋白,修剪成2.5×5cm大小,贴敷于鼻窦腔外侧壁,并以生理盐水+布地奈德混悬液喷淋于医用胶原蛋白表面,使粗糙的胶原蛋白膜变为胶冻样,并紧贴于鼻窦术腔粘膜表面,分别在术后3w、7w、12w、24w行鼻内镜检查;对照组患者(200例)于术后一周仅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及鼻窦腔内淤血、干痂及伪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均应用类固醇鼻喷剂、口服粘液促排剂,分别于术后3w、7w、12w、24w行鼻内镜检查,观察并统计患者术腔出现水肿、粘连、囊泡、息肉样变及粘膜完全上、囊泡、息肉样变的患者数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腔粘膜上皮化在术后8-12w完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腔黏膜完全上皮化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通过观察研究充分说明医用胶原蛋白减轻了术后鼻窦皮化情况,并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通过观察及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术腔粘膜术后2-4w完成上皮化,粘膜光滑,无脓性分泌物积聚,窦口开放好。对照组术腔粘膜出现水肿、粘连腔出现水肿、粘连、囊泡、息肉样变,加速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术腔的上皮化进程,达到缩短治愈慢性鼻窦炎疗程的目的,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钱亚昇;
陈志凌;
陈艳春
- 《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分析高渗盐水对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冲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水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予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观察术后1月鼻塞改善情况,随访6月后,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术后1月两组鼻塞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情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轻鼻内镜术后鼻黏膜充血作用.
-
-
吴冰
-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九届学术交流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54例鼻内镜手术患者进行访谈调查.结果:睡眠障碍的原因有鼻内镜术后患者疼痛,呼吸方式改变及咽部不适,恐惧担心、环境不适应等原因导致入睡困难,出现睡眠障碍.结论:疼痛护理,术前呼吸模式训练,咽喉部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和环境因素的管理是促进患者术后舒适、加强心理护理、改善睡眠环境,是预防和改善鼻内镜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关键,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机体康复.
-
-
郭恩萍;
彭雪;
黄茂华
- 《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rn 鼻内镜术后抽取油纱条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时机的选择研究.rn 方法:rn 选取2009年5月—2010年9月鼻内镜术后患者共220例,随机分成抽取油纱条前、后分别使用薄荷油滴鼻两组,根据VRS疼痛量表及自制患者出血量评估表进行分析。rn 结果:rn 鼻内镜术后抽取油纱条前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的患者比取油纱条后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的患者出血量相对较多且主诉疼痛较重.rn 结论:rn 鼻内镜术后抽取油纱条前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可以湿润鼻腔,减少纱条和创面勃连牵拉引起的疼痛和出血,减少血痴形成.
-
-
陈刚;
赵华;
郑亮;
温妮热;
荆建军;
李书红
- 《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rn 探讨鼻内镜术中用导管气囊扩张上颌窦窦口避免窦口狭窄及闭锁的临床效果。rn 方法:rn 67例122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术中应用导管气囊扩张上颌窦口.rn 结果:rn 术后随访12月,根据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2008,南昌),治愈率82.8%(101/122),好转率17.2%(21/122).鼻内镜检查所有上颌窦窦口均通畅,无窦口狭窄、闭锁.rn 结论:rn 鼻内镜术中用导管气囊扩张上颌窦口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
-
朱慧涛;
蔡晓岚;
李学忠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口服糖皮质激素在鼻息肉术后应用的疗效,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在鼻息肉术后中的应用.rn 方法:56例鼻息肉术后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为实验组,28例为对照组,按照VAS评分分值将CRSwNP病情程度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7~10),实验组术后行口服糖皮质激素+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口服安慰剂+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通过患者症状及鼻内镜下鼻腔粘膜形态学、病理学变化在术后第2、6、12、24周4个不同时间点鼻腔粘膜的情况及副作用的观察,来评估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疗效.rn 结果:①术后第2周,实验组患者鼻腔粘膜水肿(0.3)较对照组(0.73)明显减轻,鼻腔粘膜结痴情况(0.7)较对照组(1.2)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②术后第6周,实验组患者鼻腔粘膜水肿(1.0)较对照组(1.18)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第24周,实验组上皮化时间(12.7周)与对照组(16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但可以发现实验组上皮化时间小于对照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值>0.05);⑤术后第24周,实验组中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的患者的鼻腔上皮化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中中重度患者及对照组中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的患者;⑥仅有1例患者口服激素后第4天出现膝关节疼痛,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未行特殊治疗,其余患者均未有睡眠障碍,体重增加及关节疼痛等并发症。rn 结论: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缓解鼻内镜术后鼻息肉患者流脓涕、头胀等症状及鼻腔粘膜水肿、结痴,并能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改善轻度鼻息肉患者远期预后,加快其上皮化时间,减少息肉复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