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鼻内镜术

鼻内镜术

鼻内镜术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888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0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36560篇;相关期刊276种,包括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九届学术交流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等;鼻内镜术的相关文献由198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世飞、李果丽、王大海等。

鼻内镜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0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6560 占比:99.74%

总计:337447篇

鼻内镜术—发文趋势图

鼻内镜术

-研究学者

  • 王世飞
  • 李果丽
  • 王大海
  • 符晓
  • 陈志勇
  • 龚兴宏
  • 王秋萍
  • 陈凯
  • 吴舜
  • 孙敬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树国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喷激素药物应用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广元市剑阁县中医医院接收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74例,依据抽签法对患者均分,每组人数37例。全部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且对照组在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观察组在术后采取鼻喷激素治疗。比对两组患者复发概率、并发症发生概率、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Lund-Kennedy评分、生活质量(RQLQ)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OS百分比高于对照组,Lund-Kennedy评分、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持续给予鼻喷激素治疗,可降低复发概率,改善生活质量,鼻腔整体状态得到良好恢复,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利于鼻功能预后。
    • 戴晗青; 马灵草; 陈海芳; 董婷; 台勇
    • 摘要: 目的研究清鼻汤结合规范化延续性干预对鼻内镜术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9月。2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清鼻汤,2组均持续治疗8周。患者均进行规范化延续性干预,并于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术后3个月慢性鼻-鼻窦炎复发率,治疗前后炎症反应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2.79%;术后3个月慢性鼻-鼻窦炎复发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34.8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4、IL-5、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鼻汤结合规范化延续性干预在缩短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同时,还可改善其炎症反应程度,降低复发概率,且疗效更佳。
    • 刘堃; 张杰; 严进; 周琦; 阚丹; 蔡彬林; 成红政
    •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白细胞介素(IL)-6在预测慢性鼻窦炎(CRS)鼻内镜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鼻内镜术治疗的87例CR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疾病复发分为术后复发组(n=30例)和术后未复发组(n=57例)。同期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生化仪检测各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NLR,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6水平。比较各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NLR、IL-6单一和联合检测预测CRS鼻内镜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CRS病人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复发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未复发组(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术后未复发组(P<0.01);外周血NLR、IL-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明显优于外周血NLR、IL-6单一检测(P<0.01)。结论:外周血NLR、IL-6联合检测预测CRS鼻内镜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范霞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45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汝南县人民医院接受鼻内镜术治疗。记录术后6个月嗅觉障碍发生情况,设计患者一般资料填写表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可能导致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45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障碍41例,发生率为28.28%;发生组患者长期吸烟、既往存在鼻窦手术史、并发变应性鼻炎、病灶在嗅裂区占比与未发生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既往存在鼻窦手术史、并发变应性鼻炎、病灶在嗅裂区均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障碍可能与长期吸烟、既往存在鼻窦手术史、并发变应性鼻炎、病灶在嗅裂区等因素有关。
    • 鲁静; 李少红
    • 摘要: 目的探究品质链护理模式对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术后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11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行内镜术患者235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2月—2020年5月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内镜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品质链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疼痛、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2 d、3 d、7 d疼痛得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质链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术后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卢卉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高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的4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心理状况、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运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刘春梅
    •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行鼻内镜术后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入选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其中鼻塞、鼻部黏膜收缩各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00%,其中鼻塞4例、鼻部黏膜收缩3例、呼吸道症状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7.69±1.74)h,比对照组患者(5.56±2.41)h长,入睡时间(21.53±2.36)min,比对照组(32.01±5.41)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认同、社会支持、躯体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90.36±2.41)分、(91.58±2.64)分、(90.36±1.85)分、(92.02±2.4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行鼻内镜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李秋蝉; 郭巧玲
    • 摘要: 目的:探究术前行为训练配合术后冰敷对鼻内镜术后疼痛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鼻内镜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冰敷,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前行为训练配合术后冰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2 h、4 h、6 h、8 h、10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6 h、8 h、10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鼻孔填塞期间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 %,低于对照组的39.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术前行为训练配合术后冰敷,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饶婷; 熊引; 熊笑
    • 摘要: 目的:了解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8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于术后12周入院门诊复查时进行嗅觉功能评估,了解病人嗅觉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嗅觉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记录病人基线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影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发生嗅觉功能障碍20例(22.99%);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分型分期、病变部位、并发变应性鼻炎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到分型分期、病变部位、并发变应性鼻炎及Lund-Kennedy评分等危险因素的影响:。
    • 卿丽芝; 谢展飞; 黄俊杰; 元红艳
    •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溶液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6例拟行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糠酸莫米松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rh-bFGF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的TIgE、ECP、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和VEGF、EGF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TIgE、ECP水平及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为(50.78±7.96)k U/L、(3.23±0.34)ng/L、(3.67±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4±8.02)k U/L、(5.07±0.67)ng/L、(5.67±1.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为(1.08±0.23)ng/mL、(6.57±1.37)pg/mL、(248.37±38.4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0.65)ng/mL、(9.34±2.65)pg/mL、(306.14±36.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EGF、EGF表达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VEGF、EGF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应用rh-bFGF溶液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TIgE、ECP和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改善患者VEGF、EGF表达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