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酮甙

黄酮甙

黄酮甙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0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植物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578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中成药、药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第二十次银杏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二十二次银杏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银杏峰会等;黄酮甙的相关文献由33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成章、许云龙、郁青等。

黄酮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1.2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578 占比:98.69%

总计:9705篇

黄酮甙—发文趋势图

黄酮甙

-研究学者

  • 王成章
  • 许云龙
  • 郁青
  • 郑尚珍
  • B·A·布莱恩
  • M·A·鲁西
  • M·C·奥尔雷德
  • 何照范
  • 何珺
  • 刘方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毅
    • 摘要: 别名:节节花、鲫鱼胆草、黑心草。基原: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耳草Oldenlandia auricularia (L.) F.Mull.的全草。生长环境:海拔1100~1800m的阔叶林缘草丛中。云南分布: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红河、文山。性味:苦、凉。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炎、急性结膜炎、痢疾肠炎、痈疮肿毒、乳腺炎、湿疹、蛇咬伤。用法:水煎服,10~15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现代研究:含生物碱、黄酮甙、氨基酸。
    • 禚艳华
    • 摘要: 正本刊讯银杏是郯城的第一金字招牌,全县有百年以上银杏大树3万余棵,其中最大的一棵已有3000年历史,是著名的"中国银杏之乡"。近年来,全县银杏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定植银杏1400万株,年产优质银杏果400万公斤,银杏叶1000万公斤,银杏种植规模、银杏叶产量、定植株数位居全国四大银杏产区之首,年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该县定位"南有沭阳,北有郯城"。以银杏苗木为依托,走出了一条"银杏苗木专业市场扩展为苗木花卉综合性市场,再提升银杏苗木
    • 胡士现; 赵庆
    • 摘要: 分离、鉴定了大青木中化学成分。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 -20柱色谱法和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方法及1 H -NMR、13 C -NMR、DEPT、HSQC、HMBC 等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从大青木中分离得1个化合物 I,鉴定为5-羟基-3,7,3′-三甲氧基-4′-β-D -吡喃葡萄糖基黄酮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Objectiv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Glerodendrum cyrotophyllum Turcz.Methods The compounds was isolated by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column,sephadex LH -20 col-umn and recrystallization method.Physical -chemical methods and 1 H -NMR,13 C -NMR,DEPT,HSQC, HMBC spectral analysis were used for the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Results Compound Ⅰ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5 -hydroxy -3,7,3′-trimeoxy -4′-β-D -glucopyranoside,this compound was isolated from the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 方洪征
    • 摘要: 目的探讨莲子心中两种黄酮甙的提取和鉴定方法。方法将莲子心用碱性水提取法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两种黄酮甙,将得到的两种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莲子心中两个化合物得到分离和鉴定,通过试验参考文献鉴定为黄色黄素-8-C-β-D-葡萄糖甙和黄色黄素-6-C-β-D葡萄糖甙。结论本实验从莲子心中分离,纯化处理得到2种化合物通过NMR鉴定分别为黄色黄素-8-C-β-D-葡萄糖甙和黄色黄素-6-C-β-D葡萄糖甙。这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均为碳甙黄酮。
    • 郑平
    • 摘要: 陈皮,又名橘皮,不仅具有芳香的气味,还富含维生素和黄酮甙等物质,有健脾理气、化痰作用。鸭梨,清甜可口,味甘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及降血压功能。利用橘皮和梨制成复合饮料,酸甜适口,清凉润喉,且有芳香的橘味,实属保健佳品。
    • 乔善亮; 张丽华; 赵敬富
    • 摘要: 银杏叶含有多种黄酮甙和4个萜类成分(包括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在中国已应用数千年。近年来随着药物提取工艺的标准化,以及药理效应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独特的保护作用,在世界各地,尤其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应用日益广泛。
    • 彭怀远
    • 摘要: 柿叶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芦丁、胆碱、黄酮甙、胡萝卜素、多糖、17种氨基酸及铁、锌、钙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润肺强心的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气肿、咳嗽吐血及癌症等有防治作用。
    • 秦君; 李庆章; 高学军
    • 摘要: [目的]以王不留行为试验材料,寻找王不留行促进泌乳的有效成分,为中药催乳针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王不留行3类主要成分(皂甙类、黄酮甙类及香豆素类)进行提取,并用化学方法及薄层层析方法予以鉴定.将3种成分分别以不同浓度添加到细胞培养液,采用MTT法检测3类成分对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细胞中β-酪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细胞信号通路中磷酸化stat5因子的表达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结果]王不留行皂甙类成分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王不留行香豆素类成分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β-酪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作用;王不留行黄酮甙类成分具有促进泌乳的作用,可通过诱导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而促进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并通过激活Jak-stat5信号通路诱导β-酪蛋白基因的表达.[结论]黄酮甙类成分是王不留行促进泌乳的有效成分之一.
    • 王文胜; 王英杰; 柴锡庆; 韩梅; 温进坤
    • 摘要: 目的:1, 观察Alzheimer 病(AD)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 2, 研究黄酮甙类药物(葛根素)对AD模型大鼠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 随机分为药物组、模型组、对照组, 每组各6只.药物组和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Aβ制成AD 模型, 对照组行假手术, 双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药物组按150mg/(kg·d)经腹腔注射葛根素治疗14 d后处死; 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3.75ml/(kg·d)生理盐水假治疗14d后处死.用Morris水迷宫评测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F-κB的表达,并作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单位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学习与空间记忆力受损(P<0.05).葛根素治疗可使学习记忆力改善(P<0.05).模型组大鼠NF-κB表达增强(P<0.01).葛根素治疗可使过量表达的NF-κB水平下降(P<0.01).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Aβ引发的AD大鼠模型的发病过程,黄酮甙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改善Alzheimer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 来国防; 赵沛基; 倪志伟; 许云龙; 王梅; 罗士德; 王易芬
    • 摘要: 从山茱萸科中华青荚叶( Helwingia chinensis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果糖酯和十个已知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2- O -(E)-咖啡酰-3- O -(3, 5-二甲氧基香豆酰)-α-D-呋喃果糖甙(1),2- O -β-D-呋喃果糖基α-D-异吡喃糖酯(2),甘草甜素(3),4′-羟基-7- O -葡萄糖-2, 3-二羟黄酮甙(4),黄豆甙(5),5-葡萄糖芹菜甙(6),7- O -葡萄糖芹菜甙(7),4- O -葡萄糖香豆酸(8), 葡萄糖咖啡酸(9), 3β-赤杨醇(10), 薯蓣皂甙3- O -{α-L-鼠李糖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3)]-β-D-葡萄糖吡喃糖} (11).%A new fructofuranoside, together with ten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H extraction of the aerial part of Helwingia chinensis .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to be 2- O-(E) -caffeoyl-3- O -(3, 5-dimethoxylcoumaroyl)-α-D-fructofuranose (1), 2- O -β-D-fructofuranosyl-α-D-allopyranose (2), liquiritigenin (3), 4′-hydroxy-2, 3-dihydro-flavonone-7- O -β-D-glucoside (4), daidzin (5), apigenin 5- O -glucopyranoside (6), apigenin-7- O -β-D-glucoside (7), coumaric acid 4- O -β-D-glucopyranoside (8), glucopyranosylcaffeic acid (9), 3β-hydroxyglutin-5-ene (10), diosgenin 3- O -α-L-rhamnopyranosyl (1→2)-[α-L-arabinofu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 (11) by int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spectral data.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