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芪汤

黄芪汤

黄芪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9025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光明中医、吉林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等;黄芪汤的相关文献由3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平、王利、王浩等。

黄芪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1.5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9025 占比:98.40%

总计:9172篇

黄芪汤—发文趋势图

黄芪汤

-研究学者

  • 刘平
  • 王利
  • 王浩
  • 孙明瑜
  • 慕永平
  • 陈高峰
  • 张华
  • 彭文
  • 成扬
  • 李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洪顺芳
    • 摘要: 目的探究黄芪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便秘患者排便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便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黄芪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排便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排便难度、排便速度、排便间隔及粪便性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便秘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排便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伟
    •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黄芪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0例,接受黄芪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比2组患者用药前后的FEV_(1)、FVC、PaCO_(2)、PaO_(2)检测值及诊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aO_(2)检测值更大,PaCO_(2)检测值更小,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黄芪汤加减治疗,能帮助患者尽快缓解咳嗽等临床症状,能提升其整体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恢复较正常的呼吸状态,有效改善其肺功能作用及血氧饱和度。
    • 刘灼波; 叶桃春; 黄习文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8月12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颗粒组(61例)和汤剂组(61例)。颗粒组给予新型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汤剂组给予传统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便秘恢复情况、便秘症状量化评分及慢性便秘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统计学处理,颗粒组总有效率与汤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间隔时间、腹胀、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评分和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都有助于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症状,两者疗效相当,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提高生活质量,而中药免煎颗粒由于服用、携带、存储较方便,具有传统汤剂没有的优势,使用价值更高。
    • 王浩艺; 黄广建; 刘从进; 陈高峰; 陈天阳; 成扬
    •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汤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大鼠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胆管结扎术建立CPH大鼠模型,1周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黄芪汤0.35、0.70、1.40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周灌胃6 d,干预4周后测定大鼠门静脉压力,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硬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门静脉压力显著升高(P<0.01),血清VEGF含量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胶原染色面积增加(P<0.01),主要在小胆管周围,有假小叶形成,vWF、CD3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VEGF、eNOS蛋白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中、高剂量组大鼠门静脉压力显著降低(P<0.01),黄芪汤各剂量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显著减少(P<0.01),肝组织胶原染色面积减少(P<0.05),纤维间隔变窄变细,v WF、CD31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VEGF、eNOS蛋白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P<0.05),以黄芪汤高剂量组最明显(P<0.05)。结论黄芪汤能降低CPH大鼠门静脉压力,减轻肝窦毛细血管化,其作用机制与调控VEGF/PI3K/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 芮蓉; 陈瑛; 朱冰冰; 曹爱丽; 王浩; 王利
    •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汤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足细胞,采用30 mmol·L^(-1)葡萄糖干预24 h诱导足细胞损伤,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汤低浓度组(10μg·mL^(-1))、黄芪汤中浓度组(30μg·mL^(-1))和黄芪汤高浓度组(100μg·mL^(-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PCR法检测TNF-α、IL-6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足细胞上清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TLR4、NF-κB、p-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足细胞中TNF-α、IL-6、CCL24 mRNA表达水平,上清液中TNF-α、IL-6的含量和TLR4、p-NF-κB/NF-κB、TNF-α及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汤组细胞划痕率明显升高(P<0.01),足细胞中TNF-α、IL-6的含量和mRNA表达,以及TLR4、p-NF-κB/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黄芪汤能有效减轻高糖对人足细胞的炎症损伤,增强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 陈高峰; 麦静愔; 陈澍; 柯碧莲; 王浩艺; 谭英姿; 陈天阳; 成扬
    •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汤对肝硬化大鼠胶原沉积和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选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行胆管结扎建立肝硬化模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芪汤0.35,0.70,1.40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4周。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I型胶原(Col-I)和血管内皮标志物分化抗原簇31(CD31)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ol-I、CD3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黄芪汤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黄芪汤低、中剂量组(P均<0.05)。HE染色显示黄芪汤各组大鼠小胆管增生较模型组轻,细胞外基质沉积较模型组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黄芪汤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Col-I沉积及CD31阳性表达明显较模型组少,均以黄芪汤高剂量组病变最轻。黄芪汤各组大鼠肝组织中Col-I、CD31和vW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黄芪汤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黄芪汤低、中剂量组(P均<0.05)。结论黄芪汤可保护胆管结扎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减轻胶原沉积,下调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
    • 郭美玲; 李帅军
    •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汤联合痔上直肠黏膜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R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二科收治住院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应用RPH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汤联合RP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汤联合R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临床疗效显著且稳定。
    • 陈纪萍
    •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43例采用黄芪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蛋白尿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清炎症递质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76.19%)高(P0.05)。结论:黄芪汤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张海龙; 程远
    • 摘要: 目的 分析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和基础组(负压封闭引流术),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基础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和 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联合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WF和ET-1均明显低于术前,NO明显高于术前,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基础组(P<0.05).结论 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能够提升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王慧熠
    •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汤加减敷脐法辅治小儿便秘脾虚气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并口服乳果糖,观察组加用黄芪汤颗粒加减以醋调和制成膏状敷于神阙穴.结果:愈显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便次数、大便时间、大便性状和排便难等症状积分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汤加减敷脐法辅治小儿便秘脾虚气弱证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