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
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

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06-08-04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化疗药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通过血管壁渗漏溢入周围组织或不慎被注射到组织中.药物外渗发生率介于0.1%~6%之间,轻者发生无菌性炎症,产生剧烈疼痛,重者发生溃疡及坏死,并发局部功能障碍.本文主要就中医药治疗化疗药外渗局部损伤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
  • 摘要:目的:为了客观认识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型的分型、证型中症候的主次以及证型的命名.方法:(1)应用流行病学研究原理和在查阅文献基础上研制本课题临床调查量表,并应用EpiDate3.1建立本课题研究数据库;(2)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型分型、每一证型症候的主次和各证型命名.结果与结论:(1)经多元统计分析和专家的最后命名得出了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型分型、每一证型症候主次以及证型较为客观的命名;(2)在临床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可分为五个证型:痰湿蕴肺肺失宣降、肺阴亏虚阴虚内热、气血亏虚阴阳失衡、肺脾气虚运化失司、肾阳虚衰肾不纳气.
  • 摘要:不同的疾病有其不同的疾病证侯特点,故而其治法也有所侧重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证候特点,因此肿瘤的治法也有别于其他疾病。肿瘤的中医常用治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扶止培本类治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软坚散结法、化痰祛湿法、以毒攻毒法等。本文就这几种常见中医治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作一简要概述。
  • 摘要:中医药防治肿瘤进入新世纪,中西医结合专业队伍已经形成;中医药治疗已经进入专病研究,真正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子水平的生物指标运用于临床疗效判定和辨证分型;中医药临床试验和研究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证型的研究有待于加强,有关中药治疗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以及疗效评价标准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如何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把握好合理运用中医药也是一个课题.
  • 摘要:本文主要就辨病种及辨部位中药止痛方剂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中医学对疼痛的认识、辨病止痛方剂的探讨、辨部位止痛古方的介绍以及中药预防癌痛的可能性等内容展开。
  • 摘要:中医治疗肿瘤历史渊源,特别是近年来的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如在放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手术后的康复和降低复发转移,晚期患者的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都得到了认可.但也还存在一定问题.为了中医治疗肿瘤方法的进一步推广,需要有中医肿瘤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研究制定实际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以中医治则治法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最优的临床证据作为制定的基础.它应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严格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估对方案加以验证和优化以最终形成一份系统的、成熟的、规范化的治疗策略.目前,因为中医个体化治疗为多,临床数据分散,缺乏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与结论.要想得到一个好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或指引需要的是循证医学的证据,多中心的随机化的研究结果.中医肿瘤的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循证医学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并且逐步实施.随着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新的临床证据在不断的出现,还必须得到不断充实,修正和提高.总之,经过努力,相信不久会有一个以循证医学为证据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出台,它的不断完善会推动新世纪中医肿瘤学术的发展.
  • 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常见症状的调查,了解肿瘤常见症状的分布和治疗需求,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方法:使用美国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制定的MDASI症状评估量表,在此基础上增加10项中医常见条目,对四家医院的340例病人进行症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求的调查.使用SPSS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用同质性系数cronbach's Alpha检验对自评量表进行一致性信度检测.结果:肿瘤常见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前5项症状依次为疲乏89.4%、睡眠不安74.4%、口干72.9%、胃口差72.9%、健忘71.2%.患者不适症状对工作、情绪、一般活动的影响分别为89.7%、82.6%、78.6%,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浩质量.在治疗需求中希望用中医整体调节的占80%,几乎100%的患者希望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和康复知识.MDASI-中医23项症状条目信度检测结果:Cronbach's Alpha值为0.9,原MDASI问卷Alpha值为0.862,所增10项中医症状条目Alpha值为0.781,说明MDASI-中医症状评估量表有较高的信度.结论:肿瘤常见症状疲乏、睡眠不安、口干、胃口差、健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用中医整体调节在患者中有很大的需求.MDASI-中医症状评估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可作为探索中医症状量化研究的工具.
  •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中调整气机及升降辨证的有用性.方法: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中对升降辨证的论述;临床观察调理气机,纠正升降紊乱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结果:1,<内经>阐述了自然界的升降运动、人生命活动的升降运动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调整气机升降紊乱的治疗方法及用药原则.2,<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中有八纲辨证外,又有详尽的升降辨证体系;涉及的220种症状中,升降失常症状计58种,均提出详尽的治疗方药;桂枝汤等7种类方均与调整升降失常气机有关;书中调整脾胃,调和营卫的甘草、桂枝、生姜、白芍、大枣、人参、白术、茯苓的使用频率均较高,是维持正常升降功能的基础.此外,<伤寒论>侧重调整因寒盛导致的气机升降紊乱,<金匮要略>则直接调整升降的紊乱.3,我们在肿瘤治疗中,根据气机的紊乱随证加减用药并合理利用中药的升降浮沉趋势;运用柴胡剂治疗门诊41例肝气不疏患者,完全缓解13例(占31.71%);部分缓解24例(占58.54%);未缓解有4例(占9.75%).柴胡剂可枢利、调和肝气,可预防脾胃升降功能失常的出现;运用调理脾胃中药治疗111例住院患者,乏力,恶心,呕吐的缓解率是70%左右,腹胀及泄泻的缓解率在65%左右,而纳呆及便秘的缓解率在60%以上.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调整气机尤其是调整气机的升降紊乱,可以更好的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根据晚期肿瘤患者的疾病特征制定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以下简称QOL)调查表,并观察佳迪(甲地孕酮)配合博宁(帕米膦酸二钠)改善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QOL)的疗效.方法:①对沈阳军区总医院等三家医院肿瘤科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治疗的612例晚期肿瘤患者及其经治医生同时发放调查表,对患者QOL进行双向测评.②将612例晚期肿瘤患者中16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佳迪配合博宁组、单药博宁组、153Sm-EDTMP内照射组.观察骨痛缓解效果、活动能力、Karnofsky评分及毒性反应.结果:①收回完整的调查表458套,通过相关性分析医患双方对疾病评价的吻合程度越高,接受治疗后患者QOL改善的比例越高,反之则较低.②佳迪配合博宁组在缓解骨痛总有效率方面与单药博宁组及153Sm-EDTMP内照射组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佳迪配合博宁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方面与单药博宁组及153Sm-EDTMP内照射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佳迪配合博宁组在KPS评分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也较单药博宁组及153 Sm-EDTMP内照射组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在对晚期肿瘤患者QOL的评价中引入了医生评价这一客观体系因素,既强调了医患双方共同评价的重要性,又使晚期肿瘤患者的QOL测评更加客观和完善,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患者及家属在治疗中的配合均有益处.②佳迪配合博宁能显著提高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复发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肺癌、肝癌、胃癌术后治疗现状的介绍,旨在说明联合中医药的分阶段综合治疗是防治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手段,并且提出了具体治疗的优化方案.
  • 摘要:目的:探讨活性鹿茸抵抗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内容:观察活性鹿茸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对化疗所致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对抗作用,并观察本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论:活性鹿茸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有明显抵抗作用,并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 摘要:目的:本研究在阐明顺铂致P物质及NK1受体改变的同时,观察呕必宁对其变化的影响,在进一步阐明呕必宁防治顺铂诱发呕吐的药理机制的基础上,为中医学"胃气上逆"等基本理论实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8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灌服呕必宁汤剂,每日早、晚各一次,灌服第六日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余两组腹腔注射顺铂.48小时后进行标本采集,取大鼠延髓、胃窦组织,采用放免法检测P物质、免疫组化法检测NK1受体并进行图像分析测定平均灰度值.结果:模型组大鼠延髓及胃窦组织中的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中药组(P<0.01);而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其P物质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延髓、胃窦黏膜中NK1受体表达强于对照组(P<0.01,根据阳性反应的平均灰度值,下同)和中约组(P<0.01);中药组NK1受体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DDP可致大鼠延髓、胃组织P物质含量增加.2.DDP可致大鼠延髓、胃黏膜层NK1受体表达增强.3.呕必宁可抑制DDP所致大鼠延髓、胃窦组织的P物质含量增加.4.呕必宁可使DDP所致延髓、胃黏膜层NK1受体表达增强下调.
  • 摘要:本文就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文章围绕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约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以及小细胞肺癌中医疗法及疗效等内容展开。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肺岩宁方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VEG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观察肺岩宁方对其瘤灶抑制率、肺转移灶抑制率,免疫组化测定肿瘤VEGF及其受体Flt-1、KDR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肿瘤VEGF及其受体Flt-1、KDRmRNA水平.结果:肺岩宁组瘤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岩宁组及综合组抑瘤率均高于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肺岩宁方能显著降低肺转移灶发生率(P<0.05).肺岩宁方具有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抗转移作用.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肺岩宁方能够显著降低肿瘤VEGF及其受体KDR水平.肺岩宁方能够减少肿瘤Flt-1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精、解毒散结的肺岩宁方具有明显的抗肺癌侵袭转移的作用,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VEGF与其受体(主要是KDR)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VEGF的生物活性而实现的.
  • 摘要:目的:观察榄香烯对肺癌细胞系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的粘附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转移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和低转移人肺腺癌细胞PAa表达的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42a、TSP、CD9的表达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高转移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和低转移人肺腺癌细胞PAa表达的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42a、TSP、CD9的表达情况及二种癌细胞与高、中、低浓度的榄香烯注射液共同孵育后CD42a、TSP、CD9的表达改变.结果:利用激光扫描可见CD9、CD42a、TSP均匀的表达于细胞表面.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G细胞表达的CD9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荧光强度低于PAa细胞,而PG细胞表达的CD42a、TSP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PAa细胞,从总的趋势来看,榄香烯注射液增高PG和PAa细胞CD9的表达,降低其CD42a、TSP的表达.结论:PG细胞系的转移能力高于PAa细胞系;对肺癌细胞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的粘附蛋白的影响,可能是榄香烯注射液抗肺癌转移的分子机理.
  • 摘要:艾迪注射液是纯中药抗癌药,是从人参、斑蝥、黄芪等中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提取制成的静脉注射液,具有消瘀散结、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在肿瘤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为此,文章选用艾迪注射液合并化疗药治疗中晚期肺癌30例,以同期单纯化疗病例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参灵固本丸扶正抗癌作用及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治疗且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灵固本丸5克,日三次口服,联合CE、FMV、CAF、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同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6.13%,对照组为36.6%,治疗组对肿块的缩小,对WBC减少,心脏毒性及呕吐、恶心症状改善明显(p<0.05),生存质量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灵固本丸联合化疗临床疗效高于单纯化疗,说明中药具有抑制肿瘤作用,显著的减毒增效作用,同时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 摘要: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癌症死亡人口已跃居前列.本文主要就胰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 摘要: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术后的临床研究取得一些进展,显示中医药联合化疗和放疗杀灭肿瘤细胞,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又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从而起到了降低大肠癌复发转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多从辨病结合辨证、辨证论治、中药制剂以及中药外用等几方面进行,本文就中医药学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的重要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在大肠癌术后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
  • 摘要:目的:探讨安替可胶囊对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7例,采用单盲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安替可胶囊),对照组68例(金龙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主要临床症状、生存质量、体重、生化指标等变化.结果:安替可胶囊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安替可胶囊对于不能手术、放化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控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剂量密集化疗作为一种新的化疗方法在胃癌中广泛应用.然而,剂量密集化疗在提高进展期胃癌疗效的同时,降低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以参附注射液配合密集化疗治疗30例进展期胃癌,并与30例单纯密集化疗组(对照组)作比较,探讨参附注射液配合密集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对提高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参附注射液配合密集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治疗组(剂量密集化疗+参附注射液),化疗方案采用CF200 mg/m2静滴连用2天(D1,2),5-FU 1.0 g/m2持续静脉滴注46小时(D1,2),Taxol 135 mg/m2静滴1天(D1).每14天为一个周期,两周期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每个周期化疗的同时每天静脉滴注5%GS注射液250 ml+参附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附子组成,深圳三九雅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0 ml,第1-7天.对照组单用剂量密集化疗治疗.化疗二个周期后评价其近期疗效、生存质量、临床症状、体重、免疫指标变化.结果:2004,2-2005,12入选60例合格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例因严重的化疗反应中断治疗、1例治疗1周期就进展出组.58例接受了至少两个周期治疗,58例可评价疗效.在近期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6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71%,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症状总改善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3.33%与57.14%,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48.08±7.32vs43.76±8.32,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39.02±7.63vs43.98±8.18,P<0.05).体重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体重减轻率23.33%,对照组体重减轻率46.43%.治疗组在防止体重减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从统计学上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功能变化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明显升高(P<0.05),CD4虽无明显变化(P>0.05),但其均数值也有改善,CD8降低(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具有防止进展期胃癌密集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作用.在安全性方面:参附注射液治疗病人中有1例出现烦躁不安,1例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接受参附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心、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临床使用较安全.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密集化疗可以改善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免疫功能下降.另外,参附注射液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用约较安全.是配合密集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较理想药物.
  • 摘要: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居癌症死亡的第三位.鳖甲煎丸为医圣张仲景所创,载于<金匮要略>.近年来,有很多用鳖甲煎丸治疗恶性肿瘤的报道.如:肝癌、食道癌、白血病、子宫肌瘤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对鳖甲煎丸的认识及研究来说明鳖甲煎丸确实效用,并认为古代经方也要有时俱进的精神,倡议对鳖甲煎丸进行化裁加减,使之更加适合当今肝癌肿瘤患者的体质和患病的具体情况.同时为肝癌的治疗及抑制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途径和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希罗达(Xeloda)加中药参苓白术汤对晚期结直肠癌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6例希罗达加中药组(中西医组)口服希罗达,每日2000~2500 mg/m2(70岁以上老人服用剂量是2000 mg/m2),分早晚两次服,连服两周,休息一周,每三周为一个疗程,服用希罗达期间及间歇期服参苓白术汤.单药希罗达组(对照组)22例,仅口服希罗达,用量及用法与中西医组相同.全部病例年龄均大于60岁,两组病人均治疗4到6周期.结果:中西医组疾病稳定率(SD)、中位疾病无进展期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P)、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指标、毒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希罗达加中药参苓白术汤可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SD、TTP、MSP,改善其生活质量,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更为适宜.
  • 摘要:本文以中医<脾胃论>和脾胃学说为指导,以西医现代检诊为依据,应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中西医辨质(体质、身心)而论治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的方法,即用西医诊断、中药治疗为主体,治疗胃癌癌前病变50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病例,应用口服中药复方"保胃防癌胶囊"治疗50例,临床症状消减有效率为94.5%,胃镜检查异型增生消失率为65%,部分消失率为23%,无变化或加重者为12%.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例,应用口服中药复方"养胃延生丸"治疗214例,临床症状消减有效率为92.5%,胃镜检查有明显效果者为56.1%,稳定者为37.4%,加重者为6.5%.对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病例,应用口服中西药结合的"复方平胃消疡散"治疗236例;临床症状消减有效率为95.3%,胃镜检查炎症消退,溃疡糜烂愈合率为82.2%,部分愈合率为14.8%,无变化或加重者为3%.通过本组病例治疗结果看,取得显著疗效,是发挥了中西医各自优势,用三组系列中药方剂,治疗各自不同的胃癌癌前病变及其发生基础的癌前疾病,是符合胃癌发生发展规律性的.为预防阻断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摸索出有效治疗途径,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提高疗效奠定了基础. 本文最后提出,今后要以高标准、严要求、严谨的设计,科学的方法,严密的观察疗效标准,继续为胃癌癌前病变这一专题的防治研究工作、为取得高效系列中药方剂的研制而努力奋斗.
  •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按中医辩证分型的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湿热(毒)羁留型、肝肾阴虚型四种不同证型分别论治,协同以扶正祛邪,化痰软坚,散瘀消结,清热解毒为基本法的自拟"养正消积散"加强攻坚消瘤之力.亦针对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上常合并肝炎、肝硬化的病变特点,辅以西药胸腺肽,苦参素,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增加护肝解毒的功能,三个月一疗程.结果:显效22例,占45.8%,稳定18例,占37.5%,恶化8例,占16.6%,总有效率83.3%.结论: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化疗.
  • 摘要:目的:探讨在Ⅱ、Ⅲ期大肠癌根治术后应用中药祛邪胶囊减少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西苑医院与北京军区总医院共计101例大肠癌根治术后Ⅱ、Ⅲ期病例,进行同期队列对照,其中西苑医院53病例为治疗组,应用祛邪胶囊治疗,北京军区总医院48病例为对照组,不加特殊干预,只定期随访,观察两组1、2、3年复发转移率及复发转移时间.结果:治疗组1、2、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0、2.7%和14.8%,对照组为6.25%、24.2%和30.8%,两组相比2年复发转移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1年、3年复发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出现复发转移的平均时间为26.25 ±4.50个月,而对照组为14.25±4.20个月,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祛邪胶囊在根治术后Ⅱ、Ⅲ期大肠癌的后续巩固治疗中可能有减少复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进一步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参三七醇提液抑制恶性肿瘤肝转移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该药对肿瘤组织的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参三七醇提液对肿瘤组织MVD、VEGF、MMP2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参三七醇提液抑制肿瘤肝转移的作用机理与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等有关.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缓解晚期大肠癌患者疼痛及对体重、KP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3-12至2005-12符合入组条件的8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复方苦参注射液12 ml+生理盐水2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30 d加2周期FOLFOX4方案)和对照组44例(单用2周期FOLFOX4方案),分别观察化疗后疼痛、体重、karnofsky评分等.结果:收治8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可评价疗效87例,在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体重增加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剂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体重,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乳岩宁血清与抗癌剂阿霉素合用对HER-2/neu(+)及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扶正驱邪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组的阿霉素、乳岩宁血清、及乳岩宁血清与阿霉素合用,对体外HER-2/neu及p53(+)细胞抑制作用.结果:乳岩宁血清+可霉素组对HER-2及p53有下调作用,促进细胞凋亡.结论:乳岩宁血清合用阿霉素有促进HER-2(+)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CTF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消积汤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学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60.0%;疾病进展率分别为6.7%、26.7%.生活质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3.3%、6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比较:治疗组化疗前后CD3、CD1、 CD8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化疗后白细胞低于4×109/L 8例(26.7%),对照组19例(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消积汤能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减轻化疗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下降,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并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 摘要:本文回顾性研究了经中医药治疗长期生存的中晚期肿瘤患者,选择了病理诊断明确经中医药治疗生存在5年以上的10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今后的系统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 摘要: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客观评价中医心理干预方案在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心理状态评分(Hamilton抑郁自评量表计分)和生存质量(EORTC QLQ-C30)为重点观察指标,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客观评价中药加中医心理干预方案在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等综合疗效.结果:经过中医心理治疗配合中药,与疗前比较,治疗组Hamilton评分以及QOL评分稳定、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提示中医心理治疗可以使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三者之间存在直接相关.结论:中医心理干预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可以改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和提高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研究癌痛灵栓剂的镇痛作用.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以醋酸及热辐射造动物模型,分别以扭体、甩尾为指标,观察癌痛灵的镇痛作用,以Wittar大白鼠为实验动物,通过机械致痛造动物模型,以疼痛阈值为指标,观察癌痛灵栓剂的镇痛作用.设癌痛灵栓剂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空白及阴性对照组共五组对三个模型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癌痛灵栓剂的三个剂量对小鼠醋酸引起的疼痛、辐射热所致疼痛及机械所致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给药1.5小时镇痛作用达高峰,持续至3小时时仍维持明显的止痛效果,小鼠有效镇痛剂量为7.5倍的临床应用剂量.结论:癌痛灵栓剂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 摘要:癌症目前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经观察发现心理治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情志不遂不但致癌,也是癌症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语言开导,分散注意力,改变环境,解除心因等疗法均得到了确切的疗效.因此癌症的治疗应辅以"心理治疗",使其他医疗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摘要:目的:观察养脏汤对氟尿类化疗药物引起腹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养脏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每日3次,每次3 g.2组均以5日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病例中显效率为54.5%,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显效率为18.8%,总有效率为62.5%,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全身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比治疗前明显增加,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比治疗前虽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养脏汤治疗氟尿类化疗所致腹泻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减毒作用.方法:45例拟行T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参附先治疗组(23例)和参附后治疗组(22例).通过随机自身前后交叉对照,观察参附注射液对TP方案毒性的影响.结果:总体SHF+TP方案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毒性、恶心呕吐症状均较TP方案低(P<0.01),其中参附注射液先治疗组SHF+TP方案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毒性、恶心呕吐症状均较TP方案低(P<0.01),参附注射液后治疗组SHF+TP方案恶心呕吐症状较TP方案低(P<0.05).两方案其他毒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虚痰湿型中的SHF+TP方案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毒性均较同证型的TP方案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毒性,对气虚痰湿型患者的减毒作用较明显.早期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减毒作用更好.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肿瘤学及中医肿瘤科研的现状和发展思路方法:详细分析中医肿瘤的特点和优势;比较中西医学科研的特点、不足;阐述中医科研的现状和发展特色;推介国家"十五"以来中医药科技工作的重点;介绍中医肿瘤发展的可能方向.结论:中医肿瘤科研的特色在于立足继承求发展,遵循国家科技发展重点,重视临床规范化研究.
  • 摘要:中医用热疗治病历史悠久,热疗应属于中医具有温热性质的外治法的一种.笔者从现代热疗治癌的角度及中医阴阳学说的理论,阐述了中医"阳气"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摘要:本文从中药归经(引经)理论出发全面论述了中药靶向给药的中医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医肿瘤临床阐明了中医归经理论在中药肿瘤靶向治疗临床中的应用,提出了中药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摘要:建立肿瘤中医临床疗效标准是中医肿瘤界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本文回顾了龙华医院肿瘤科对建立中医肿瘤疗效标准的探索,通过主症辨证和评分判定中医证型,将肿瘤病灶变化与证候改变、生活质量和实验室指标相结合,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中医肿瘤临床疗效评价应建立在现代医学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将肿瘤缓解期、生存期、证候改变、生活质量和实验室指标相结合,疗效评价体系应该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注重中医药的优势.
  •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泛系唯象中医量化治癌思路是杀死肿瘤细胞,缩小瘤体负荷,影响信息传递载体,减少或降低机体对肿瘤细胞的需要,在治疗肿瘤过程中有5个新认识,即肿瘤是一种局部性疾病,又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带瘤生存,与癌共舞;即要治癌,又要保命;以量化辩证为先导,追求整体观个体化;综合治疗,灵活配伍,发挥选择性寡单体量化中药复方的优势.本法的核心思路是运用科尔兴系列为一线用药广谱抗癌,配合克癌宁系列和藏象源系列,以实际减少机体对肿瘤的需求为最高境界的治疗方法.它破解了现代肿瘤治疗中放、化疗毒副作用、居高不下的转移复发率、晚期肿瘤无法手术和老年肿瘤患者治疗棘手的四大难题.具有治癌机理明确,应用范围广泛,临床疗效显着等特点,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肿瘤化疗肠道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黏膜免疫机制.方法:运用给小鼠原位接种C26结肠癌并重复灌胃环磷酰胺建立肿瘤化疗肠道黏膜损伤的模型,观察人参皂甙Rg3对瘤重、抑瘤率及PP结面积影响,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及PP结内的淋巴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黏膜免疫各部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环磷酰胺组瘤重显著降低,抑瘤率约为37.59%,而环磷酰胺加Rg3组瘤重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荷瘤及环磷酰胺都可显著降低PP结面积,而人参皂甙Rg3可明显减轻环磷酰胺对PP结面积的影响(p<0.01).人参皂甙Rg3可使荷瘤和环磷酰胺作用下显著减少的固有层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但对CD8+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影响.结论:荷瘤及环磷酰胺可明显抑制肠道黏膜免疫功能,而人参皂甙Rg3能明显改善这种黏膜免疫抑制状态.人参皂甙Rg3对粘膜免疫的调节作用是扶正中药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 摘要:目的:从对细胞周期的双向调控方面研究双黄升白颗粒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Lewis肺癌小鼠,造成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模型,应用双黄升白颗粒进行治疗,设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检测血中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瘤重、体重以评价疗效;检测骨髓和肿瘤的细胞周期分布以分析双黄升白颗粒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骨髓和肿瘤细胞周期核心蛋白CyclinD1/CDK4 mRNA含量以分析双黄升白颗粒影响细胞周期的作用机理.结果:(1)双黄升白颗粒能明显升高模型鼠的白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数,能降低瘤重,减缓体重的下降;(2)双黄升白颗粒对细胞周期的分布具有双向调控作用;(3)双黄升白颗粒在促进骨髓细胞CyclinD1/CDK4 mRNA转录同时降低肿瘤细胞CyclinD1/CDK4 mRNA转录.结论:双黄升白颗粒具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和抑制化疗后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通过对CyclinD1/CDK4的mRNA转录的双重调控,进而形成对细胞周期的双重调控有关.
  • 摘要:目的:在大鼠炎症痛模型上,研究康莱特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一侧大鼠足底皮下注射100 μl的完全福氏佐剂,诱导大鼠炎症痛模型.用电子压痛仪测量大鼠炎症足的机械痛阈值,观察康莱特对炎症痛大鼠机械痛阈值的影响.取大鼠炎症足皮肤,用ELISA方法检测皮肤组织TNF-α、IL-1β水平,观察康莱特对炎症组织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结果:完全福氏佐剂致炎后,大鼠炎症足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痛觉过敏至少维持3天的观察期;炎症皮肤组织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康莱特能明显提高炎症痛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同时伴有炎症组织TNF-α、IL-1β水平的下降.结论:康莱特具有镇痛作用,能对抗炎症诱导的痛觉过敏;下调外周组织TNF-α和IL-1 β水平是康莱特镇痛作用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通过体外、体内实验研究鸡血藤富含黄酮类组分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鸡血藤富含黄酮类组分体外对人肺癌(A549)和人大肠癌(HT-29)细胞系的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的改变.采用小鼠移植性Lewis肺癌模型,观察鸡血藤富含黄酮类组分体内的抑瘤效应,及对荷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鸡血藤富含黄酮类组分对人肺癌A549和人大肠癌HT-29细胞系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70.17±12.17 μg·ml-1和126.81±43.00μg·ml-1.高剂量(0.6 g·kg-1)灌胃时,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率为31.01%.该组分能促进红细胞生成,高剂量组红细胞计数比对照组增加40.52%.进一步研究发现,鸡血藤富含黄酮类组分能阻滞肺癌细胞系A549于S和G2/M期,阻滞肠癌细胞系HT-29于G2/M期.结论: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鸡血藤组分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细胞周期阻滞是其药效作用机制之一.通过分析动物外周血象,发现该组分无骨髓抑制作用,相反,对红细胞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肿瘤患者晚期合并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方法:19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CVCC管心包腔留置,待引净积液后,经导管向心包腔内注射乌体林斯或香菇多糖,若每天引流量<100 ml,或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仅有少量或无积液后,可拔除导管,在引流期间同时服用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辨证加减的汤药.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7例,共计1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4.21%,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胸闷、气短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出现.随访19例患者,其中有14例生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心包积液不仅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而且对于体质虚弱、肿瘤晚期出现恶病质、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的患者(尤其是老人)来说,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开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另一有效的途径.
  •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祛风散结方抗恶性肿瘤术后转移的作用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3月至2004年10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29人,肿瘤切除术后1-6月.随机分为中药组(14例)和化疗组(15例).中药组于手术后单纯应用扶正祛风散结方(生黄芪20 g、白僵蚕12 g、地龙9 g、白芷9 g、防风9 g、半夏9 g、全瓜蒌15 g、当归12 g、生白芍15 g、柴胡9 g、炙甘草6 g),常规煎药法煎煮,日1剂,早晚分服,术后2-6个月内开始服用,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化疗组依各病种选用常规化疗方案,28天为1周期,连续6个周期.观察术后1、2、3年生存率、1、2、3年肿瘤转移率、记录治疗结束与治疗开始时的Karnofsky评分,进行生存质量评定、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85%、64.28%、57.14%,化疗组为86.67%、53.33%、20.00%,中药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化 疗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中药与化疗相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中药组术后1、2、3年的转移率分别为28.57%、57.14%、64.44%,化疗组为40%、60%、66.67%,肿瘤术后1、2、3年转移率,中药组均低于化疗组,但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Karnofsky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中药组的生存质量较化疗组有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化疗组有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纳差,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改善;8例出现血象改变,白细胞降低.余未见心、肝、肾功能改变及其他不适主诉.中药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扶正祛风散结方具有抗肿瘤术后转移的作用,与化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然扶正祛风散结方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作用明显强于化疗,且临床应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较之化疗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 摘要:目的:观察芎黄汤改善顺铂肾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例患者连续观察两个化疗周期,A为治疗周期,化疗前3天开始口服芎黄汤,共服10天为一疗程;B为对照周期,常规水化治疗.同一患者两周期化疗药物、剂量及用药顺序均完全一致.观察期间不得使用其他任何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结论:芎黄汤在治疗化疗所致肾功能损伤方面具有较好的改善肾功能的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对晚期肝癌患者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晚期肝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2例)为常规综合治疗,鸦胆子油治疗组(23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注射液腹腔灌注,每隔5天重复1次,3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期上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鸦胆子油乳剂在晚期肝癌的治疗方面上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适合临床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10例晚期癌症患者,应用岩舒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半月为一个疗程,条件允许可连用两个疗程.结果:岩舒注射液能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改善体质,对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结论:岩舒注射液有控制肿瘤生长,改善体质,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就如何使晚期癌症患者获得必要的临终关怀问题进行探讨.方法:从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止痛治疗、心理护理、家属的安慰和辅导等五个主要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及结论:做好癌症晚期患者的护理工作,即要针对患者本身的痛苦,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缓解和减轻患者本身的痛苦,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心愿,又要对家属及亲人做大量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能够配合医疗及护理工作,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在其生命尽头画上圆满的句号.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四神丸加味对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所致的脾肾虚寒型腹泻的疗效和全身证候改善情况.方法: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口服四神丸加味,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口服培菲康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两组均以7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6.3%;总有效率为68.4%,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四神丸加味治疗化疗所致腹泻疗效确切,并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 135例拟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AB(68例)和 BA组(67例).AB组:第1疗程接受化疗的同时应用参附注射液14天的治疗;第2疗程接受单纯化疗.BA组:第1疗程接受单纯化疗;第2疗程接受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14天的治疗.采用随机自身前后交叉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化疗所致毒性的影响.结果在135例患者中,化疗+参附注射液对于白细胞减少毒性较单纯化疗低(P<0.05).参附注射液可以缓解化疗过程中的重度乏力的反应(P<0.05),对于缓解患者腹泻症状也有一定的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改善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时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的血液学毒性,可以有效缓解疲乏症状,对于改善腹泻症状有益.
  • 摘要:目的:研究以健脾解毒法组方的肠胃清口服液抗晚期大肠癌、胃癌化疗耐药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采用肠胃清口服液+化疗组(28例)和单纯化疗组(26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瘤灶、生存期、毒副反应、MDR1mRNA和CK20 mRNA;基础研究观察肠胃清口服液对耐药株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1.观察组临床症候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瘤灶有效率(PR+SD)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中位生存期9.5个月明显较对照组7个月长(P<0.05).4.观察组治疗后毒副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MDR1mRNA水平和、CK20 mRNA水平的变化,提示肠胃清口服液对化疗的减毒增效机制与抗耐药作用有关.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肠胃清口服液药物血清可逆转具有多药耐药表型的KB-A-1细胞对DOX的耐药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PGP上的ATP酶活性及MDR1mRNA表达有关.2.肠胃清口服液可增加裸鼠异种移植肿瘤模型DOX的细胞毒性作用而逆转肿瘤细胞对DOX的耐药.3.肠胃清口服液可增加耐药肿瘤细胞阿霉素的浓度,可增加DOX对肿瘤细胞的凋亡水平,对肝、肾正常组织无明显影响.结论:肠胃清口服液+化疗对晚期大肠癌、胃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解毒增效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抗多药耐药有关,实验研究为临床提供了客观依据.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化疗栓塞术对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相关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重点阐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促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作用,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调节机制;从而进一步论证了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抗血管生成的重要性,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可能发挥强大的抗癌优势的假说;最后,通过概述当前中西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初步探讨了中医药抗血管生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用药规律、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等方面综述了近二十年的进展.肺癌的病因病机趋于把正气虚损学说和邪毒痰湿学说相结合,辨证论治仍然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以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主要治则和专方的研究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对放化疗减毒,改善全身状况,延长生存期,控制复发和转移.中医药治疗肺癌具有病灶稳定率较高,生存期较长,生存质量较好地的特点,并在抗复发和转移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从整体观着眼,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应用辨证和辨病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从多靶点综合考虑治疗肺癌是我国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特色之一,对晚期肺癌疗效的评定应着重于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肺癌规范化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标准,进一步统一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和相应的主次症的量化值,同时采用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开展对各证型的本质的研究,对提高肺癌的疗效,促进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肝癌中医证候学调查分析和中医治疗现状调查分析,初步探索其临床主症、定位、用药规律、基本治则等问题.
  • 摘要:目的:丹参是中医常用的药物,所以检测丹参酮ⅡA对人类大肠癌细胞(colo 205)的影响,确认丹参对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检测丹参酮ⅡA对colo 205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DAPI染色和TUNNEL assay检查细胞凋亡情形,利用西方墨点法(Western blot)检测丹参酮ⅡA引起colo 205细胞的细胞凋亡及转移相关信号传递蛋白量的改变.结果:发现丹参酮ⅡA,抑制人类colo 205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凋亡.作用24小时後,可引起p53蛋白表现量上升,NF-κB p65和MMP-2蛋白表现量下降.结论:总结研究结果,丹参酮ⅡA,可抑制人类colo 205细胞的增殖,引起colo 205细胞凋亡,减少colo 205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
  • 摘要:笔者将<脾胃论>的学术思想用于肺癌的治疗,文中分别从脾胃生理功能、脾胃与肺脏的关系以及肺癌病机方面加以阐述,临证治疗肺癌分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气血亏虚型、痰瘀互结型、痰热蕴肺型5型进行灵活辨证施治,并介绍了自己多年治疗肺癌的经验.
  • 摘要:通过文献查阅,总结性分析了现有文献证明的中药活性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与机制.并对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了中药活性成分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
  • 摘要:目的:探讨(T4NxMx)NSCLC的螺旋CT表现与中医辩证分型之间相关性.方法:选择83例T4NxMx期NSCLC患者,分析其螺旋CT表现,并按中医辩证分为:气虚痰湿型、气阴两虚型、阴虚内热型、气滞血瘀型及热毒炽盛型.分析比较患者螺旋CT表现与中医辩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瘤侵犯气管中,以气虚痰湿型最多见;恶性胸水中,以气虚痰湿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多见.气虚痰湿型中,以侵犯气管、恶性胸水多见,明显多于其它CT表现组(P<0.05);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阴虚内热型中,均以恶性胸水最多见,均多于其它CT表现组(P<0.05).腺癌中以气虚痰湿型、气滞血瘀型、阴虚内热型多见;鳞癌中,气虚痰湿型最多见,明显多于其它中医证型组(P<0.05).结论:T4NxMx期NSCLC的螺旋CT表现与中医辩证分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可作为临床辩证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肠积宁方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肠积宁方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增殖抑制作用,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肠积宁方对大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肠积宁方能促进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P<0.05),并抑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尤其对bcl-2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肠积宁方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 摘要:本文介绍了肺癌中医病机理论,重点论述了肺癌络病之理论基础。文章围绕肺癌"癌毒损络,络虚流毒"之病机假说、癌毒损络,络虚流毒假说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扶正培本和通络解毒治法的实践意义以及通络解毒治则指导下的方药应用等方面展开。
  • 摘要:目的: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医临床证候特征,为中医药合理规范化地参与晚期肺癌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对105例晚期NSCLC患者临床证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气阴两虚、痰瘀互阻是晚期NSCLC确诊时的主要证型.结论:我们建议以益气养阴与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为最基本的治疗法则,应体现在辨证应用中药、中成药或静脉注射液中,进行整体化与阶段化治疗,以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摘要:目的:以定制的康莱特中药反应性相关基因芯片探讨其抗LA795小鼠肺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定制150条Oligo基因的芯片,该芯片候选基因包括前期实验的差异表达基因93条,文献检索肿瘤免疫相关基因37条,看家基因20条.正常对照组(Z)、荷瘤对照组(H)肺组织分别混合,康莱特随机取三只小鼠肺组织分别标记为KLT1,KLT2,KLT3,分别提取mRNA.以定制的Oligo芯片,每个亚阵包括450个基因(即150个基因重复点三次)正常对照肺组织组(Z),康莱特肺组织组(KLT1,KLT2,KLT3)分别标记为Cy3,荷瘤对照组标记为Cy5,并进行荧光交换,即在芯片上每个基因重复3次,荧光交换处理以后每个基因会有6次重复结果,用t-检验的方法来挑选差异基因.结果:筛选康莱特三张芯片相同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大于1.5倍以上,且趋势一致基因10条,其中表达上调8条,下调2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趋势一致的基因有6条.肿瘤抑制基因cyclin B2在康莱特用药后三组实验中均表达上调,考虑cyclin B2在G2/M期大量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中G2/M时相细胞,减少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鼠的Cyclin B2促进剂受细胞周期依赖素(CDC)的调节,cdc2促进细胞转移明确地与cyclin B2相关.康莱特促进cyclin B2表达,有可能抑制cdc2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地转移.随着肿瘤的进展,alpha-1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受到抑制,而本实验应用康莱特后三组实验alpha-1蛋白抑酶均表达上调,说明康莱特具有促进alpha-1蛋白抑酶基因表达的作用,可能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肺瘤平Ⅱ号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CD44v6、CD49表达的影响,以及血浆CD44v6、CD4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了肺瘤平Ⅱ号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一般情况基本相同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30例,肺瘤平Ⅱ号加化疗组30例,正常组10人.化疗组3个周期为一疗程.肺瘤平Ⅱ号加化疗组(中+西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肺瘤平Ⅱ号膏,20 g/次,3次/d,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浆中CD44v6及CD49含量,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两治疗组各随机抽取10例,同正常人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中+西组较疗前CD44v6及CD49含量显著降低(P<0.01, 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CD44v6或CD49血浆含量较淋巴结阴性患者为高(P<0.05=.临床检测结果与动物实验基本一致.结论:中药复方制剂肺瘤平Ⅱ号通过抑制肿瘤细胞CD44V6、CD49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 摘要:榄香烯是从中药羲术中提取,获术味辛苦,性温,羲术挥发油中主要抗癌成分B-榄香烯,B-榄香烯 影响肿瘤细胞的周期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可使肿瘤细胞的生长阻滞在某一时期,B-榄香烯明显 干扰细胞的代谢途径,阻碍肿瘤细胞从S期进入G2加期,使肿瘤细胞的生长下降,抑制肿瘤细胞 的增殖并迅速导致其调亡。本文主要就采用榄香烯乳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
  •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对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模型,采用动物血清药理及流式细胞法;结果: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对降低A549细胞S期的细胞比例不明显,但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与DDP合用后作用于A549细胞,S期比例明显降低,进入G1期细胞数增加(P<0.05);结论:表明补肾化瘀解毒复方荷瘤动物含药血清与DDP合用对A549细胞,具有协同阻滞肺癌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从而发挥协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围化疗期中医证型的变化以及中药升血汤对化疗毒副反应、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Ⅲ、Ⅳ期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加升血汤)及对照组(化疗加升白安),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其它化疗毒性反应.结果:Ⅲ、Ⅳ期肺癌患者化疗前以气阴两虚及气虚痰湿兼血瘀为主要中医证型,化疗期间的中医证型逐渐向气阴两虚、痰瘀互阻的方向转化;两组在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几率相似,但治疗组以Ⅰ度骨髓抑制为主,对照组以Ⅱ度骨髓抑制为主,对照组应用G-CSF支数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较化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例数明显减少.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以气阴两虚痰瘀互阻为主要证型,升血汤能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节省医疗费用,对机体部分免疫功能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保护肝肾功能.
  • 摘要:大肠癌泛指盲肠,全部结肠和直肠所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本文主要就大肠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进行了综述.
  • 摘要:目的: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NF-kappa B(NF-κB)是重要的炎性相关性癌症的靶基因之一,对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日本新近研制的第三代HMG-CoA还原酶抑制剂NK-104在人肝癌细胞系对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的NF-κB基因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以肝癌细胞系Huh 7为靶细胞,NK-104治疗48 h,WST-8法测定NK-104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没计空白对照组、TNF- 治疗组、NK-104治疗组、NK-104+TNF-治疗组四组,药物治疗24 h后以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测定NK-104对TNF-诱导的细胞核NF-κB基因活性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探讨NK-104对IL-6产物的抑制作用.结果:NK-104(1-10 μM)能有效抑制Huh 7细胞增殖,10 μM时,60%的细胞死亡(p<0.001).与对照组比较,NK-104治疗组对NF-κB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TNF-治疗组明显提高NF-κB基因的表达达1.8倍,与NK-104共同作用后,能够显著抑制它的表达(p<0.01).ELISA法结果表明,NK-104可显著降低NF-κB激活后炎性细胞因子IL-6产物的分泌.结论:NK-104在人肝癌细胞系对TNF诱导的NF-kB基因活性及其IL-6产物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幽门螺杆菌(以下称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概况,然后阐述了中西医药结合根除Hp感染阻断并发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实践情况,最后论述了本方案实施的初步结果。
  • 摘要:目的:观察多种中药(康莱特、榄香烯、华蟾素)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0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中药动脉灌注)52例、对照组(化学约物动脉灌注)50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CR+PR+MR)为50.0%,临床获益率(CR+PR+MR+SD)为73.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1年、2年生存率为67.3%、32.6%,明显高于对照组.多种中药动脉灌注既能保护患者的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中药多药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疗效肯定,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目的:评价祛邪胶囊对晚期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晚期大肠癌患者40例,可评价37例,其中初治15例,复治22例;治疗组18例中复治14例,对照组19例中复治8例,共33例接受了化疗,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用不用祛邪胶囊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经3个月治疗后,进行长期随访,观测病人的死亡率、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中位无疾病进展期(TTP)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1.1%(2/18)和42.1%(8/1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个月和13个月;生存时间分别为22.63±7.34和19.76±8.28,中位无疾病进展期(TTP)分别为17.76±5.62和12.68±9.26,经统计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和KPS评分分别为:15.59±3.78、54.06±3.96、64.71±6.24;治疗后分别为:10.53±5.57、58.65±4.03、69.41±4.29,三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和KPS评分分别为:16.11±3.99、54.06±4.39、64.44±5.11;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和KPS评分分别为:19.61±7.78、50.17±8.26、60.00±9.70,其中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趋势是向差的方向.结论:晚期大肠癌患者服用祛邪胶囊能减少死亡率,延长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疾病进展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中医临床症状.
  • 摘要: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探索对中晚期胃癌术后,防止复发转移,而达到长期健康生存的较理想方案.方法:对中晚期胃癌术后已完成系统化疗或仅进行1-2疗程化疗后,不能耐受而中止化疗以及因主.客观原因而未进行化疗的患者共36例.进行连续5年以上中药治疗观察,并定期随访.结果:对生存10年以上患者中,除1例于25年后,因患晚期前列腺癌,治疗2年无效死亡外,余35例均长期健康生存,其中2例已生存30年以上.说明坚持服用中药5年以上,确能取得较理想疗效,从而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腹腔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联合腹腔化疗组)38例和对照组(单纯腹腔化疗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腹腔内发生率、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腔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腹腔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方法,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腹腔内发生率及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摘要:本文综述分析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减毒增效的现状.认为中医药治疗对围TACE期减毒增效、提高生活质量和术后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如术后抗复发和转移重要途径之一-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和延长生存期均有着重要意义.并指出目前对其中医辨证分型尚未取得共识,其中医证治基本规律尚有待于深入探讨;临床研究尚局限于单方面报道;对肝癌TACE术后中医药抗血管生成研究尚属空白.故今后当积极开展原发性肝癌围TACE期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开展中医约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逐步开展中医药抗肝癌TACE术后肿瘤血管生成基础和临床研究.
  •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结合西药治疗消化道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注射用丹参(冻干)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止痛效果、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0.0%;止痛起效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平均为(18.6±3.1)min、(29.3±2.5)min;止痛持续时间平均分别为(21.4±2.2)h、(11.2±1.0)h(P<0.05);生活质量(KPS)评分比较(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39.1±6.3、37.6±6.8(P>0.05);治疗后分别为70.4±3.2、57.9±6.3(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对胃肠道粘膜有直接保护作用,在治疗本病时具有活血化瘀功能,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液粘度,加快西药进入细胞内的速度,达到增强消炎、止痛的效果.
  • 摘要:乳腺癌属中医学"乳石痈"、"妒乳"、"乳岩"、"翻花奶"等范畴,文章主要从中医学理论出发,对乳腺癌中医辨证用药思路进行了探讨.
  • 摘要:乳腺癌的预防方法有手术预防和化学预防等方法,乳腺癌的常见化学预防方法有饮食成分的改变及内分泌药物的应用等.本文就近几年对乳腺癌高危人群采用消补法诊治的病例进行了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消积煎剂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AOV3/cDD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与顺铂化疗的协同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消积煎剂、顺铂分别以及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CAOV3/cDDP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各实验组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AOV3/cDDP的生长抑制率;采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各实验组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AOV3/cDDP的诱导分化作用;应用光镜和相差显微镜观察实验处理前后人卵巢癌CAOV3/cDDP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确定凋亡细胞,评价各组细胞凋亡程度.结果:消积煎剂与顺铂联合应用在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等方面均较各浓度顺铂单药的作用明显增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消积煎剂与顺铂的协同作用呈现对消积煎剂浓度的依赖性.高浓度的消积煎剂与顺铂协同,可产生较强的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形态学观察可看到,实验处理后人卵巢癌CAOV3/cDDP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现象.结论:消积煎剂与顺铂之间存在着协同增敏作用,其作用强度呈现对药物浓度的正相关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消积煎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摘要:目的:分析健脾益气中药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54例晚期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及其服用的中药饮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脾胃升降失常所引起的乏力,纳呆,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是晚期肿瘤患者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21.4%-79.9%),94例患者服用健脾益气中药使半数以上患者改善主要症状,其中发呆56.8%,乏力65.2%,恶心60.7%,呕吐68.4%,腹胀61.5%,便秘59.4%,与未服用中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常易出现由于脾胃升降失常导致的消化系统症状,运用健脾益气中药,可改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分析运用柴胡剂从肝论治恶性肿瘤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临床资料,从而能更好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多与气机升降失常有关的观点,从调节肝气方面入手,运用"和法",对41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服用柴胡剂的方药组成及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1例恶性肿瘤患者服用柴胡剂后睡眠欠佳、心烦易怒、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了共37例(占90.24%).平均疗程为7.32周,中位疗程为4周.服用柴胡剂期间出现转移或复发的为0例,到本研究截止之日患者生存期平均为2.95年,中位生存期为2.58年.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通过调理肝脏从而使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调和,以柴胡剂为其主方,能够有效地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睡眠欠佳、心烦易怒、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因此认为柴胡剂对于缓解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有正向作用,起到了预防肿瘤复发或转移,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 摘要: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正确评估癌性疼痛,及时有效地处理疼痛,对护理人员来说极为重要.本文近几年癌性疼痛护理的状况进行了综述.
  • 摘要:目的:观察在草酸铂化疗时加用中药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以减轻神经系统毒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将31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AB和BA两组,A周期为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中约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B周期是对照组,单用化疗.观察患者外周感觉神经毒性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为20例,占64.5%,对照组为27例,占87.1%,治疗组程度轻,多为Ⅰ、Ⅱ级,无Ⅲ、Ⅳ级反应,持续时间短,而对照组程度重,持续时间长(P<0.0D)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防治草酸铂化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有一定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药并用治疗吗啡持续注射所致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口服吗啡困难而采用持续注射吗啡患者的副作用的频度及采用中医针药治疗的疗效.结果:27例患者应用了持续注射吗啡治疗癌性疼痛,其副作用的频度为:便秘14例(占51.9%);恶心呕吐8例(占40.7%);尿潴留8例(占29.6%);神志恍惚症状4例(15%);未出现严重呼吸抑制作用;有两例患者使用吗啡持续注射后,逐渐减量,并最终停止吗啡注射,没有发生药物依赖性.副作用与使用方法及使用的剂量无相关性.便秘者采用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治法,恶心、呕吐者采用运脾和胃、 降逆止呕治法,尿潴留采用热敷、按摩方法,三者的针刺均采用辨证施穴方法,其中便秘有效率85.7%;恶心呕吐有效率100%;尿潴留有效率37.5%%.结论:中医针药并用可以控制持续注射吗啡所致便秘、恶心呕吐副作用,可以减少尿潴留的留置导尿率,提高了患者应用吗啡止痛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摘要:近十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及健康新观念的转变,肿瘤疗效标准也在发生改变,不再单纯以有效率为标准,而是以稳定率或无进展为标准,并包括生活质量.观察疗效应使用终点指标,而不是中间指标."稳定瘤体"和"带瘤生存"是中医治疗肿瘤的显著特点,应尽快建立中医肿瘤疗效标准.中医治疗肿瘤最好疗效=最高的生活质量+最长的生存期+最大的肿瘤缓解率+最小的治疗费用,如按100分计算可初步划分为100=30+30+10,其中以前两项为主,后两项为次,而建立生活质量量表最为困难.中医肿瘤疗效标准应综合评定.第一,必须包括软指标和硬指标;第二,应包括近期和远期疗效;第三,还必须建立单个病种疗效标准.目前循证医学正在引入我国,随机对照研究仍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评价临床疗效的最好研究方法之一.由于中医学以辨证论治及个体化治疗为特色和优势,所以在评价疗效时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循证医学.我们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评估中医肿瘤疗效时,应不断完善和改进评估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肿瘤疗效标准和规范化治疗方案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 摘要:该文回顾了中医、西医认识肿瘤的历史,提出了无论是中医、西医都认为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在病因认识上、治疗肿瘤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治疗肿瘤总的原则上是相同的.该文用了许多具体统计数据分别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大大提高了生存期.强调指出:中医、西医要发挥各自优势,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水平.
  • 摘要:癌症的中医治疗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是近年来研究的特点.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本着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注意总结并不断克服一些对病人无益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从火邪和毒邪同放化疗的关系入手,对放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病因进行了大胆的推测.认为放疗和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有所不同,二者宜分论;放疗毒副作用的中医病因是火(毒)邪致病,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病因是内毒(药)为患.最后得出"放疗似火,化疗如毒"的结论.
  • 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肿瘤转移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死亡原因,其治疗也是临床肿瘤学的一大难题.中医认为肿瘤转移多与痰、毒、瘀有关.但痰与瘀皆为有形之阴邪;而毒为邪盛,其势猛烈,它们的病理特点与恶性肿瘤转移的变化多端与不可预知性尚有差距,因此恶性肿瘤转移的中医辨证一直是一个难题.肿瘤细胞战胜或逃脱宿主免疫反应在循环系统中穿行游走的过程,以及最终滞留于何处,能否增殖成转移瘤的难以预料性,恰与"风者,善行而数变"相吻合.故笔者认为"内风暗旋、肝风内动"是恶性肿瘤机体所固有的一种病理特点,同时也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基本条件.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主要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胶结,日久形成肿瘤.肿瘤机体中内风的生成可责之于两方面:一方面肿瘤机体在邪盛正虚,积块渐成的同时,亦伴随着因阴阳不和而致内风的生成,积块渐盛,内风势涨,终致肝风内动.此类肝风是以气血阴阳物质功能失调为根据的.另一方面,肝属木、主风,任何导致木气不行的因素都可以引起肝风.从五行系统来看,肝木条达是赖于这个系统的相对稳定来实现的,故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亦是肝风产生的原因.而每一个肿瘤机体都伴随着不同脏腑的功能失调,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这种病理变化同样会导致肝风的生成.因此在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伴随着内风的生成,而内风的日渐强盛与嚣张,亦会使肿瘤机体出现风病所特有的一些症状与特征.因肝与风皆喜兼挟而多变化,故内风易与肿瘤积聚之邪相和,肝风内动,挟痰、挟毒、挟瘀,流窜全身脏腑经络,遇气血阴阳失调之脏腑,则痰、毒、瘀停滞于内,聚结成积,而为转移瘤.既然恶性肿瘤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五行生克制化失常,易致风从内生,而内生之风邪致使肿瘤发生了转移,那么恶性肿瘤的治疗就应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伍以风药,以平熄内动之风邪,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癌)的转移.
  • 摘要:目的:规范恶性肿瘤的现代中医病名诊断.方法:结合中医古典文献中有关恶性肿瘤的病名描述,并根据恶性肿瘤的三个特点(1,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肿块侵及正常器官;2,肿瘤影响其相应器官的功能;3,恶病质),加以整理.结果: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整理:1,根据恶性肿瘤原发部位如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脑肿瘤、皮肤癌、血液系统肿瘤、骨肿瘤的肿块侵及正常器官特点的中医病名诊断;2,根据恶性肿瘤转移部位肿块侵及正常器官特点的中医病名诊断;3,根据恶性肿瘤影响其相应器官功能特点的中医病名诊断;4,肿瘤晚期恶病质的中医病名诊断.结论:在恶性肿瘤中医病名诊断时,把器质损伤与功能障碍、原发癌与转移癌分开诊断,能更好的与临床实际相符合.
  • 摘要:目的:在既往研究证实,乌头碱能够增加VCR对KBV200细胞杀伤敏感性基础上,以初步探讨抗耐药机制.方法:FCM、免疫组化观察经6.25 μg/ml、12.5 μg/ml乌头碱干预后的Pgp蛋白表达以及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乌头碱对多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FCM检测对照组(KBV200)细胞Pgp蛋白阳性表达率43.1%;经6.25 μg/ml、12.5 μg/ml乌头碱干预16小时后,Pg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2%与9.11%;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细胞Pgp蛋白阳性表达率96%;经6.25 μg/ml、12.5μg/ml乌头碱干预处理后的Pg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与30%.②整张基因芯片5504个基因克隆.用药前高表达基因208个,占克隆总数的3.8%;用药前后基因表达无差异5100个,占92.6%;用药后高表达的基因196个,占3.6%.用药前后与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表达丰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结果证明,乌头碱可通过下调Pgp蛋白表达、影响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和MAPK信号转导系统等发挥抗耐药效应.
  • 摘要:目的:探索中药补肾方对化疗后慢性骨髓抑制,白细胞低下作用.方法:运用昆明种小鼠和S180瘤株,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30只.环磷酰胺腹腔内注射造模,每组分别灌注中药、鲨肝醇及生理盐水,连续12天.第5、7、12天检测外周血象、小鼠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同时计算脾脏指数.第12天取小鼠股骨作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结果:化疗后第5、7天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中药组与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1),第12天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1).第5天、第7天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12天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西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脾脏指数比较中药组脾脏指数稍高于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化疗后第12天中药组小鼠骨髓细胞已呈正常表现,明显好于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补肾方对治疗化疗后慢性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有较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及其调控相关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方法:取50只C57BL/6J小鼠,分为5组,除生理盐水组(20 ml/kg·d-),参一组(20 mg/kg·d-)外,康莱特设50、25、12.5 ml/kg·d-高中低3个剂量组.采用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检测肿瘤抑制率,瘤内血管密度(MVD);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R-2(KDR)表达;结果:康莱特能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减少瘤内血管密度,降低瘤内VEGF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膜上VEGFR-2蛋白表达;结论:康莱特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与调控VEGF/VEGFR-2信号传导有关.
  • 摘要:目的:本实验观察补益脾肾中药对阿霉素注射液造模大鼠的一般状态的改善作用,并与养血活血中药对照.材料和方法:用阿霉素注射液给大鼠尾静脉注射6.5 mg/kg,造模大鼠分成黄芪汤(黄芪、党参、附子、肉桂、白术、茯苓、泽泻、炙甘草)预防组、黄芪汤治疗组、养血活血组(当归、丹参、赤芍)、致病对照组(造模后未治疗)、空白对照组:未造型.观察体重及一般状态如饮食,大便、水肿、精神状态,活动,皮毛等症状的变化,共八周.结果:阿霉素注射液造模大鼠呈现脾肾阳虚特征.黄芪汤预防组及治疗组治疗造模大鼠时,其大鼠腹泻轻微、饮食不振恢复快,畏寒、少动,精神萎靡,皮毛不泽,阴囊水肿等症状也较快得到改善,体重增长明显优于养血活血组及致病对照组;养血活血组的症状改善较差,食欲不振明显,体重降低,体重增长明显低于致病对照组.结论:辨证施治实验大鼠,可以改善阿霉素所致的毒副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水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中晚期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胸腔内灌注化疗或免疫调节剂组.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8.6%和45.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水能有助于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探索和寻求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最佳治疗途径、药物.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12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病患适时、恰当运用中、小剂量DA、HA、IA化疗方案与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益气养阴中药及抗白灵、辩证论治结合起来.结果:12例病患虽然均未达到完全缓解(CR),但10例达到部分缓解(PR),2例无效,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生存期得到了延长.结论:中、小剂量化疗配合中医药辩证论治,是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多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化疗伴明显多汗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4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分别为22例、20例.治疗组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每次250 ml静脉滴入,每日1次,连用5~10日;对照组使用谷维素,每次20 mg,每日3次,连用5~10日.同时均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化疗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45%,对照组有效率5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止汗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多汗疗效好,起效快,无毒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