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兰黄土

马兰黄土

马兰黄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质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27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旅游、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2017山区第四纪环境与城镇建设学术研讨会等;马兰黄土的相关文献由20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保雄、李喜安、苗天德等。

马兰黄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3.2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2127 占比:96.59%

总计:2202篇

马兰黄土—发文趋势图

马兰黄土

-研究学者

  • 李保雄
  • 李喜安
  • 苗天德
  • 伍法权
  • 包含
  • 常金源
  • 文启忠
  • 林斌
  • 罗浩
  • 许江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川; 陈海; 潘凯; 张强
    • 摘要: 渗透变形及其相关问题是造成填方边坡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填方边坡的渗透变形发展过程,分析其渗透变形的机理,对于减少高填方边坡工程发生变形、失稳、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甘肃天水地区的马兰黄土做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水力梯度条件下填方边坡的渗透变形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试验通过固定时间段提升水位的方式,获得了填方体内部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边坡的实际变化情况,对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及发生渗透变形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进行了分析。
    • 刘青松
    • 摘要: 甘肃省靖远县三滩镇朝阳村主要地质灾害为不稳定斜坡,对该区域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通过开展野外调查和样品测试分析,刻画不稳定斜坡的特征,综合评价坡体稳定性。勘查区内发育2处不稳定斜坡:X1斜坡为岩土质斜坡,坡宽615 m,走向南北,平面形态呈“弧”形,坡面形态大致呈“折线”形;X2斜坡属土质斜坡,坡宽180 m,走向东—西,平面形态呈“弧”形,坡面形态整体呈“直线”形。X1在自重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性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X2在自重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和地震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 刘川; 冯杰; 张强; 梁智; 潘凯; 王志鹏
    • 摘要: 天水市是中国黄土滑坡分布最密集、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大面积的挖填方会改变场区的地下水渗流场,从而影响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以天水地区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详勘与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对马兰黄土高填方边坡的渗透变形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填方前原始地形的影响,凹陷地形易于汇水,地下水流动受阻,易形成积水区,使地下水位抬升高度较大。随着时间的累积,地下水不断浸泡地基土,使其强度劣化,加之毛细水上升作用使地基发生湿馅和湿化沉降,易在边坡坡脚等富水区产生蠕滑变形,并牵引边坡后缘发生滑移拉裂,发生渐进式破坏而引发较大规模的边坡滑移。通过物理模拟,得出该地区马兰黄土高填方边坡受地下水影响产生的变形滑移模式为“渐进后退-牵引式滑移”。
    • 魏亚妮; 范文; 麻广林
    • 摘要: 黄土微结构的认识和刻画在研究黄土宏观湿陷变形行为以及揭示其内在机理方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选取黄土高原甘肃兰州、庆阳以及陕西横山、洛川、泾阳等5个地区马兰黄土试样,通过开展室内湿陷试验、微米级CT扫描以及压汞测试,厘清不同地区马兰黄土的微结构特征,分析对比湿陷过程中孔隙分布的变化规律,以此探讨马兰黄土的湿陷机理。结果表明:5个地区马兰黄土湿陷性在区域上整体表现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弱的趋势;兰州和横山地区马兰黄土的微结构以单粒架空/镶嵌为主,前者颗粒排列疏松,后者排列相对密实;庆阳、洛川和泾阳地区马兰黄土中黏粒支托结构相对明显;黄土湿陷过程中,孔径在3~60μm区间的粒间孔隙体积减小幅度最大,为湿陷提供主要空间。5组黄土微结构特征及湿陷前后孔隙分布变化表明,黄土湿陷与否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黄土内部需有发生湿陷的空间,孔隙分布特征对湿陷性强弱有重要影响,集中分布的粒间孔隙有利于湿陷发生;二是需有能够引起湿陷的动力因素,桥接形式的黏粒发生水化膨胀是引起颗粒滑移进而发生湿陷的重要动力之一。
    • 张宗福; 李彦荣; 王蓉; 郭亮亮
    • 摘要: 静止土压力系数K_(0)描述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是许多工程计算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等应变速率K_(0)固结试验,研究原状和重塑马兰黄土的K_(0)变化规律,并探讨这种变化与内部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原状和重塑马兰黄土的K_(0)均不是恒定值,根据土体结构的变化,其固结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初始阶段K_(0)(以K_(0i)表示)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稳定阶段K_(0)(以K_(0s)表示)随含水率的增加呈双曲线增长,且K_(0s)始终大于K_(0i)。(2)原状马兰黄土的K_(0i)小于重塑马兰黄土,原因在于原状马兰黄土具有很强的簇聚结构,这种竖向结构弱化了水平应力的增长;而重塑马兰黄土趋于均质,呈各向同性,进而导致较高的K_(0i)。(3)稳定阶段,原状马兰黄土的初始结构被破坏,与重塑马兰黄土近似,使得两者的K_(0s)相近。(4)相较于其他类土,原状马兰黄土的K_(0s)始终呈现较小值(饱和原状马兰黄土的K_(0s)基本稳定在0.45左右,而其他类土可高达0.8)。通过对不同K_(0)下的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低K_(0)土体更易于在坡顶区域形成近直立的深长拉张裂隙,这也是典型黄土地貌(如黄土墙、黄土柱)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 张玲玲; 龙建辉; 邢鲜丽; 郭晓娟
    • 摘要: 以山西省吕梁地区原状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Q3黄土开展不同初始含水量,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静三轴剪切试验和微观结构试验,探讨了冻融作用对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含水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冻融循环作用会使土体在剪切时更容易屈服,在围压和含水率一定时,土体的破坏应力随冻融循环的叠加呈整体下降趋势.含水率对偏应力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冻融循环作用.黄土的强度参数随冻融循环作用表现为黏聚力随冻融循环次数呈指数函数型降低,内摩擦角几乎没变化.同时,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大颗粒破碎为小颗粒和碎屑集合体,孔隙比增大.这一研究成果可为吕梁地区由于冻融作用引起的滑坡发生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 鲁拓; 唐亚明; 李喜安; 任永彪; 任宏玉
    • 摘要: 为探究Q3马兰黄土孔隙分形特征与渗透性之间的联系及为其孔隙结构量化提供参考,通过压汞试验,基于各种分形模型计算不同尺度范围孔隙分形维数,将结果与实测渗透系数及理论渗透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筛选最适模型,为渗透性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质量分形维数在尺度范围430~2μm、32~0.2μm、430~0.2μm内均与渗透系数呈正相关,相关性0.79以上,体积分形维数仅在430~0.2μm内与渗透系数呈负相关,相关性0.70以上;②通过两者分形维数计算的迂曲度分形维数均与渗透系数呈负相关,相关性0.79以上,排驱压力、微孔含量与质量分形维数呈负相关、与中值孔径正相关,这与体积分形维数恰好相反.可见基于孔隙率的质量分形维数与基于孔径搭配的体积分形维数对评价马兰黄土渗透性有重要参考意义.
    • 罗浩; 伍法权; 常金源; 许江波; 包含
    • 摘要: 颗粒间的孔隙分布特征从本质上控制着马兰黄土的宏观结构,影响马兰黄土的强度特性.马兰黄土的微观结果分析已逐渐成为研究黄土基本特性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通过固结实验、扫描电镜和ImageJ图像分析软件对赵家岸滑坡地区马兰黄土的孔隙分布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首先确定了适合ImageJ图像分析的扫描电镜二维照片的阈值和图像拍摄最佳倍数;获取了原状马兰黄土在不同含水量固结试验前后的孔隙数量和孔隙面积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大、中架空孔隙为黄土固结过程中的主要变形区;建立了马兰黄土孔隙中大架空孔隙、中架空孔隙和小架空孔隙的逐步破坏模式;明确了水对孔隙破坏的促进作用,当含水量增加到液限范围时,大、中型架空孔隙会出现加速的破坏现象.
    • 李同录; 张辉; 李萍; 康海伟; 葛书磊
    • 摘要: 为研究黄土的孔隙分布(PSD)和土-水特征曲线(SWCC)与黄土沉积环境的关系,在甘肃榆中县和平镇和正宁县及陕西泾阳县等黄土台塬上部采取原状马兰黄土样,先测定其基本物理指标,再用压汞法测得各土样的PSD曲线,同时用滤纸法测得其SWCC.结果 表明:和平镇马兰黄土的PSD曲线为单峰形态,泾阳县马兰黄土的PSD曲线为双峰形态,正宁马兰黄土的PSD曲线具有三峰特点.各土样的SWCC具有与PSD曲线相对应的阶梯状形态.SWCC与PSD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黄土的土水特征受孔隙分布的控制.获取3个原状样扫描电镜图像,微结构显示出这种地域性分异现象.对各采样点的气候环境分析表明,黄土PSD曲线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成土作用强弱决定的.将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值定义为蒸渗系数(CEI),作为刻画成土作用强弱的指标.发现当CEI≤0.3时,PSD曲线为单峰模式;0.3< CE1≤0.4时,PSD曲线为双峰模式;0.4 <CEI≤0.5时,PSD曲线为三峰模式,相应的SWCC分别为单拐点、双拐点和三拐点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