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4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3566篇;相关期刊568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中法老年医学高峰论坛2016暨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研究机构联盟大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学术年会等;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文献由6091位作者贡献,包括勇强、廖海星、张伟等。

颈动脉斑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4 占比:14.58%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13566 占比:85.10%

总计:15941篇

颈动脉斑块—发文趋势图

颈动脉斑块

-研究学者

  • 勇强
  • 廖海星
  • 张伟
  • 张敏
  • 李天资
  • 梁烨
  • 王瑶
  • 田作军
  • 蓝家富
  • 郎鸿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白光明; 李振前; 孔延夺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联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9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为对象,接受冠脉造影及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冠心病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0.00%、72.73%、89.09%、43.24%、70.6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单支病变组颈动脉斑块积分低于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颈动脉斑块积分低于三支病变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猝死、恶性心律失常、休克、再住院发生率分别为16.36%、25.45%、12.73%、58.18%,高于非颈动脉斑块组(2.70%、5.41%、0、16.22%,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并且可判断冠脉病变程度,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预后.
    • 张玉树; 王为强
    •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颈动脉斑块及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部位分为颈动脉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组与左侧、右侧及双侧颈动脉狭窄组,分析各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结果:颈动脉斑块各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重度颈动脉狭窄和左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结论:颈动脉斑块及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 吴才标
    • 摘要: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VU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脑卒中组,纳入同期因“头疼、头晕”等症状神经内科就诊的147例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CVUS检查。对比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数目及稳定性,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血流峰值(PSV)。结果脑卒中组IMT增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IM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组发生斑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稳定性斑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组颈内动脉RI、EDV、PS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VUS能够全面评估颈动脉斑块和狭窄情况,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 张亭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收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0例为试验组,对所有患者采取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总检出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天期血流速度(EDV)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总发生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测,有较高的斑块检出率,可准确地检测出斑块的数量、病发部位、大小等,同时能详细观察患者的血流动力变化数据及血管壁内狭窄情况,对日后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 曲雪东; 周晓娟; 付登磊; 邵娜; 王姗姗
    • 摘要: 颈动脉斑块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浊理论从现代中医视角系统地阐述了现代中医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成份病变认识,填补了传统中医学在微观领域认识的空白,周晓娟副主任医师从血浊理论出发,针对颈动脉斑块,提出正本清源等治疗思路。
    • 赖惠芳; 梁碧艳; 祝文蕊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本院非心脑血管疾病志愿者50例,纳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IMT增厚率、以及斑块形成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志愿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吸烟率,要高于对照组志愿者(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80岁IMT增厚率、以及斑块形成率最高,61~70岁次之;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与斑块形成率年龄分布一致。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超声IMT及斑块筛查,其IMT增厚率、以及斑块形成率较高,且具有明显三高表现、以及吸烟史;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其IMT增厚率、以及斑块形成率明显增加,筛查结果有助于临床系统性干预,加强对老年患者的预防和控制,临床价值明显。
    • 郑成; 李永安
    • 摘要: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尿酸、脂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9月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FIB、尿酸、脂蛋白水平。根据患者不同脑梗死灶面积分为大梗死灶、中梗死灶、小梗死灶。将研究组患者根据颈动脉斑块是否稳定分为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根据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损伤、中度神经功能损伤、重度神经功能损伤;根据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Ⅰ、Ⅱ、Ⅲ级。比较上述患者的FIB、尿酸、脂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FIB、尿酸、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小梗死灶患者相比,中梗死灶患者FIB、尿酸、脂蛋白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与中梗死灶患者相比,大梗死灶患者FIB、尿酸、脂蛋白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与轻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相比,中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FIB、尿酸、脂蛋白水平均上升(P<0.05);与中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相比,重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FIB、尿酸、脂蛋白水平均上升(P<0.05)。与稳定斑块患者相比,不稳定斑块患者FIB、尿酸、脂蛋白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与Ⅰ级斑块患者相比,Ⅱ级斑块患者FIB、尿酸、脂蛋白水平均上升(P<0.05);与Ⅱ级斑块患者相比,Ⅲ级斑块患者FIB、尿酸、脂蛋白水平均上升(P<0.05)。结论:FIB、尿酸、脂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均呈高表达,在大梗死灶、重度神经功能损伤、不稳定斑块患者中表达最高。
    • 摘要: 临床研究证实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方法,但关于高血压控制满意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转归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有无差异,现阶段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期“科研课题专栏”首篇文章--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杨东恒等作者撰写的《广州社区高血压控制满意患者颈动脉斑块转归分析》一文对广州社区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探讨高血压控制满意患者、高血压控制不满意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转归情况,结果显示对所有年龄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后,颈动脉斑块进展情况与非高血压患者无明显差别,为指导临床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更多的临床依据。
    • 肖贵梅; 陈琳琳; 刘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6月进行常规体检的260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生化、颈动脉斑块。统计入选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斑块组与非斑块组,统计两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史等,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260例健康体检者中共有32例检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2.31%(32/260);斑块组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占比高于非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以减少颈动脉斑块形成。
    • 崔娜; 王小刚; 董磊
    •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二维超声结合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30例,给予二维超声和SMI成像技术检查,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参数差异。结果共56例患者发生脑梗死。脑梗死组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患者(P0.05);脑梗死组斑块平均灰阶中位值、斑块平均SMI分级均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而颈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无脑梗死组(P<0.05);斑块平均灰阶中位值、斑块平均SMI分级、颈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预测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0.908、0.717和0.684(P<0.05);斑块平均灰阶中位值、斑块平均SMI分级、颈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联合诊断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60(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50%和88.00%。结论运用二维超声结合SMI成像技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