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隐含碳

隐含碳

隐含碳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91650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合作经济与科技、产经评论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隐含碳的相关文献由313位作者贡献,包括潘安、闫云凤、翁世梅等。

隐含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6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1650 占比:99.81%

总计:91822篇

隐含碳—发文趋势图

隐含碳

-研究学者

  • 潘安
  • 闫云凤
  • 翁世梅
  • 赵玉焕
  • 黄敏
  • 余晓泓
  • 刘剑锋
  • 庞军
  • 戴星翼
  • 李惠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灵; 孙华平
    • 摘要: 本文基于1990~2015年Eora26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结构和进出口碳贸易转移路径。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逐步加深,但嵌入的分工位置亟待提升、低端锁定效应明显,引致环境问题加剧。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转移路径,发现中国的隐含碳贸易发生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物产品业和交通运输业。1990~2015年间,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生产碳是进口值的近4倍,流入主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产碳也略高于进口值。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向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和新加坡、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为美国承担了大量的生产碳。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就发展全球绿色低碳贸易、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能源绿色开发与合作等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柳君波; 徐向阳; 李思雯
    • 摘要: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国家层面与各省份均在积极推动碳减排。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大的排放部门成为减排重点之一,然而电力行业存在的隐含碳排放造成实际排放低估,省际间碳转移导致省级碳减排不公平问题突出。因此识别电力行业全周期碳足迹,尤其是不同省份的隐含碳足迹以及省际间的转移碳足迹特征,有助于正确评估电力行业碳排放,科学界定不同省份的碳减排责任并合理分配。通过构建电力行业全周期点-流模型以揭示电力产业链中存在的能源活动,进而明确基于用电侧考虑的2018年全周期碳足迹,并刻画碳隐含度与碳转移依赖度指标来分析电力行业的隐含碳排放与省间转移碳排放。研究表明:(1)我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排放系数为689 g/(kW·h),排放量为4.747×10^(9)t,其中北方大部分地区排放系数偏高,山东最高达891 g/(kW·h),南方地区偏低,云南最低仅101 g/(kW·h)。(2)全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隐含度为8.95%,东南沿海贫煤省与煤炭生产高排放省的碳隐含度偏高,贵州最高达14.63%,西北、华北富煤省的碳隐含度偏低,新疆最低仅4.94%;全国隐含碳排放量为4.25×10^(8)t,广东隐含碳排放量最高达5.0×10^(7)t,青海最低仅1.17×10^(6)t。(3)全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转移量为9.26×10^(8)t,约占排放总量的19.5%,电力与煤炭自给率越低的省区对外碳转移依赖度越高,其中北京最高达71.24%;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安徽、新疆、贵州是主要碳转入省,总转入7.11×10^(8)t,其中内蒙古最高达2.64×10^(8)t;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北、北京、辽宁、河南、上海是主要碳转出省,总转出6.92×108t,其中江苏最高达1.12×10^(8)t;全国共有240对省存在碳转移,其中有102对的转移量超过1.0×10^(6)t。在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推动省级电力行业公平合理低碳发展。
    • 邓光耀; 陈刚刚
    • 摘要: 通过构建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测度了201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新加坡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最高,白俄罗斯最低;中国的低碳贸易竞争力具有低比较劣势。大多数国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低于第一产业的指数。中国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最低,纺织和服装业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最高,具有较高比较优势。
    • 雷涯邻; 李东芮; 张安; 李莉; 江勇; 葛建平
    • 摘要: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资源和能源聚集导致该流域内产生了高CO_(2)排放。现有研究中少有聚焦黄河流域CO_(2)减排的,且对排放的规律性尚待进一步挖掘。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及“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对消费驱动的要求,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分析框架,利用2015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对黄河流域消费驱动下的产业与CO_(2)流动进行核算,并分别从省级层面和部门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各省份、各部门的产出与CO_(2)排放在黄河流域内外双循环中的特点。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及CO_(2)排放受外省消费驱动较小;中下游地区CO_(2)排放量较高,主要受流域外省份消费驱动。带来高CO_(2)排放的主要产业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应开发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促进清洁高效发展。
    • 康彦霞; 马忠
    • 摘要: 厘清黄河流域各省区隐含碳排放特征及其空间转移路径,对制定该区域的碳减排战略至关重要。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2012年、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生产侧、消费侧及隐含碳排放转移量,分析了该流域产生隐含碳的关键产业和地区、隐含碳转移的地理源特征。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整体隐含碳排放生产侧大于消费侧,2012—2017年生产侧和消费侧隐含碳排放呈不断增长趋势。②黄河流域9省区内需碳排放产生的主要部门是重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调出与调入隐含碳排放产生的主要部门是重制造业和能源工业。③黄河流域9省区输出隐含碳的主要地区是江苏、广东、浙江,输入隐含碳的主要地区是黄河流域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具有地理邻近效应。④黄河流域区域内合作减排比各省区单独减排更为有效。
    • 刘夏青; 董廷尉; 杨本晓
    • 摘要: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建立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隐含碳核算模型。结果显示,我国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特点鲜明,出口隐含碳并未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而持续走高,而是呈倒U型发展态势。受纺织服装产业出口拉动作用影响最大的行业为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其次为石油和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降低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水平也将显著降低纺织服装产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为此,需进一步优化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结构,减少附加值低、碳排量高的产品出口,鼓励高能效、低碳排产品的出口,不断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产业的引导作用,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生产效能,有效降低各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率先从外贸方面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 汤民; 李峥嵘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上海超低能耗项目案例技术实践情况,并根据全生命周期LCA碳排放计算模型分析了项目的碳排放。得出项目隐含碳和运行碳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两个部分,超低能耗建筑建设时增加的隐含碳将会在1-2年内因运行碳的降低而实现中和,预估了超低能耗建筑碳减排对上海市建筑行业降碳的作用。
    • 廖志高; 刘攀; 姚黎明
    • 摘要: 核准我国各省份的年度碳排放量,是国家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核心问题。基于中国省域间投入产出数据,本文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30个省域的生产侧碳排放、消费侧碳排放和净转移量,并以各省域商品流出中的省内增加值占比作为分配因子,对各省域隐含碳进行分配,实施碳排放责任共担。将隐含碳与碳补偿机制相结合,构建碳补偿理论模型,基于省域隐含碳净排放的测算,厘清碳补偿的主客体。结果显示:从净转移量来看,对外省贸易隐含碳净转入的省份有23个,隐含碳责任分配比例为42%至80%,且均为碳受偿省份。对外省贸易隐含碳净转出的省份有7个,责任分配比例为31%至35%,且均为碳支付省份。通过隐含碳测算,厘清各省域在省际贸易中实际的碳排放水平,将省际贸易中碳排放责任与经济效益关联起来,实现了权责分明的碳责任分配与碳补偿。
    • 翁世梅; 陶伟良
    • 摘要: 为有效改善气候,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安徽省为例,对行业隐含碳及碳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源产业作为安徽省碳减排潜力较大的行业,其隐含碳排放量较大,是碳减排的重点。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开发新能源和新兴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贸易结构,引进低碳技术以及对不同碳减排潜力行业分类采取措施等政策建议。
    • 周颖
    • 摘要: 碳边境调整机制的提出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发达国家采取了严格的政策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学者们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本土的二氧化碳减排往往伴随着进口隐含碳^(1)的增加。2008年Peter and Hertwich的研究发现2001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达到了5.3 Gt,其中《京都议定书》附件B所涵盖的国家是隐含碳的净进口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