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间离

间离

间离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专利文献142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青春岁月、名作欣赏等; 间离的相关文献由59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亭、苏谦、D·G·法默等。

间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55.90%

专利文献>

论文:142 占比:44.10%

总计:322篇

间离—发文趋势图

间离

-研究学者

  • 刘亭
  • 苏谦
  • D·G·法默
  • J·吴
  • L·V·戴塔
  • W·J·莫里森
  • W·T·莱利
  • 吴大可
  • 周振亚
  • 孔令高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雨涵
    • 摘要: 作为与布莱希特同时代的剧作家,同样致力于改革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的田纳西·威廉斯以相对反传统的现代表现技巧完成了《玻璃动物园》这一剧作的创作。在该剧作中,田纳西·威廉斯使用的表现技巧与布莱希特的核心戏剧理论——“间离”的指向不谋而合,但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相比,《玻璃动物园》在叙事和表演中呈现出更加突出的分裂感与新奇性。本文将围绕主体叙述、外物设计以及情节布置三方面,探讨基于间离效果下的《玻璃动物园》的创新之处。
    • 胡莎
    • 摘要: 赖声川话剧《暗恋桃花源》在中国戏剧界有着重要地位。这部剧作以“情”感人,通过对“间离”理论现代性创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交融,具有超越时空的戏剧生命张力和虚实相生的戏剧审美特征,给人们带来了历久弥新的审美趣味与艺术沉醉。
    • 李靖炎
    • 摘要: 博物馆是现代生活中比较特殊的上层建筑,它神秘、浪漫且自带"间离"效果.近代影视作品中不乏博物馆形象的出现,不同的电影类型、不同的叙事角度也使得博物馆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不尽相同.
    • 任戌盈; 杨梦圆
    • 摘要: 本文引入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间离概念,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在纪录片中使用情景再现时塑造间离感的必要性及其手段,认为在情景再现中塑造间离感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削弱了纪录片的影像表现力。目前的虚拟影像技术对两者间的矛盾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在纪录片娱乐化浪潮下,创作者使用情景再现仍应坚守真实性底线,把握塑造间离感的合适尺度。
    • 李菀瑄
    • 摘要: 布莱希特在进行戏剧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偶然接触到中国古典戏剧,这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戏剧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然而,如果细究其理论根源以及他在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后改良或创新出的新戏剧技巧,会发现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中其实充满了"误会".不过,也正是这种误会性的跨文化接受使他的理论得到了深化.
    • 臧飞; 蔡伟
    • 摘要: 电影《1917》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采用了"一镜到底"的创作手法.主创团队通过精心设计角色、摄像机运动以及剪辑点等,使镜头在复杂多变的运动轨迹中完成了流畅的调度."一镜到底"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一种对于巴赞长镜头理论及其技术实践的辩证继承与超越.本文以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及其真实观为理论基础,以电影《1917》为主要案例,对"一镜到底"的影像形态、真实观、美学特征以及技术实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 曾巍
    • 摘要: 美国当代非裔女诗人丽塔·达夫的诗集《母爱》中的诗《冥河酒馆》,描写了一对母女在巴黎一家酒馆里会面的场景.诗歌是古希腊罗马德墨忒耳—珀耳塞福涅神话与现实生活的交织文本.通过空间换置,故事中的人物被置于异乡环境之中,在异质文化中探索个人的不断变动的社会空间;而二人面对面的近距离交谈却展现出情感的疏离过程,戏剧化的母女关系偏离了读者期待.诗人以新奇、高超的技巧,将形象压缩为能指,使其在滑向所指的运动过程中再一次分化出多种形象,从而在读者的认知与感受之间造成了距离,其富有张力的语言形式,拓宽了诗歌的阐释空间.
    • 马海波
    • 摘要: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作为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的开幕大戏,于2019年10月27日在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演出,引发热烈讨论.该剧虽由常州滑稽剧团制作,但其在剧作、剧场等多个层面均呈现出截然不同于传统滑稽戏的当代特质,本文拟从其在剧作层面的反诗性文化特质、剧场层面的实验色彩,即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两个维度来加以分析,以期为该剧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 卢甜; 蔡源
    • 摘要: 《亲爱的,胡雪岩》这部剧主要讲述了胡雪岩一生大起大落,其生命历程紧扣晚清国运兴衰。他凭借善造时势、知人善任的能力,从家徒四壁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时局动荡,他以独到的眼光及财力,协助王有龄及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及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官商两栖的胡雪岩一生有所追求,在政商两界都与洋人对着干,同时亦不计成本地赠医施药,惠及贫苦大众。本文主要从隐喻、间离、故事节奏和舞美这四个方面入手,旨在剖析《亲爱的,胡雪岩》中的叙事学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