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丁玲

丁玲

丁玲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7篇、会议论文9篇、相关期刊781种,包括炎黄春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陵学刊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丝绸之路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丁玲的相关文献由132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增如、秦林芳、李美皆等。

丁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7 占比:99.50%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50%

总计:1796篇

丁玲—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向睿涵
    • 摘要: “北京的春雪还不消融,大街小巷各处皆黑泥白雪相对照,天空中有‘一块瓦’风筝飘扬,我在北京西城所住的一个公寓里,认识了一个圆脸长眉大眼睛的女孩子。”初识丁玲的沈从文在他们相识十年后,写下这篇忆旧文字。那位“圆脸大眼睛”的女孩还稚气未退,尚且刚满19岁。像所有站在青春路口,有幸自主选择未来之路的少女一样,丁玲也观望着未来的方向。
    • 谢昭新
    • 摘要: 韦丛芜于1951年12月3日、1952年5月1日分别致丁玲信,此两封信现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两封信主要忆及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被捕后移至南京苜蓿园软禁,韦丛芜为营救丁玲而奔波助力一事。从两封信涉及的重要史料可以看出他与丁玲的交往与友情,对此又可作出诸多史实的考释:丁玲被捕事件的由来;韦丛芜营救丁玲;丁玲对韦丛芜的误会及其对误会的消解。
    • 席东
    • 摘要: 丁玲的女性作家身份及其与政治复杂的关系一直备受美国学界关注。从丁玲作品在美国的译介着手,梳理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剖析美国学界三大研究主题:即丁玲生平与情爱书写研究、丁玲女性文学研究及《解放日报》与丁玲文学生涯研究,可见,美国学界丁玲研究中洞见与偏见并存,其在推崇丁玲女性文学和革命性的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性。
    • 刘堃
    • 摘要: 湘籍女作家丁玲是我国新时期为数不多的在海内外都享有广泛盛誉的女作家,丁玲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从20世纪30年代持续至今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借助海外图书馆及数据库资源,通过收集、整理丁玲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梳理英语世界近百年对丁玲作品的接受状况,以西方世界对丁玲研究为观照,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研究提供借鉴。
    • 金美杰
    • 摘要: 《韦护》本质上是一部"自叙传"小说。由于时代的"误读"以及丁玲的多次修改,《韦护》的"自叙传"色彩被长期遮蔽。通过细读《韦护》的初刊本,分析其从初刊本(1930年)到最后改定本(1981年)之间的修改历程,不难发现,这部一度被定位为"革命加恋爱"的小说,不仅真实记录了丁玲早年的思想与情感经历,更以其跨越50余年的修改史,见微知著地呈现了20世纪动荡的时代语境中丁玲丰富的内心世界。
    • 雷莹
    • 摘要: 丁玲的《风雪人间》是一部自传性回忆录。丁玲借助叙事修辞的方法书写历史,呈现自己对历史的深入认知。其叙事修辞艺术主要体现在:用反讽修辞建构轻盈冷静的叙述语调,再现人生经历;引入童话元素,与自己的心路历程构成隐喻关系,形成诗性的情感叙事模式;大量使用对比修辞手法,叠合与重构叙事时空,用更加温暖的方式重现历史,同时建构理想世界。
    • 杨娟
    • 摘要: 丁玲是五四运动落潮后走向文坛的作家,成长历程中深受“五四”精神的浸染,倡导女性个性解放是她早期创作的核心关键词。但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丁玲的文学风格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转变,丁玲走上了工农兵文学的道路,其中座谈会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三日杂记》,标志着丁玲新文学风格的开端,具体体现在:新的生活体验、新的创作主体、新的语言风格。
    • 平新超; 纪肖雨; 崔建东
    • 摘要: 丁玲等(2018)研究发现,沉水植物在生长旺期对水体中的氮磷有明显的吸收效果,同时沉水植物的生物数量与氮磷的去除效率也呈一定的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沉水植物的生物数量越多,对水体中的氮磷去除效率越高(Liu等,2018)。但是种植过多的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率并不会继续提升,甚至会因数量过多导致净化效果减弱(Dai等,2012;陈双等,2018)。综上,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去除可以发现,沉水植物可以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物,应种植多种不同沉水植物,合理利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力,使其对水体中氮磷的净化处于最佳状态。
    • 鲁琼琼; 傅美蓉
    • 摘要: 延安时期,在《“三八节”有感》中,丁玲不仅揭橥了延安“新女性”处于革命者与妻母角色之间的身份冲突,而且呈现了女性独特的生存体验以及在“无性别状态”的战时环境下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并表达了自己对革命政权内部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忧虑与思考。借助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入探究延安“新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冲突与融合,或可为现代知识女性的话语实践以及妇女的真正解放提供一种理论参照。
    • 刘相美
    • 摘要: 丁玲的创作生涯与中国近现代革命、思想与文学的现代性进程有着密切联系,她的生命轨迹与中国女性在解放道路上的缩影交织着。丁玲自始至终以现代女性的姿态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女性经验付诸文字与思想,塑造了一大批女性人物形象:觉醒的五四女儿梦珂、莎菲,在革命边缘生存的美琳、玛丽,从事革命工作的三小姐,处于革命体制中的贞贞,陷于阶级斗争中的黑妮等。表面上看是社会机制的不完善、革命体制的规约、阶级斗争等对女性造成压迫,给女性解放带来阻力,但丁玲自始至终为读者展现了一条男权中心主义的线索,不管披着何种外衣,男性主体的男权意识始终是压迫女性的最直接的武器。在对女性主体性的积极建构之外,丁玲对男权的解构、揭露与批判构成了丁玲思考妇女解放问题的另一个支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